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陈某向王某声称要购买80克海洛因,王某便从外地购买了80克海洛因。到达约定交货地点后,陈某掏出仿真手枪威胁王某,从王某手中夺取了80克海洛因。此后半年内,因没有找到买主,陈某一直持有80克海洛因。半年后,陈某将80克海洛因送给其毒瘾很大的朋友刘某,刘某因过量吸食海洛因而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王某虽然是陈某抢劫的被害人,但其行为仍成立贩卖毒品罪B.陈某持仿真手枪取得毒品的行为构成抢劫罪,但不属于持枪抢劫C.陈某抢劫毒品后持有该毒品的行为,被抢劫罪吸收,不另成立非法持有毒品罪D.陈某将毒品

题目

陈某向王某声称要购买80克海洛因,王某便从外地购买了80克海洛因。到达约定交货地点后,陈某掏出仿真手枪威胁王某,从王某手中夺取了80克海洛因。此后半年内,因没有找到买主,陈某一直持有80克海洛因。半年后,陈某将80克海洛因送给其毒瘾很大的朋友刘某,刘某因过量吸食海洛因而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王某虽然是陈某抢劫的被害人,但其行为仍成立贩卖毒品罪

B.陈某持仿真手枪取得毒品的行为构成抢劫罪,但不属于持枪抢劫

C.陈某抢劫毒品后持有该毒品的行为,被抢劫罪吸收,不另成立非法持有毒品罪

D.陈某将毒品送给刘某导致其过量吸食进而死亡的行为,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


相似考题
更多“陈某向王某声称要购买80克海洛因,王某便从外地购买了80克海洛因。到达约定交货地点后,陈某掏出 ”相关问题
  • 第1题:

    王某向陈某借了1万元,未约定利息,王某与陈某之间的借款合同是:

    A:诺成性合同
    B:无偿合同
    C:不要式合同
    D:单务合同

    答案:B,C,D
    解析:
    根据《合同法》第210条的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不是自双方意思表示一致即成立并生效,而是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所以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是实践合同,不是诺成性合同。根据《合同法》第211条的规定,王某与张某之间的借款合同未约定利息,视为不支付利息,所以是无偿合同。根据《合同法》第197条第1款的规定,借款合同为要式合同,但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可为不要式合同。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为实践性合同,贷款人将借款提供给借款人时合同生效,合同生效后,贷款人不再负有任何义务,只有借款人负有将借款归还贷款人的义务,所以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是单务合同。

  • 第2题:

    (2017年)陈某向王某购买货物,价款为 10万元,合同签订后,陈某向王某支付了 2万元作为定金。交货期限届满后,因为第三方供货迟延,致使王某只向陈某交付了一半的货物,陈某因此主张适用定金罚则,要求王某承担定金责任,王某不同意。下列关于是否适用定金罚则的表述中,符合合同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

    A.不适用定金罚则,因为是第三人的原因致使合同不能完全履行
    B.适用定金罚则,因为王某未完全履行合同,应双倍返还定金4万元
    C.不适用定金罚则,因为王某已经履行了部分债务
    D.适用定金罚则,因为王某未完全履行合同,应当按照未履行部分占合同约定内容的比例承担定金责任,向陈某返还定金3万元

    答案:D
    解析:
    ( 1)选项 A:因合同关系以外第三人的过错,致使主合同不能履行的(本题是第三方供货迟延所致),适用定金罚则。( 2)选项 BCD:当事人一方不完全履行合同的,应当按照未履行部分所占合同约定内容的比例,适用定金罚则;在本题中,王某作为收受定金的一方违约了 50% ,其应向陈某返还的金额数额 =退还陈某支付定金 +按有效定金数额×违约比例计算的罚金 =2+2 × 50%=3(万元)。

  • 第3题:

    陈某向王某购买货物,价款为100万元,合同签订后,陈某向王某支付了20万元作为定金。交货期限届满后,因为第三方供货迟延,致使王某只向陈某支付了一半的货物,陈某因此主张适用定金罚则,要求王某承担定金责任,王某不同意。下列关于是否适用定金罚则的表述中,符合担保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

