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任务。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建设生态文明。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的目标。
 (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
更多“试论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义。(10分) ”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到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必须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上取得重大进展。试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涵义,并说明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答案:
    解析:
    (1)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着手:第一,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第二,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原则,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消费等环节上面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体系。第三,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建设生态文明。增加环保投入,健全环保监管体制,提高监管能力,加大执法力度。在全社会形成爱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 第2题:

    为什么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正确答案: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部署,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资源、环境、生态等新问题、新挑战、新要求,反映了我们党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的长远和根本利益,而在发展观念和发展实践上的深刻转变和战略转型。

  • 第3题:

    简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正确答案: (1)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2)主要内容: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3)基本举措: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4)内在要求:建设生态文明。(5)重要途径:发展循环经济。

  • 第4题:

    “十二五”规划指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论述关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思想。


    正确答案: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且提出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认真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的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经验,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不仅是建设小康社会和提高广大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然要求。
    1、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
    2、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倡导环境文明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内容就是,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遵循自然规律,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长期以来,我国发展经济所走的都是粗放型增长的路子,随着经济发展步伐加快,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剧,资源稀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软肋”,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资源对外依赖程度越来越大。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加快,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化步伐加大,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对资源的需求必然大幅增加,资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因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国情的要求、形势的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是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说到底也是协调人和自然、人和地球关系的问题。纵观整个社会发展史,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支撑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大多是不可再生的,如果我们今天肆意挥霍,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实现新形势下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因此,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 第6题: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问答题
    何谓“绿色设计”?结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谈谈绿色设计在当代城市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等方面的意义。

    正确答案: 绿色设计是20世纪80年代末的一股国际设计潮流。
    绿色设计反映了人们对于现代科技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同时也体现了设计师道德月社会责任心的回归。绿色设计基本思想是:在设计阶段就将环境因素和预防污染的措施纳入产品设计之中,将环境性能作为产品的设计目标和出发点,力求使产品对环境的影响为最小。对工业设计而言,绿色设计的核心是“3R”,即Reduce, Recycle,Reuse,不仅要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要使产品及零部件能够方便地分类挥手并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以内以产品环境属性为主要设计目标,着重考虑产品的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可重复利用性等目标,并在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同时,保证产品应有的基本功能,使用寿命和经济性等,突出”生态意识”和”以环境保护为本位”的设计观念。产品的简约设计、产品的可拆卸设计、无包装设计、在利用包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什么重大意义?

    正确答案: (1)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3)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要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对()进行控制和掌握。
    A

    信息

    B

    资源

    C

    经济

    D

    科技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
    第一,我国人口多,给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人口过多,大大增加了对资源的索取量和对自然界的排放量,从而使人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与日俱增。
    第二,是我国资源相对不足、资源消耗高、资源利用效率低,正在越来越严重地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三,我国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严重。
    第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说到底也是协调人和自然,人和地球关系的问题。
    总之,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论述关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思想。

    正确答案: 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且提出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认真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的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经验,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不仅是建设小康社会和提高广大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然要求。
    1、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
    2、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倡导环境文明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内容就是,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遵循自然规律,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长期以来,我国发展经济所走的都是粗放型增长的路子,随着经济发展步伐加快,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剧,资源稀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软肋”,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资源对外依赖程度越来越大。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加快,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化步伐加大,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对资源的需求必然大幅增加,资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因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国情的要求、形势的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是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说到底也是协调人和自然、人和地球关系的问题。纵观整个社会发展史,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支撑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大多是不可再生的,如果我们今天肆意挥霍,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实现新形势下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因此,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
    第一,我国人口多,给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人口过多,大大增加了对资源的索取量和对自然界的排放量,从而使人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与日俱增。
    第二,是我国资源相对不足、资源消耗高、资源利用效率低,正在越来越严重地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三,我国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严重。
    第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说到底也是协调人和自然,人和地球关系的问题。
    总之,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 第14题: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我们要加快建设()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 A、资源节约型生态安全型
    • B、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 C、生态安全型环境友好型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说到底是()的问题。


    正确答案: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

  • 第17题: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对()进行控制和掌握

    • A、信息
    • B、资源
    • C、经济
    • D、科技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问答题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国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正确答案:
    ①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是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②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奋斗目标。
    ③解决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必须做到:
    a.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落实“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一系列约束性和预期性指标。
    b.发展循环经济,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c.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d.强化资源管理,实行有限开发、有序开发、有偿开发,加强对各种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e.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立最严格的制度来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判断题
    “十二五”规划指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判断题
    十七大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是( ).
    A

    建设资源节约型、能源创新型社会 

    B

    建设科技开发型、能源创新型社会 

    C

    建设科技开发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D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正确答案: (1)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2)主要内容: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3)基本举措: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4)内在要求:建设生态文明。(5)重要途径:发展循环经济。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