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调节和控制情绪?”相关问题
  • 第1题:

    结合实际谈一谈教师怎样才能善于识别学生的情绪状况并教会学生调节和控制情绪的能力。


    答案:
    解析:
    (1)教师只有明确了良好情绪的标准,才能正确识别和把握学生的情绪状况。良好的情绪有以下几条标准:
    ①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正确反映一定环境的影响,善于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
    ②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做出适当强度的反应;
    ③有良好情绪的学生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
    ④良好的情绪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2)教会学生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②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③培养学生能够正确看待问题;
    ④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
    ⑤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情绪调节能力。

  • 第2题:

    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概括?


    答案:
    解析: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2)正确运用变式;
    (3)科学地进行比较;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 第3题:

    分析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矛盾。如何进行调节?
    教师与学生家长是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特点不同的环境下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但各自身份及教育的环境方式不同也时常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要进行一下调节:
    1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谋求共同一致的教育立场
    2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取得家长的支出的配合
    3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不训斥不指责4教育学生尊重家长

  • 第4题:

    面对中小学生情绪波动较大的问题,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帮助其控制情绪。

    • A、注意转移法
    • B、理智克制法
    • C、自我压制法
    • D、情绪宣泄法

    正确答案:A,B,D

  • 第5题:

    教师该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


    正确答案: 1、利用学生过去的经验
    2、多用变式
    3、准确运用词语
    4、科学定义

  • 第6题:

    当学生学习一个新概念时,教师应如何帮助和促进学生做正确的概化?


    正确答案: 促进正确概化的基本做法是紧凑呈现实例和呈现变式实例。
    (1)紧凑呈现实例的基本做法有同时呈现;它比较适合于图像、图片和图形资料。
    (2)相继呈现;它最适用于音乐和语言教学中的听、渎训练部分。
    (3)同时—相继结合法。同时一相继结合法可以适用于语文学习。
    呈现变式实例的墓本做法是这样:就拟呈现的一组实例而言,它们应该在不属于某一概念的关键特征方面广泛变化,从而突出这一概念的关键特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
    例如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常以学习“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来说明早现变式实例的必要性。
    教师在教学生一个新概念时,会考虑到概念的关键特征,并下工夫去讲解之。但是任何概念的实例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它们构成概念的无关特征,因此尽管教师再三地讲一概念的关键特征,个别学生还会不知不觉地把某些无关特征加入到识别概念的条件中去。所以从实质上诽,呈现变式实例就是要教师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去看一个新概念的教学,了解或猜想学生可能会犯的加入无关特征的错误类型,从而事先准备好有关的变式例子,以便及时地纠正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

  • 第7题:

    影响概念掌握的因素和联系实际试述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掌握概念?


    正确答案: 主观:A.学生过去的经验;B.学生的认知能力;
    客观:C.有关特征和无关特征;D.变式。教学是引导学生获得科学概念的主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概念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
    (2)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与经验。
    (3)充分利用变式。
    (4)正确运用语言表达。
    (5)形成正确的感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中。

  • 第8题: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调节学生的情绪?


    正确答案:1、教师要保持高涨的热情。
    2、教师要热爱学生。
    3、教师要爱护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4、教师要注意控制学生的课堂情绪。
    5、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考试焦虑。

  • 第9题:

    问答题
    教师如何让帮助小学生调节自己情绪?

    正确答案: 1、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4、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办法。
    5、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情绪调节能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谈谈教师应该如何对学生情绪进行识别并促进学生情绪的自我调节。

    正确答案: 教师要掌握良好情绪的标准
    (1)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正确反映一定环境的影响,善于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
    (2)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作出适当强度的反应;
    (3)有良好情绪的学生应该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
    (4)良好情绪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教会学生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1)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3)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情绪调节?

    正确答案: (1)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4)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
    (5)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概念?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3题:

    联系实际试述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掌握概念。


    答案:
    解析:
    教学是引导学生获得科学概念的主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概念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
    (2)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与经验;
    (3)充分利用“变式”;
    (4)正确运用语言表达;
    (5)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中。

  • 第14题: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概念?


