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陆某(现役军人)和李某共同偷盗陆某所服役军队的物资共计3万元,后该案被侦破,陆某和李某被抓获。对于本案的管辖,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A.陆某为现役军人,但李某非现役军人,故本案应全部由军事法院管辖B.陆某为现役军人,但李某非现役军人,故本案应全部由地方法院管辖C.陆某为现役军人,对陆某的犯罪应由军事法院管辖;李某非军人,对李某的犯罪应由地方法院管辖D.由陆某所在的军事法院和李某所在的地方法院共同之上级人民法院指定

题目

陆某(现役军人)和李某共同偷盗陆某所服役军队的物资共计3万元,后该案被侦破,陆某和李某被抓获。对于本案的管辖,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

A.陆某为现役军人,但李某非现役军人,故本案应全部由军事法院管辖

B.陆某为现役军人,但李某非现役军人,故本案应全部由地方法院管辖

C.陆某为现役军人,对陆某的犯罪应由军事法院管辖;李某非军人,对李某的犯罪应由地方法院管辖

D.由陆某所在的军事法院和李某所在的地方法院共同之上级人民法院指定


相似考题
更多“陆某(现役军人)和李某共同偷盗陆某所服役军队的物资共计3万元,后该案被侦破,陆某和李某 ”相关问题
  • 第1题:

    张某被宣告死亡后,其子依法继承了他的财产。一年后张某重新出现,但其子已将所继承的房屋卖给陆某,则张某可主张的权利是( )。

    A.无权要求陆某返还房屋

    B.有权要求陆某返还房屋

    C.有权其子退房款给陆某,从而获得原来的房屋

    D.有权要求其子将卖房款还给张某


    参考答案:D
    我国《民法通则》第二十五条被撤销死亡宣告的人有权请求返还财产。依照继承法取得他的财产的公民或者组织,应当返还原物;原物不存在的,给予适当补偿。故本题选择D。

  • 第2题:

    张某与李某共有一台机器,各占50%份额。双方共同将机器转卖获得10万元,约定张某和李某分别享有6万元和4万元。同时约定该10万元暂存李某账户,由其在3个月后返还给张某6万元。后该账户全部款项均被李某债权人王某申请法院查封并执行,致李某不能按期返还张某款项。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A:李某构成违约,张某可请求李某返还5万元
    B:李某构成违约,张某可请求李某返还6万元
    C:李某构成侵权,张某可请求李某返还5万元
    D:李某构成侵权,张某可请求李某返还6万元

    答案:B
    解析:
    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是严格责任原则,或日无过错责任原则,而一般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是过错责任原则。本题中,张某和李某之间就10万元暂存在李某处以及到期返还6万元是有约定的,因此构成合同关系。但李某未能返还6万元并非李某的过错,因此不符合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不可能构成侵权,但符合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构成违约。因此本题选B项。

  • 第3题:


    陆某等人抢劫案


    陆某2002年3月因盗窃罪被判有期徒刑6年,因在监狱内表现良好,遵守监规,于2005年被假释。假释后一直没有找到工作,生活困难。 2009年6月14日,他找到高中同学李某,二人在陆某家里密谋于两天后16日夜里到张某家里抢劫。第二天,李某的表弟马某(1991年6月27日出生)来看李某,听闻李某和陆某准备抢劫,表示有兴趣参加,能否也弄点儿钱花花,二人表示同意。 2009年6月16日,三人闯入正在熟睡中的张某家里抢劫,逼迫其拿出10万元,因遭到拒绝和反抗,就将张某一家四口全部杀害。公安机关于2009年8月对该案进行立案侦查,侦查中发现陆某于2008年6月将举报其盗窃的本村村民赵某和证人刘某杀害。检察机关2010年9月对该三人提起公诉,法院于2010年1 1月判决陆某抢劫罪死刑立即执行,故意杀人罪死刑立即执行,合并执行死刑立即执行;李某抢劫罪,死刑缓期两年执行;马某抢劫罪,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李某在死缓两年执行期间,监狱内的吴某在监管人员杨某的指使下,对其进行殴打,李某不得已为保护自己进行反击,不小心击中其头部,导致吴某重伤。死刑缓期执行两年期满后,在上报减刑期间,吴某为报复李某致自己重伤,对李某出言挑衅,李某受不过挑衅,对吴某出拳,再次致吴某重伤。


    【问题】


    1.法院对马某的判决是否正确?为什么?


