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据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所2001年7~9月的调查:75. 6%的教师认为目前的课题教学模式仍停留在灌输一接受的水平阶段,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上还是听讲——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的课堂感受和学习体验是衡量教学方式优劣的“试金石”.35. 8%的小学生、28. 2%的中学生反映课堂上经常是教师讲、学生听;38. 8%的小学生、7.9%的中学生反映教师上课经常是照本宣科,枯燥无味.从以上调查来看,你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需要改革?如何改革?

题目

据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所2001年7~9月的调查:75. 6%的教师认为目前的课题教学模式仍停留在灌输一接受的水平阶段,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上还是听讲——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的课堂感受和学习体验是衡量教学方式优劣的“试金石”.35. 8%的小学生、28. 2%的中学生反映课堂上经常是教师讲、学生听;38. 8%的小学生、7.9%的中学生反映教师上课经常是照本宣科,枯燥无味.从以上调查来看,你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需要改革?如何改革?


相似考题
更多“据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所2001年7~9月的调查:75. 6%的教师认为目前的课题教学模式仍停留在灌输一接 ”相关问题
  • 第1题:

    ( )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的过程,非常注重教师的权威性。
    A.传递—接受式 B.加涅模式
    C.自学—辅导式 D.范例教学模式


    答案:A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学过程的本质”,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名师详解】传递一接受式教学模式源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该模式以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其着眼点在于充分挖掘人的记忆力、推理能力与间接经验在掌握知识方面的作用,使学生比较快速有效地掌握更多的信息。该模式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的过程,非常注重教师的权威性。本题正确答案为A。

  • 第2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据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院的调查:80.9%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是发展学生的特长,且有41.8%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搞课外活动;有三分之二的教师把素质教育理解为“合格加特长”。
    问题:你怎样看待这种认识


    答案:
    解析:
    这种认识说明人们开始重视素质教育,但这些认识有失偏颇,偏颇表现在对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上。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教育方法和与之相配合的教育手段以及教育行为。

  • 第3题:

    【单选题】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技术课题研究的特别的地方?

    A.教学活动具有单一性

    B.研究目的主要是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C.课题研究着眼于在目前的环境下如何改进教学

    D.课题研究指向高深的理论或技术的前沿


    D

  • 第4题:

    据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2001年7—9月的调查显示:80.9%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是发展学生的特长;且有41.8%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搞课外活动;有2/3的教师把素质教育理解为“合格加特长”。
    (1)你怎样看待这种认识素质教育的含义是什么
    (2)上述材料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答案:
    解析:
    (1)由上述材料可知,人们开始重视素质教育,但这些认识均有失偏颇,都表现在对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 因此,要从认识人手,全面提高人们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与认识。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应该澄清的几个概念:①素质与特长、素质教育的关系:特长是一种或几种技能和能力,而素质是指个体所具有的某个方面的品质或条件。素质教育则是通过教育的手段或方法使之得到全面、和谐、充分、主动的发展,为其今后的发展创造条件。三者之间有联系,能够互相促进。但不能一味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发展孩子的特长,而是要根据孩子的实际素质,有选择地学习特长,这就要注意平时多观察孩子,注意引导孩子的兴趣,因势利导发展孩子的特长,否则,不仅无益,反而会阻碍孩子的发展。②素质教育与课外活动的关系:从概念上讲,课堂活动、课外活动都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内容,他们都应当遵循同样的教育原则.就是说,课堂教学、课外活动都应当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行,如果课堂教学是应试教育,课外活动搞素质教育,则会混淆视听,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不知所终。目前,这种情况在基础教育中是普遍现象,教师、家长均是这样认识的,所以,现在孩子们累,就是既要应付应试教育的课业负担,又要承担素质教育的活动负担,不管你愿不愿意,喜不喜欢,学校、家庭协调压制孩子,这种现象值得注意。③关于“合格”的认识。这里老师讲的合格,实际是指的考试“合格”,是一个狭窄的概念。作为素质教育的“合格”,是讲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在人格发展上。“合格加特长”,只是对素质教育的片面认识。④材料列举的观点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时下渴望素质教育的中国人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也可以说是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感性认识,但愿这一过程缩短一点,尽快上升到对素质教育的理性认识.使我们的孩子早日迎来属于自己的快乐童年。

  • 第5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据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院的调查:80.9%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是发展学生的特长,且有41.8%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搞课外活动,有三分之二的教师把素质教育理解为“合格加特长”。

      问题:你怎样看待这种认识?


    答案:
    解析:
    【参考答案】

      这种认识说明人们开始重视素质教育,但这些认识有失偏颇,偏颇表现在对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上。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教育方法和与之相配合的教育手段以及教育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