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A
解析:
混凝土的初步配合比的设计步骤是:计算混凝土配置强度、计算水灰比、单位用水量的确定、外加剂用量的确定、计算胶凝材料、矿物掺和料和水泥用量、砂率、粗细集料用量。

更多“在进行混凝土初步配合比设计时,第一步应()。 ”相关问题
  • 第1题: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相关问题如下:(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分为( )设计阶段。

    A.初步配合比
    B.试验室配合比
    C.基准配合比
    D.施工配合比

    答案:A,B,C,D
    解析: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分为计算初步配合比、提出基准配合比、确定试验室配合比、换算工地配合比。

  • 第2题:

    某工程采用现浇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fcu,k=30MPa,施工时要求混凝土坍落度为30~50mm,施工单位的强度标准差为3.0MPa,则以下关于配合比设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该混凝土初步配合比设计时,配置强度应为34.9MPa
    B.初步配合比确定后试拌,若流动性不足,应保持砂石用量不变加适量水
    C.在对基准配合比进行强度检验时,成型试件应采用标准振动台成型
    D.在对基准配合比进行强度检验时,成型试件也可以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成型

    答案:A,C
    解析:
    fcu,0=30+1.6453=34.9MPa,B,保持水灰比不变,加水泥浆,砂石不变。D,25以下才用振捣棒,振动过强,会离析。

  • 第3题: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是()。

    A、 初步配合比设计→基准配合比设计→试验室配合比设计→施工配合比设计
    B、 初步配合比设计→试验室配合比设计→基准配合比设计→施工配合比设计
    C、 试验室配合比设计→基准配合比设计→初步配合比设计→施工配合比设计
    D、 试验室配合比设计→初步配合比设计→基准配合比设计→施工配合比设计

    答案:B
    解析:
    2018新教材P4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1)初步配合比设计阶段,根据配制强度和设计强度相互间关系,用水灰比计算方法,水量、砂率查表方法以及砂石材料计算方法等确定计算初步配合比 (2)试验室配合比设计阶段,根据施工条件的差异和变化,材料质量的可能波动调整配合比 (3)基准配合比设计阶段,根据强度验证原理和密度修正方法,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材料用量 (4)施工配合比设计阶段,根据实测砂石含水率进行配合比调整,提出施工配合比

  • 第4题:

    在配合比设计时,为校核混凝土强度,应至少拟订三个不同配合比:其中一个为基准配合比,另外两个应比基准配合比的水灰比有所变化。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实际单位用水量最终是在()阶段确定的。

    • A、基准配合比
    • B、初步配合比
    • C、试验室配合比
    • D、工地配合比

    正确答案:D

  • 第6题:

    在进行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原则上水泥用量能少则少。


    正确答案:错误

  • 第7题: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第一步是()

    • A、根据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指标,初步估计单位用水量
    • B、根据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要求,初步确定水灰比
    • C、初步估计砂率
    • D、计算初步配合比

    正确答案:D

  • 第8题:

    单选题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实际单位用水量最终是在()阶段确定的。
    A

    基准配合比

    B

    初步配合比

    C

    试验室配合比

    D

    工地配合比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计算题: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已知水灰比为0.65,用水量选定为185kg/m3,砂率为0.38,每/m3混凝土假定密度为2380kg/m3。计算初步配合比。

    正确答案: ⑴水泥用量=185÷0.65=285(kg)
    ⑵砂石总量=2380-285-185=1910(kg)
    ⑶砂用量=1910×0.38=726(kg)
    ⑷碎石用量=1910-726=1184(kg)
    ⑸初步配合比285:726:1184:185=1:2.55:4.15:0.65
    初步配合比为1:2.55:4.15:0.65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对强度的检验是在()阶段进行。
    A

    基准配合比

    B

    初步配合比

    C

    试验室配合比

    D

    工地配合比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调整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应在()阶段进行。
    A

    初步配合比

    B

    基准配合比

    C

    试验室配合比

    D

    工地配合比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工程上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通常对()和()要加以控制。

    正确答案: 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只要满足强度、工作性和耐久性方面的要求就行。( )


    答案:错
    解析:
    普通水泥混凝土组成设计,是针对设计任务、根据技术要求(主要有强度、工作性及耐久性等)和经济性要求、考虑施工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宜的组成材料,确定各组成材料用量,使配制的混凝土在满足经济性要求的原则下,达到期望的技术性能。

  • 第14题:

    初步计算混凝土配合比的第一步工作是(  )。

    A、确定用水量
    B、求水泥用量
    C、求配制强度
    D、求砂石用量

    答案:C
    解析:
    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55—2011)的规定,初步计算混凝土配合比的步骤是:①求配制强度;②确定用水量;③求水泥用量;④选取砂率;⑤求砂石用量。

  • 第15题:

    进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除应遵守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的规定。


    正确答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

  • 第16题:

    调整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应在()阶段进行。

    • A、初步配合比
    • B、基准配合比
    • C、试验室配合比
    • D、工地配合比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计算题: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已知水灰比为0.65,用水量选定为185kg/m3,砂率为0.38,每/m3混凝土假定密度为2380kg/m3。计算初步配合比。


    正确答案: ⑴水泥用量=185÷0.65=285(kg)
    ⑵砂石总量=2380-285-185=1910(kg)
    ⑶砂用量=1910×0.38=726(kg)
    ⑷碎石用量=1910-726=1184(kg)
    ⑸初步配合比285:726:1184:185=1:2.55:4.15:0.65
    初步配合比为1:2.55:4.15:0.65

  • 第18题: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对强度的检验是在()阶段进行。

    • A、基准配合比
    • B、初步配合比
    • C、试验室配合比
    • D、工地配合比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在初步配合比设计时,当计算出水灰比后要根据混凝土()要求的允许水灰比进行校核

    • A、强度等级
    • B、环境条件
    • C、耐久性
    • D、稳定性

    正确答案:B,C

  • 第20题:

    单选题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第一步是()
    A

    根据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指标,初步估计单位用水量

    B

    根据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要求,初步确定水灰比

    C

    初步估计砂率

    D

    计算初步配合比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进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除应遵守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的规定。

    正确答案: 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初步计算混凝土配合比的第一步工作是(  )。
    A

    确定用水量

    B

    求水泥用量

    C

    求配制强度

    D

    求砂石用量


    正确答案: D
    解析:
    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55—2011)的规定,初步计算混凝土配合比的步骤是:①求配制强度;②确定用水量;③求水泥用量;④选取砂率;⑤求砂石用量。

  • 第23题:

    多选题
    在初步配合比设计时,当计算出水灰比后要根据混凝土()要求的允许水灰比进行校核
    A

    强度等级

    B

    环境条件

    C

    耐久性

    D

    稳定性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