    答案:
    解析: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概念:(1)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日常经验和日常概念对掌握科学概念有重大影响。
    (2)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概念的掌握受认知发展能力的影响,不同层次或复杂性的概念,需要不同的认知能力才能掌握。
    (3)突出概念的有关特征,尽量避免无关特征的干扰。概念的关键特征(即本质特征)越明显,学习越容易。无关特征越多,学习就越难。
    (4)教学中合理运用变式。变式就是从不同角度和方面组织感性材料使非本质要素变异,突出本质特征的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掌握概念。
    (5)下定义。运用简明的语言表述概念体系。
    (6)帮助学生形成概念体系。概念并不是孤立的,概念与概念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关系。当人们在头脑中构成了概念体系,就有助于知识的系统化,也有助于更深刻全面地理解新概念。

  • 第15题:

    说说教师如何帮助维护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人格健全发展?
    (1)如同父母般的对儿童表示关切和爱护。在学校教师取代了家庭中父母的位置,儿童也希望教师能像父母一样关怀、爱护他们。教师的关爱给儿童以安全感,也就成为他们顺利完成走入学校的心理保证,能使他们逐步克服陌生感,接受老师,接受学校和同学。
    (2)认可和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地位。儿童入学前形成的人格、行为方式和自尊是他们足以立足当前和今后发展的基础,即使是不良的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改变得了的,所以教师应对儿童既有的心理和行为有足够的尊重和认可,这是儿童产生自信并获重情绪安全和愉快的前提。
    (3)培育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儿童对学习产生兴趣,这是进入学生角色、顺利适应学生生活的重要之点。为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给予的表扬、鼓励和强化最为重要。兴趣又直接影响对学习的态度。
    (4)帮助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儿童进入小学后,不仅其心理活动南非要发展意识性和目的性,而且整个人的活动都要遵从学校教育规范的约束。因此,教师应耐心地训练他们,使其养成遵守学校各项纪律的习惯。
    (5)帮助学生适应集体生活。归属感对任何年龄的人来说都是重要的。上学以后,儿童都渴望归属于一个群体,他知道他属于哪一年级哪一个班。为使儿童适应集体生活,教师组织多种形式的集体活动,进行集体主义观念和集体荣誉感的教育,大力加强班集体和少先队的建设,都是必须的。

  • 第16题:

    谈谈教师应该如何对学生情绪进行识别并促进学生情绪的自我调节。


    正确答案: 教师要掌握良好情绪的标准
    (1)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正确反映一定环境的影响,善于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
    (2)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作出适当强度的反应;
    (3)有良好情绪的学生应该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
    (4)良好情绪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教会学生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1)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3)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 第17题:

    以下与建构主义教师观不相符的是()

    • A、知识是教师传授得到的
    • B、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唯一主角
    • C、教师是学生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 D、教师应重点关注如何去教

    正确答案:A,B,D

  • 第18题:

    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调节自己的情绪?


    正确答案: ⑴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⑵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⑶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⑷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
    ⑸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的情绪调节的能力。

  • 第19题:

    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情绪调节?


    正确答案:(1)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4)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
    (5)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

  • 第20题:

    问答题
    分析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矛盾。如何进行调节?

    正确答案: 教师与学生家长是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特点不同的环境下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但各自身份及教育的环境方式不同也时常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要进行一下调节:
    1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谋求共同一致的教育立场
    2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取得家长的支出的配合
    3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不训斥不指责4教育学生尊重家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教师该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

    正确答案: 1、利用学生过去的经验
    2、多用变式
    3、准确运用词语
    4、科学定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当学生学习一个新概念时,教师应如何帮助和促进学生做正确的概化?

    正确答案: 促进正确概化的基本做法是紧凑呈现实例和呈现变式实例。
    (1)紧凑呈现实例的基本做法有同时呈现;它比较适合于图像、图片和图形资料。
    (2)相继呈现;它最适用于音乐和语言教学中的听、渎训练部分。
    (3)同时—相继结合法。同时一相继结合法可以适用于语文学习。
    呈现变式实例的墓本做法是这样:就拟呈现的一组实例而言,它们应该在不属于某一概念的关键特征方面广泛变化,从而突出这一概念的关键特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
    例如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常以学习“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来说明早现变式实例的必要性。
    教师在教学生一个新概念时,会考虑到概念的关键特征,并下工夫去讲解之。但是任何概念的实例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它们构成概念的无关特征,因此尽管教师再三地讲一概念的关键特征,个别学生还会不知不觉地把某些无关特征加入到识别概念的条件中去。所以从实质上诽,呈现变式实例就是要教师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去看一个新概念的教学,了解或猜想学生可能会犯的加入无关特征的错误类型,从而事先准备好有关的变式例子,以便及时地纠正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进行练习,以提高学生练习效率?

    正确答案: 为帮助学生进行练习,提高学生练习效率,应教会小学儿童练习的基本策略,这些策略主要有:
    (1)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
    (2)创设有效的练习情境;
    (3)注意练习任务的同一与变化;
    (4)安排相应的练习类型;
    (5)提供必要的重复次数;
    (6)重视重复与回忆的结合;
    (7)先求正确,后求迅速;
    (8)完整、及时地反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