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根据《刑法》及司法解释规定,下列关于逃避缴纳税款罪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本罪主观方面必须处于故意 B.本罪犯罪主体只能是纳税人 C.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税收征管秩序 D.从逃税额来看,只有逃税额在5万元以上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以上的,才能构成本罪 E.对于初次逃税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书后,补缴税款及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题目
根据《刑法》及司法解释规定,下列关于逃避缴纳税款罪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本罪主观方面必须处于故意
B.本罪犯罪主体只能是纳税人
C.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税收征管秩序
D.从逃税额来看,只有逃税额在5万元以上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以上的,才能构成本罪
E.对于初次逃税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书后,补缴税款及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相似考题
更多“根据《刑法》及司法解释规定,下列关于逃避缴纳税款罪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有关逃税罪构成要件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犯罪主体必须是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

    B.客观方面必须是纳税人因逃避缴纳税款被税务机关处罚3次以上又逃避缴纳税款

    C.纳税人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必须达到10万元以上

    D.行为人主观方面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


    正确答案:A
    [答案]:A
    [解析]:
    (1)选项A:逃税罪的主体仅限于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其他单位和个人不能独立构成本罪主体,但可成为本罪共犯
    (2)选项B:纳税人5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2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5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以上的
    (3)选项C: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5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以上,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缴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金或者是不接受行政处罚的
    (4)选项D:所有“危害税收征管罪”的主观方面均为故意。

  • 第2题: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下列关于犯罪行为的客体是简单客体的有( )。

    A.逃税罪
    B.抗税罪
    C.逃避追缴欠税罪
    D.骗取出口退税罪
    E.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答案:A,C
    解析:
    本题考核涉税犯罪的犯罪构成。逃税罪和逃避追缴欠税罪,侵犯的客体都是国家的税收征管秩序,属于单一客体。抗税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即不仅侵犯了国家税收征管秩序,妨害了税务机关依法征税活动,而且也侵犯了依法执行征税工作的税务人员的人身权利。骗取出口退税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国家出口退税管理制度和公共财产所有权。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国家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监督管理制度,又破坏了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制度。所以选项A、C正确。

  • 第3题:

    根据刑法的规定,下列关于逃税的表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纳税人逃税,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一律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B.纳税人逃税的,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除5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2次以上行政处罚的外,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C.纳税人以暴力方法拒不缴纳税款,后主动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D.对于确因疏忽而没有纳税申报的,构成逃税罪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核逃税罪。《刑法》第201条第1款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的,构成逃税罪。该条第4款规定,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5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2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故纳税人逃税,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并非一律不予追究刑事责任。所以选项A错误。同时,刑法对逃税的纳税人不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其效力不能延伸到逃避追缴欠税罪、抗税罪等其他税收犯罪。对扣缴义务人而言,即便其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亦应追究刑事责任。所以选项C错误。对于确因疏忽而没有纳税申报,属于漏税,依法补缴即可,其行为不构成犯罪。所以选项D错误。

  • 第4题:

    根据我国《刑法修正案(七)》的规定,在通常情况下,构成逃税罪的数量要求为()。

    • A、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
    • B、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
    • C、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占应纳税额10%以上
    • D、逃避缴纳税款数额为1万元并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

    正确答案:A

  • 第5题:

    根据《刑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税务人员与纳税人勾结,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的,应当按照逃避缴纳税款罪或者逃避追缴欠税罪的共犯论处
    • B、徇私枉法罪与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主体上的区别是,前者的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而后者的主体是行政执法人员
    • C、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 D、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故意不构成本罪
    • E、区别滥用职权罪与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的标志是主体是否是税务人员

    正确答案:A,B,E

  • 第6题: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下列关于犯罪行为的客体是复杂客体的是()。

    • A、偷税罪
    • B、抗税罪
    • C、逃避追缴欠税罪
    • D、骗取出口退税罪
    • E、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正确答案:B,D,E