    A.不适用定金罚则,因为是第三人的原因致使合同不能完全履行
    B.不适用定金罚则,因为王某已经履行了部分债务
    C.适用定金罚则,王某应双倍返还定金40万元
    D.因为王某未完全履行合同,应当按照未履行部分占合同约定内容的比例,适用定金罚则

    答案:D
    解析:
    (1)因合同关系以外的第三人的过错,致使主合同不能履行时,适用定金罚则;(2)当事人一方不完全履行合同的,应当按照未履行部分所占合同约定内容的比例,适用定金罚则;(3)王某首先应向陈某返还20万元,再承担10万元的定金责任。

  • 第4题:

    经讨价还价,村民陈某决定购买王某的耕牛。付款后,陈某临时去外地看望好友,行前与王某约定两天后来牵牛耕牛。第二天,张某也找到王某购买耕牛。由于张某出价比陈某高,王某遂决定将同一耕牛卖给张某,张某当即付款牵牛耕牛。第三天,陈某到王某家牵牛,发现耕牛已被王某卖给他人,非常生气,与王某发生争执。 王某违反了哪项合同履行原则?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王某违反了合同履行的诚实信用原则。
    理由:
    ①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合同当事人在履行合同时应该恪守信用,言行一致,应尽最大的善意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实现对方的合同权利。
    ②在本案中,王某没有善意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滥用了自己的权利,违反了合同履行的诚实信用原则。

  • 第5题:

    2012年3月12日,张某交给王某1万元钱,要其前往云南从“阿阮”手中购买海洛因用于自己吸食。次日,王某从“阿阮”手中购得海洛因后乘火车赶回四川成都,在成都火车站被公安民警抓获,查获毒品40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张某不构成犯罪,王某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 B、张某不构成犯罪,王某构成运输毒品罪
    • C、张某、王某均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 D、张某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但系犯罪未遂,王某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系犯罪既遂。

    正确答案:C

  • 第6题:

    陈某向王某声称要购买80克海洛因,王某便从外地购买了80克海洛因。到达约定交货地点后,陈某掏出仿真手枪威胁王某,从王某手中夺取了80克海洛因。此后半年内,因没有找到买主,陈某一直持有80克海洛因。半年后,陈某将80克海洛因送给其毒瘾很大的朋友刘某,刘某因过量吸食海洛因而死亡。关于本案,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王某虽然是陈某抢劫的被害人,但其行为仍成立贩卖毒品罪
    • B、陈某持仿真手枪取得毒品的行为构成抢劫罪,但不属于持枪抢劫
    • C、陈某抢劫毒品后持有该毒品的行为,被抢劫罪吸收,不另成立非法持有毒品罪
    • D、陈某将毒品送给刘某导致其过量吸食进而死亡的行为,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

    正确答案:D

  • 第7题:

    陈某向王某声称要购买80克**,王某便从外地购买了80克**。到达约定交货地点后,陈某掏出仿真手**威胁王某,从王某手中夺取了80克**。此后半年内,因没有找到买主,陈某一直持有80克**。半年后,陈某将80克**送给其毒瘾很大的朋友刘某,刘某因过量吸食**而死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王某虽然是陈某抢劫的被害人,但其行为仍成立贩卖毒品罪
    • B、陈某持仿真手**取得毒品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 C、陈某抢劫毒品后持有该毒品的行为,被抢劫罪吸收,不另成立非法持有毒品罪
    • D、陈某将毒品送给刘某导致其过量吸食进而死亡的行为,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

    正确答案:D

  • 第8题:

    8月1日,王某与张某签订合同,将其拥有的一件罕见宝石以1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张某,双方约定10日后交货付款;8月2日,不知情的李某见该宝石,十分喜爱,表示愿以15万元的价格购买,王某遂与之签订合同,李某当场支付了10万元,约定8月5日付清余款并交货;8月3日,王某又与不知情的陈某订立合同,以20万元的价格将该宝石售予陈某,并当场交付,陈某仅支付了8万元,承诺余款8月15日付清。后张某、李某均要求王某履行合同,各方诉至法院。根据相关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认定陈某取得了宝石的所有权
    • B、应支持李某要求王某交付宝石的请求
    • C、应支持张某要求王某交付宝石的请求
    • D、王某与张某的合同有效,王某与李某、王某与陈某的合同均无效

