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隧道围岩与初期支护之间接触压力测量的常用传感器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隧道是IV~ V级围岩,其覆盖层厚度为80~ 250m。有关隧道量测内容和方法论述错误的是( )。

    A.该隧道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围岩、初期支护的周边位移量测、拱顶下沉量测
    B.该隧道初期支护完成后应进行喷层表面的观察和记录,并进行裂缝描述
    C.该隧道如果围岩差、断面大或地表沉降控制严格时,宜进行围岩体内位移量测

    答案:D
    解析:
    2020版教材P 164
    隧道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围岩、初期支护的周边位移量测,拱顶下沉量测;安设铺杆后,应进行锚杆抗拔力试验。当围岩差、断面大或地表沉降控制严时宜进行围岩体内位移量测和其他量测。位于IV ~VI级围岩中且覆盖层厚度小于40m的隧道,应进行地表沉降量测。

  • 第2题:

    隧道支护与围岩之间存在空洞时,会导致围岩松弛,使支护结构产生( )。

    A:拉应力
    B:压应力
    C:剪应力
    D:弯曲应力

    答案:D
    解析:
    支护(衬砌)背部与围岩之间存在空洞时,会导致围岩松弛,使支护结构产生弯曲应力,从而损伤支护结构的功能,降低其承载能力,极大地影响隧道的安全使用。

  • 第3题:

    隧道初期支护承受的应力、应变实测值与允许值之比大于或等于( )时,围岩不稳定,应加强初期支护。

    A:0.6
    B:0.7
    C:0.8
    D:0.9

    答案:C
    解析:
    初期支护承受的应力、应变、压力实测值与允许值之比大于或等于0.8时,围岩不稳定,应加强初期支护;初期支护承受的应力、应变、压力实测值与允许值之比小于0.8时,围岩处于稳定状态。

  • 第4题:

    隧道围岩与初期支护之间接触压力测量的常用传感器是( )。

    A.钢弦式压力盒
    B.钢弦式钢筋应力计
    C.电阻应变片
    D.应变砖

    答案:A
    解析:
    围岩压力量测传感器有液压式测力计和钢弦式压力盒,后者应用广泛。钢弦式(又称振弦式)传感器在隧道监控量测中应用十分广泛,现做相关补充说明:(1)钢弦式钢筋应力计可用于锚杆轴力和钢架应力测量;(2)钢弦式表面应变计可用于型钢钢架应力测量;(3)钢弦式压力盒(大多采用双模式)可用于围岩接触压力测量;(4)钢弦式应变计(混凝土内部预埋式)可用于衬砌内部应力测量。钢弦式应变计称谓较多,也不统一,但其基本原理相同,都是通过对钢弦振动频率的测量来换算应变值,再得到应力或压力等被测物理量,只是在结构形式、安装方式、量测对象上有差异。

  • 第5题:

    隧道初期支护采用钢拱架,主要作用是(  )。

    A.支承锚固围岩
    B.阻止围岩松动
    C.加强限制变形
    D.填平补强围岩

    答案:C
    解析:

  • 第6题:

    浅埋隧道与围岩及初期支护变形过大或变形不收敛的隧道衬砌有何规定?


    正确答案:浅埋隧道应及早施作二次衬砌,且二次衬砌应予以加强。对围岩及初期支护变形过大或变形不收敛,又难以及时衬强时,可提前施作二次衬砌,此时二次衬砌应予以加强。

  • 第7题:

    围岩压力及两层支护间压力量测方法一般采用在围岩与初期支护之间以及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埋设()进行监测

    • A、多点位移计
    • B、土压力盒
    • C、表面应变计
    • D、钢筋应力计

    正确答案:B

  • 第8题:

    排水型隧道环、纵向排水盲管设置在初期支护与()之间。


    正确答案:防水板

  • 第9题:

    单选题
    围岩压力及两层支护间压力量测方法一般采用在围岩与初期支护之间以及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埋设()进行监测
    A

    多点位移计

    B

    土压力盒

    C

    表面应变计

    D

    钢筋应力计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浅埋隧道与围岩及初期支护变形过大或变形不收敛的隧道衬砌有何规定?

    正确答案: 浅埋隧道应及早施作二次衬砌,且二次衬砌应予以加强。对围岩及初期支护变形过大或变形不收敛,又难以及时衬强时,可提前施作二次衬砌,此时二次衬砌应予以加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弱围岩隧道Ⅳ、Ⅴ、Ⅵ级初期支护距离要求?

