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二)在认真阅读背景材料的基础上,请给第(一)(二)部分各加一个标题。(10分)要求:主题明确、文字精练(二)在认真阅读背景材料的基础上,请给第(一)(二)部分各加一个标题。(10分)要求:主题明确、文字精练。

题目
(二)在认真阅读背景材料的基础上,请给第(一)(二)部分各加一个标题。(10分)要求:主题明确、文字精练

(二)在认真阅读背景材料的基础上,请给第(一)(二)部分各加一个标题。(10分)

要求:主题明确、文字精练。


相似考题
更多“(二)在认真阅读背景材料的基础上,请给第(一)(二)部分各加一个标题。(10分)要求:主题明确、文字精练 ”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我国实际,自拟标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就如何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鲜明,主题明确,分析合理,论述深刻,语言流畅,文字不少于800字。


    正确答案:

    [参考例文]

    坚持自主创新 打造文化产业强国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近年来,我国通过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动了文化产业发展。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呈现出健康向 上、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正在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引擎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还不高且发展不平衡,而且普遍存在自主创新能力差的现象。这都显示出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还不成熟,文化品牌还处于起步阶段。

    在当前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背景下,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打造文化产业强国,以文化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经济发展势在必行。而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因素众多,其中又以自主创新能力低下尤为突出。

    目前,我国有部分文化企业以“贴牌”为生。据文化部门的资料显示,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文化市场的需求减少,以贴牌为主的文化企业都受到了严 重的冲击。为此要振兴和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就必须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要有创新意识。没有自主创新的能力,在当今市场竞争激烈的时代,靠“贴牌”发展是没 有前途的。

    为了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应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努力。从政府角度来讲,制定切实可行的相关政策并确定发展目标,为文化产业发展规范和 指明方向;加大投资,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资金等必要的支持;完善文化产业的法律法规,规范文化市场发展;从经济和政策方面鼓励和引导文化 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扶植一批有特色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并以此作为典范,带动新型文化企业快速发展壮大;另外,还应鼓励发展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 业群,在地域和民族特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和创新,发展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

    从文化企业角度来讲,应制订企业自身发展目标,以创新为动力,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从实际出发,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创新体系,为企业发 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建立自主创新发展机制,把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理念,鼓励员工开拓思路,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加大投资,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建立 自己的研发队伍,创立自己的文化品牌,以创新带发展;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文化技术,与国内文化特色相结合,并加以发展创新,以带动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以 市场为导向,创作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同时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以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国际市场份额。

    目前,我国已经是全球重要的文化产业大国,也是重要的文化产品消费大国,而自主创新品牌又是我国的发展弱势,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动 力。为此,要发展我国特色的文化,振兴文化产业就必须坚持自主刨新,开创自己的文化品牌。目前,我国正在推行振兴文化产业的积极政策,文化产业发展有了一 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我们应该抓住机遇,锐意进取,积极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的文化,这样才能使我国的文化产业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 第2题:

    在Excel中,设定与使用“主题”的功能是指:

    A)标题

    B)一段标题文字

    C)一个表格

    D)一组格式集合


    答案:D

  • 第3题:

    “给定资料3”摘自一则新闻稿,介绍实行医院预约挂号面临的难题,请仿照“难题1:号贩子难治理”给医院预约挂号面临的其他难题加个小标题。(9分)

    要求:准确、精练。


    正确答案:
    答案提示
    难题2:预约挂号程序繁琐
    难题3:预约挂号号源少
    难题4:轻重病患者无法兼顾

  • 第4题:

    请阅读下面材料内容,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要求:(1)拟写本部分教材内容的教学目标。(6分)
    (2)设计一个主题为“辩证看待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的情境教学片段。(20分)


