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货币政策的内容及主要功能有哪些?”相关问题
  • 第1题:

    脑脊液有哪些主要功能?


    答案:
    解析:
    脑脊液可以保护和营养脑及脊髓,维持中枢神经细胞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运走代谢产物等。

  • 第2题:

    PACS的主要功能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 1)WorkList服务
    2)影像获取
    3)非DICOM转换
    4)图像调阅
    5)报告编辑

  • 第3题:

    金融市场有哪些构成要素及主要功能?


    正确答案: 金融市场是通过交易金融资产、实行资金融通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和交易机制的总和。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交易主体、交易客体、交易组织形式、交易价格等。
    金融市场具有五大主要功能。
    (1)促进资金融通,这是金融市场最基本的功能。
    (2)优化资源配置,这是金融市场最重要的功能。
    (3)转移和分散风险,这是金融市场日渐重要的功能。
    (4)降低交易成本,这是金融市场得以持续发展的内在功能。
    (5)调节经济运行,金融市场为调节经济运行提供了工具和机制。

  • 第4题:

    货币政策包含的内容有()。

    • A、货币政策目标
    • B、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
    • C、货币政策效果
    • D、货币政策工具
    • E、货币政策的措施目标

    正确答案:A,C,D

  • 第5题:

    何谓货币政策?其主要功能是什么?


    正确答案: 就是一个国家有关货币方面的政策。它是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与信贷总量,调节利息水平和汇率水平等,以期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水平,从而促进宏观经济目标实现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其主要功能是:
    ⑴是一项总量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
    ⑵是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政策。
    ⑶调节机制的间接性。
    ⑷目标的长期性。

  • 第6题:

    货币政策的内容及主要功能有哪些?


    正确答案: 货币政策包括政策的最终目标、实现目标的政策工具监测和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政策传递机制和政策效应等基本内容。
    货币政策的主要功能有
    (1)促进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保持币值稳定;
    (2)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3)促进充分就业,实现社会稳定;
    (4)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保持汇率相对稳定;
    (5)保持金融稳定,防范金融危机。

  • 第7题:

    信令链路功能级的主要功能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 (1)信令单元的收发控制。包括信令单元的分界、信令单元的定位、信令单元的差错检测和信令单元的差错校正。
    (2)信令链路状态监视。包括信令单元差错率监视、处理机故障处理及信令链路故障处理、拥塞时的流量控制和第二级各种定时器的时限监视。
    (3)信令链路的启用和恢复。包括完成信令链路的起始定位过程和测试。

  • 第8题:

    简述一般性货币政策供需的内容及利弊分析?


    正确答案: 一、再贴现政策。
    1、含义: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应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手段。
    2、内容:
    A.再贴现率的调整
    B.规定何种票据具有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
    3、作用原理。就中央银行的业务操作角度而言,再贴现工具主要体现为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利:
    A.再贴现政策的告示效应,它反映了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
    B.再贴现政策的信贷职能。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获得的贴现贷款是其临时性资金需求的重要来源,也是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解决社会临时性资金短缺和流动性紧张的重要操作手段之一。
    弊:
    A.中央银行缺乏足够的主动权。
    B.由于再贴现率是基准利率,因此应慎重调整以免引起市场利率的频繁波动。
    二、存款准备金政策。
    1、含义:是指中央银行在国家赋予的权利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交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控制商业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2、内容:
    A.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规定。
    B.对作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资产种类的限制。
    C.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计提。
    D.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幅度。
    利:
    A.保证银行体系的资金流动性和现金兑付能力。
    B.控制货币供应量。
    弊:
    A.存款准备金威力巨大,不利于货币市场的稳定。
    B.对于超额准备金很低的银行来说,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会进一步降低银行可运用的资金,引起流动性的危机。
    C.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破坏了准备金需求的稳定性和可测性,不利于中央银行的公开试产操作和对短期利率的控制。
    D.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没有利息收益,商业银行因此蒙受较大的机会成本损失最后还要转嫁给存款人和借款人。
    三、公开市场操作。
    1、含义: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公开买卖国债的业务活动即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
    2、作用原理:
    A.中央银行运用公开市场业务调节银行系统的准备金,通过改变超额准备金和基础货币的数量而调节信贷总量和货币供应量。
    B.影响债券的价格和收益。
    3公开市场操作的方式。永久性准备金调节和临时性准备金调节。
    利:
    A.公开市场业务规模大小由中央银行控制,保证货币政策具有优越性。
    B.公开市场业务灵活、精巧,其交易规模可以恰如其分把握。
    C.公开市场业务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D.公开市场操作迅速,不会有延误。
    弊:
    A.公开市场操作对资本*市场的发育状况有很大的依赖性。
    B.公开市场操作对准备金的影响也存在着不确定性。

