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董某因住房紧张而申请建房,村干部批给他一处八间房的宅基地,后董某在房基上动工建房,但村委会以董某未经审批和不需要建房为由出面制止。董某以宅基地已批给自己使用和持有县政府颁发的房屋确权证为由不听劝阻。村委会报告县土地管理局并经同意,限董某于1个月内拆除已建房屋,董某不服,欲提起行政诉讼,请问谁应是行政诉讼的被告?( )A.村干部B.村委会C.县土地管理局D.县政府

题目

董某因住房紧张而申请建房,村干部批给他一处八间房的宅基地,后董某在房基上动工建房,但村委会以董某未经审批和不需要建房为由出面制止。董某以宅基地已批给自己使用和持有县政府颁发的房屋确权证为由不听劝阻。村委会报告县土地管理局并经同意,限董某于1个月内拆除已建房屋,董某不服,欲提起行政诉讼,请问谁应是行政诉讼的被告?( )

A.村干部

B.村委会

C.县土地管理局

D.县政府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本题中除行政相对人董某外,共涉及ABCD四项中的四个主体,何者为被告的问题,其实就是何者是本案中真正有权限期董莱拆除已建房屋的问题。本案中“村委会报告县土地管理局,并经同意”作出了限期拆除的决定,这说明村委会是受县土地管理局的委托才作出处罚决定的,因此处罚决定应是以县土地管理局的名义作出的。所以,承担法律责任即作为被告的也应是县土地管理局。A项村干部属公民个人,而作为被告的行政主体必须是一个组织,首先排除;B项村委会是一个基层群众性组织,在本案中又未被授权,因而也不是行政主体,也予排除;D项县人民政府是有权确认土地使用权、颁发土地使用证书的机关,但不是有责令限期拆除权的机关。
更多“董某因住房紧张而申请建房,村干部批给他一处八间房的宅基地,后董某在房基上动工建房,但 ”相关问题
  • 第1题:

    罗某因住房紧张申请建房,经村干部批准拥有一处四间房的宅基地,罗某在地东面建房两间,在地西面又打了两间房的地基,动工建房。此时该村委会以罗某未经审批为由出面制止,罗某以持有县政府颁发的房屋证为由不听劝阻,后村委会报告乡政府,经其同意,村委会限罗某30天内拆除两间西房。本案中如罗某不服,应以()为被告。

    A.村委会
    B.村干部
    C.县政府
    D.乡政府

    答案:D
    解析:
    《行政诉讼法》第25条第1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四个选项中,只有c、D两项是行政机关,且题干中罗某是对乡政府制止其盖房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故应选D。

  • 第2题:

    村民陈某申请建房,村委会经研究批给他一处6间房的宅基地。但陈某在该处建房6间后,以住房紧张为由在附近打了建2间房的地基,并动工建房。村委会以陈某未经审批和建房过多为由出面制止,陈某不听劝阻。村委会报告乡政府并经其同意,限陈某1个月内拆除2间新房,陈某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有关本案被告的确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村委会为被告
    B.乡政府为被告
    C.村委会和乡政府是共同被告
    D.县政府为被告

    答案:B
    解析:
    考查行政组织法、行政诉讼被告。村委会本身并非行政机关,在拆除未经批准建房的事项方面也未获得法律、法规授权。限陈某在1个月内拆除房屋的决定实际由乡政府作出,应以乡政府为被告。

  • 第3题:

    某村村民刘某因家里人口多,住房紧张,向乡政府提出建房申请。经乡政府土地员 姚某批准后,即开始划线动工。刘某的邻居杨某发现刘某占用了自己使用多年的宅基地,即 同刘某交涉。刘某辩称建房是有批准文件的,不同意改变建房方案。杨某遂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杨某应向乡政府提出复议申请
    B.该案的复议机关应当是县政府
    C.行政复议期间,复议机关应当通知刘某作为第三人参加复议
    D.杨某可以委托1-2名代理人参加复议,但仅限书面形式委托


    答案:B
    解析:
    本题中作出批准建房决定的应当是乡政府,依《行政复议法》第13条规定可知,复议机关应为县政府,乡政府为本案的被申请人。因此A项错误,B项正确。根据《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9条的规定,行政复议期间,行政复议机构认为申请人以外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与被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可以通知其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故C选项表述应为“可以”而非“应当”。根据该条例第10条,申请人委托代理人参加行政复议的,可以书面委托,也可采用口头形式,故D选项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 第4题:

    罗某因住房紧张申请建房,经村干部批准拥有一处四间房的宅基地,罗某在地东面建房两间,在地西 面又打了两间房的地基,动工建房。此时该村委会以罗某未经审批为由出面制止,罗某以持有县政 府颁发的房屋证为由不听劝阻,后村委会报告乡政府,经其同意,村委会限罗某30天内拆除两间西 房。本案中如罗某不服,应以( )为被告。
    A.村委会 B.村干部
    C.县政府 D.乡政府


    答案:D
    解析:
    D [解析]《行政诉讼法》第25条第1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 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四个选项中,只有C、D两项是行政机关,且题干中罗某 是对乡政府制止其盖房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故应选D。

  • 第5题:

    村民陈某申请建房,村委会经研究批给他一处6间房的宅基地。但陈某在该处建房6间后,以住房紧张为由在附近打了建2间房的地基,并动工建房。村委会以陈某未经审批和建房过多为由出面制止,陈某不听劝阻。村委会报告乡政府并经同意,限陈某1个月内拆除2间西房。陈某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有关本案被告的确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村委会为被告
    B.乡政府为被告
    C.村委会和乡政府是共同被告
    D.县政府为被告


    答案:B
    解析:
    。村委会本身并非行政机关,在拆除未经批准建房的事项方面也未获得法律、法规授权。限陈某在1个月内拆除房屋的决定实际由乡政府作出,应以乡政府为被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