  • 第7题:

    多选题
    根据我国涉税犯罪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关于逃避追缴欠税罪构成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

    欠缴税款是本罪成立的前提

    B

    纳税人的逃避行为而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税款数额必须在5万元以上

    C

    本罪的主体是纳税人、扣缴义务人

    D

    如果纳税人因财力不足客观上无法缴纳税款,致使税务机关无从收缴欠缴税款的,不构成本罪

    E

    本罪的客体是国家税收征管秩序


    正确答案: C,B
    解析:

  • 第8题:

    多选题
    根据2009年2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七)第3条的规定及相关司法解释,下列廉洁正确的有()
    A

    罪名不变,仍叫偷税罪

    B

    罪名改为逃税罪

    C

    纳税人逃避缴纳税款达到犯罪标准,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并接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5年内曾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2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D

    扣缴义务人也可以成为该罪的犯罪主体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根据《刑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税务人员与纳税人勾结,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的,应当按照逃避缴纳税款罪或者逃避追缴欠税罪的共犯论处

    B

    徇私枉法罪与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主体上的区别是,前者的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而后者的主体是行政执法人员

    C

    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D

    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故意不构成本罪

    E

    区别滥用职权罪与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的标志是主体是否是税务人员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本题考核涉税渎职犯罪。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所以选项C错误。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所以选项D错误。

  • 第10题:

    单选题
    根据我国《刑法修正案(七)》的规定,在通常情况下,构成逃税罪的数量要求为()。
    A

    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

    B

    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

    C

    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占应纳税额10%以上

    D

    逃避缴纳税款数额为1万元并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


    正确答案: D
    解析: 【该题针对“逃税罪”知识点进行考核】

  • 第11题:

    多选题
    根据刑法规定,直接妨害税款征收的犯罪包括下列哪些?()
    A

    偷税罪

    B

    骗取出口退税罪

    C

    逃避追缴欠税罪

    D

    抗税罪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根据我国涉税犯罪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危害税收征管罪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税收征管制度

    B

    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取各种方式、方法,逃避缴纳税款、逃避缴纳欠税、骗取出口退税、抗税以及虚开、出售发票,情节严重的行为

    C

    逃避追缴欠税罪与抗税罪的犯罪主体相同,都是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D

    《刑法修正案(八)》增加了虚开发票罪与持有伪造的发票罪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3题:

    根据《刑法》及有关规定,下列关于骗取出口退税罪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只要采取虚报出口等欺骗手段实施了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行为,就构成骗取出口退税罪
      B.行为人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达到5万元以上,才能构成骗取出口退税罪
      C.造成国家税款损失150万元以上,且在一审判决宣告前无法追回的,属于骗取出口退税罪量刑规定中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D.纳税人缴纳税款后采取虚报出口等欺骗方法骗取所缴税款的,按骗取出口退税罪处罚
      E.骗取出口退税罪侵犯的客体是简单客体,侵犯了国家出口退税管理制度

    答案:B,C
    解析:
    本题考核骗取出口退税罪。(1)该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国家出口退税制度,以虚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行为;所以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2)造成国家税款损失150万元以上并且在第一审判决宣告前无法追回的,属于“其他特别严重情节”;所以选项C正确。(3)纳税人缴纳税款后,采取上述欺骗方法,骗取所缴税款的,按逃税罪处罚;所以选项D错误。(4)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出口退税管理制度和公共财产所有权;所以选项E错误。

  • 第14题:

    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有关逃税罪构成要件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犯罪主体必须是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
    B、客观方面必须是纳税人因逃避缴纳税款被税务机关处罚3次以上又逃避缴纳税款
    C、纳税人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必须达到10万元以上
    D、行为人主观方面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

    答案:A
    解析:
    (1)选项A:逃税罪的主体仅限于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其他单位和个人不能独立构成本罪主体,但可成为本罪共犯 (2)选项B:纳税人5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2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5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以上的 (3)选项C: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5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以上,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缴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金或者是不接受行政处罚的 (4)选项D:所有“危害税收征管罪”的主观方面均为故意。