  • 第9题:

    问答题
    金融市场有哪些构成要素及主要功能?

    正确答案: 金融市场是通过交易金融资产、实行资金融通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和交易机制的总和。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交易主体、交易客体、交易组织形式、交易价格等。
    金融市场具有五大主要功能。
    (1)促进资金融通,这是金融市场最基本的功能。
    (2)优化资源配置,这是金融市场最重要的功能。
    (3)转移和分散风险,这是金融市场日渐重要的功能。
    (4)降低交易成本,这是金融市场得以持续发展的内在功能。
    (5)调节经济运行,金融市场为调节经济运行提供了工具和机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货币政策的内容及主要功能有哪些?

    正确答案: 货币政策包括政策的最终目标、实现目标的政策工具监测和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政策传递机制和政策效应等基本内容。
    货币政策的主要功能有
    (1)促进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保持币值稳定;
    (2)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3)促进充分就业,实现社会稳定;
    (4)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保持汇率相对稳定;
    (5)保持金融稳定,防范金融危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货币政策一般包含的内容有( )。
    A

    货币政策目标

    B

    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

    C

    货币政策效果

    D

    货币政策工具

    E

    货币政策的措施目标


    正确答案: E,B
    解析: [答案]:ACD
    [解析]:该题是对货币政策内容的考查。参见教材P139。

  • 第12题:

    问答题
    何谓货币政策?其主要功能是什么?

    正确答案: 就是一个国家有关货币方面的政策。它是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与信贷总量,调节利息水平和汇率水平等,以期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水平,从而促进宏观经济目标实现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其主要功能是:
    ⑴是一项总量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
    ⑵是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政策。
    ⑶调节机制的间接性。
    ⑷目标的长期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是:
    一方面,通过增发国债,扩大政府投资规模;
    另一方面通过取消贷款额度限制和下调利率,刺激民间投资和居民消费,力图通过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以带动就业增加。

  • 第14题:

    试述货币政策传导时滞的主要内容及影响因素。


    正确答案:(1)货币政策时滞效应是货币政策效应构成之一,是指从经济形势的变化到货币政策的修正,从货币政策的制定到执行,从执行到收效各环节传导所需的时间间隔或时间落后过程。
    (2)货币政策时滞分为内在时滞,中间时滞和外在时滞。
    ①内在时滞是指从经济形势发生变化,需要采取某种行动到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实际采取行动之间所花费的时间过程。包括认识时滞和行为时滞。
    ②中间时滞是指中央银行采取行动之后到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相应改变其信用供给量所花费的时间过程。
    ③外在时滞是指从货币当局和金融机构采取货币政策行动和变化信用供给量之后,到主要经济变量(如产出、名义收入)达到预期目标所花费的时间过程。
    (3)影响内在时滞因素:中央银行信息反馈系统的灵敏程度、预测能力、管理当局的金融决策水平和政策实施效率。影响中间时滞因素:中央银行调控及其手段是否有力,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对货币所作的反应或弹性的大小程度。影响外在时滞因素:投资者和消费者对市场变化及信息的反应速度,货币政策实施中的经济管理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及宏观或微观经济背景,内在时滞,货币政策力度的大小,货币政策实施所选择的时机,社会公众的预期。

  • 第15题:

    调整经济结构是货币政策的主要功能。()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6题:

    货币政策一般包含的内容有( )。

    • A、货币政策目标
    • B、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
    • C、货币政策效果
    • D、货币政策工具
    • E、货币政策的措施目标

    正确答案:A,C,D

  • 第17题:

    肘窝的边界及内容有哪些?


