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不合理,本篇课文是小学美术4年级的内容,属于第二学段第二学段造型表现阶段学习活动建议指出:用写生、记忆、想象和创造等方式,进行造型表现活动。学习线条、形状、色彩和肌理的基本知识,并用于描绘事物,表达情感。选择各种易于加工的媒材,运用剪贴、折叠、切挖和组合等方法,进行有意图的造型活动。尝试用毛笔、水性颜料、墨和宣纸等工具、材料,开展趣味性造型活动。用描绘、剪刻和印制等方法,进行简易版画创作。而案例中的老师要求的作业要求是5-6学段阶段的学生才能够达到的程度,因此,该老师的做法不符合新课标中第三学段造型表现的学习活动要求。
更多“根据你对《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理解,请判断这老师在作业环节中,要求学生 ”相关问题
  • 第1题:

    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列学习活动建议中,适合第四学段“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是( )
    A.根据游戏、童话或故事,进行表现
    B.欣赏学生感兴趣的美术作品
    C.学习雕、刻、塑等方法,创作雕塑小品
    D.以古典油画的技法进行写实训练


    答案:C
    解析:
    第四学段“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学习活动建议是:(1)选择写实、变形和抽象等方式,运用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开展造型表现活动,描绘事物,表达情感和思想;(2)学习透视、色彩、构图、比例等知识,提高造型表现能力;(3)学习速写、素描、色彩画、中国画和版画等表现方法,进行绘画练习;(4)学习雕、刻、塑等方法,创作雕塑小品;(5)学习漫画、动画的表现方法,并进行创作练习;(6)选择计算机、照相机和摄像机等媒介,进行表现活动。

  • 第2题:

    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教学需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


    答案:
    解析:
    (1)观察、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肌理等基本造型元素,用对称、均衡、重复、节奏、对比、变化、统一等形式原理进行造型活动,增进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2)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3)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敢于创新与表现,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 第3题:

    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指的是( )。


    A.造型·应用
    B.造型·表现
    C.材料·表现
    D.综合·表达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内容。指出“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指运用多种媒材和手段,表达情感和思想,体验造型乐趣,逐步形成基本造型能力的学习领域。造型是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但在本学习领域中指运用描绘、雕塑、拓印、拼贴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的美术创作活动。表现则是通过多种媒介进行美术创作活动来传达观念、情感的过程。造型与表现是美术创造活动的两个方面,造型是表现的基础,表现是通过造型的过程和结果而实现的。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 第4题:

    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列选项中,对学生美术学习表现的评价应注重的是( )。


    A.学生平时的学习能力与态度
    B.学生作品的技法熟练程度
    C.学生其他学科成绩水平
    D.其他老师对学生的评价

    答案:A
    解析:
    题考查实施建议章节中的评价建议。表现性评价不仅依据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而且通过考查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学生平时的学习能力与态度,应该属于表现评价关注要点。A项正确。

    B项:学生作品的技法熟练程度,不属于新课标指的美术教学重点,所以也不应该成为评价重点。故排除。

    C、D两项:可以作为我们评价中的参考,而不是重点。与题干不符,排除。

  • 第5题:

    某位老师在《同桌的你--漫画肖像写生》一课结束前,准备展示学生作业并进行讲评。然而只有部分学生完成了作业,有的学生由于画得很细致没有画完,有的因为能力有限而没有完成。教师对完成作业的学生进行了一一点评,而对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予以批评。问题:请根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评价理念谈谈你对该教师评价的看法。


    正确答案:首先,案例中老师的做法显然是不值得肯定的,根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评价建议第3条:对学生美术作业应采用多样的评价方法。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这位老师的评价方式单一,只是对于完成与未完成作为评价学生作业的标准,有悖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评价理念。案例中的老师布置的作业是要求当堂完成的,虽然部分学生由于画的细致、能力有限而没有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但如此批评,会大大打击学生的兴趣,应该多主体进行评价,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和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教师评价为辅。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多进行纵向评价,鼓励学生找到方向,培养兴趣。

  • 第6题:

    如何理解《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正确答案:新课标中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
    其内容应包括:
    (1)融美术各学习领域为一体。
    (2)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
    (3)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
    三个方面的内容有不同程度的交叉与重叠。通过“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差异与联系,学习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探究性活动的方案,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并以各种形式发表。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 第7题:

