niusouti.com

张三问李四:“你常看《新华文摘》吗?”李四回答:“谁说我不考,试大收集整理常看《新华文摘》?”张三又问李四:“这么说你常看《新华文摘》了?”李四回答:我并不是说我常看《新华文摘》。”从逻辑规律角度判定,李四的回答( )A.违反了矛盾律B.违反了排中律C.既违反了矛盾律,又违反了排中律D.既没有违反矛盾律,又没有违反排中律

题目

张三问李四:“你常看《新华文摘》吗?”李四回答:“谁说我不考,试大收集整理常看《新华文摘》?”张三又问李四:“这么说你常看《新华文摘》了?”李四回答:我并不是说我常看《新华文摘》。”

从逻辑规律角度判定,李四的回答( )

A.违反了矛盾律

B.违反了排中律

C.既违反了矛盾律,又违反了排中律

D.既没有违反矛盾律,又没有违反排中律


相似考题
更多“张三问李四:“你常看《新华文摘》吗?”李四回答:“谁说我不考,试大收集整理常看《新华文摘》?”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面哪个命题是命题“张三今天迟到或李四明天请假”的否定?(C )

    A、张三今天迟到或李四明天不请假

    B、 张三今天不迟到或李四明天不请假

    C、张三今天不迟到且李四明天不请假

    D、不是张三今天不迟到就是李四明天不请假


    参考答案C

  • 第2题:

    1991年,诞生于美国的全球第一家中文电子周刊是()

    A. 《华夏文摘》

    B. 《新华文摘》

    C. 《读者文摘》

    D. 《时代周刊》


    正确答案:A

  • 第3题:

    农民张三为专心养猪,将自己养的猪交于李四合养,已知张三、李四共养猪260头,其中张三养的猪有13%是黑毛猪,李四养的猪有12.5%是黑毛猪,问李四养了多少头非黑毛猪?


    A. 125头
    B. 130头
    C. 140头
    D. 150头

    答案:C
    解析:
    解题指导: 张三养的猪有13%是黑毛猪,猪必须是整数头,所以张三只能养100头或200头,这样李四,只能是60或160,又因为李四养的猪有12.5%是黑毛猪,所以李四只能养160头,其中20黑毛,140非黑毛。故答案为C。

  • 第4题:

    上市公司2009年7月20日公告某项信息,董秘15日透露给张三、张三18日买入获利,张三21目透露给李四,李四均买入获利,以下关于是否构成内幕交易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张三构成,李四不构成
    B.张三不构成,李四构成
    C.张三李四都构成
    D.张三李四都不构成
    E.董秘构成

    答案:A,E
    解析:
    《证券法》第七十六条:“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和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在内幕信息公开前,不得买卖该公司的证券,或者泄露该信息,或者建议他人买卖该证券。
    ……”
    本题董秘15日透露给张三,在在内幕信息公开前泄露该信息,构成内幕交易;张三在在内幕信息公开前买入获利,构成内幕交易。李四在内幕信息公开后买入,不构成内幕交易。

  • 第5题:

    图书馆可以对以下自然学科开具收录证明()

    • A、ISTP
    • B、新华文摘
    • C、EI
    • D、SCI

    正确答案:A,C,D

  • 第6题:

    张三与李四是好朋友。一日,李四找到张三借款1万元。由于两人关系很好就没有写欠条。借款时,邻居王五在场。后李四生意赔本无法偿还借款。张三找李四还钱,李四却说已还5000元,还剩下5000元。张三无奈向法院起诉,要求李四归还借款1万元。诉讼中,李四承认借过张三1万元,但坚持说已还5000元,现只欠5000元。 回答下列问题 本案举证责任应如何承担?为什么?


    正确答案: 本案争议的事实是李四是否已经归还5000元,李四主张已经归还5000元,应由李四承担举证责任。债权债务关系案件的举证责任是谁主张,谁举证。

  • 第7题:

    张三和李四是邻居,张三得知李四想卖掉隔壁现住的房子,遂找李四表示有意购买。李四说:“我现在还没有决定是否卖掉这套房子,如果我找到更好的房子,你出钱比王五多,我就卖给你。”以下哪项发生了,表示李四说谎了?()

    • A、张三出钱没有王五多,李四把房子卖给了张三
    • B、李四没有找到更好的房子,尽管张三比王五出钱多,李四还是没有把房子卖给张三
    • C、李四没有找到更好的房子,李四把房子卖给了张三
    • D、李四找到了更好的房子,并且张三出钱比王五多,最终房子没有卖