    正确答案:(1)边界:上界为肱骨内、外上髁的连线,下内侧界为旋前圆肌,下外侧界为肱桡肌。
    (2)内容:肱二头肌腱是肘窝内的中心标志,其向下附于桡骨粗隆。肱二头肌腱内侧有肱动脉及两条伴行静脉,肱动脉在肘窝中点远侧2cm处(约平桡骨颈)分为桡、尺动脉;再内侧为正中神经,它越过尺动脉前方穿旋前圆肌两头之间进入前臂。肘深淋巴结位于肱动脉分叉处。肱二头肌腱外侧,有前臂外侧皮神经穿出深筋膜。在肱肌与肱桡肌之间,有桡神经与桡侧副动脉伴行。平肱骨外上髁处,桡神经分为浅、深两支;浅支为感觉支,经肱桡肌深面达前臂桡侧;深支为混合性神经,穿旋后肌至前臂后区,改名为骨间后神经,支配前臂诸伸肌。

  • 第18题: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有哪些?试分析我国的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哪些途径传导的?效果如何?


    正确答案: 1)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有早期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托宾q传导机制、早期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信贷传导机制、财富传导机制和开放经济下的货币传导机制。
    1)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思路是:通过货币供给M的增减影响利率R,利率的变化则通过资本边际效益的影响使投资I以乘数方式增减,而投资的增减进而影响总支出E和总收入Y。用符号可表示为:
    M.R→I→E→Y
    在这个传导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主要环节是利率:货币供应量的调整首先影响利率的升降,然后才使投资乃至总支出发生变化。
    上述分析,凯恩斯学派称之为局部均衡分析,因为它只显示了货币市场对商品市场的初始影响,而没有能反映它们之间循环往复的作用。考虑到货币市场与商品市场的相互作用,遂有进一步分析,凯恩斯学派称之为一般均衡分析。
    2)托宾的q理论
    以托宾为首的经济学家沿着一般均衡分析的思路,把资产价格,纳入传导机制,认为沟通货币、金融机构一方与实体经济一方之间的联系,并不是货币数量或利率,而是资产价格以及利率结构等因素。
    传导的过程是:货币作为起点,直接或间接影响资产价格PE;资产价格,主要是股票价格,对现存资本存量价值的评估,它与资本重置成本的比值q,将影响投资行为。过程可以表示为:
    M.R→PE→q→I→Y
    P.E为股票价格;q为企业市场价值与资本重置成本之比;其他符号同上。
    3)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货币学派认为,在传导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的不是利率;具有直接效果的是货币供应。货币学派论证的传导机制可表示如下:
    M.E→I→Y
    式中的M→E,是表明货币供给量的变化直接影响支出。
    当作为外生变量的货币供给改变,比如增大,由于货币需求并不会因外生变量的增大而增大,超过愿意持有的货币必然使支出增加:或投资于金融资产,或投资于非金融资产,直至人力资本的投资。支出,导致资产结构调整,并最终引起Y的变动。
    4)信贷传导机制理论
    信贷传导机制理论强调信贷传导有其独立性,不能由类如利率传导、货币数量传导的分析所代替。该理论分析主要侧重于紧缩效应。
    ①银行信贷传导机制理论
    银行贷款不能全然由其他融资形式,如有价证券发行所替代。如小企业和普通消费者,他们的融资需求只能通过银行贷款来满足。因而,通过影响银行贷款的增减变化就能影响总支出。
    假设中央银行决定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售出债券,商业银行可用的准备金R相应减少,存款货币D的创造相应减少,其他条件不变,银行贷款L的供给也不得不同时削减。结果,致使那些依赖银行贷款融资的特定借款人必须削减投资和消费,于是总支出下降。过程可以描述如下:
    公开市场的紧缩操作→R→D→L→I→Y
    全过程的特点是不必通过利率机制。
    ②资产负债表渠道的研究
    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和利率的上升,影响借款人的资产状况——减少净现金流;利率的上升将导致股价的下跌,从而恶化其资产状况,使可用作借款担保品的价值缩小。这种种情况,会使银行减少贷款投放。一部分资产状况恶化和资信状况不佳的借款人不仅不易获得银行贷款,也难于从金融市场直接融资。结果则会导致投资与产出的下降。
    M.R→PE→NCF→H→L→I→Y
    式中,NCF为净现金流;H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其他符号同上。
    5)财富传导机制
    资本的市场的财富效应及其对产出的影响可表示如下:
    P.E→W→C→Y
    式中,W为财富;C为消费。
    问题是,要把它确定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必须是如下过程的确定性得到论证:
    M.PE
    M.r→PE
    货币供给和利率会作用于资本的市场是没有疑问的。但是,货币当局通过对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操作,有可能以怎样程度的确定性取得调节资本的市场行情特别是股票价格的效果,还不十分清楚。
    6)开放经济下的货币传导机制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净出口,即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差,是总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影响国际资本流动,改变汇率,并在一定的贸易条件下影响净出口。这样的机制可以描述如下:
    M.R→re→NX→Y
    式中,re为汇率;NX为净出口;其他符号同上。
    (2)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家制定的年度国民经济增长计划与物价涨幅控制目标以确定相应的信贷规模与货币供应量控制目标,这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现状。中国人民银行通过调控信贷规模和现金发行量以影响国民经济的过程说明,信贷总量和现金发行总量作为中央银行直接操作的变量构成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起点,它直接影响到联结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之间的关键环节,即社会投资总规模的大小。如果投资规模扩大,则直接引起个人收入增加,进而引起消费和储蓄增加,最终促使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在近年来的利率体制改革中,我国已经建成了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放开了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国债发行试行招投标制,国债一级、二级市场上的利率也已经放开;在1997年6月建成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也实现了利率市场化。但是,就绝大部分利率、特别是利率的形成机制而言。但是,迄今为止,利率市场化的目标还远未达到,这就使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实际运作中缺乏利率这个重要环节。
    (3)从近几年的货币政策实践来看,无论是从1997年到2002年的宽松货币政策,还是从2003年开始的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效果来看,都不理想,这说明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途径存在问题,主要原因是利率没有市场化,企业的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不敏感,货币市场和资本的市场发展缓慢。