  • 第15题: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下列犯罪的犯罪客体是简单客体的有()。

    • A、逃税罪
    • B、抗税罪
    • C、逃避追缴欠税罪
    • D、骗取出口退税罪
    • E、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正确答案:A,C

  • 第16题:

    根据刑法规定,直接妨害税款征收的犯罪包括下列哪些?()

    • A、偷税罪
    • B、骗取出口退税罪
    • C、逃避追缴欠税罪
    • D、抗税罪

    正确答案:A,B,C,D

  • 第17题:

    根据《刑法》的规定,下列有关犯罪主体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犯罪主体是行政执法人员
    • B、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和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的犯罪主体是税务机关工作人员
    • C、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的犯罪主体是海关、外汇管理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 D、逃税罪和逃避缴纳税款罪的犯罪主体是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
    • E、骗取出口退税罪和抗税罪的犯罪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正确答案:A,B,C

  • 第18题:

    根据2009年2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七)第3条的规定及相关司法解释,下列廉洁正确的有()

    • A、罪名不变,仍叫偷税罪
    • B、罪名改为逃税罪
    • C、纳税人逃避缴纳税款达到犯罪标准,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并接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5年内曾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2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 D、扣缴义务人也可以成为该罪的犯罪主体

    正确答案:B,C,D

  • 第19题:

    单选题
    行为人逃避缴纳税款,符合法定犯罪构成要件的,构成逃税罪。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关于该罪客观方面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2016年)
    A

    纳税人5年内因逃税被税务机关处罚2次以上又逃避缴纳税款,数额须达10万元以上

    B

    纳税人采取隐瞒手段不申报纳税,逃避缴纳税款数额须达50万元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以上

    C

    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须达5万元以上

    D

    纳税人采取欺骗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须达10万元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某外贸公司采取隐匿财产的手段,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该公司所欠缴的税款20万元。根据《刑法》的规定,该公司的行为构成的罪名是(  )。
    A

    偷税罪

    B

    骗取出口退税罪

    C

    抗税罪

    D

    逃避追缴欠税款罪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逃避追缴欠税罪和抗税罪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两罪都是负有纳税义务的人故意违反税收法规,拒不缴纳税款,情节严重的行为

    B

    逃避追缴欠税罪的行为人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

    C

    抗税罪的行为人则是以暴力、威胁的手段,采取公然对抗的方法拒不缴纳税款

    D

    逃避追缴欠税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而抗税罪是特殊主体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核逃避追缴欠税罪和抗税罪。逃避追缴欠税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 主体,必须是欠缴应纳税款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不构成本罪的主体。抗税罪的主体也 是特殊主体,是纳税人或者扣缴义务人。所以选项 D 说法错误。 【该题针对“逃避追缴欠税罪”知识点进行考核】

  • 第22题:

    多选题
    根据《刑法》及司法解释规定,下列关于逃避缴纳税款罪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2018年)
    A

    本罪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

    B

    本罪犯罪主体只能是纳税人

    C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税收征管秩序

    D

    从逃税额来看,只有逃税额在5万元以上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以上的,才能构成本罪

    E

    对于初次逃税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书后,补缴税款及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 E,B
    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根据《刑法》及有关规定,下列罪名中表述正确的有(    )。
    A

    偷税罪

    B

    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C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D

    持有伪造的发票罪

    E

    逃避追缴欠税罪


    正确答案: C,B
    解析:

  • 第24题:

    多选题
    根据《刑法》及司法解释规定,下列关于逃税罪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2018年)
    A

    本罪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

    B

    本罪犯罪主体只能是纳税人

    C

    从逃税额看,只有逃税额在5万元以上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以上的,才能构成本罪

    D

    对于初次逃税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书后,补缴税款及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E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税收征管秩序


    正确答案: A,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