    答案:
    解析:
    (1)教学目标:(6分) 【知识目标】
    识记和理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理解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能力目标】
    能够具体分析、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四个具体表现,学会从具体材料归纳获得一般知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进一步树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自觉积极投身实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2)情境教学片段:(20分)
    播放视频:“嫦娥三号”登月之旅,提出两个问题: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问题一:在探月实践活动中,借助嫦娥一号、二号、三号,我们获得了对月球的认识,并且这种认识在一步步地加深,这说明了什么道理?你对月球的认识是如何获得的?
    问题二:从视频中可以了解到,“玉兔”号月球车上有四位探月能手:全景相机、红外成像光谱仪、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测月雷达。这些能手也是得益于我们的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而科技的发展为我们的认识提供了更先进的工具。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生成答案后派代表上讲台阐述,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知识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并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讲解:
    a.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b.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C.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因为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自己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教师继续引用“嫦娥奔月”的经典故事,层层设问:古人对月球的认识是怎样的?这种认识是否正确?如果大多数人都有这种观点是不是就能说明这种认识是正确的?为什么?引导学生得出知识点: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PPT呈现我国“嫦娥探月”的历程及探月工程目标,提出问题:我国进行探月活动获得对月球的认识,最终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进行引导:航天事业最终目的就在于服务国民经济建设,为经济建设、科学技术发展服务。而经济建设、发展科技都属于实践,最后引出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航天事业之所以能够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得益于我国通过探月获得的对月球的认识,这又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对月球的正确认识,使得我国航天技术开展得更顺利,也说明了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 第5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说明“脚底接地滚球”的教学重点、难点。
    (2)若指导水平二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学习中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答案:
    解析:
    (1)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停球部位及推拨球的部位、方向。
    教学难点:停球时间及推拨球的力量、速度。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脚底接地滚球的动作方法,初步掌握脚底接地滚球的动作技能,会在跑动中运球。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80%以上的学生能正确掌握接地滚球的动作;发展灵敏、速度等身体素质,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养成合作与竞争意识,体验与他人合作学习的心理感受,提高对足球运动的兴趣
    (3)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易犯错误一:球从脚底漏过。
    【纠正方法】在练习过程中用语言提醒学生主动断来球方向,并掌握好触球部位离地面的高度。
    易犯错误二:将球卡死在接球地点
    【纠正方法】触球的部位不应该太高。

  • 第6题:

    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 如指导二年级小学生学习本课,试拟定教学目标。(10 分)
    (2) 设计“甚至”一词的教学过程。(20 分)
    (3) 设计本课板书。(10 分)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甚”等七个字,会写“久”“乎”等字。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表达出对小鱼的怜惜和对小男孩儿的敬佩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树立保护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2)“甚至”一词的教学过程
    ①出示卡片“甚至”,指导学生读准翘舌音。
    ②创设情境,理解运用, 指导一组学生往后开火车读“词卡”。
    ③引导学生找出“甚至”所在的句子。学生汇报,出示句子,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指名读。分层次指导阅读,感受被困的小鱼多。
    ④创设情景迁移运用,练习,用“甚至”说话。
    ⑤指导书写“至”字。
    学生自主观察“至”字,学生思考“至”是什么结构?(生:上下结构)
    哪一笔是保持整个字平衡的关键笔?(生:第一笔“一”,最为关键)。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
    教师边板书边讲解,并强调“至”字的笔画要写得横平竖直,第二笔“撇折”要与上面相连,与下面的土字相隔。
    ⑥学生描红临写,师巡视指导,展示点评。
    (3)板书设计
    浅水洼里的小鱼
    小鱼被困:近在咫尺,回不去
    男孩救鱼:走弯捡扔(小鱼在乎)
    保护动物珍爱生命

  • 第7题:

    在设计PPT的时候,页面较多时,可以考虑给不同主题安排不同的(),这样既增加了一个颜色逻辑引导,又能在不同部分给观众以视觉上的刺激,带来新鲜感

    • A、主题颜色
    • B、背景颜色
    • C、背景样式
    • D、主题样式

    正确答案:A

  • 第8题:

    标题文字的组织不一定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符合广告主题表达的短语、词组、单个文字均可作为标题。


    正确答案:正确

  • 第9题:

    问答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一个语言运用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要求:创设一个真实语境,让学生运用核心句型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语言交际训练。)

    正确答案: Practice&ActivityWorkingroupof4,andgiveeachgroupanemptyboxanda"Lost&Found"board.Studentscanputtheirstationeriesintheemptybox.Thenonestudentactsasanofficestaff;otherstudentscometohimtogettheirlostthingsback.Forexample:A:Exeuseme.Ilostmypencilbox.B:Whatcolorisit?A:It'sredandblue.B:OK.What'sinit?A:Twopencils,apen,arulerandaneraser.B:Hereitis!A:Thankyousomuch.Studentswillhave10minutestocompletethedialogue.Aftertheyhavefinishedthegroupwork,inviteoneortwogroupstocometothefrontandshowtheirdialoguestothewholeclass.Teacherwillgivethemproperfeedback.(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来练习单词和句型,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巩固新知,增强合作意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信息报送的要求要“简”,即坚持()的原则,做到内容单一、中心明确、篇幅简短、文字精练。
    A

