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以下不属于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中应确定的施工参数的是( )。A.结合料的剂量 B.最佳含水率 C.最大干密度 D.最佳水胶比”相关问题
  • 第1题:

    一般来说,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振动压实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率大于击实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大于击实试验确定的最大干密度。()


    答案:错
    解析:
    一般来说,该振动压实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率应小于击实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率。所以答案为错。

  • 第2题:

    关于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方法,请回答以下问题。(5)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报告应包括()。

    A.试样的最大粒径、超尺寸颗粒的百分率
    B.水泥和石灰的剂量(%)或石灰粉煤灰土(粒料)的配合比
    C.所用试验方法类别
    D.最大干密度(g/C.m3)和最佳含水率(%)


    答案:A,B,C,D
    解析: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报告应包括:试样的最大粒径、超尺寸颗粒的百分率、水泥和石灰的剂量(%)或石灰粉煤灰土(粒料)的配合比、所用试验方法类别、最大干密度(g/cm3)和最佳含水率(%)。所以答案为ABCD。

  • 第3题:

    关于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方法,请回答以下问题。(5)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报告应包括( )。

    A.试样的最大粒径、超尺寸颗粒的百分率
    B.水泥和石灰的剂量(%)或石灰粉煤灰土(粒料)的配合比
    C.所用试验方法类别
    D.最大干密度(g/cm3)和最佳含水率(%)

    答案:A,B,C,D
    解析:
    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P75页,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试样最大粒径、超尺寸颗粒的百分率。(2)水泥和石灰的剂量(%)或石灰粉煤灰土(粒料)的配合比。(3)所用试验方法类别。(4)最大干密度(g/cm3)。(5)最佳含水率(%)并附击实曲线。

  • 第4题:

    关于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组成设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设计流程为:原材料检验→目标配合比设计→施工参数确定→生产配合比设计
    B.施工参数的确定包括确定结合料剂量、合理含水率及最大干密度
    C.确定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最大干密度指标时宜采用重型击实法,也可用振动压实法
    D.结合料剂量的标定应绘制不少于4个点的结合料剂量标定曲线

    答案:B,C
    解析: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包括三个阶段: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和生产配合比验证一即试验路试铺阶段。以预估沥青用量为中值,按--定间隔(对密级配沥青混合料通常为0.5%,对SMA混合料可适当缩小间隔为0.3%~0.4%),取5个或S个以上不同的油石比分别成型马歇尔试件。每一组试件的试样数按现行规程的要求确定(通常不少于4个),对粒径较大的沥青混合料宜增加试件数量。当缺少可参考的预估沥青用量时,可以考虑以5.0%的沥青用量为基准,从两侧等间距地扩展沥青用量,直至在所选的沥青用最范围中能够确定出最佳沥青用量。

  • 第5题:

    水泥稳定材料的生产配合比设计应确定()。

    A.料仓供料比例
    B.容许延迟时间
    C.不少于5个点(标准水泥剂量、±1%,±2%)的ED.TA.标准曲线
    D.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


    答案:A,B,C,D
    解析:
    (JTG/TF20-2015)规定,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生产配合比设计应包括:确定料仓供料比例、水泥稳定材料的容许延迟时间、绘制不少于5个点的结合料剂量的标定曲线(即标准水泥剂量、±1%,±2%,5个水泥剂量的EDTA标准曲线)、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

  • 第6题:

    对于路面基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采用重型击实试验确定各种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和最佳干密度
    B.至少做五个不同水泥或石灰剂量混合料的击实试验
    C.其他剂量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用内插法确定
    D.按工地预定达到的压实度,分别计算不同结合料剂量时试件应有的干密度
    E.按最佳含水率和计算得到的干密度制备试件,进行强度试验

    答案:C,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质量监理。选项A,采用重型击实试验确定各种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选项B,至少做三个不同水泥或石灰剂量混合料的击实试验。

  • 第7题:

    生产配合比设计应包括下列技术内容的有()。

    A.确定料仓供料比例
    B.确定水泥稳定材料的容许延迟时间
    C.选择级配范围
    D.确定结合料类型
    E.确定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

    答案:A,B,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底基层)对原材料的技术要求。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底基层)混合料组成设计中目标配合比设计应包括的技术内容有级配范围、结合料类型及掺配比例、验证混合料相关设计及施工技术指标;生产配合比设计应包括的技术内容有料仓供料比例、水泥稳定材料的容许延迟时间、结合料剂量的标定曲线、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施工参数确定应包括的技术内容有结合料的剂量、施工合理含水率及最大干密度、验证混合料强度技术指标。

  • 第8题: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组成设计所确定的施工参数包括( )。

    A、结合料的剂量
    B、最佳含水量
    C、合理含水率
    D、最大松铺厚度
    E、最大干密度

    答案:A,C,E
    解析:
    2020版教材P52页
    施工参数确定包括下列技术内容:①确定施工中结合料的剂量;②确定施工合理含水率及最大干密度;③验证混合料强度技术指标。