    正确答案:A

  • 第9题:

    陈某向李某购买一批水泥,价款为10万元,合同履行前,李某未经陈某的同意,将价款债权转让给王某,并通知陈某直接向王某付款。已知,陈某与李某未约定合同权利不得转让。下列关于李某的转让行为效力的表述中,符合合同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 A、李某的转让行为无效,陈某仍应向李某付款
    • B、李某的转让行为有效,但如陈某仍向李某付款,可发生清偿效力
    • C、李某的转让行为有效,陈某应向王某付款
    • D、李某的转让行为效力待定,取决于陈某是否表示同意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问答题
    经讨价还价,村民陈某决定购买王某的耕牛。付款后,陈某临时去外地看望好友,行前与王某约定两天后来牵牛耕牛。第二天,张某也找到王某购买耕牛。由于张某出价比陈某高,王某遂决定将同一耕牛卖给张某,张某当即付款牵牛耕牛。第三天,陈某到王某家牵牛,发现耕牛已被王某卖给他人,非常生气,与王某发生争执。 王某违反了哪项合同履行原则?并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王某违反了合同履行的诚实信用原则。
    理由:
    ①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合同当事人在履行合同时应该恪守信用,言行一致,应尽最大的善意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实现对方的合同权利。
    ②在本案中,王某没有善意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滥用了自己的权利,违反了合同履行的诚实信用原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地处江南甲地的陈某向地处江北乙地的王某购买五吨苹果,约定江边交货。后双方就交货地点应在甲地的江边还是乙地的江边发生了争议,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且按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无法确定。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苹果的交付地点应是()。
    A

    乙地的江边

    B

    由陈某选择甲地或者乙地的江边

    C

    由王某选择甲地或者乙地的江边

    D

    甲地的江边


    正确答案: C
    解析: 当事人就履行地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总原则”仍不能确定的,交付货币和不动产以外的其他标的(例如苹果)的,在履行义务一方(对交付货物而言,履行义务一方为卖方王某)所在地(乙地)履行。

  • 第12题:

    单选题
    陈某向王某购买货物,价款为10万元,合同签订后,陈某向王某支付了2万元作为定金。交货期限届满后,因为第三方供货迟延,致使王某只向陈某交付了一半的货物,陈某因此主张适用定金罚则,要求王某承担定金责任,王某不同意。下列关于是否适用定金罚则的表述中,符合合同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A

    不适用定金罚则,因为是第三人的原因致使合同不能完全履行

    B

    适用定金罚则。因为王某未完全履行合同,应双倍返还定金4万元

    C

    不适用定金罚则,因为王某已经履行了部分债务

    D

    适用定金罚则,因为王某未完全履行合同,应当按照未履行部分占合同约定内容的比例.承担定金责任3万元


    正确答案: D
    解析: (1)选项A:因合同关系以外第三人的过错,致使主合同不能履行的(本题是第三方供货迟延所致),适用定金罚则。(2)选项BCD:当事人一方不完全履行合同的,应当按照未履行部分所占合同约定内容的比例,适用定金罚则;在本题中,王某作为收受定金的一方违约了50%,其应向陈某返还的金额数额=退还陈某支付定金+按有效定金数额×违约比例计算的罚金=2+2×50%=3(万元)。

  • 第13题:

    陈某向王某购买货物,价款为10万元,合同签订后,陈某向王某支付了2万元作为定金。交货期限届满后,因为第三方供货迟延,致使王某只向陈某支付了一半的货物,陈某因此主张适用定金罚则,要求王某承担定金责任,王某不同意。下列关于是否适用定金罚则的表述中,符合担保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

    A.不适用定金罚则,因为是第三人的原因致使合同不能完全履行
    B.适用定金罚则,因为王某未完全履行合同,应双倍返还定金4万元
    C.不适用定金罚则,因为王某已经履行了部分债务
    D.适用定金罚则,因为王某未完全履行合同,应当按照未履行部分占合同约定内容的比例,承担定金责任2万元

