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郑和下西洋的西洋指的是( )。 A.大西洋 B.欧洲 C.西亚和南亚 D.美洲 ”相关问题
  • 第1题:

    读下图。完成题。



    某两洲面积之和与某大洋面积接近,它们是(  )。查看材料

    A.亚洲、北美洲与大西洋
    B.亚洲、非洲与印度洋
    C.欧洲、北美洲与大西洋
    D.欧洲、非洲与印度洋

    答案:B
    解析:
    从图中七大洲面积和平均海拔可知,A面积约为850万平方千米,为大洋洲;B面积约为1000万平方千米,为欧洲;C面积约为1300万平方千米,为南极洲;D面积约1800万平方千米,为南美洲;E面积约为2400万平方千米,为北美洲;F面积约为3000万平方千米,为非洲;G面积约为4400万平方千米,为亚洲。由四大洋面积和平均深度可知,H面积约为1200万平方千米,为北冰洋;I面积约为9000万平方千米,为大西洋;J面积约为7500万平方千米,为印度洋;K面积约为18000万平方千米,为太平洋。纵观四个选项,亚洲与非洲面积之和与印度洋最为接近,故选B。

  • 第2题:


    某两洲面积之和与某大洋面积接近,它们是()。

    A.亚洲、北美洲与大西洋
    B.亚洲、非洲与印度洋
    C.欧洲、北美洲与大西洋
    D.欧洲、非洲与印度洋

    答案:B
    解析:
    从图中七大洲面积和平均海拔可知,A面积约为850万平方千米,为大洋洲:B面积约为1000万平方千米,为欧洲;C面积约为1300万平方千米,为南极洲;D面积约为1 800万平方千米,为南美洲:E面积约为2400万平方千米,为北美洲;F面积约为3000万平方千米,为非洲:G面积约为4400万平方千米,为亚洲。由四大洋面积和平均深度可知,H面积约为1 200万平方千米,为北冰洋;I面积约为9000万平方千米,为大西洋;J面积约为7500万平方千米,为印度洋;K面积约为18000万平方千米,为太平洋。纵观四个选项,亚洲与非洲面积之和与印度洋面积最为接近,故选B。

  • 第3题:

    比较郑和下西洋和欧洲海外扩张


    1、【参考答案】 第一,从时间上看,郑和下西洋比欧洲的达·伽马、麦哲伦和哥伦布的航海早半个多世纪。在规模和航海次数方面,外国与中国是无法比较的,这说明中国人民有足够的能力和胆略征服海洋。 第二,从目的上看,郑和下西洋主要是政治目的,宣扬国威,内容是贡赐贸易,以和平友好交往为主;西欧主要是出于经济目的,侵占海外殖民地。 第三,从影响和后果来看,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国同亚非国家人民的友谊,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贡赐式的贸易是违背经济规律的,给明政府造成巨大经济负担;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同时,其规模、影响越来越大,为后来大规模的殖民扩张打下了基础。 2、【参考答案】 首先,本节课的难点为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其次,为很好地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我采取了小组讨论的方式。原因和条件的区别是学生需要感知的重要内容,学生已经通过材料等了解了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这个时候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让学生带入到当时的情境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而通过不同观点的汇总和碰撞,学生会对新航路开辟的条件有更为深刻、全面的认识,这样就很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 第4题: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最远到达的地方是:

    A、美洲
    B、非洲
    C、欧洲
    D、大洋洲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郑和率领船队从南京出
    发,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港集结,至福建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纪末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

  • 第5题:

    【单选题】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航路的航海家是()

    A.达·伽马

    B.麦哲伦

    C.哥伦布

    D.郑和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