  • 第19题:

    DEH系统有哪些主要功能?


    正确答案:汽轮机转数控制;自动同期控制;负荷控制;参与一次调頻;机、炉协调控制;快速减负荷;主汽压控制;单阀、多阀控制;阀门试验;轮机程控启动;OPC控制;甩负荷及失磁工况控制;双机容错;与DCS系统实现数据共享;手动控制。

  • 第20题:

    货币政策包括哪些内容?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什么?


    正确答案:货币政策包括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
    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 第21题:

    问答题
    稳健的货币政策包括哪些核心内容?

    正确答案: 一是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二是通过中央银行的政策法规和“窗口指导”,引导商业银行的贷款投向,提高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是加强对银行的监督管理,促进商业银行制度更新,为有效传导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创造条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货币政策包括哪些内容?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什么?

    正确答案: 货币政策包括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
    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是:
    一方面,通过增发国债,扩大政府投资规模;
    另一方面通过取消贷款额度限制和下调利率,刺激民间投资和居民消费,力图通过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以带动就业增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有哪些?试分析我国的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哪些途径传导的?效果如何?

    正确答案: 1)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有早期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托宾q传导机制、早期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信贷传导机制、财富传导机制和开放经济下的货币传导机制。
    1)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思路是:通过货币供给M的增减影响利率R,利率的变化则通过资本边际效益的影响使投资I以乘数方式增减,而投资的增减进而影响总支出E和总收入Y。用符号可表示为:
    M.R→I→E→Y
    在这个传导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主要环节是利率:货币供应量的调整首先影响利率的升降,然后才使投资乃至总支出发生变化。
    上述分析,凯恩斯学派称之为局部均衡分析,因为它只显示了货币市场对商品市场的初始影响,而没有能反映它们之间循环往复的作用。考虑到货币市场与商品市场的相互作用,遂有进一步分析,凯恩斯学派称之为一般均衡分析。
    2)托宾的q理论
    以托宾为首的经济学家沿着一般均衡分析的思路,把资产价格,纳入传导机制,认为沟通货币、金融机构一方与实体经济一方之间的联系,并不是货币数量或利率,而是资产价格以及利率结构等因素。
    传导的过程是:货币作为起点,直接或间接影响资产价格PE;资产价格,主要是股票价格,对现存资本存量价值的评估,它与资本重置成本的比值q,将影响投资行为。过程可以表示为:
    M.R→PE→q→I→Y
    P.E为股票价格;q为企业市场价值与资本重置成本之比;其他符号同上。
    3)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货币学派认为,在传导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的不是利率;具有直接效果的是货币供应。货币学派论证的传导机制可表示如下:
    M.E→I→Y
    式中的M→E,是表明货币供给量的变化直接影响支出。
    当作为外生变量的货币供给改变,比如增大,由于货币需求并不会因外生变量的增大而增大,超过愿意持有的货币必然使支出增加:或投资于金融资产,或投资于非金融资产,直至人力资本的投资。支出,导致资产结构调整,并最终引起Y的变动。
    4)信贷传导机制理论
    信贷传导机制理论强调信贷传导有其独立性,不能由类如利率传导、货币数量传导的分析所代替。该理论分析主要侧重于紧缩效应。