    答案:D
    解析:
    因合同关系以外的第三人的过错,致使主合同不能履行时,适用定金罚则。受定金处罚的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向第三人追偿。其中,当事人一方不完全履行合同的,应当按照未履行部分所占合同约定内容的比例,适用定金罚则。

  • 第14题:

    陈某向王某购买货物,价款为10万元,合同签订后,陈某按照约定向王某支付了2万元作为定金。交货期限届满后,因为第三方供货迟延,致使王某只向陈某交付了一半的货物,陈某因此主张适用定金罚则,要求王某承担定金责任,王某不同意。下列有关是否适用定金罚则的表述中,符合合同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

    A.不适用定金罚则,因为是第三人的原因致使合同不能完全履行
    B.适用定金罚则,因为王某未完全履行合同,应双倍返还定金4万元
    C.不适用定金罚则,因为王某已经履行了部分债务
    D.适用定金罚则,因为王某未完全履行合同,应当按照未履行部分占合同约定内容的比例承担定金责任,向陈某返还3万元

    答案:D
    解析:
    (1)选项A:因合同关系以外第三人的过错,致使主合同不能履行的(本题是第三方供货迟延所致),适用定金罚则。(2)选项BCD:当事人一方不完全履行合同的,应当按照未履行部分所占合同约定内容的比例,适用定金罚则;在本题中,王某作为收受定金的一方违约了50%,其应向陈某返还的金额=退还陈某支付定金+按有效定金数额×违约比例计算的罚金=2+2×50%=3(万元)。

  • 第15题:

    8 月 1 日 , 王某与张某签订合同 , 将其拥有的一颗罕见宝石以 10 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张某 , 双方约定 10 日后交货付款。 8 月 2 日,不知情的李某见该宝石,十分喜爱,表示愿以 15 万元的价格购买,王某遂与之签订合同,李某当场支付了 10 万元,约定 8 月 5 日付清余款并交货。 8 月 3 日,王某又与不知情的陈某订立合同,以 20 万元的价格将该宝石售予陈某,并当场交付,陈某仅支付了 8 万元,承诺余款 8 月 15 日付清。后张某、李某均要求王某履行合同,各方诉至法院。根据相关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认定陈某取得了宝石的所有权
    B.应支持李某要求王某交付宝石的请求
    C.应支持张某要求王某交付宝石的请求
    D.王某与张某的合同有效,王某与李某、王某与陈某的合同均无效

    答案:A
    解析:
    ( 1 )一物多卖不影响买卖合同效力,而本题第 2 、 3 位买主对在先的买卖合同均不知情,在该宝石上的 3 重买卖合同均为有效买卖合同;( 2 )宝石是普通动产,陈某先受领交付,应由陈某取得该宝石的所有权。

  • 第16题:

    王某因公出差,所在单位为其购买了飞机旅客意外伤害保险,未指定受益人。王某家有母亲陈某,妻子李某和弟弟王二。飞行途中机毁人亡,保险人()。

    • A、不需再履行给付义务
    • B、应向投保人单位履行给付义务
    • C、应向王某母亲陈某、妻子李某和弟弟王二履行给付义务
    • D、应向王某母亲陈某、妻子李某履行给付义务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下列情形,依法不适用技术侦查措施的是()。

    • A、李某被王某强奸
    • B、张某盗窃10万元后潜逃被通缉
    • C、王某为赚钱供自己吸毒,多购买了20克海洛因用来贩卖
    • D、赵某预谋实施在商场爆炸的恐怖事件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陈某向王某声称要购买80克毒品,王某便从外地购买了80克毒品。到达约定交货地点后,陈某掏出仿真手枪威胁王某,从王某手中夺取了80克毒品。此后半年内,因没有找到买主,陈某一直持有80克毒品。半年后,陈某将80克毒品送给其毒瘾很大的朋友刘某,刘某因过量吸食毒品而死亡。关于本案,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王某虽然是陈某抢劫的被害人,但其行为仍成立贩卖毒品罪
    • B、陈某持仿真手枪取得毒品的行为构成抢劫罪,但不属于持枪抢劫
    • C、陈某抢劫毒品后持有该毒品的行为,被抢劫罪吸收,不另成立非法持有毒品罪
    • D、陈某将毒品送给刘某导致其过量吸食进而死亡的行为,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下列关于毒品犯罪说法错误的是()。

