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某沥青性能指标试验记录表如下,根据数据回答下列问题:(3)沥青软化点试验的正确说法是( )。 A.软化点应表示为45.4℃ B.软化点试验的初始温度为室温,则试验结果会偏大 C.软化点是沥青达到条件黏度时的温度 D.沥青软化点的试验方法不同,试验结果大小也不同

题目
某沥青性能指标试验记录表如下,根据数据回答下列问题:(3)沥青软化点试验的正确说法是( )。

A.软化点应表示为45.4℃
B.软化点试验的初始温度为室温,则试验结果会偏大
C.软化点是沥青达到条件黏度时的温度
D.沥青软化点的试验方法不同,试验结果大小也不同

相似考题
更多“某沥青性能指标试验记录表如下,根据数据回答下列问题:(3)沥青软化点试验的正确说法是( )。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沥青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4)有关沥青针入度、延度、软化点、针入度指数指标说法正确的有()。

    A.针入度值越大,表示沥青黏度越低
    B.延度值越大,表示沥青低温抗裂性越好
    C.软化点越高,表示沥青高温稳定性越好
    D.针入度指数越小,表示沥青的感温性越低


    答案:A,B,C
    解析:
    (4)D选项应为:针入度指数越大,表示沥青的感温性越低。

  • 第2题:

    有甲、乙两位初学试验的人员利用己知性能检测实际结果的沥青样品,进行沥青相关性能试验检测的实践练习。下表为两位试验者针对沥青样品的检测记录,以及沥青样品相应性能的实际值。根据表中信息资料,回答下列问题。(4)根据薄膜烘箱试验结果,表明( )。(2013助理真题)

    A.从质量变化结果上看,甲沥青加热质量变化符合正常规律,而乙沥青却不符合正常规律
    B.从质量变化上比较,乙沥青的抗老化能力不如甲沥青
    C.从针入度变化程度上比较,乙沥青的抗老化能力优于甲沥青
    D.薄膜烘箱试验后的结果还可采用延度和软化点的变化评价沥青的抗老化能力

    答案:D
    解析:

  • 第3题:

    某沥青性能指标试验记录表如下,根据数据回答下列问题:(2)有关沥青延度试验的正确说法是()。

    A.延度记录错误,应记作103C.m
    B.沥青延度大小与耐久性有关
    C.沥青0℃或5℃低温延度可以评价沥青的低温抗裂性,拉伸速度为1C.m/min
    D.延度表示沥青的韧性


    答案:B
    解析:
    沥青延度平均值为103cm,应记作>100cm;沥青延度越大,筑路耐久性越好;沥青低温延度可以评价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试验温度0℃,拉伸速度为1cm/min,试验温度5℃,拉伸速度为5cm/min;延度表示沥青的塑性。

  • 第4题:

    有甲、乙两位初学试验的人员利用己知性能检测实际结果的沥青样品,进行沥青相关性能试验检测的实践练习。下表为两位试验者针对沥青样品的检测记录,以及沥青样品相应性能的实际值。根据表中信息资料,回答下列问题。(5)比较两位试验人员检测结果,你认为()。

    A.甲试验员分别在针入度和软化点试验上存在问题
    B.乙试验员在老化试验上存在问题
    C.总体上甲试验员的试验检测能力好于乙试验员
    D.总体上乙试验员的试验检测能力好于甲试验员


    答案:A,B,C
    解析:

  • 第5题:

    某沥青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3)沥青软化点试验(环球法)使用的金属支架中金属环下面距下层底板为( )。

    A.12.7mm
    B.19mm
    C.25.4mm
    D.51mm

    答案:C
    解析:
    沥青软化点试验(环球法)使用的金属支架中金属环下面距下层底板为25.4mm。

  • 第6题:

    某工地试验室对其道路工程选用的沥青进行性能检测,其实测结果和真实值列于下表:结合表中数据,回答下列有关沥青性能方面的问题:(5)对上述四项指标,表述正确的是( )

