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我国宪法序言中的规定大都具有宣誓性质,不规定具体的权利义务内容,针对这些规定说法正确的是( )A.法律都应规定具体的权利义务内容,因此宪法序言中的这些规定不具有法律效力B.宪法不同于一般法律,有一些宪法规范不规定具体的权利义务内容,这些宪法规范不具有法律效力C. 宪法不同于一般法律,宪法规范都不规定权力义务的内容,但这些宪法规范具有法律效力D.宪法序言是宪法的组成部分,虽然大都没有规定权力义务的内容,但这些宪法规范具有法律效力

题目

我国宪法序言中的规定大都具有宣誓性质,不规定具体的权利义务内容,针对这些规定说法正确的是( )

A.法律都应规定具体的权利义务内容,因此宪法序言中的这些规定不具有法律效力

B.宪法不同于一般法律,有一些宪法规范不规定具体的权利义务内容,这些宪法规范不具有法律效力

C. 宪法不同于一般法律,宪法规范都不规定权力义务的内容,但这些宪法规范具有法律效力

D.宪法序言是宪法的组成部分,虽然大都没有规定权力义务的内容,但这些宪法规范具有法律效力


相似考题
更多“我国宪法序言中的规定大都具有宣誓性质,不规定具体的权利义务内容,针对这些规定说法正确的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我国现行宪法在序言中规定: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的通过,标志着我国公职人员就职宣誓开始走上制度化发展的道路。下列关于宪法宣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宪法宣誓是向宣誓者施加责任的法律机制
    B.宪法宣誓是宣誓者向在场聆听的人员宣誓
    C.宪法宣誓能实现内在素质向外在规范转变
    D.宪法宣誓是示范敬畏宪法权威的社会仪式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宪法宣誓制度。第二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可以实现内在素质向外在规范转变。因此,选择C选项。A项:宪法宣誓是为彰显宪法尊严而非向宣誓者施加责任。B项:宪法宣誓是新入职国家工作人员公开向宪法宣誓而非向在场聆听人员宣誓。D项:宪法宣誓是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进行的仪式而非社会仪式。

  • 第3题:

    关于我国宪法的渊源,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我国的宪法渊源不包括宪法判例和国际条约
    B.我国属于成文宪法国家,所以宪法典和宪法性法律都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宪法惯例虽然是宪法的渊源,但违反宪法惯例的行为,不属于违宪行为
    D.宪法序言的内容,属于政治立场的表述,不是具体规定,所以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答案:C
    解析:
    考查宪法的渊源。我国宪法渊源包括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和国际条约,但不包括宪法判例。宪法性法律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惯例虽然是我国宪法渊源,但由于没有成文规定,所以违反惯例的行为不是违宪行为。宪法序言、正文、附则的内容,都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 第4题:

    关于宪法和宪法宣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该进行宪法宣誓。
    • C、部分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和离职时都应当进行宪法宣誓。
    • D、国家的基本法律与《宪法》具有同等的效力。

    正确答案:A

  • 第5题:

    我国现行宪法在序言中明确规定:“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主要内容是规定了苏维埃国家的()

    • A、性质
    • B、政治制度
    • C、公民权利义务
    • D、外交政策

    正确答案:A,B,C,D

  • 第7题:

    我国宪法在序言中规定了()。

    • A、国家机关
    • B、基本国策
    • C、国家权力的具体分配
    • D、国家的指导思想
    • E、国家的行政

    正确答案:B,D,E

  • 第8题:

    根据《宪法》的规定,关于宪法文本的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宪法》明确规定了宪法与国际条约的关系
    • B、《宪法》明确规定了宪法的制定、修改制度
    • C、作为《宪法》的《附则》,《宪法修正案》是我国宪法的组成部分
    • D、《宪法》规定了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性质和产生,两者同基层政权的相互关系由法律规定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多选题
    关于我国对犯罪人的赦免制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1954年《宪法》,既规定了大赦,也规定了特赦;但后来的我国《宪法》,包括现行《宪法》,都只规定了特赦,而没有规定大赦

    B

    根据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特赦的决定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

    C

    赦免制度具有缓和刑法规定的僵硬性的作用

    D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至今,我国没有实行过特赦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特赦制度。我国1954年《宪法》规定了大赦和特赦,以后的《宪法》,包括现行的1982年《宪法》,都只规定了特赦,没有规定大赦。
    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第67条和第80条的规定,特赦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由国家主席发布特赦令。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进行过7次特赦,最后一次发生在1975年3月17日,此后再也没有进行过特赦。
    赦免制度可以避开刑法的规定,对犯罪人进行处理,确实有缓和刑法规定僵硬性的作用。

