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甲将其收藏的一件古董花瓶卖给乙,价金10万元。甲将价金债权转让给丙并通知了乙。履行期届至前,该花瓶灭失。则乙:( )A.得解除合同并拒绝丙的给付请求B.得对甲主张解除合同,但不得拒绝丙的给付请求C.不得解除合同并不得拒绝丙的给付锖求D.不得解除合同但得拒绝丙的给付请求

题目

甲将其收藏的一件古董花瓶卖给乙,价金10万元。甲将价金债权转让给丙并通知了乙。履行期届至前,该花瓶灭失。则乙:( )

A.得解除合同并拒绝丙的给付请求

B.得对甲主张解除合同,但不得拒绝丙的给付请求

C.不得解除合同并不得拒绝丙的给付锖求

D.不得解除合同但得拒绝丙的给付请求


相似考题
更多“甲将其收藏的一件古董花瓶卖给乙,价金10万元。甲将价金债权转让给丙并通知了乙。履行期届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将收藏的一件古董卖给乙,乙当场付清价金,约定甲10天后交货。丙听说后,表示愿以双倍的价钱购买。甲当即决定卖给丙,约定第3天交货,并收定金1万元,乙听说此事后,哄甲8岁的儿子将古董从家中取出交给他。现对该古董所有权的归属,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乙已取得古董的占有,可认为甲已履行合同,所有权归乙

    B.所有权仍属于甲

    C.甲又卖给丙的行为有违诚实信用原则,应认定无效,所有权属于乙

    D.因对丙的合同所约定的交货期限较早,故应属于丙


    正确答案:B
    [考点]动产所有权转让
    [答案及解析] B。本题中买卖合同的标的物为动产,而动产所有权变动的公示方法为交付。《物权法》第23条规定:“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本题中甲、乙并未约定占有改定的交付方式,故在交货前,古董的所有权仍归甲所有,甲有权将古董以更高的价卖给丙。乙采用哄甲8岁的儿子将古董交给他的手段取得对古董的占有,是不合法的,不能取得古董的所有权。交货前古董的所有权仍属于甲。故B项正确。

  • 第2题:

    甲将其收藏的一幅齐白石遗画卖给乙,价金5万元。甲将债权转让给丙并通知乙。履行期届至前,该画灭失。则乙( )。

    A.得解除合同并拒绝丙的给付请求
    B.得对甲主张解除合同,但不得拒绝丙的给付请求
    C.不得解除合同并不得拒绝丙的给付请求
    D.不得解除合同但得拒绝丙的给付请求

    答案:A
    解析:
    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后,债务人对让与人的抗辩,可以向受让人主张。

  • 第3题:

    甲将收藏的一件明代瓷器出售给乙,乙当场付清价金,约定甲10天后交货。丙听说后,表示愿意双倍的价钱购买。甲当即决定卖给丙,并当场将瓷器交给丙。该瓷器所有权应归(  )。

    A.甲
    B.乙
    C.丙
    D.乙丙共有

    答案:C
    解析:
    甲乙二人虽然订立了瓷器买卖合同,但是并未交付,乙并未获得瓷器的所有权,乙对甲仅享有债权;甲已经将瓷器交付给丙,所有权从甲处转移至丙处,丙获得了瓷器的所有权,根据物权的优先性,该所有权应当归丙。

  • 第4题:

    甲将其收藏的一件字画卖给乙,价金10万元。甲将价金债权转让给丙并通知了乙。履行期届至前,该画意外灭失,则乙( )。

    A.可以解除合同,并且拒绝丙的给付请求

    B.不得解除合同,并且不得拒绝丙的给付请求

    C.可对甲主张解除合同,但不得拒绝丙的给付请求

    D.可以解除合同,但不得拒绝丙的给付请求


    正确答案:A
    本题考核合同解除的条件。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合同当事人均有权解除合同。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本题中,履行期限尚未到来,所以乙有权拒绝丙的给付请求。

  • 第5题:

    甲将其收藏的一幅齐白石遗画卖给乙,价金5万元。甲将价金债权转让给丙并通知了乙。履行期届至前,该画灭失。则乙:()

    A:得解除合同并拒绝丙的给付请求
    B:得对甲主张解除合同,但不得拒绝丙的给付请求
    C:不得解除合同并不得拒绝丙的给付请求
    D:不得解除合同但得拒绝丙的给付请求

    答案:A
    解析:
    《合同法》第80条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权人转让权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合同法》第81条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受让人取得与债权有关的从权利,但该从权利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除外。甲将价金债权转让给丙并通知了乙,是债权的让与,丙受让债权成为合同当事人一方,得行使债权人的权利。另《合同法》第94条第1款第4项规定: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本题中,履行期届至前,该画灭失,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当事人乙当然可以解除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