    A.在我国,南方地区采用的沥青标号要比北方地区低一些
    B.软化点加热升温速率要控制在50℃±0.5℃的范围,加超出该范围,试验结果将会偏高
    C.沥青高低温性能与延度值大小有关
    D.薄膜烘箱试验可用旋转薄膜烘箱代替

    答案:A,D
    解析:
    关于沥青选择,南方地区要求沥青路面应具有较高的抗车辙能力,故应采用高稠度沥青,沥青标号要比北方地区低一些;软化点试验,要求加热升温速率应控制在5℃±0.5℃/min,如加热速率太快,试验结果将会偏高;沥青高温性能与软化点有关,其低温性能与脆点有关;沥青抗老化性能的评价方法有薄膜烘箱试验和旋转薄膜烘箱两种。

  • 第7题:

    关于沥青老化试验,根据题意回答以下问题。

    估计沥青短期老化的试验方法是( )。

    A.压力容器加速沥青老化试验
    B.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
    C.沥青薄膜加热试验
    D.沥青蒸发损失试验


    答案:B,C,D
    解析:

  • 第8题:

    某沥青性能指标试验记录表如下,根据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是沥青针入度的正确说法。

    A.该沥青为90号沥青
    B.该沥青与70号沥青相比更适合1-1区
    C.沥青针入度比动力黏度更准确地反映沥青黏滞性
    D.针入度的表示错误,应准确至0.1mm


    答案:A,B
    解析:
    按针入度80-100(0.1mm)平均值计,该沥青为90号沥青,比70号沥青更适合冬严寒区;针入度表示无误,以整数计,单位0.1mm;沥青针入度是条件黏度,而动力黏度为绝对黏度,能更好地反映沥青黏滞性。

  • 第9题:

    某工地试验室对其道路工程选用的沥青进行性能检测,其实测结果和真实值列于下表:结合表中数据,回答下列有关沥青性能方面的问题:(2)根据软化点检测结果,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

    A.造成软化点试验结果与真实值的偏差可能在于试验过程中升温速率偏高
    B.软化点不仅表示沥青在加热时的稳定性,还与沥青的黏稠性有关
    C.软化点80℃以上的沥青,试杯中的蒸馏水升温起点温度从32℃开始
    D.软化点高,将有利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答案:A,B,D
    解析:
    软化点检测结果偏高,可能是试验过程中升温速率偏高造成;当软化点在80℃以上时,应采用甘油进行加热,升温起点温度从32℃开始;软化点是沥青达到条件黏度时的温度,因此,与沥青热稳定性和黏稠性有关;软化点越高,温度稳定性越好,有利于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 第10题:

    某工地试验室对其道路工程选用的沥青进行性能检测,其实测结果和真实值列于下表:结合表中数据,回答下列有关沥青性能方面的问题:(3)根据延度试验结果,延度结果应表示为()。

    A.99C.m
    B.104C.m
    C.>100C.m
    D.均有可能


    答案:A
    解析:
    延度试验结果处理要求:同一试样,每次平行试验不少于三个,如三个测定结果均大于100cm时,试验结果记作“>100cm”;如三个测定结果中,有一个以上的测定值小于100cm时,若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满足重复性试验精度要求,则取三个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的整数作为延度试验结果,若平均值大于100cm,记作“>100cm”。当试验结果小于100cm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平均值的20%。故延度结果应为99cm。

  • 第11题:

    关于沥青老化试验,根据题意回答以下问题。根据JTGF40-2004,我国现行评定石油沥青老化性能的试验方法是()。

    • A、压力容器加速沥青老化试验
    • B、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
    • C、沥青薄膜加热试验
    • D、沥青蒸发损失试验

    正确答案:A,B,C,D

  • 第12题:

    多选题
    关于沥青老化试验,根据题意回答以下问题。估计沥青短期老化的试验方法是()。
    A

    压力容器加速沥青老化试验

    B

    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

    C

    沥青薄膜加热试验

    D

    沥青蒸发损失试验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沥青性能指标试验记录表如下,根据数据回答下列问题:(5)关于沥青针入度指数合理的选项为()。

