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以下关于创建C/C+ +程序性能分析任务时配置采集时长,描述正确的是?()A、某次采集配置的采集时长为30s.但是实际采集过程执行完成耗时为15分钟则该15分钟包含30s采集时间,以及1 4分30秒的采集数据解析和采集数据入库时间,采集过程耗时与采集数据量大小有直接关系B、采集日志中的“采集过程”体现的是采集时长内的日志信息C、采集时长就是指实际采集性能数据所花费的时间D、当分析类型选择为Attach to Process时, 无需配置采集时长

题目
以下关于创建C/C+ +程序性能分析任务时配置采集时长,描述正确的是?()

A、某次采集配置的采集时长为30s.但是实际采集过程执行完成耗时为15分钟则该15分钟包含30s采集时间,以及1 4分30秒的采集数据解析和采集数据入库时间,采集过程耗时与采集数据量大小有直接关系

B、采集日志中的“采集过程”体现的是采集时长内的日志信息

C、采集时长就是指实际采集性能数据所花费的时间

D、当分析类型选择为Attach to Process时, 无需配置采集时长


相似考题
更多“以下关于创建C/C+ +程序性能分析任务时配置采集时长,描述正确的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对被配置进行LoggedMDT(最小化路测)的终端, 如果已获得部分可用路测数据,以下哪种描述是正确的?

    A.当配置的记录时长满足后,立即触发连接建立上报数据

    B.当因其它原因建立连接时,若配置的记录时长已满足,上报数据

    C.当因其它原因建立连接时,若配置的记录时长已满足,上报指示“有数据可用”

    D.当因其它原因建立连接时,即使配置的记录时长未满足,上报指示“有数据可用”


    参考答案:D

  • 第2题:

    (2012年)下列关于电子数据审计流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数据采集——数据清理——数据转换——创建中间表——数据分析
    B数据采集——数据转换——数据清理——创建中间表——数据分析
    C数据采集——创建中间表——数据清理——数据转换——数据分析
    D数据采集——创建中间表——数据转换——数据清理——数据分析

    答案:A
    解析:
    采→清→转→验→中→分

  • 第3题:

    以下关于网络管理概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网络管理是指对网络应用系统的综合管理

    B.管理对象是网络中可以被管理的网络设备

    C.网络管理只涉及对网络配置与性能的管理

    D.管理进程时执行网络管理任务的应用程序


    网络管理系统由管理进程、被管对象、代理进程、管理信息库组成

  • 第4题:

    下列关于电子数据审计流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数据采集——数据转换——数据清理——创建中间表——数据分析
    B.数据采集——数据清理——数据转换——创建中间表——数据分析
    C.数据采集——创建中间表——数据清理——数据转换——数据分析
    D.数据采集——创建中间表——数据转换——数据清理——数据分析

    答案:B
    解析:
    电子数据审计的过程:数据采集→数据清理→数据转换→数据验证→创建中间表→数据分析。

  • 第5题:

    下列关于电子数据审计流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数据采集——数据清理——数据转换——创建中间表——数据分析
    B:数据采集——数据转换——数据清理——创建中间表——数据分析
    C:数据采集——创建中间表——数据清理——数据转换——数据分析
    D:数据采集——创建中间表——数据转换——数据清理——数据分析

    答案:A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