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种母猪的饲养管理分为几个时期?”相关问题
  • 第1题:

    妊娠母猪的饲养方法有()、()、()。


    正确答案:抓两头带中间;步步登高;前粗后精

  • 第2题:

    空怀、妊娠母猪最常用的一种饲养方式是分组大栏群饲,一般每栏饲养空怀母猪4-5头、妊娠母猪2-4头。生长、育肥舍和后备母猪舍均采用大栏地面群养方式。


    正确答案:正确

  • 第3题:

    哺乳母猪饲养管理的目的是让母猪多产乳,尽量减少体重的损失,为()打下基础。


    正确答案:下一个繁殖周期

  • 第4题:

    母猪的膘情通常分为几个等级()

    • A、3级
    • B、4级
    • C、5级

    正确答案:C

  • 第5题:

    妊娠母猪的饲养有哪几种方式?它们分别适用于哪种类型的母猪?


    正确答案: 1、“步步登高式”:此方式适用于青年母猪和哺乳期配种的母猪(前者本身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同时又要负担胎儿的生长发育;后者必须满足泌乳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双重需要),即在整个妊娠期内,初期以青粗饲料为主,随妊娠期的延长逐步提高营养水平,增加蛋白质和矿物质饲料的比例,至产前5d左右减少30%的日粮喂量。
    2、“抓两头、顾中间式”:此方式适用于断奶后体况差的经产母猪,即妊娠初期(20d左右)增加精料,提高能蛋水平,待体况恢复后,降低能蛋浓度,增加青粗饲料喂量,到妊娠后期(80d以后)再增加精料喂量,提高日粮营养水平。
    3、“前粗后精式”:此方式适用于体况良好的母猪,即在妊娠前期(前80D.仍按配种前日粮饲喂,以青粗饲料为主,妊娠后期(80d以后)再增加精料,提高能蛋水平。

  • 第6题:

    泌乳牛的饲养管理分为哪几个时期?


    正确答案: 泌乳牛在一个生产周期中的生理变化可分为5个时期,即:
    (1)干乳期:断奶到分娩前(约两个月)。
    (2)围产期:分娩前后15天;其中,分娩后15天称恢复期。
    (3)盛产期:产后16-100天。分娩15天后到泌乳高峰结束。泌乳量是整个泌乳期的50%
    (4)泌乳中期:产后101-200天。泌乳量开始下降,一般下降5-7%。
    (5)泌乳后期:产后201-干奶。泌乳继续下降,一般下降8%以上,甚至更多。

  • 第7题:

    妊娠母猪饲养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正确答案:保证胎儿在母体内得到正常发育,防止流产;每窝都能生产大量健壮、生活力强、出生重大的仔猪;保持母猪有中上等的体况。

  • 第8题:

    经产母猪要选择“前精后粗”的饲养方式;初产母猪、在哺乳期参加配种的母猪要选择“()”的饲养方式。


    正确答案:一贯加强

  • 第9题:

    妊娠母猪饲养管理的目的是()。


    正确答案:保证母猪不流产,胎儿能正常生产发育,母猪有正常的体况

  • 第10题:

    怎样饲养管理哺乳母猪?


    正确答案: 在饲养上注意多喂给母猪利于泌乳的饲料,如鱼粉、豆饼及青绿多汁饲料,并充分供应饮水,增加饲喂次数,少喂勤添,每次不要喂太多,以免引起消化不良。饲喂要定时、饲料要多样化。仔猪断奶前3~5天逐渐减少母猪的精饲料和多汁料的喂量。每栏饲养一头哺乳母猪,产后3~5天可放出圈舍活动,晒太阳,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消化机能。每天清洗饲槽一次,并保持圈舍干燥、清洁。

  • 第11题:

    对体况较好的经产母猪,往往采用“()”的饲养方式;对体况较弱的经产母猪,往往采用“抓两头带中间”的饲养方式;对初产母猪或哺乳期配种的母猪,不论体况好坏,往往采用“()”的饲养方式。


    正确答案:前粗后精;步步高

  • 第12题:

    问答题
    论述妊娠母猪的营养特点,应采取的饲养方式和饲养体制。

    正确答案: 1.合成代谢率高。妊娠母猪对饲料营养不仅具有较强的同化能力,而且当营养不足时,还可以分解自身体内营养,以保证胎儿发育。妊娠母猪在激素(孕酮、生长激素)作用下,对能量和蛋白质的利用率提高(同一饲粮,妊娠母猪对消化N利用率为99%,而空怀母猪为69%)。妊娠母猪在低能量、低蛋白水平下,仍能获得满意的产仔数和仔猪初生重即基于上述原因。NRC在20年内,将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下降33%。
    2.妊娠母猪的营养用于维持、母体组织和胎儿生长三个方面。妊娠前期,胚胎小,所需营养物质少,母体本身增重多,而后期胎儿增重快,所需营养物质多,母猪本身增重减少。
    3.妊娠期与哺乳期的相关变化:1)妊娠期采食量多,则哺乳期采食量减少。2)母猪妊娠期增重多,则哺乳期减重多。3)妊娠母猪过肥,会导致产后食欲不振,故应避免妊娠期增重过多。
    由于妊娠母猪营养需要的特殊性,母猪在妊娠期的饲养,应采取“前低后高”的饲养方式。妊娠后期(最后一个月)提高饲粮营养水平或增加喂料量,可提高仔猪的初生重和成活率,还能促进母猪乳腺的充分发育,为产后泌乳奠定基础。
    饲养机制:1.饲养方式:可分为小群饲养和单栏饲养。小群饲养将配种期相近、体重、大小、性情强弱相近的2-3头母猪关在同一圈中饲养,每头占地不少于3平方米,优点是可自由活动,吃食争抢可促进食欲;缺点是吃食不均匀,应激多,易流产,卫生差。单栏笼养优点是吃食均匀,应激少,便于管理,卫生好。缺点是缺乏运动,肢蹄病多。
    2.前期控料:夏日喂全价料2KG左右;冬2.2KG。按体况、气候条件、饲料营养含量等确定喂料量。后期增加喂量(妊娠80天后至产前3天)冬2.5-3.0KG;夏2.3-2.5KG。
    3.严禁喂发霉、腐烂、带有毒性和强烈刺激性的饲料。粉浆、粉渣、有刺激性的酒糟等要避免用于怀孕母猪。菜籽饼、棉籽饼不脱毒时尽量不要喂,脱毒后可按日喂量的10-15%加入。
    4.防止机械性流产。日常管理中要防止挤、打、咬、跌。前期可合群,后期最好单栏饲养。
    5.防暑降温,减少热应激的危害。
    6.防病。如流行性脑炎(乙型脑炎)夏天秋初产仔期发生较多,尤其1-2胎的小母猪发生较多。蚊子和吸血昆虫是乙脑病毒的传播者,在头一年被蚊子咬过的母猪都具有免疫性,故初产母猪最易发生。目前本病尚无有效疗法,头胎母猪预防乙脑一般在流行期前一个月前后注射乙脑弱毒疫苗。此外,猪细小病毒、伪狂犬病等都会引起母猪流产、死胎等。初产母猪和后备母猪在配种前一个月一定要打细小病毒疫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妊娠母猪的饲养方式有()()()三种。母猪的泌乳高峰一般出现在分娩后的第()天。


    正确答案:抓两头顾中间;步步登高;前精后粗;20-30

  • 第14题:

    妊娠母猪饲养管理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妊娠母猪饲养管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饲养管理方式的安全性:包括运动的控制、群体的调整(妊娠的与未妊娠的分开)、驱赶方式等。
    2、饲料的安全性:冰冻的饲料、有刺激性气味的饲料、含有毒成分的饲料等一律不能饲喂。

  • 第15题:

    膘情好的妊娠母猪可采取()方式饲养。


    正确答案:前粗后精

  • 第16题:

    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体况良好的经产母猪断奶后()天可发情配种。配种后适合采用()的饲养方式进行饲养。


    正确答案:1-2周;前粗后精

  • 第17题:

    饲养哺乳仔猪有哪几个关键性时期?


    正确答案: 有三个关键时期:
    第一个关键性时期:出生后7日龄以内,应加强护理;
    第二个关键性时期:15日龄左右,搞好开食;
    第三个关键性时期:1月龄以后,抓旺食。

  • 第18题:

    如何对怀妊母猪进行饲养管理?。


    正确答案: 怀妊母猪营养需要的总要求是前期供给数量相对较少,但饲料品质要好;后期供给数量要大,品质也要好。
    饲养方式采用:
    (1)“两头精、中间粗”的饲养方式。适用于体况较差的经产母猪。
    (2)“步步升高”的饲养方式。适用于初产母猪。
    (3)“前粗后精”的饲养方式。适用于体况较好的经产母猪。

  • 第19题:

    母猪有几种饲养方式?