    A.沥青针入度指数的技术标准规定,道路黏稠沥青应为溶-凝胶结构
    B.该沥青的三大指标满足要求,无需评价针入度指数
    C.采用诺模图确定沥青针入度指数,还需测定沥青5℃、20℃或30℃的针入度
    D.黏稠石油沥青达到软化点时,针入度一般在600-1000(0.1mm)范围内


    答案:A,C,D
    解析:
    沥青针入度指数标准为-1.5-+1.0,为溶-凝胶结构沥青;沥青三大指标满足要求,不一定属于溶-凝胶结构,因此还需评价其针入度指数;诺模图确定沥青针入度指数,需测定沥青三个不同温度的针入度,如5℃、20℃、25℃(或30℃);黏稠石油沥青达到软化点时,针入度一般在600-1000(0.1mm),研究针入度指数PI时,针入度取800(0.1mm)。

  • 第14题:

    70号A级沥青的RTFOT试验结果如下表,请依表回答下列问题:(3)RTFOT试验评价沥青()性能。

    A.老化
    B.耐久
    C.安全
    D.热稳定


    答案:A,B
    解析:
    RTFOT试验评价沥青老化性能,即耐久性能。

  • 第15题:

    某沥青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4)该沥青的针入度指数为()

    A.0.418
    B.0.481
    C.0.814
    D.0.841


    答案:A
    解析:

  • 第16题:

    某沥青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2)若在针入度试验住,由于针老化而在试验中发生了弯折,所测得的试验结
    果会()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都有可能


    答案:A
    解析:

  • 第17题:

    关于沥青老化试验,根据题意回答以下问题。

    老化试验后,指标变化规律是( )。

    A.质量减小
    B.延度减小
    C.软化点升高
    D.60℃粘度增加


    答案:B,C,D
    解析:

  • 第18题:

    某沥青性能指标试验记录表如下,根据数据回答下列问题:(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常测定沥青在25℃、100g、5s条件下的针入度
    B.延度拉伸速度偏大,试验结果偏小
    C.软化点反映沥青的感温性
    D.当量软化点T800和当量脆点T1.2分别反应沥青的温度稳定性与含蜡量

    答案:D
    解析:
    当量软化点T800和当量脆点T1.2分别是反应沥青高温与低温的指标,T800是指沥青针入度达到800(0.1mm)时的温度,当量脆点T1.2是指沥青针入度达到1.2(0.1mm)时的温度。

  • 第19题:

    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表面层AC-13,采用3种规格石灰岩粗集料,分别10mm-15mm、5mm-10mm、3mm-5mm,针片状含量和坚固性试验数据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4、沥青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能试验说法正确的是(

    A.应采用水浸法
    B.不能定量描述试验结果
    C.沥青与粗集料的黏附性试验合格,说明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较好
    D.该试验结果可能存在问题

    答案:A,B
    解析:

  • 第20题:

    某沥青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5)有关沥青软化点试验说法正确的是()

    A.软化点是指沥青达到规定条件黏度时所对应的温度
    B.可作为评价沥青高温稳定性的指标
    C.当软化点小于80℃时,重复性允许差为1℃
    D.温度计量程应为0~200℃,分度为1摄氏度


    答案:A,B,C
    解析:

  • 第21题:

    某沥青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试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3)沥青延度试验中,试模在水槽中若沉入水槽底部,此时可()

    A.用手将试模从水槽底部拉出B在水中加入适量酒精
    C在水中加入适量盐D无需进行操作


    答案:C
    解析:

  • 第22题:

    关于沥青老化试验,根据题意回答以下问题。老化试验后,指标变化规律是()。

    • A、质量减小
    • B、延度减小
    • C、软化点升高
    • D、60℃粘度增加

    正确答案:B,C,D

  • 第23题:

    关于沥青老化试验,根据题意回答以下问题。估计沥青短期老化的试验方法是()。

    • A、压力容器加速沥青老化试验
    • B、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
    • C、沥青薄膜加热试验
    • D、沥青蒸发损失试验

    正确答案: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