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并联管道1、2.如图20所示。两管的直径相同,沿程阻力系数相同,长度L2=3L1,通过的流量之间的关系为( )。”相关问题
  • 第1题:

    图示长管并联管段1、2,两管段长度I相等,直径d1=2d2,沿程阻力系数相等,则两管 段的流量比Q1/Q2为:


    A. 8. 00
    B. 5. 66
    C. 2. 83
    D. 2. 00

    答案:B
    解析:

  • 第2题:

    长管并联管段1、2,两管段直径相等d1 =d2,沿程阻力系数相等,长度ι1=2ι2,两管段的流量比Q1/ Q2为:

    (A) 0.71 (B) 0.50
    (C) 1.41 (D) 2.00


    答案:A
    解析:

  • 第3题:

    长管并联管段1、2,两管段长度l相等,直径d1=2d2,沿程阻力系数相等,则两管段的流量比Q1/Q2为:

    A. 8. 00 B. 5. 66 C. 2. 83 D. 2. 00


    答案:B
    解析:
    提示:并联管,

  • 第4题:

    两根完全相同的长管道如图所示,只是2管安装位置低于1管,两管的流量关系为:


    A. Q12
    B.Q1>Q2
    C. Q1=Q2
    D.不定

    答案:C
    解析:
    提示:两管道水头差H相等,两完全相同管道的阻抗应一样,则由,可判断出Q1=Q2。

  • 第5题:

    作用水头相同的两管道1、2,两管的直径d1=2d2,沿程阻力系数相同,长度相同, 不计局部损失,则通过的流量关系为( )。

    A. Q1=Q2 B. Q1=2.64Q2 C.Q1=5.66Q2 D. Q1=6.14Q2


    答案:C
    解析:

  • 第6题:

    两水库用两根平行管道连接,管径分别为d、2d,两管长度相同,沿程阻力系数相同,如管径为d的管道流量Q =30L/s ,则管径为2d的流量是:

    A. 120L/s
    B. 169.7L/s
    C. 60L/s
    D. 185.6L/s

    答案:B
    解析:
    169. 7L/s。

  • 第7题:

    如图所示,两根完全相同的长管道,只是安装高度不同,两管的流量关系为:


    A. Q1=Q2
    B. Q12
    C. Q1>Q2
    D. 都有可能

    答案:A
    解析:
    提示 作用水头和管路特性都相同,流量相等。

  • 第8题:

    如图(a)、(b)所示AB两种流动情况,如作用水头,管长、管径、沿程阻力系数都相等,两者的流量关系为(  )。

    A.Qa>Qb
    B.Qa<Qb
    C.Qa=Qb
    D.无法判别

    答案:C
    解析:
    题10图(a)属于短管自由出流,题10图(b)属于短管淹没出流。孔口自由出流与淹没出流的流量公式为:

    两个式子的形式完全相同,且流速系数、流量系数亦相同,但应注意,在自由出流情况下,孔口的水头H是水面至孔口形心的深度,而在淹没出流的情况下,孔口的水头H则是孔口上下游的水面高差。此题中有效作用水头H相同,则流量相等。

  • 第9题:

    两根管径、管长和沿程阻力系数均相同的长管并联。若保持总流量不变,则单根管道过水与两根管道都过水两种情况的水头损失之比为()。

    • A、4
    • B、2
    • C、1
    • D、0.5

    正确答案:A

  • 第10题:

    单选题
    两根长度相同、沿程阻力系数相同的并联管道,其中管道直径之比d1/d2=2,并联管分流点与汇流点之间的水头损失相同,则两管的通过流量之比Q1/Q2为()
    A

    4.0

    B

    8.0

    C

    6.565

    D

    5.656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两管道1,2并联,沿程阻力系数、长度均相等,不考虑局部损失,管道流量Q1=2Q2,则两管的管径关系为(  )。[2016年真题]
    A

    d1=d2

    B

    d1=1.32d2

    C

    d1=2d2

    D

    d1=5.66d2


    正确答案: B
    解析:
    并联管路阻力相等,因此对于并联管路1和2,有S1Q12=S2Q22;因为管道流量Q1=2Q2,得S2=4S1;又因为阻抗S=8λl/(gπ2d5),沿程阻力系数λ、长度l均相等,则S2/S1=(d15/d25)=4,d15=4d25,则d1=1.32d2