  • 第10题:

    多选题
    我国现行宪法关于公民权利义务的现实性特点具体表现在()。
    A

    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

    非规定不可的,做不到的不规定

    C

    能做到的就规定,做不到的不规定

    D

    能做到什么程度,就规定到什么程度

    E

    权衡利弊、不宜规定的就不规定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资本主义宪法一般对国家性质做出明确的规定,往往在宪法序言中规定:国家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关于我国《宪法》的修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954年《宪法》明确规定了宪法修改的提案主体

    B

    1982年《宪法》是对1954年《宪法》的全面修改

    C

    我国现行宪法共进行了五次修改,通过了52条宪法修正案

    D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200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的内容

    E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1999年《宪法修正案》规定的内容


    正确答案: A,E
    解析:
    1954年,我国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54年《宪法》并未明确规定宪法修改的提案主体。1982年《宪法》规定,1982年宪法是对1978年宪法的全面修改。我国现行的宪法在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和2018年分别进行了五次修改,通过了共52条修正案1999《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5条中增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容。2004《宪法修正案》第二十四条,将宪法第三十三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 第13题:

    关于宪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宪法规定国家根本问题

    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1954年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D.我国现行宪法先后进行了四次修正


    正确答案:ABCD

  • 第14题:

    关于赦免制度,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我国1954年《宪法》,既规定了大赦,也规定了特赦;但后来的我国宪法,包括现行《宪法》,都只规定了特赦,而没有规定大赦
    B.根据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特赦的决定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
    C.赦免制度具有缓和刑法规定的僵硬性的作用
    D.特赦既赦免犯罪,亦赦免刑罚

    答案:A,B,C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特赦制度。我国1954年《宪法》规定了大赦和特赦,以后的宪法,包括现行的1982年《宪法》,都只规定了特赦,没有规定大赦。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特赦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特赦只赦免刑罚,不赦免犯罪。

  • 第15题:

    我国现行宪法关于公民权利义务的现实性特点具体表现在()。

    • A、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B、非规定不可的,做不到的不规定
    • C、能做到的就规定,做不到的不规定
    • D、能做到什么程度,就规定到什么程度
    • E、权衡利弊、不宜规定的就不规定

    正确答案:C,D,E

  • 第16题:

    党章规定,预备党员入党时,要有宣誓仪式,并对誓词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请回答:誓词的具体内容。


    正确答案: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的义务、执行党的决定。
    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 第17题: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义务的主体是()

    • A、民众
    • B、公民
    • C、群众
    • D、市民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下列关于我国宪法说法正确的有()。

    • A、我国宪法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 B、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 C、我国宪法规定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D、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正确答案:A,B,C,D

  • 第19题:

    根据本市关于的宪法宣誓的先关规定,村民委员会委员就职时应该进行宪法宣誓。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0题:

    关于我国对犯罪人的赦免制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1954年《宪法》,既规定了大赦,也规定了特赦;但后来的我国《宪法》,包括现行《宪法》,都只规定了特赦,而没有规定大赦
    • B、根据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特赦的决定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
    • C、赦免制度具有缓和刑法规定的僵硬性的作用
    • D、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至今,我国没有实行过特赦

    正确答案:A,B,C,D

  • 第21题:

    判断题
    我国现行宪法在序言中明确规定:“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我国宪法说法正确的有()。
    A

    我国宪法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B

    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

    我国宪法规定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根据《宪法》的规定,关于宪法文本的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3年真题]
    A

    《宪法》明确规定了宪法与国际条约的关系

    B

    《宪法》明确规定了宪法的制定、修改制度

    C

    作为《宪法》的《附则》,《宪法修正案》是我国宪法的组成部分

    D

    《宪法》规定了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性质和产生,两者同基层政权的相互关系由法律规定


    正确答案: A
    解析:
    D项,《宪法》第111条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的性质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居民选举。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基层政权的相互关系由法律规定。
    A项,在我国宪法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宪法与国际条约的关系,而事实上关于宪法与国际条约的效力位阶,以及国际条约在国内的适用问题,在理论上也是存在争议的。
    B项,《宪法》第64条第1款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1/5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这是对宪法修改提议主体表决程序的规定,但没有规定宪法制定的相关内容。
    C项,我国现行《宪法》由序言和正文组成,没有附则。宪法的修正案是宪法的组成部分,但它并不是宪法附则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