    美术课程评价的依据是()。

    • A、美术课程标准
    • B、学生作业
    • C、学生造型能力的提高
    • D、学生学习的兴趣

    正确答案:A

  • 第8题: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划分为造型。表现、应用;设计、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


    正确答案:学习活动方式

  • 第9题:

    单选题
    美术课程评价的依据是()。
    A

    美术课程标准

    B

    学生作业

    C

    学生造型能力的提高

    D

    学生学习的兴趣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四个学习领域,分别是“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
    A

    综合·探索

    B

    绘画·创作

    C

    手工·制作

    D

    展示·评价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物以致用”思想的学习领域是()。
    A

    造型·表现

    B

    设计·应用

    C

    欣赏·评述

    D

    综合·探索


    正确答案: D
    解析: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目标为:(1)了解设计与工艺的知识、意义、特征与价值以及“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知道设计与工艺的基本程序,学会设计创意与工艺制作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关注身边事物、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根据意图选择媒材,合理使用工具和制作方法,进行初步的设计和制作活动,体验设计、制作的过程,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3)养成勤于观察、敏于发现、严于计划、善于借鉴、精于制作的行为习惯和耐心细致、团结合作的工作态度,增强以设计和工艺改善环境与生活的愿望。

  • 第12题:

    填空题
    美术课程标准中,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来分四大学习领域()、()、造型表现、综合探索。

    正确答案: 欣赏评述,设计应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 年版)》 中, 强调“用语言、 文字、 动作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认识” 的学习领域是( )。

    A. 欣赏·评述
    B. 设计·应用
    C. 综合·探索
    D. 造型·表现

    答案:A
    解析: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是指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等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学生除了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愉悦之外,还应认知作品的思想内涵、形式与风格特征、相关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创造性的劳动,并用语言、文字、动作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认识。

  • 第14题: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中主要针对绘画、雕塑创作学习领域是( )

    A.欣赏评述
    B.造型表现
    C.综合探索
    D.设计应用

    答案:B
    解析:

  • 第15题:

    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能够提高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学习领域是(  )。

    A.“造型·表现”
    B.“设计·应用”
    C.“美术·鉴赏”
    D.“综合·探索”

    答案:D
    解析: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通过了解美术各学习领域的联系,以及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逐步学会以议题为中心,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的方法,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niutk

  • 第16题:

    美术课程标准中,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来分四大学习领域()、()、造型表现、综合探索。


    正确答案:欣赏评述;设计应用

  • 第17题:

    《美术课程标准》根据美术()来划分学习领域,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 A、学习方法
    • B、教学方法
    • C、教学内容
    • D、学习活动方式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四个学习领域,分别是“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

    • A、综合·探索
    • B、绘画·创作
    • C、手工·制作
    • D、展示·评价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物以致用”思想的学习领域是()。

    • A、造型·表现
    • B、设计·应用
    • C、欣赏·评述
    • D、综合·探索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正确答案: 新课标中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
    其内容应包括:
    (1)融美术各学习领域为一体。
    (2)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
    (3)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
    三个方面的内容有不同程度的交叉与重叠。通过“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差异与联系,学习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探究性活动的方案,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并以各种形式发表。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某位老师在《同桌的你--漫画肖像写生》一课结束前,准备展示学生作业并进行讲评。然而只有部分学生完成了作业,有的学生由于画得很细致没有画完,有的因为能力有限而没有完成。教师对完成作业的学生进行了一一点评,而对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予以批评。问题:请根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评价理念谈谈你对该教师评价的看法。

    正确答案: 首先,案例中老师的做法显然是不值得肯定的,根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评价建议第3条:对学生美术作业应采用多样的评价方法。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这位老师的评价方式单一,只是对于完成与未完成作为评价学生作业的标准,有悖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评价理念。案例中的老师布置的作业是要求当堂完成的,虽然部分学生由于画的细致、能力有限而没有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但如此批评,会大大打击学生的兴趣,应该多主体进行评价,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和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教师评价为辅。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多进行纵向评价,鼓励学生找到方向,培养兴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划分为造型。表现、应用;设计、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

    正确答案: 学习活动方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美术课程标准》根据美术()来划分学习领域,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A

    学习方法

    B

    教学方法

    C

    教学内容

    D

    学习活动方式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