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试述鸡住白细胞原虫病的流行特点、症状、病理变化及治疗措施

题目

试述鸡住白细胞原虫病的流行特点、症状、病理变化及治疗措施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流行特点(1) 住白细胞原虫病的流行与其传播媒介—库蠓的活动密切相关,所以本病的发生多见于4~10月份;(2) 鸡的年龄与鸡住白细胞原虫病的感染率呈正比,而和发病率呈反比。一般童鸡(2~4月龄)和中鸡(5~7月龄)的感染率和发病率都较严重。而8~12月龄的成鸡或1年以上的种鸡,虽感染率高,但发病率不高,血液中虫数较少,大多数呈无病的带虫者。(3) 本地土种鸡,对本病有较强的抵抗力。症状(1) 潜伏期6~10天,3~6周龄的雏鸡发病严重,死亡率高,感染12~14天后,有的病鸡突然因咯血、呼吸困难而死亡,有的呈现鸡冠苍白,精神、食欲不振,羽毛松乱,1~2天后因出血而死亡。(2) 中鸡和大鸡感染后一般死亡率不高,病鸡呈现鸡冠苍白,消瘦,拉水样的白色或绿色稀粪。中鸡发育受阻,成鸡产蛋率下降甚至停止。病理变化皮下出血,肌肉尤其是胸肌、腿肌、心肌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各内脏器官肿大出血(肾、肺出血最严重),并有白色裂殖体小结节(灰白色或稍带黄色的、针尖至粟粒大与周围组织有明显界限的小结节)。(4) 防制措施消灭媒介昆虫是防治本病的重要环节。在进行治疗时,一定要注意发病初期及时用药,目前认为较有效的药物是:磺胺二甲氧嘧啶、痢特灵和克球粉等。
更多“试述鸡住白细胞原虫病的流行特点、症状、病理变化及治疗措施 ”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述牛流行热的流行特点及临床症状


    正确答案:流行特点(1) 牛流行热多发于7~10月份蚊蝇多的季节,传播迅速,往往引起全群发病;(2) 本病主要侵害牛,主要的传染源是病牛;(3) 自然条件下传播媒介可能为吸血昆虫,因为本病仅在吸血昆虫多时发生,随着昆虫季节性消失,本病也即告中止。临床症状(1) 潜伏期3~7天,病牛体温高达41~42℃,持续2~3天,精神沉郁,食欲废绝,流泪,鼻镜干热,呼吸加快,反刍停止,流涎,口角流出线形粘液,粪干或下痢。(2) 四肢关节肿痛,不爱行动,有的卧地不起,有的跛行;(3) 产奶量迅速下降或停止,随着体温降低,产奶量逐渐恢复。患病妊娠母牛可能发生流产、死胎;(4) 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低(1%)。

  • 第2题:

    试述鸡白痢的病理变化及防制。


    肝脏有点状出血及坏死点;肺有灰黄色结节;心肌中有坏死灶或结节;肌胃的肌肉中有坏死灶或结节;盲肠中有干酪样物堵塞

  • 第3题:

    7、以下哪项不属于禽类寄生虫疾病()。

    A.球虫

    B.鸡住白细胞原虫病

    C.组织滴虫病

    D.鸡白痢


    鸡白痢

  • 第4题:

    试述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特点、症状及剖检变化。


    正确答案:流行特征:①各品种的鸡都能感染。②本病的易感日龄为3-6周龄。③本病一年四季都能发生,但以6-7月份发病较多。④本病的传播方式是通过直接接触而感染,也可通过带毒的中间媒介物传播。⑤主要通过消化道而感染,也可通过呼吸道感染。症状:①幼中雏鸡突然发病,常蹲在墙下,严重时卧下不动。②食欲减退,饮水增加,排白色奶油状粪便。③耐过雏鸡常出现贫血、消瘦、生长迟缓,并对多种疫病易感。病理变化:①感染早期法氏囊充血、水肿,浆膜面有淡黄色胶冻样渗出物。严重时出血,法氏囊呈黑紫色、紫葡萄状,切开囊腔后,常见黏膜皱褶有出血点或出血斑,囊腔中有脓性分泌物。②腺胃与肌胃、腺胃与食道交界处有出血带。肾脏肿胀,输尿管中有白色的尿酸盐沉积。严重者在病鸡的腿部、腹部及胸部肌肉呈现出血条纹或出血斑

  • 第5题:

    试述禽白血病的流行病学、症状和病理变化


    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肿瘤主要见于肝、脾及法氏囊。肿瘤多呈结节状或弥漫性,灰白色到淡黄色,大小不一。肝脏肿大,为正常肝的数倍,外观稍呈灰白色,质地脆弱。脾脏肿瘤呈大理石状。 成红细胞性白血病:增生性病鸡最具特征性眼观变化是肝、脾,其次是肾的弥漫性肿大,樱桃红色到暗红色,柔软而易碎。骨髓极柔软或水样,暗红色或樱桃红色。贫血性病鸡的内脏常萎缩,尤其是脾。血液呈水样,淡红色,凝固缓慢。 成髓细胞性白血病:病毒主要侵害部位是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