    正确答案:D

  • 第8题:

    4月15日,张三给李四发电报称“有全新家庭影院一套,装备配置为„„18000元出手”。李四于4月18日回电报“若15000元可以考虑”。张三于4月20日回复“接受你的价格,请5月1号来取货”。对此,李四4月22号回复“同意”,张三于次日收到该回复电报。5月1日,李四如期前往张三处取货,发现张三的家庭影院并不是全新的,便拒绝付款。张三表示价钱好商量,可以12000出手,李四遂同意。 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若李四事后才发现张三的家庭影院不是全新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李四可以欺诈为由主张合同无效
    • B、李四只能重大误解为由主张撤销合同
    • C、李四可以欺诈为由,向法院提出撤销合同的主张
    • D、李四可以欺诈为由,自行向张三主张撤销合同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单选题
    农民张三为专心养猪,将自己养的猪交于李四合养,已知张三、李四共养猪260头,其中张三养的猪有13%是黑毛猪,李四养的猪有12.5%是黑毛猪,问李四养了多少头非黑毛猪?(  )
    A

    125头

    B

    130头

    C

    140头

    D

    150头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意,张三养的猪有13%是黑毛猪,因为猪必须是整数头,所以张三只能养100头或200头,这样李四只能养160头或60头;又因为李四养的猪有12.5%是黑毛猪,所以李四只能养160头,其中黑毛猪是160×12.5%=20头,非黑毛猪有160-20=140头。

  • 第10题:

    单选题
    张三和李四是邻居,张三得知李四想卖掉隔壁现住的房子,遂找李四表示有意购买。李四说:“我现在还没有决定是否卖掉这套房子,如果我找到更好的房子,你出钱比王五多,我就卖给你。”以下哪项发生了,表示李四说谎了?()
    A

    张三出钱没有王五多,李四把房子卖给了张三

    B

    李四没有找到更好的房子,尽管张三比王五出钱多,李四还是没有把房子卖给张三

    C

    李四没有找到更好的房子,李四把房子卖给了张三

    D

    李四找到了更好的房子,并且张三出钱比王五多,最终房子没有卖


    正确答案: B
    解析: 考查假言命题的负矛盾,当一个假言命题为真,它的负命题一定为假,想要说李四说谎了,其实就是找出原命题的负命题。"如果p,那么q"的负命题是"p且非q"。本题中的p是"李四找到更好的房子且张三比王五出钱多",q是"卖给张三房",这个假言命题负命题就是"李四找到更好房子且张三比王五出钱多,但是却没有将房子卖给张三"。故选D。

  • 第11题:

    单选题
    4月15日,张三给李四发电报称“有全新家庭影院一套,装备配置为„„18000元出手”。李四于4月18日回电报“若15000元可以考虑”。张三于4月20日回复“接受你的价格,请5月1号来取货”。对此,李四4月22号回复“同意”,张三于次日收到该回复电报。5月1日,李四如期前往张三处取货,发现张三的家庭影院并不是全新的,便拒绝付款。张三表示价钱好商量,可以12000出手,李四遂同意。 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下列行为不属于要约的是()。
    A

    张三4月15日给李四发的电报

    B

    李四4月18日给张三发的电报

    C

    张三4月20号给李四发的电报

    D

    李四4月22号给张三发的电报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张三与李四是好朋友。一日,李四找到张三借款1万元。由于两人关系很好就没有写欠条。借款时,邻居王五在场。后李四生意赔本无法偿还借款。张三找李四还钱,李四却说已还5000元,还剩下5000元。张三无奈向法院起诉,要求李四归还借款1万元。诉讼中,李四承认借过张三1万元,但坚持说已还5000元,现只欠5000元。 回答下列问题 无法举证的当事人承担什么样的法律后果?

    正确答案: 李四若不能举证证明已经归还5000元,就必须归还张三1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可以用来查阅建国前的报刊资料的信息源是()。

    A、《最近杂志要目索引》

    B、《内部资料索引》

    C、《新华文摘》

    D、《新华日报》


    参考答案:A

  • 第14题:

    阅读文摘,是时尚,是潮流,是文雅,是涵养。《读者文摘》追求一种心灵的宁静,与小资、小知搭边结缘;读《新华文摘》当然是追求上乘的文化品位,与学者、文化画上连线。人们喜爱《新华文摘》,既在于它的高贵,养在深闺,大家风范;又在于它的普通化,任人阅读,总有可取,既在于它的包容,大度宽容,处平常心,又在于它的挑剔,精心选择,食不厌细。 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 )。