  • 第12题:

    单选题
    两等长管,阻力系数相同为常数,流过的流量也相同,两者的直径比为1:2,则其沿程损失之比为多少()
    A

    1:2

    B

    1:4

    C

    32:1

    D

    16:1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如图所示,长管并联管段1、2,两管段直径相等d1=d2,沿程阻力系数相等,长度l1=2l2。两管段的流量比Q1/Q2为:

    A. 0. 71 B. 0. 50 C. 1. 41 D. 2. 00


    答案:A
    解析:
    提示:并联管道流量与阻抗平方根成反比,

  • 第14题:

    两根完全相同的长管道如图所示,只是2管安装位置低于1管,两管的流量关系为:

    A. Q12 B.Q1>Q2
    C. Q1=Q2 D.不定


    答案:C
    解析:
    提示:两管道水头差H相等,两完全相同管道的阻抗应一样,则由,可判断出Q1=Q2。

  • 第15题:

    长管并联管段1、2,两管段长度l相等,直径d1=2d2,沿程阻力系数相等,则两管段的流量比Q1/Q2为:

    (A)8.00(B)5.66(C)2.83(D)2.00


    答案:B
    解析:
    并联管路的水平力关系为hf1=hf2,即(因为两管长度l1=l2).又比阻

  • 第16题:

    图示长管并联管段1、2,两管段直径相等(d1=d2),沿程阻力系数相等,长度l1=2l2。两管段的流量比Q1/Q2为:

    A. 0. 71
    B. 0. 50
    C. 1. 41
    D. 2. 00

    答案:A
    解析:
    0.707

  • 第17题:

    图6-22中,并联管道1、2,两管的直径相同,不计局部损失,沿程阻力系数相同, 长度l2=2l1。通过的流量为( )。

    A. Q1=0.5Q2 B. Q1=Q2 C. Q1=1.4Q2 D. Q1=2Q2


    答案:C
    解析:

  • 第18题:

    两水库用二根平行管道连接,管径分别为d、2d,二管长度相同,沿程阻力系数相同。如管径为d的管道流量Q=30L/s,则管径为2d的流量是(  )。

    A.120L/s
    B.169.7L/s
    C.60L/s
    D.185.6L/s

    答案:B
    解析:

  • 第19题:

    并联长管1、2,两管径相同,沿程阻力系数相同,长度l2=3l1,两者流量之比为:

    A. Q1=Q2
    B. Q1=1.5Q2
    C. Q1=3Q2
    D. Q1=1.73Q2

    答案:D
    解析:
    提示 并联管路中,管径、沿程阻力系数和水头损失均相同,长度l2 =3l1,则

  • 第20题:

    两等长管,阻力系数相同为常数,流过的流量也相同,两者的直径比为1:2,则其沿程损失之比为多少()

    • A、1:2
    • B、1:4
    • C、32:1
    • D、16:1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并联长管1、2,两管管径相同,沿程阻力系数相同,长度l2=3l1,通过两管的流量比为()。

    • A、Q1=Q2
    • B、Q1=1.5Q2
    • C、Q1=3Q2
    • D、Q1=1.73Q2

    正确答案:D

  • 第22题:

    单选题
    两直径相同的并联管道1、2,不计局部损失,沿程阻力系数相同,l1=2l2,通过的流量为(  )。[2017年真题]
    A

    Q1=0.71Q2

    B

    Q1=Q2

    C

    Q1=2Q2

    D

    Q1=4Q2


    正确答案: C
    解析:
    由于管道1、2并联,故存在S1Q12=S2Q22。其中阻抗S=8λl/(gπ2d5)。由题意可知,两管的直径d相同,沿程阻力系数λ相同,g和π为常数,则S1/S2=l1/l2,因此S1=2S2。由Q12/Q22=S2/S1得,Q12=Q22/2,则Q1=0.71Q2

  • 第23题:

    单选题
    两根管径、管长和沿程阻力系数均相同的长管并联。若保持总流量不变,则单根管道过水与两根管道都过水两种情况的水头损失之比为()。
    A

    4

    B

    2

    C

    1

    D

    0.5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