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我国《刑法》第31条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对这一规定的理解,下列选项正确的有:A.单位犯罪以双罚制为原则,单罚制为例外B.在双罚制下,对单位判处罚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与自然人犯罪相同的刑罚C.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具有局限性D.从现行刑法分则的具体规定来看,所谓另有规定即指只处罚直接责任人员,而不处罚单位本身

题目

我国《刑法》第31条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对这一规定的理解,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A.单位犯罪以双罚制为原则,单罚制为例外

B.在双罚制下,对单位判处罚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与自然人犯罪相同的刑罚

C.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具有局限性

D.从现行刑法分则的具体规定来看,所谓另有规定即指只处罚直接责任人员,而不处罚单位本身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CD
[考点]双罚制
ACD。双罚制下,除了对单位判处罚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与自然人犯罪相同的刑罚(如《刑法》第150条)。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即对单位判处罚金,但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较自然人犯罪轻的刑罚(如《刑法》第387条)。因此B项错误,A、D项说法均正确,当选。C项所说的局限性是指单位犯罪以刑法有明文规定为限。故A、C、D项当选。
更多“我国《刑法》第31条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 ”相关问题
  • 第1题:

    我国刑法规定:除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外,对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是

    A.对单位判处罚金

    B.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C.对主要负责人判处刑罚

    D.撤销法人资格


    正确答案:B

  • 第2题:

    《刑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体现的是单位犯罪的()。

    A.单罚制
    B.双罚制
    C.代罚制
    D.转嫁制

    答案:B
    解析:
    《刑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体现的是单位犯罪的双罚制。

  • 第3题: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单位犯罪,一般采取双罚制原则,即对单位判处罚金,同时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只能成为法律明文规定可由单位构成的犯罪的主体。

  • 第4题:

    《刑法》第31条:“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试分析: (1)单位犯罪的构成要件? (2)如何理解“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3)如何理解“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与“主犯和从犯”的关系?


    答案:
    解析:
    (l)单位犯罪的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团体;单位犯罪只有法律明文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2)对单位犯罪原则上实行“两罚”,刑法分则有特别规定只实行“单罚”的,依照规定,只处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 (3)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与其他直接负责人员,在个案中,不是当然的主、从犯关系,有的案件,主管人员与直接责任人员在实施犯罪行为的主从关系不明显的,可不分;可以分清,且不分清主、从犯,在同一法定刑档次、幅度内量刑无法做到罪刑相适应的,应当分清主、从犯,依法处罚。

  • 第5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0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第31条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试分析上述两条法律规定。


    答案:
    解析:
    (1)这两条是关于单位犯罪成立条件和处罚原则的规定。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0条的规定,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法律规定为犯罪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单位犯罪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单位实施的犯罪行为必须是我国法律明文禁止单位实施的那些危害社会的行为。在我国刑法中,单位还不能成为所有犯罪的主体。第二,单位犯罪的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事业单位、机关和团体。公司、企事业单位、机关和团体,既包括各种国有的和集体所有、合资的公司、企事业单位,也包括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以及各种人民团体和社会团体。虽然,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和其他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这些单位通常都是法人或者具有法人资格,但是,我国刑法并没有要求单位犯罪的主体必须是法人或具有法人资格。第三,单位犯罪,目的是为该单位谋取非法利益,并且单位犯罪行为的实施必须与单位的工作或业务相联系。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1条的规定,单位犯罪原则上实行双罚制,即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但是,如果刑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即规定单罚的,依照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