    正确答案: 1)抓两头顾中间 这种方式用于断奶后身体比较瘦弱的经产母猪。由于在上一胎体力消耗大,在新的怀孕初期,就应加强营养,使体质恢复到一定水平。
    2)步步高 这种方式适用于初产母猪,因为初产母猪本身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营养需要量大。
    3)前低、后高 这种方式适用于体况良好的经产母猪。一般妊娠100天前日喂禾丰牌母猪全价料2.2-2.5千克。妊娠后期(100-114天)日喂量增至2.8-3.0千克,以提高仔猪初生重。分娩前2-3日,猪虽然食欲很好,也要减少饲料喂量,加水拌成汤状,多喂次数,减少肠内粪便,有利于分娩。
    如果有青饲料、糟渣类饲料时,在母猪妊娠期特别在妊娠前期应大量喂用,好处是能满足母猪的饱腹感,防止便秘,妊娠母猪能静止休息,保证胎儿发育,节省精料,降低饲养成本。在母猪妊娠最后1个月一定要提高饲养水平。要增加禾丰牌全价配合饲料喂量,有条件时,可添加油脂。这样做的好处,一是能提高仔猪的初生重和体内的能量储备;二是能促进母猪乳腺的充分发育,为产后泌乳奠定基础。这两条对提高仔猪育成率都起重要作用。

  • 第20题:

    单圈或小群饲养适合于()的管理方式。

    • A、空怀母猪
    • B、后备母猪
    • C、妊娠母猪
    • D、泌乳母猪
    • E、发情母猪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妊娠母猪如何饲养管理?


    正确答案: 按照各种妊娠母猪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方式,主要有抓两头顾中间的饲养方式、步步登高的饲养方式和前粗后精的饲养方式。妊娠母猪的饲料一般保持相对稳定,不能频繁变换,并要注意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给,饲喂定时、定量,日喂3次。
    ⑴妊娠初期的管理
    妊娠初期,胚胎死亡率高,约占合子数的30~40%,此时,受精卵未能着床,遇到突然刺激、打骂、惊吓、地滑跌倒、饲料发霉变质、饲料突然改变等,易造成流产,因此,妊娠一个月内,管理要细心,饲料品质要好,首先使母猪恢复体力,保持安静多休息,少运动,妊娠一个月后,增加运动量。
    ⑵妊娠中期的管理
    妊娠40-80天后,胎儿已在子宫内牢固着床,流产和胚胎死亡减少,此时,胎儿生长缓慢,喂料量不宜过多,以免母猪过肥,可适当加喂些青饲料,减少饥饿感,促进消化,防止便秘,加强运动,使猪舍阳光充足,空气新鲜。
    ⑶妊娠后期的管理
    妊娠2个月后,胎盘停止生长,80天后胎儿迅速发育,110天后胎儿完全长成。80天后母猪体重迅速增加,又要为产后泌乳和恢复体力贮存养分,因此,喂料量要增加,初产母猪日喂料3公斤,经产母猪日喂料2.7公斤,适当喂些青饲料,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和食滞。妊娠后期单栏饲养,防止拥挤、打架、践踏,保持猪舍安静,做好冬季防寒保暖和夏季防暑降温工作,减少运动,产前一周停止运动。另外,在妊娠后期饲料中添加10-15%的动物脂肪。

  • 第22题:

    如何饲养后备母猪?


    正确答案: 后备母猪选定后,宜群养每圈10-30头,过多过少都不利初情期的出现。并应与公猪分开,可使后备母猪达到最佳繁殖性能和最大使用年限。在有条件时,70-120日龄后备母猪可移到舍外,能促进初次发情,一般在迁移后4-6天发情。夏季温度超过29℃时,会干扰母猪的发情行为,由于降低采食量,必然要降低排卵数。因此,采取降温措施,舍内加强通风、喷洒凉水、遮阴棚等。后备母猪一般在165日龄与成年公猪接触有利受孕。把公母猪赶到一起,每天接触2-3次,每次持续5-10分钟,达到刺激初次发情效果。
    后备母猪体重在80千克前应自由采食,在80千克以后,随着消化机能发育的完善,消化吸收能力的加强,不仅食欲旺盛,食量大增,而且贪睡,如不限制食量,任其采食,很容易上膘变肥,且易因过食,撑大胃肠形成垂腹,又易造成挑拣食物抛撒饲料的恶习。因此,后备猪的食量可根据一次饲喂后,猪自动离开食槽时所摄进饲料的数量制定,或根据摄食后5-6分钟内吃食的数量,乘以饲喂次数即可计算出全日应给的饲料量。并随后备猪的增重、食量及粪便形状的变化逐渐增加给量,采食量为自由采食的85%-90%(约2.7千克/天),直到配种前10-14天,其中只限制能量而氨基酸与矿物元素不限制。

  • 第23题:

    鸡的饲养管理基本上分为孵化、出雏、()和成年鸡管理几个阶段。

    • A、育雏
    • B、育种
    • C、繁殖
    • D、生产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