    ①银行信贷传导机制理论
    银行贷款不能全然由其他融资形式,如有价证券发行所替代。如小企业和普通消费者,他们的融资需求只能通过银行贷款来满足。因而,通过影响银行贷款的增减变化就能影响总支出。
    假设中央银行决定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售出债券,商业银行可用的准备金R相应减少,存款货币D的创造相应减少,其他条件不变,银行贷款L的供给也不得不同时削减。结果,致使那些依赖银行贷款融资的特定借款人必须削减投资和消费,于是总支出下降。过程可以描述如下:
    公开市场的紧缩操作→R→D→L→I→Y
    全过程的特点是不必通过利率机制。
    ②资产负债表渠道的研究
    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和利率的上升,影响借款人的资产状况——减少净现金流;利率的上升将导致股价的下跌,从而恶化其资产状况,使可用作借款担保品的价值缩小。这种种情况,会使银行减少贷款投放。一部分资产状况恶化和资信状况不佳的借款人不仅不易获得银行贷款,也难于从金融市场直接融资。结果则会导致投资与产出的下降。
    M.R→PE→NCF→H→L→I→Y
    式中,NCF为净现金流;H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其他符号同上。
    5)财富传导机制
    资本的市场的财富效应及其对产出的影响可表示如下:
    P.E→W→C→Y
    式中,W为财富;C为消费。
    问题是,要把它确定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必须是如下过程的确定性得到论证:
    M.PE
    M.r→PE
    货币供给和利率会作用于资本的市场是没有疑问的。但是,货币当局通过对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操作,有可能以怎样程度的确定性取得调节资本的市场行情特别是股票价格的效果,还不十分清楚。
    6)开放经济下的货币传导机制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净出口,即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差,是总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影响国际资本流动,改变汇率,并在一定的贸易条件下影响净出口。这样的机制可以描述如下:
    M.R→re→NX→Y
    式中,re为汇率;NX为净出口;其他符号同上。
    (2)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家制定的年度国民经济增长计划与物价涨幅控制目标以确定相应的信贷规模与货币供应量控制目标,这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现状。中国人民银行通过调控信贷规模和现金发行量以影响国民经济的过程说明,信贷总量和现金发行总量作为中央银行直接操作的变量构成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起点,它直接影响到联结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之间的关键环节,即社会投资总规模的大小。如果投资规模扩大,则直接引起个人收入增加,进而引起消费和储蓄增加,最终促使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在近年来的利率体制改革中,我国已经建成了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放开了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国债发行试行招投标制,国债一级、二级市场上的利率也已经放开;在1997年6月建成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也实现了利率市场化。但是,就绝大部分利率、特别是利率的形成机制而言。但是,迄今为止,利率市场化的目标还远未达到,这就使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实际运作中缺乏利率这个重要环节。
    (3)从近几年的货币政策实践来看,无论是从1997年到2002年的宽松货币政策,还是从2003年开始的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效果来看,都不理想,这说明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途径存在问题,主要原因是利率没有市场化,企业的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不敏感,货币市场和资本的市场发展缓慢。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