    一事多报

    B

    多事多报

    C

    一事二报

    D

    一事一报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简述英语游戏教学的作用。

    正确答案: ①英语游戏教学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寓教于乐,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②英语游戏教学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③英语游戏教学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外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④英语游戏教学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游戏形式,化难为易,从而减轻学生的负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⑤英语游戏教学有利于增长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简述教师课堂上“创设语境”需要考虑的基本要素。

    正确答案: 教师在课堂上“创设语境”需要考虑的基本要素有四点:①创设语境要有针对性。创设语境要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所开展的活动目标、内容、方法及形式等都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智力水平。②创设语境要有趣味性。创设的语境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感知更加清晰、想象更加活跃、思维更加深刻、记忆更加牢固。③创设语境要贴近生活。语境的创设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真正参与到教师所创设的语境中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材料在特定的语言情景中的交际能力。④创设语境要有可操作性。语境的创设要便于操作,不要超出教师的可控范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认真阅读背景材料的基础上,作为新时期的年轻人,就 “如何建设节约型社会”提出对策建议。要求:分析恰当,对策明确,可行;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字数在600 字以内。(30 分)


    正确答案:
    2.第一,建立健全资源节约的法律规范,全面推进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同时也要加强监督,使各项法律规范彻底执行。 第二,在资源消耗比较大的部门或企业,建立资源浪费问责制度。把节约资源作为每一个人的责任,强化资源节约意识,对于节约资源突出者要给予奖励,对于浪费资源者要给予处罚。 第三,政府应加大节约资源的宣传力度,支持资源节约型产品的推广,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氛围,提倡科学消费、合理消费,抵制奢侈行为,把节约资源意识渗透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并把各种节能金点子加以宣传推广。 第四,加大能源领域的科技投入,依靠新科技成果来节约资源。

  • 第14题:

    (二)认真阅读给定资料,概括出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18分)

    要求:语言精练,概括全面。字数控制在200字左右。


    正确答案:
    答案提示
    随着整治网络低俗之风专项行动的深入,互联网“黄毒”逐渐向手机网络转移。目前我国手机色情问题日益凸显,在学生群体中广泛传播,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为此,国家发布紧急通知,严厉打击手机“涉黄”犯罪,得到社会热烈支持,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我国在手机色情网络方面存在立法不足、监管不力、企业责任不严等问题,打击手机色情网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 第15题:

    在认真阅读背景材料的基础上,请给材料1和材料2各加一个标题。要求:主题明确、文字精练。


    正确答案:
    答案一:

    材料1标题:落实责任,确保食品药品安全

    材料2标题:标本兼治,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答案二:

    材料1标题: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现状和分析

    材料2标题:安全生产问题的深层分析

    答案三:

    材料1标题:卫生安全问题

    材料2标题:安全生产问题

  • 第16题:

    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问题(一):如指导高年段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问题(二):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部分的教学流程,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以上题为例:
    【参考设计】
    问题(一):本文的主要写作特点是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在介绍翠鸟的外形时,作者抓住漂亮的特点,写了翠鸟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翠鸟羽毛艳丽的外形;在介绍翠鸟的活动特点时,抓住“一动不动”地“等待”,“贴着水面疾飞”,表现了它的机灵和动作敏捷。
    问题(二):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3自然段。 ②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的特点,进而理解这些特点和翠鸟的捉鱼本领有什么关系。初步知道翠鸟的这些特点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渐渐形成的。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2.教学重点
    抓住描写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问题(三):
    —、激趣导入
    1.在大自然中有许多美丽的小鸟,像孔雀、画眉、黄莺……下面请大家看看这是什么鸟?(出示“翠鸟”图片),对,这是翠鸟。翠鸟又叫“叼鱼郎”,它生活在靠近水边的树枝上或岩石上,有着高超的捕鱼本领。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翠鸟的。
    2.出示课题。(齐读)
    3.上一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课文是从三个方面写出了翠鸟的特点,谁能告诉老师,是哪三个方面呢?
    (指名回答,师板书:外形、活动、住处)
    4.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段有关翠鸟的录像,看看翠鸟的外形和活动有什么特点。
    5.小结。
    二、学习第1自然段
    1.出示图片,看图说一说翠鸟的外形特点。
    2.默读第1自然段(课文是怎样描写的),按要求把有关的词语找出来。
    3.指名说说你找到的词语,再齐读。
    4.作者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描写翠鸟的外形?(爪子、羽毛、眼睛、嘴)
    5.板书:爪子(红色)、羽毛(漂亮)、眼睛(透亮灵活)、嘴(尖、长)。
    6.重点理解描写翠鸟羽毛的三个比喻句。
    7.用喜欢、赞美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三、学习第2、3自然段
    1.指名读第2、3自然段。
    (1)翠鸟的动作怎样?
    (2)课文第2自然段写翠鸟的什么动作?
    (3)课文第3自然段写翠鸟的什么动作?
    2.分析课文第2自然段。
    (1)翠鸟的叫声有什么特点?它喜欢怎样的活动?(指名回答)
    (2)比较句子。
    (3)课文第2自然段还写了翠鸟的什么动作?(等鱼)
    (4)板书。等鱼:一动不动注视(静)。
    (5)指导朗读。
    3.分析课文第3自然段。
    (1)欣赏翠鸟捕鱼的录像。
    (2)课文是怎样描写的?
    (3)学生自由读翠鸟捕鱼的句子,用“AA”画出有关词语。
    (4)学生画出句子,汇报。
    翠鸟叫声清脆,爱贴着水面飞。
    翠鸟叫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
    翠鸟蹬开苇秆,很快地飞过去。
    板书。捕鱼:蹬、飞、叼、飞(动)。
    (5)分小组讨论: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6)汇报讨论情况。
    (7)比较句子。
    (8)指导朗读。
    4.小结:翠鸟不但外形美丽,而且是捕鱼高手,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具体地把翠鸟捕鱼经过表达了出来。
    四、学习第4自然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自由读。
    2.谈理解,你读懂了什么?
    3.板书:峭壁上。
    4.师归纳:老渔翁告诉我们翠鸟的家在小溪尽头的峭壁上,翠鸟来这里是和我们做朋友的,我们打消了捉它的念头,只是希望翠鸟在苇秆上多停留一会儿。
    5.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翠鸟怎样的情感?(板书:喜爱)
    五、总结全文
    1.作者写了翠鸟美丽的外形,并写出了它在捕鱼过程中动作神速、身手敏捷的特点,分别从静和动两方面表现出来,使人们不禁对翠鸟产生喜爱之情。
    2.说话练习:请你学学作者,用最美丽的语言赞美你所喜欢的动物。
    六、课外延伸
    1.欣赏鸟类的图片。
    2.课外延伸。
    (1)读一读描写翠鸟羽毛颜色、外形、捉鱼动作的句子,再把你喜欢的词句抄下来。
    (2)请你以“我喜爱的鸟”为题,仿照《翠鸟》抓住事物特点来介绍自己所了解的鸟。
    [设计理由]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个方面展开:翠鸟外形上的特点和翠鸟动作上的特点。教学中把朗读和理解结合起来,在正确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表达出作者的感情,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 第17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如指导二年级小学生学习本课,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2)设计“甚至”一词的教学过程。(20分)
    (3)设计本科板书。(10分)


    答案:
    解析:
    (1)根据学情、教材内容、课标要求,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置本课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理解“浅水洼”“蒸干”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鱼对自己生命的“在乎”及小男孩对小鱼生命的“在乎”。
    3、进一步树立保护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2)一、揭题读题,释题引入
    1.揭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发生在海滩边的故事,题目叫——(课件出示)
    2.释题:见过浅水洼吗?(出示词卡)
    3.读题:再读课题。
    二、自学把握生词
    1.自主学习:浅水洼里的小鱼遇到了什么事呢?请大家再读课文,碰到难读的词语用横线画出,然后多读几遍
    2.交流难读的词语
    如:甚至、蒸干、继续、在乎、叨念等(平翘舌、前后鼻、轻声等)
    教师指导:课件出示:甚至 shen zhi蒸干 zheng gan
    学生朗读,注意翘舌音,分清前后鼻音。
    3.交流反馈,巩固识字
    “至”,减法记忆,“到处”的“到”减去立刀旁。
    三、回归课文,感悟理解
    1.将词语放入课文,自读感悟。
    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
    2.师生交流:被困在水洼里的小鱼有多不多?
    明确:作者用了一个“甚至”把“几百条”和“几千条”连接起来,告诉我们被困的小鱼有很多很多。
    3.朗读感受,指导读出小鱼的多、小鱼的可怜。
    4.这么多的小鱼,你能用上一个四字词语来表达吗?(课件出示:被困的小鱼)
    许许多多、成百上千、不计其数、数不胜数。
    四、巩固拓展
    师: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太阳渐渐升高,浅水洼里的水越来越少了。有的小鱼已经喘不过气来,有的小鱼快死了…,.…如果你就是浅水洼里的这条小鱼,你想说些什么呢?
    指名学生回答,师随机评价。
    (3)板书设计:
    28浅水洼里的小鱼

    小男孩 小鱼 得救

    保护动物,珍惜生命

  • 第18题:

    请认真阅读以下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分析“帽”“壶”二字的构字特点。
    (2)若指导小学二年级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
    (3)设计针对生字“指”字的写字指导过程。


    答案:
    解析:
    (1)“帽”:左右结构,形声字。“巾”为形旁,表示材料;“冒”为声旁,兼表义(“冒”本义为“帽子”)。“帽”指的是戴在头上起保护、装饰作用的制品。 “壶”:上中下结构,象形字,指有盖、有耳、有底座的葫芦形或圆形器具。“壶”今指有嘴、有把的,用于盛放液体的陶瓷或金属容器。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套、帽、登”等9个生字并能准确、流利朗读;理解字义,学会用生字组词并造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读准字音;通过设置情境和合作交流,积累词语、理解词义并学会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汉字的趣味性,激发对汉字学习的兴趣;积极参与户外活动,亲近观察大自然。
    (3)“指”字的写字指导过程
    一、激趣导入
    趣猜谜底:
    教师出示谜面——“拳打七日”以及本课9个生字的汉字图片;
    学生思考并从9个生字中选出谜底;
    教师明确谜底“指”并简单解释原因:提手旁对应“拳打”,“七”与“匕”形似,“日”对应“日”。
    二、教写生字
    1.认读
    学生自主查阅字典,指读“指”字;
    教师范读并领读“指”字.学生跟读:
    教师相继指导学生正确发音。
    2.书写
    (1)字形讲解
    “指”字,左右结构,共9画,笔画顺序为:横、竖钩、提、撇、竖弯钩、竖、横折、横、横。
    教师强调其中部件“匕”的笔顺;播放田字格中“指”字的笔顺动画三次。
    学生跟随动画书写并说出每一笔顺的名称。
    (2)师生范写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多个田字格,其中一个用于教师范写,其他用于学生范写。
    学生范写后,教师加以指导说明.其他学生认真观察、听讲。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书写的汉字“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相结合,重点关注汉字书写是否工整.笔顺是否正确,田字格中间架结构是否安排得当。
    三、小结巩固
    教师总结;请学生畅谈本课收获并分享给家人。

  • 第19题:

    信息报送的要求要“简”,即坚持()的原则,做到内容单一、中心明确、篇幅简短、文字精练。

    • A、一事多报
    • B、多事多报
    • C、一事二报
    • D、一事一报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问答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根据教学目标和重点,设计方程的解与解方程概念部分的教学并简要说明设计理由。

    正确答案: 新授部分教学环节:①看图写方程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图片,请同学说出从图中得到的数学信息都有哪些?能根据这幅图片列出方程吗?通过同学回答与老师补充给出答案:知道杯子重l00克,水重x克,合起来是250克。列出方程来是:100+X=250。②分组讨论求方程中的未知数教师提出问题:那么方程中的X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同桌两人一组进行讨论,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讨论以后请同学陈述自己的观点。可能有以下的观点:A.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250-100=150,所以X=150。B.根据数的组成100+150=250,所以X=150。C.100+X=250=100+150,所以X=150。D.假如在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去l00,那么也可得出X=150。教师给予鼓励并引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教师:我们说X=150是方程100+X=250的解,求未知数X的过程叫解方程。③自读探究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概念同学们自学课本找出什么叫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请同学回答,教师给予评价鼓励并补充完整:方程的解是未知数的值,它是一个数。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的方法是看这个数能不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而解方程是求未知数的过程,是一个计算过程,它的目的是求出方程的解。(设计理由:在列方程和学生分组讨论的逐步深入地学习过程下,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读探究的方法进行概念的学习与辨析,培养学生的分组合作能力以及自主学习和判断的能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本课时的语言技能(听说)目标。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简要分析歌曲的特点。

    正确答案: 《乃哟乃》是一首土家族民歌,歌曲极具民族特色。在土家族中“乃哟乃”代表了“快快来”的意思,歌曲每一句结尾都用“乃哟嗬”的语气衬词来结束,表现出了土家族人民热情奔放的性格。全曲只用“domisol”三个音构成,通过旋律进行可以看出,每句前半部分呈上扬感,而后半部分的衬词在“solmido”下行旋律表达下呈肯定语态,使全曲的演唱形成一种问答形式的感觉,表现出了幸福热闹的场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试分析方程与算术式的区别。

    正确答案: 方程是等式,又含有未知数,两者缺一不可。在方程里的未知数可以参加运算,并且只有当未知数为特定的数值时,方程才成立。与方程不同,算术式是一个式子,它由运算符号和已知数组成,它表示未知数。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