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正确
更多“液压管道用的酸洗溶液中应加入一定量的缓蚀剂。() ”相关问题
  • 第1题:

    (2018年)对设备和管道内壁有特殊清洁要求的,如液压、润滑管道的除锈可采用酸洗法。采用酸洗法应符合( )。

    A.循环酸洗法时,组成回路的管道长度不宜超过300m
    B.酸洗时可采用脱脂、酸洗、中和、钝化四工序合一的清洗液
    C.从液压站至使用点的管道宜采用槽式酸洗法
    D.酸洗合格后管道若不马上投入运行,应采取充氮保护措施

    答案:B,D
    解析:
    对设备和管道内壁有特殊清洁要求的,如液压、润滑管道的除锈可采用酸洗法。(3)油库或液压站的管道宜采用槽式酸洗法;从油库或液压站至使用点或工作缸的管道,可采用循环酸洗法。(8)酸洗时可采用脱脂、酸洗、中和、钝化四个工序合一的清洗液(四合一清洗液)进行管道清洗。(11)酸洗合格后的管道,如不能及时投入运行,应采取封闭或充氮保护的措施。

  • 第2题:

    下列因素中,对酸洗除垢效果有影响的是()。

    A缓蚀剂用量

    B酸洗液的温度

    C酸洗液的流速

    D酸洗液的浓度


    D

  • 第3题:

    25、在0.10 mol/L氨水溶液中加入下列哪种化合物后,溶液中OH-离子浓度将会增大(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A.加入一定量的H2O

    B.加入一定量的HCl

    C.加入一定量的NH4Cl

    D.加入一定量的HNO3

    E.加入一定量的NaCl

    F.加入一定量的KCl


    CD 试题分析:根据图像可知,在A、C间任一点,溶液都显碱性,但氯离子浓度不一定大于c(OH — ),A不正确;C点溶液显中性,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H 4 + )=c(Cl — )>c(OH - )=c(H + ),B不正确;25℃ 0.1mol/L 氨水电离度为1.33%,则氨水溶液中c(OH — )=1.33×10 -3 mol/L,则此氨水溶液的pH大于12,C正确;D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铵和氯化氢,且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根据物料守恒可知选项D正确,答案选CD。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综合性试题的考查,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题贴近高考,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意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该题的关键是在明确反应原理的基础上利用好几种守恒关系,即电荷守恒、物料守恒以及质子守恒,然后结合图像和题意灵活运用即可。

  • 第4题:

    对设备和管道内壁有特殊清洁要求的,如液压、润滑管道的除锈可采用酸洗法。采用酸洗法应符合( )。

    A.循环酸洗法时,组成回路的管道长度不宜超过300m
    B.酸洗时可采用脱脂、酸洗、中和、钝化四工序合一的清洗液
    C.从液压站至使用点的管道宜采用槽式酸洗法
    D.酸洗合格后管道若不马上投入运行,应采取充氮保护措施

    答案:B,D
    解析:
    对设备和管道内壁有特殊清洁要求的,如液压、润滑管道的除锈可采用酸洗法。(3)油库或液压站的管道宜采用槽式酸洗法;从油库或液压站至使用点或工作缸的管道,可采用循环酸洗法。(8)酸洗时可采用脱脂、酸洗、中和、钝化四个工序合一的清洗液(四合一清洗液)进行管道清洗。(11)酸洗合格后的管道,如不能及时投入运行,应采取封闭或充氮保护的措施。

  • 第5题:

    在0.10 mol/L氨水溶液中加入下列哪种化合物后,溶液中OH-离子浓度将会增大(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A.加入一定量的H2O

    B.加入一定量的HCl

    C.加入一定量的NH4Cl

    D.加入一定量的HNO3

    E.加入一定量的NaCl

    F.加入一定量的KCl


    加入一定量的 NaCl;加入一定量的 K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