    2.陆某是否构成累犯?为什么?


    3.陆某和李某被判处的刑罚应当由哪个法院复核?


    4.李某对吴某的第一次伤害,是否应当将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改判为死刑立即执行?为什么?


    5.李某对吴某的第二次伤害,是否应当将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改判为死刑立即执行?为什么?


    6.对李某的两次伤害吴某的行为,依法应当如何处理?


    7.吴某和杨某依法构成何罪?




    答案:
    解析:

    1.法院对马某的判决不正确。因为马某犯罪时未满18周岁,是未成年人,根据《刑法》的规定,不能判处死刑,包括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2.陆某构成累犯。因为陆某于2008年3月假释期满,在盗窃罪假释期满后5年内即2009年6月犯抢劫罪,两次均为故意犯罪,符合累犯的构成要件。


    3.陆某的死刑立即执行应当报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李某的死缓应当报高级人民法院复核。


    4.李某对吴某的第一次伤害不应当将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改判为死刑立即执行。因为李某对吴某的第一次伤害,属于正当防卫的防卫过当,其主观方面是过失,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根据《刑法》有关规定,不应将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改判为死刑立即执行。


    5.李某对吴某的第二次伤害不应当将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改判为死刑立即执行。因为此时死刑缓.期二年的缓刑期满,不应当将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改判为死刑立即执行。


    6.对李某两次伤害吴某的行为,第一次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第二次构成故意伤害罪,应当先裁定将死缓减刑为无期徒刑,然后将过失致人重伤罪和故意伤害罪与前罪按照《刑法》第71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


    7.吴某构成破坏监管秩序罪;杨某构成虐待被监管人员罪。



    此题要求熟悉并掌握死缓制度,死缓适用条件,死缓执行的判决及其核准,死缓执行期满后的处理,以及《刑法修正案(八)》对死缓制度的改动。



  • 第4题:

    2012 4 2月4日,私人房主陆某为建造自家的一栋四层高的民房,将工程承包给当地的 包工头黄某,并签订了书面承揽合同。在黄某建好该民房前两层时,由于物价上涨,建房成本 增加,陆某觉得将工程继续承包给黄某不划算,于是跟黄某解除了承揽合同,之后与黄某达成 口头协议,约定由黄某继续负责找人帮忙建房,陆某按80元每天的标准支付给黄某及其他人 工钱。2012年5月14曰,在建造该民房第四层时,正在建房的廖某被房顶的一根木桩砸中脑 部,由于未戴安全帽,廖某受伤过重死亡。事故发生后,死者家属将陆某、黄某起诉至县人民法 院,请求法院判决陆某和黄某承担此次事故的全部责任。
    庭审过程中,陆某承认自己在建造房屋后两层时,是按每天80元的劳务标准给付黄某及 其他人的。而与枣某一同建房的工人李某表示,自己和廖某都不知道陆某和黄某解除了承揽 合同,一直以为在“跟着黄某干”。
    如在本案中,李某在建房时不慎踢落一块砖头砸伤过路的行人甲,则侵权责任应由( ) 承担。
    A.李某 B.甲 C.陆某 D.李某和陆某


    答案:C
    解析:
    《侵权责任法》第35条规定,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的一方因 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

  • 第5题:

    孙某与丈夫陆某发生争执。孙某拿出事先用瓶装的鼠必死药液准备喝下,被陆某夺取自己喝掉。陆某喝完后,出现中毒反应,孙某未予救助,陆某中毒死亡。对孙某的行为认定,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

    A.陆某自己喝的农药,与孙某没有关系
    B.孙某对陆某没有救助义务
    C.孙某对陆某负有积极救助的义务
    D.孙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答案: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以不作为方式构成的故意杀人罪。孙某对被害人负有积极的救助义务,应当积极救助而不作为,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