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连拱隧道地表下沉横断面上一般布置( )个测点,两测点的间距为2~5m。A.1-5 B.5-7 C.7-11 D.11-15

题目
连拱隧道地表下沉横断面上一般布置( )个测点,两测点的间距为2~5m。

A.1-5
B.5-7
C.7-11
D.11-15

相似考题
更多“连拱隧道地表下沉横断面上一般布置( )个测点,两测点的间距为2~5m。”相关问题
  • 第1题:

    隧道监控量测项目不同断面的测点应布置在相同位置,测点应尽量对称布置。( )


    答案:对
    解析:
    不同断面的测点应布置在相同位置,测点应尽量对称布置。

  • 第2题:

    某隧道洞内温度变化较大,拱顶下沉采用精密水准仪测量,前视标尺为吊挂在拱顶测点的钢钢挂尺,后视标尺为放置在稳定衬砌上工作基点上的钢钢尺;净空变化(周边收敛)量测采用数显收敛计测量,初次观测拱顶下沉读数,前视为4120.55mm,后视为1079.45mm,收敛计读数三次分别为10388.26mm、10388.30mm、10388.28mm;第二次观测拱顶下沉读数,前视为4118.56mm,后视为1081.11mm,收敛计读数三次分别为10387.99mm、10388.12mm、10388.07mm。试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4)下列关于隧道拱顶下沉、净空变化(周边收敛)量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拱顶下沉测点原则上应与净空变化(周边收敛)测点布置在同一断面
    B、拱顶下沉、净空变化(周边收敛)测试精度可为1~2mm
    C、I√级围岩布设间距为5~10m
    C、I√级围岩布设间距为5~10m
    D、在每个断面的隧道拱顶布设1~3个测点,测点横向间距2~3m

    答案:A,D
    解析:
    4)选项AD正确,拱顶下沉、净空收敛测试精度应为0.5~1mm,I√级围岩布设间距为10~30m。

  • 第3题:

    地表沉降测点横向间距宜为( ),在隧道中线附近测点应适当加密。

    A:1~2m
    B:2~4m
    C:1~3m
    D:2~5m

    答案:D
    解析:
    单洞隧道每个量测断面的测点不少于5个,连拱隧道每个量测断面测点不少于7个。横向布置间距为2~5m,一般布置7~11个测点,隧道中线附近较密。小净距隧道、四车道大断面隧道,根据情况适当加密。当地表有建筑物时,应在建筑物周围增设地表下沉观测点。

  • 第4题:

    隧道拱顶下沉测点与净空变化测点布置要求。


    正确答案: (1)拱顶下沉测点与净空变化测点原则布置在同一断面上;(2)拱顶下沉测点设置在拱顶轴线附近,跨度较大时设置在施工方法的拱部;(3)净空变化测点以水平测线量测为主,特殊地段设置斜测线。

  • 第5题:

    以下关于拔出法的测点布置,正确的是()。

    • A、按单个构件检测时,只需在构件上布置3个测点
    • B、相邻两测点的间距不应小于200mm
    • C、测点部位的混凝土厚度不宜小于80mm
    • D、测点应避开接缝、蜂窝、麻面部位以及钢筋和预埋件

    正确答案:C,D

  • 第6题:

    横断面测量隧道限界,起拱线以上拱部左右两侧的测点圆心角应不大于()。

    • A、10°
    • B、20°
    • C、30°
    • D、40°

    正确答案:A

  • 第7题:

    某隧道拱顶下沉用水平仪量测,水平仪的前视标尺为吊挂在拱顶测点上的钢尺,后视标尺为固定在衬砌上的标杆。 初次观测读数:前视1120mm,后视1080mm; 二次观测读数:前视1100mm,后视1070mm。 试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述问题: 隧道拱顶下沉量测的要求是()

    • A、拱顶下沉量测断面间距、量测频率、初读数的测取等同收敛量测
    • B、每个断面布置1个测点,测点设在拱顶中心或其附近
    • C、量测时间应延续到拱顶下沉稳定后
    • D、用水准仪量测精度为±0.Imm

    正确答案:A,C

  • 第8题:

    量测结构构件应变时,测点布置应符合:对偏心受力构件,()。

    • A、量测截面上测点不应少于2个
    • B、量测截面上测点不应少于5个
    • C、如需量测截面应变分布规律时,测点布置应与轴心受力构件相同
    • D、如需量测截面应变分布规律时,测点布置应与受弯构件相同

    正确答案:A,D

  • 第9题:

    问答题
    隧道拱顶下沉测点与净空变化测点布置要求。

    正确答案: (1)拱顶下沉测点与净空变化测点原则布置在同一断面上;(2)拱顶下沉测点设置在拱顶轴线附近,跨度较大时设置在施工方法的拱部;(3)净空变化测点以水平测线量测为主,特殊地段设置斜测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隧道周边位移监控量测,一般在每个断面应布置()测点。
    A

    2个

    B

    2~3对

    C

    1对

    D

    3个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以下关于拔出法的测点布置,正确的是()。
    A

    按单个构件检测时,只需在构件上布置3个测点

    B

    相邻两测点的间距不应小于200mm

    C

    测点部位的混凝土厚度不宜小于80mm

    D

    测点应避开接缝、蜂窝、麻面部位以及钢筋和预埋件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地表下沉量测时,测点的布设沿横向应该是隧道中线附近密集,远离隧道中线处稀疏,并至少布置11个测点。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地表下沉横断面上一般布置( )个测点,两测点的间距为2~5m。

    A:1-5
    B:5-7
    C:7-11
    D:11-15

    答案:C
    解析:
    单洞隧道每个量测断面的测点不少于5个,连拱隧道每个量测断面测点不少于7个,量测断面测点布置如图14-6所示。横向布置间距为2~5m,一般布置7~11个测点,隧道中线附近较密。小净距隧道、四车道大断面隧道,根据情况适当加密。当地表有建筑物时,应在建筑物周围增设地表下沉观测点。

  • 第14题:

    某隧道洞内温度变化较大,拱顶下沉采用精密水准仪测量,前视标尺为吊挂在拱顶测点的铟钢挂尺,后视标尺为放置在稳定衬砌上上作基点上的铟钢尺;周边收敛量测采用数显收敛计测量,初次观测拱顶下沉读数,前视为4120.55mm,后视为1079.45mm,收敛计读数三次分别为10388.26mm、10388.30mm、10388.28mm;第二次观测拱顶下沉读数,前视为4118.56mm,后视为1081.llmm,收敛计读数三次分别为10387.99mm、10388.12mm、10388.07mm。试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4)下列关于隧道拱顶下沉、周边收敛量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拱顶下沉测点应与净空变化(周边收敛)测点布置在同一断面
    B.拱项下沉、周边收敛测试精度可为1~2mm
    C.Ⅳ级围岩布设间距为5~10m
    D.在每个断面的隧道拱顶布设1~3个测点,测点横向间距2~3m

    答案:A,D
    解析:
    隧道拱顶下沉和周边收敛的测试精度为0.1mm,Ⅳ级围岩布设间距为10~30m。

  • 第15题:

    规范规定,量测圆形断面上的应力,一般至少要布置()测点。

    • A、2个;
    • B、3个;
    • C、4个;
    • D、5个。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隧道监控量测必测项目为().

    • A、洞内外观察
    • B、水平净空变化量测
    • C、浅埋隧道地表下沉量测
    • D、拱顶下沉量测

    正确答案:A,B,C,D

  • 第17题:

    拱顶下沉点原则上设置在()附近,拱顶下沉测点和净空变化测点原则上应布置在()上。


    正确答案:拱顶轴线;同一断面

  • 第18题:

    隧道周边位移监控量测,一般在每个断面应布置()测点。

    • A、2个
    • B、2~3对
    • C、1对
    • D、3个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量测结构构件应变时,测点布置应符合:对受弯构件()。

    • A、应在弯矩最大的截面上沿截面高度布置测点,每个截面不宜少于2个
    • B、应在弯矩最大的截面上沿截面高度布置测点,每个截面不宜少于3个
    • C、当需要量测沿截面高度的应变分布规律时,布置测点数不宜少于4个
    • D、当需要量测沿截面高度的应变分布规律时,布置测点数不宜少于5个

    正确答案:A,D

  • 第20题:

    地表下沉量测时,测点的布设沿横向应该是隧道中线附近密集,远离隧道中线处稀疏,并至少布置11个测点。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1题:

    单选题
    横断面测量中的测点,由轨面至起拱线间,左右两侧的测点高度间距应不大于();隧道起拱线以上拱部左右两侧的测点圆心角应不大于10°。定点间有突出的控制点应加测补点。
    A

    200mm

    B

    100mm

    C

    400mm

    D

    300mm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坝基渗流压力观测横断面上的测点布置,应根据建筑物地下轮廓形状、坝基地质条件、以及防渗和排水型式等确定,一般每个断面上的测点不少于()个
    A

    2

    B

    3

    C

    4

    D

    5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隧道监控量测必测项目为().
    A

    洞内外观察

    B

    水平净空变化量测

    C

    浅埋隧道地表下沉量测

    D

    拱顶下沉量测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