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为向乙索要高利贷,就将乙非法拘禁在某空房内,向乙的妻子索要债务,并声称如果不还钱,就将乙杀害。甲的行为成立非法拘禁罪B.丙将丁挟持到某宾馆,以打断其腿相威胁,向丁索要1万元。丁联系其所在公司,以自己在外打架打伤他人急需赔偿为由借钱。丙与次日冒充丁的同学到该公司取走4000元,并以假名打下一收条。丙的行为成立绑架罪C.马某为勒索财物将郭某绑架后,由于郭某的家人在接到勒索电话后报警,马某准备杀害郭某。马某用绳子将郭某勒死后,将郭某扔在野外。但实际上郭某没有被勒死,经抢救后没有生命

题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向乙索要高利贷,就将乙非法拘禁在某空房内,向乙的妻子索要债务,并声称如果不还钱,就将乙杀害。甲的行为成立非法拘禁罪

B.丙将丁挟持到某宾馆,以打断其腿相威胁,向丁索要1万元。丁联系其所在公司,以自己在外打架打伤他人急需赔偿为由借钱。丙与次日冒充丁的同学到该公司取走4000元,并以假名打下一收条。丙的行为成立绑架罪

C.马某为勒索财物将郭某绑架后,由于郭某的家人在接到勒索电话后报警,马某准备杀害郭某。马某用绳子将郭某勒死后,将郭某扔在野外。但实际上郭某没有被勒死,经抢救后没有生命危险。对马某行为的量刑应适用绑架并杀害被绑架人的规定

D.杨某为勒索财物绑架了张某。由于张某认出了自己,杨某将张某杀害,并向张某的家人谎称张某仍然活着,继续勒索。杨某的行为构成绑架罪与诈骗罪,并实行数罪并罚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考点】绑架罪
【解析】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颁布的《关于关于对为索取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非法拘禁他人行为如何定罪问题的解释》中规定,为索取高利贷、赌债等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构成非法拘禁罪。
绑架罪是向被绑架人以外的第三人包括单位和国家,勒索财物或者提出不法要求,利用第三人对人质安危的忧虑来获取非法利益。因此,直接向被绑架人本人索取财物的绑架行为或者第三人在不知悉发生绑架的事实之时应被绑架人的指令而交付财物的绑架行为不是绑架罪。B中丙是直接向人质本人索要财物,而不是第三人,第三人交付财物也不是在获悉丁被绑架事实的情况下,所以构成抢劫罪。对于抢劫罪当场取得财物的“当场”的理解不能过于狭窄。暴力、胁迫等方法与取得财物之间虽然持续一定时间,也不属于同一场所,但从整体上看行为并无间断的,也应认 定为当场取得财物。对绑架中杀害被绑架人的理解。从字面上看,可以理解为一个行为过程和一种结果状态。前者包括杀人预备、未遂和既遂,后者仅仅包括既遂。应理解为一种结果状态。所以,C不正确。D中杨某的行为只构成绑架罪。如果行为人出于其他目的将被害人杀害后,临时产生以被害人作为人质勒索他人财物或者提出不法目的,因人质已经不存在,不构成绑架罪,应定为故意杀人罪和敲诈勒索罪,数罪并罚。
更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向乙索要高利贷,就将乙非法拘禁在某空房内,向乙的妻子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赌博成瘾,欠乙赌债2万元,向丙借高利贷3万元,乙和丙多次催要未果,遂劫持了甲的妻子,并威胁称,如果甲再不还钱的话就强奸甲妻。后乙趁丙出门时强奸了甲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丙构成绑架罪共犯,乙单独成立强奸罪

    B.乙、丙构成非法拘禁罪共犯,乙单独成立强奸罪

    C.乙、丙构成非法拘禁罪、强奸罪共犯

    D.乙、丙构成敲诈勒索罪、强奸罪


    正确答案:B

  • 第2题:

    甲于2007年8月8日欠乙8000元,声明是装修房子急需,而最近生意又不太好导致手头无现金。房子装修后不久甲生意也日益兴隆;2007年10月5日乙遂向甲索要欠款,甲以未约定还款时间且手头尚缺钱为由推托,乙于2009年9月5日再次向甲索要,甲很不情愿还给乙钱。请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之间债务尚未到期
    B:乙最后得到这8000元构成不当得利
    C:甲、乙之间债务于乙向甲索要时到期
    D:甲与乙的债务没有超过诉讼时效

    答案:C,D
    解析:
    根据《民法通则》第88条第2款第(2)项规定,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向债权人履行义务,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因此甲乙之间的债务自乙向甲索要时即已到期,A项错误而C项是正确答案。根据《诉讼时效规定》第6条的规定,没有约定履行期限的债权请求权,诉讼时效的起算期间从债权人主张权利时起算;债权人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的,则从该期限届满之日的第2天开始计算。因此甲乙之间债务的诉讼时效应自2007年10月5日起算,到2009年9月5日没有超过2年的普通诉讼时效,因此D项是正确答案。

  • 第3题:

    甲某向乙某借了10万元的高利贷,事后乙某向甲某讨还时,甲某矢口否认,并且将乙某强行关在自家的地下室里,对其殴打,让乙某将借据交出,并强迫乙某书写字据称甲某已经将10万元还给乙某了,否则就不放乙某,乙某无奈只得照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某成立非法拘禁罪
    B:甲某成立抢劫罪
    C:甲某成立绑架罪
    D:甲某成立抢劫罪和非法拘禁罪

    答案:B
    解析:
    【考点】抢劫罪的认定。详解: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绑架罪,是指以勒索财物或者扣押人质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绑架罪与抢劫罪的区别是:前者并不直接从被绑架人手中获取财物,而是以被绑架人作筹码,向其亲属或单位勒索财物或者以被绑架人作人质实现其他目的,实施绑架行为与实现目的行为之间有一定时间间隔;后者不仅是直接从被害人处获取财物,而且实施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与获取财物是同时进行的。本题中,甲某欠乙某10万元高利贷,在乙某要其归还时不但不还,还将乙某关押在地下室,对其实施暴力手段迫其交出借据,并书写字据将债务免除。虽然二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是非法的,但是乙某对其借给甲某的10万元钱仍享有所有权,甲某采用暴力手段拒不归还,存在非法占有的目的,其当场取得乙某放弃债权的字据,免除债务,相当于当场获得10万元的收入,符合抢劫罪的特征,应定抢劫罪。至于甲某对乙某非法拘禁的行为被抢劫罪吸收,不再单独定罪。因此,ACD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

  • 第4题:

    王某是甲商业银行的信贷人员,王某的丈夫李某在乙公司任总经理,乙公司向甲银行申请贷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银行不得向乙公司发放贷款
    B.甲银行不得向乙公司发放信用贷款
    C.甲银行不得向乙公司发放担保贷款
    D.甲银行可以自由向乙公司发放贷款

    答案:B
    解析:
    考查商业银行关系人的贷款规则。法律依据为《商业银行法》第40条。题中乙公司和甲银行构成关系人,故甲银行不得向乙公司发放信用贷款。

  • 第5题:

    下列选项中,构成非法拘禁罪的有( )。

    A.甲(警察)因私怨与刘某发生口角,用手铐将刘某铐在警车内
    B.乙为索取合法债务,非法扣押债务人涂某的妻子
    C.丙为了索要劳务报酬,偷走龙某出生不久的儿子
    D.丁为了追索高利贷,扣留债务人钱某

    答案:A,B,D
    解析:
    非法拘禁罪是指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并使用械具或者捆绑等恶劣手段的,成立非法拘禁罪。A项中,刘某并不是犯罪嫌疑人,只是因为与甲发生口角,就被甲用手铐铐在警车内,甲是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成立非法拘禁罪,A项正确。根据《刑法》第238条的规定,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成立非法拘禁罪,B项中的乙是为了索取合法债务,D项中的丁是为了索取非法债务,都是为了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均成立非法拘禁罪,B、D项正确。C项中丙没有勒索龙某财物的目的,丙想索要的是正当的劳务报酬,所以其盗走龙某儿子的行为不成立绑架罪:甲采取偷盗的方式使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自己的家庭,成立拐骗儿童罪:C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