    A.《读者文摘》与《新华文摘》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点

    B.《新华文摘》真正受到广大读者朋友的欢迎

    C.广大读者对《新华文摘》的—往深情

    D.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营造了浓烈的感情氛围


    正确答案:B
    4.【答案】B。这段材料的后面着力描述人们为什么喜欢《新华文摘》,意在说明《新华文摘》真正受到了广大读者朋友的欢迎,即为文段的重点和主题,故选B。选项C的主语是“广大读者”,而材料论述的中心是“《新华文摘》”,所以C不恰当。

  • 第15题:

    张三问李四:“你是否不承认那笔钱是你拿的?这句话有一个隐含的前提是( )。

    A. 李四从没拿那笔钱
    B. 那笔钱是李四拿的
    C. 李四应该承认那笔钱是他拿的
    D. 那笔钱不是李四拿的

    答案:B
    解析:
    “你是否不承认那笔钱是你拿的?”就等于“你不承认那笔钱是你拿的。”故答案为B。

  • 第16题:

    在某单位招聘会上,张三、李四入围面试,甲、乙、丙三位面试官对于录取的意见:
    甲:如果不录取张三,那么不录取李四
    乙:如果不录取李四,那么录取张三
    丙:如果录取张三,那么不录取李四
    应该选择何种录取方案,使甲乙丙三位面试官的要求都得到满足?( )

    A、只录取张三
    B、只录取李四
    C、张三、李四都录取
    D、张三、李四都不录取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翻译题干。
    ①-张三→-李四
    ②-李四→张三
    ③张三→-李四 第二步:根据题干进行推理。
    将条件①进行逆否,得到“李四→张三”。已知条件②,-李四→张三。根据推理规则,如果 A→B,-A→B, 那么 B 一定为真(即无论 A 是否成立,B 一定成立),故张三一定录取。根据条件③,张三→-李四,说明李四 一定不录取。

  • 第17题:

    1905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当地居民在聊天,张三说:“我看见谭嗣同赴法场。”李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五说:“我读过《民报》。”赵六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你认为他们中谁说了谎()

    • A、张三
    • B、李四
    • C、王五
    • D、赵六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1991年,诞生于美国的全球第一家中文电子周刊是()

    • A、《华夏文摘》
    • B、《新华文摘》
    • C、《读者文摘》
    • D、《时代周刊》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张三和李四合作创作《民族音乐赏》一书,下列主体中属于著作权人的是()

    • A、张三
    • B、李四
    • C、张三健在时,张三的女儿
    • D、李四去世后,李四的儿子

    正确答案:A,B,D

  • 第20题:

    问答题
    张三将1000公斤苹果卖给李四,因担心李四不付货款,张三要求李四找保证人。李四便请王五作保证人。王五即与张三达成协议:“张三卖苹果给李四,共计价款2000元。我保证李四有钱,能按期付款。”后李四下落不明,张三收不回苹果款,便找到王五,要他偿还货款,王五拒绝。张三能否要求王五偿还货款?为什么?

    正确答案: 不能。因为保证合同没有成立,王五不是保证人。
    保证的成立,保证人必须有明确的意思表示。本案中,王五并没有明确表示担保李四的债务,只是保证李四的信用,即向张三说李四有钱,并未表明要承担保证责任,保证合同没有成立,因而保证责任也就没有发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图书馆可以对以下自然学科开具收录证明()
    A

    ISTP

    B

    新华文摘

    C

    EI

    D

    SCI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1991年,诞生于美国的全球第一家中文电子周刊是()
    A

    《华夏文摘》

    B

    《新华文摘》

    C

    《读者文摘》

    D

    《时代周刊》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4月15日,张三给李四发电报称“有全新家庭影院一套,装备配置为„„18000元出手”。李四于4月18日回电报“若15000元可以考虑”。张三于4月20日回复“接受你的价格,请5月1号来取货”。对此,李四4月22号回复“同意”,张三于次日收到该回复电报。5月1日,李四如期前往张三处取货,发现张三的家庭影院并不是全新的,便拒绝付款。张三表示价钱好商量,可以12000出手,李四遂同意。 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若李四事后才发现张三的家庭影院不是全新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李四可以欺诈为由主张合同无效

    B

    李四只能重大误解为由主张撤销合同

    C

    李四可以欺诈为由,向法院提出撤销合同的主张

    D

    李四可以欺诈为由,自行向张三主张撤销合同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