    正确答案: 初期支护应及时施做成环,距离掌子面距离不得大于35m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隧道二次衬砌的施作时间为()。
    A

    初期支护完成1个月后

    B

    初期支护完成1.5个月后

    C

    初期支护完成后

    D

    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公路隧道穿越膨胀岩地层时,下列措施正确的有(  )。

    A、隧道支护衬砌宜采用圆形或接近圆形的断面形状
    B、开挖后及时施作初期支护封闭围岩
    C、初期支护刚度不宜过大
    D、初期支护后应立即施筑二次衬砌

    答案:A,B,C
    解析:
    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第14.2.1条规定,膨胀性围岩隧道支护衬砌形状宜采用圆形或接近圆形的断面。根据第14.2.5条规定,膨胀性围岩隧道仰拱应及时施作,使支护衬砌尽早形成闭合结构,以增加衬砌的整体承载能力,控制边墙变形,防止底鼓现象。根据第14.2.2条规定,膨胀性围岩隧道应采用先柔后刚、先让后顶、分层支护的设计方法。

  • 第14题:

    隧道初期支护承受的应力、应变实测值与允许值之比大于等于( )时,围岩不稳

    A.0.6
    B.0.7
    C.0.8
    D.0.9

    答案:C
    解析:
    初期支护承受的应力、应变、压力实测值与允许值之比大于或等于0.8时,围岩不稳定,应加强支护;初期支护承受的应力、应变、压力实测值与允许值之比小于0.8时,围岩处于稳定状态。

  • 第15题:

    隧道初期支护承受的应力、应变实测值与允许值之比大于或等于( )时,围岩不稳定,应加强初期支护。

    A.0.6
    B.0.7
    C.0.8
    D.0.9

    答案:C
    解析: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F60-2009)P42页,初期支护承受的应力、应变、压力实测值与允许值之比大于或等于0.8时,围岩不稳定,应加强初期支护;初期支护承受的应力、应变、压力实测值与允许值之比小于0.8时,围岩处于稳定状态。

  • 第16题:

    隧道初期支护采用钢拱架的主要作用是(  )。

    A.支承加固围岩
    B.减缓围岩风化
    C.填平补强围岩
    D.限制围岩变形

    答案:D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对隧道锚喷支护作用知识的掌握。锚喷支护的作用有:锚杆的作用有支承围岩、加固围岩、提高层间摩阻力,形成“组合梁”、“悬吊”作用;喷射混凝土的作用有支承围岩、“卸载”、填平补强围岩、覆盖围岩表面减缓风化、阻止围岩松动、分配外力;钢拱架的作用有加强限制围岩变形、作为超前支护的后支点、承受部分松弛荷载。根据以上知识点可知钢拱架的作用有加强限制围岩变形,选项“D”符合题意

  • 第17题:

    隧道初期支护中钢拱架的主要作用是(  )。

    A.加固围岩
    B.减缓围岩风化
    C.填平补强围岩
    D.限制围岩变形

    答案:D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对隧道初期支护知识的掌握。相关知识点是锚喷支护的作用有:锚杆的作用有支承围岩、加固围岩、提高层间摩阻力,形成“组合梁”、“悬吊”作用;喷射混凝土的作用有支承围岩、“卸载”、填平补强围岩、覆盖围岩表面减缓风化、阻止围岩松动、分配外力;钢拱架的作用有加强限制围岩变形、作为超前支护的后支点、承受部分松弛荷载。根据以上知识点判断,选项A.加固围岩是锚杆的作用,选项B.减缓围岩风化、C.填平补强围岩是喷射混凝土的作用,所以选项A、B、C不符合题意可以排除。通过分析考试说明,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是最符合题意,那本题的正确项是“D.限制围岩变形”。

  • 第18题:

    在开挖隧道的施工方法中,下列()说法体现了新奥法的技术原则。

    • A、尽量采用大断面开挖
    • B、及时进行喷锚初期支护,与围岩形成整体
    • C、对围岩和支护进行动态监控量测
    • D、二次衬砌紧跟初期支护施工,阻止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
    • E、在软弱破碎围岩地段,使支护结构断面及早闭合

    正确答案:A,B,C,E

  • 第19题:

    隧道二次衬砌的施作时间为()。

    • A、初期支护完成1个月后
    • B、初期支护完成1.5个月后
    • C、初期支护完成后
    • D、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某隧道是Ⅳ~Ⅴ级围岩其覆盖层厚度为80~250m。有关隧道量测内容和方法论述错误的是()。

    • A、该隧道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围岩、初期支护的周边位移量测、拱顶下沉量测
    • B、该隧道初期支护完成后应进行喷层表面的观察和记录,并进行裂缝描述
    • C、该隧道如果围岩差、断面大或地表沉降控制严格时,宜进行围岩体内位移量测和其他量测
    • D、该隧道全线应进行地表沉降量测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不定项题
    公路隧道支护结构由内之外的布置顺序为()。
    A

    二次衬砌、围岩、初期支护

    B

    二次衬砌、防水层、围岩喷射砼

    C

    初期支护、防水层、二次衬砌围墙

    D

    二次衬砌、防水层、初期支护、围岩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隧道初期支护采用钢拱架,主要作用是(    )。
    A

    支承锚固围岩

    B

    阻止围岩松动

    C

    加强限制变形

    D

    填平补强围岩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在开挖隧道的施工方法中,下列()说法体现了新奥法的技术原则。
    A

    尽量采用大断面开挖

    B

    及时进行喷锚初期支护,与围岩形成整体

    C

    对围岩和支护进行动态监控量测

    D

    二次衬砌紧跟初期支护施工,阻止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

    E

    在软弱破碎围岩地段,使支护结构断面及早闭合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