    • A、刘某将100克海洛因藏在车内欲运往外地。在途中被民警发现车内藏毒品后,掏出匕首抗拒抓捕,将民警刺成重伤。对刘某应当认定为运输毒品罪中“以暴力抗拒检查,情节严重”的加重情节
    • B、朱某合法经营药厂,未办理许可证明购买易制毒化学品用于合法生产药物。如其未及时补办许可证,则构成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
    • C、某县民政局干部谭某将海洛因冒充头痛粉诱骗李某吸食。谭某的行为属于欺骗他人吸毒罪“情节严重”的情形
    • D、高某托王某为其购买10克海洛因用于自己吸食。王某帮高某购买后又原价卖给高某。王某的行为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地处江南甲地的陈某向地处江北乙地的王某购买五吨苹果,约定江边交货。后双方就交货地点应在甲地的江边还是乙地的江边发生了争议,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且按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无法确定。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苹果的交付地点应是()。

    • A、乙地的江边
    • B、由陈某选择甲地或者乙地的江边
    • C、由王某选择甲地或者乙地的江边
    • D、甲地的江边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下列属于违反治安管理中连续行为的是()。

    • A、王某在三个月内2次注射海洛因
    • B、李某两个月内,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4次殴打陈某
    • C、张某在六个月内连续8次参与赌博
    • D、陈某在餐馆用板凳打伤李某

    正确答案:A,B,C

  • 第22题:

    单选题
    8月1日,王某与张某签订合同,将其拥有的一件罕见宝石以1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张某,双方约定10日后交货付款;8月2日,不知情的李某见该宝石,十分喜爱,表示愿以15万元的价格购买,王某遂与之签订合同,李某当场支付了10万元,约定8月5日付清余款并交货;8月3日,王某又与不知情的陈某订立合同,以20万元的价格将该宝石售予陈某,并当场交付,陈某仅支付了8万元,承诺余款8月15日付清。后张某、李某均要求王某履行合同,各方诉至法院。根据相关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应认定陈某取得了宝石的所有权

    B

    应支持李某要求王某交付宝石的请求

    C

    应支持张某要求王某交付宝石的请求

    D

    王某与张某的合同有效,王某与李某、王某与陈某的合同均无效


    正确答案: C
    解析: (1)选项D://如果出卖人就同一标的物订立多重买卖合同,原则上各个买卖合同均有效。
    (2)选项ABC://出卖人就同一普通动产订立多重买卖合同,在买卖合同均有效的情况下,买受人均要求实际履行合同的,应当按照以下情形分别处理:
    ①先行受领交付的买受人(陈某)有权请求确认所有权已经转移;
    ②各买受人均未受领交付,先行支付价款的买受人有权请求出卖人履行交付标的物等合同义务;
    ③各买受人均未受领交付,也未支付价款,依法成立在先合同的买受人有权请求出卖人履行交付标的物等合同义务。

  • 第23题:

    多选题
    下列属于违反治安管理中连续行为的是()。
    A

    王某在三个月内2次注射海洛因

    B

    李某两个月内,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4次殴打陈某

    C

    张某在六个月内连续8次参与赌博

    D

    陈某在餐馆用板凳打伤李某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经讨价还价,村民陈某决定购买王某的耕牛。付款后,陈某临时去外地看望好友,行前与王某约定两天后来牵牛耕牛。第二天,张某也找到王某购买耕牛。由于张某出价比陈某高,王某遂决定将同一耕牛卖给张某,张某当即付款牵牛耕牛。第三天,陈某到王某家牵牛,发现耕牛已被王某卖给他人,非常生气,与王某发生争执。 本案中,谁谁取得耕牛的所有权?

    正确答案: 张某取得耕牛的所有权。
    理由:
    ①耕牛属于动产。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对于动产,一般按照交付的方式取得所有权。
    ②本案中,陈某付了款,但没有牵走耕牛.未发生实际交付。张某付了款并牵走耕牛,因此,张某取得耕牛的所有权。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