  • 第9题:

    结合料试验项目有()。

    • A、混合料级配试发
    • B、无机结合料稳定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C、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
    • D、承载比、延迟时间

    正确答案:A,B,C

  • 第10题:

    水泥稳定材料的生产配合比设计应确定()。

    • A、料仓供料比例
    • B、容许延迟时间
    • C、不少于5个点(标准水泥剂量、±1%,±2%)的EDTA标准曲线
    • D、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

    正确答案:A,B,C,D

  • 第11题:

    多选题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组成设计所确定的施工参数包括(   )。
    A

    结合料的剂量

    B

    最佳含水量

    C

    合理含水率

    D

    最大松铺厚度

    E

    最大干密度


    正确答案: A,E
    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结合料试验项目有()。
    A

    混合料级配试发

    B

    无机结合料稳定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C

    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

    D

    承载比、延迟时间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取样方法适用于( )。

    A.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室内试验
    B.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
    C.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抽检
    D.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现场压实度测定

    答案:A,B,C
    解析:
    JTG E51-2009《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P67页,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取样方法(T0841)适用于室内试验、配合比设计、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抽检等。

  • 第14题: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配合比设计应提供()施工参数。


    A.混合料配合比
    B.无机结合料剂量
    C.合理含水率
    D.最大干密度

    答案:B,C,D
    解析:
    依据(JTG/TF20-2015),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组成设计要求确定的施工参数有结合料剂量、合理含水率、最大干密度和验证混合料的强度指标。

  • 第15题:

    以水泥稳定类材料为例,生产配合比设计技术内容应包括()。

    A.确定料仓供料比例
    B.确定水泥稳定材料的容许延迟时间
    C.确定结合料剂量的标定曲线
    D.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水泥稳定类材料生产配合比设计与技术要求。所以答案为ABCD.

  • 第16题:

    对于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由振动压实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率( )击实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 )击实试验确定的最大干密度。

    A.大于,大于
    B.大于,小于
    C.小于,大于
    D.小于,小于

    答案:C
    解析:
    一般来说振动压实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率小于击实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大于击实试验确定的最大干密度。

  • 第17题: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目标配合比设计中,应选择不少于5个结合料剂量,先通过击实试验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


    答案:对
    解析:

  • 第18题:

    无机结合稳定材料的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主要确定的是( )。

    A.确定结合料剂量的标定曲线
    B.确定施工合理含水率
    C.确定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
    D.确定料仓供料比例
    E.确定水泥稳定材料的容许延迟时间

    答案:A,C,D,E
    解析:
    生产配合比设计应包括下列技术内容:
    ① 确定料仓供料比例。
    ② 确定水泥稳定材料的容许延迟时间。
    ③ 确定结合料剂量的标定曲线。
    ④ 确定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
    施工参数确定应包括下列技术内容:
    ① 确定施工中结合料的剂量。
    ② 确定施工合理含水率及最大干密度。
    ③ 验证混合料强度技术指标

  • 第19题:

    无机结合料混合料组成设计的生产配合比设计应包括的技术内容有(??)。

    A.选择级配范围
    B.确定料仓供料比例
    C.确定结合料剂量的标定曲线
    D.验证混合料强度技术指标
    E.确定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

    答案:B,C,E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无机结合料混合料组成设计的生产配合比设计应包括的技术内容。无机结合料混合料组成设计的生产配合比设计应包括的技术内容有:(1)确定料仓供料比例。
    (2)确定水泥稳定材料的容许延迟时间。
    (3)确定结合料剂量的标定曲线。
    (4)确定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

  • 第20题: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组成设计流程正确的是()。

    A、施工参数确定→生产配合比设计→目标配合比设计→原材料检验
    B、施工参数确定→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原材料检验
    C、原材料检验→生产配合比设计→目标配合比设计→施工参数确定
    D、原材料检验→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施工参数确定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底基层)施工对原材料的技术要求。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组成设计流程:原材料检验→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施工参数确定。

  • 第21题: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混合料的组成设计主要确定()。

    • A、集料级配
    • B、结合料剂量
    • C、最佳含水量
    • D、最大干密度

    正确答案:A,B,C,D

  • 第22题:

    多选题
    无机结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应包括下列技术内容:(  )。
    A

    确定料仓供料比例

    B

    确定施工中结合料的剂量。

    C

    确定结合料剂量的标定曲线

    D

    确定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

    E

    确定施工合理含水率及最大干密度


    正确答案: C,D
    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混合料的组成设计主要确定()。
    A

    集料级配

    B

    结合料剂量

    C

    最佳含水量

    D

    最大干密度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