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68~69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20岁。既往健康,有烟酒嗜好。1年前发现左上肢“红线”,伴肿硬,压痛。5个月前感觉右下肢凉、怕冷,麻木,步行后出现小腿疼痛。查体:右下肢发绀,皮温凉,右股动脉弹性好,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未触及。 诊断考虑A.血栓性浅静脉炎B.下肢静脉曲张C.动脉硬化闭塞症D.血栓闭塞性脉管炎E.下肢深静脉血栓

题目

(68~69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20岁。既往健康,有烟酒嗜好。1年前发现左上肢“红线”,伴肿硬,压痛。5个月前感觉右下肢凉、怕冷,麻木,步行后出现小腿疼痛。查体:右下肢发绀,皮温凉,右股动脉弹性好,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未触及。 诊断考虑

A.血栓性浅静脉炎

B.下肢静脉曲张

C.动脉硬化闭塞症

D.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E.下肢深静脉血栓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右下肢凉、怕冷,麻木,行走出现小腿疼痛,查体:右下肢发绀,皮温凉,右股动脉弹性好,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未触及均提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更多“(68~69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20岁。既往健康,有烟酒嗜好。1年前发现左上肢“红线”,伴肿硬,压痛。5个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男性,32岁,既往健康,有烟酒嗜好。1年前发现左上肢"红线",伴肿硬,压痛。5个月前感觉右下肢凉、怕冷,麻木,行走200米出现小腿疼痛。近1个月症状加重,出现夜间疼痛。查体:右下肢发绀,皮温凉,右股动脉弹性好,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未触及。诊断应考虑为

    A、右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

    B、下肢静脉曲张

    C、动脉硬化闭塞症

    D、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E、下肢深静脉血栓


    参考答案:D

  • 第2题:

    男性,32岁,既往健康,有烟酒嗜好。1年前发现左上肢“红线”,伴肿硬,压痛。5个月前感觉右下肢凉、怕冷,麻木,行走200m出现小腿疼痛。近1个月症状加重,出现夜间疼痛。查体:右下肢发绀,皮温凉,右股动脉弹性好。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未触及。
    目前临床分期为

    A. 第一期
    B. 第二期
    C. 第三期
    D. 第四期
    E. 第五期

    答案:B
    解析: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第二期表现为间歇性跛行明显,疼痛转为持续性静息痛,夜间剧烈。检查患肢皮温显著降低,色泽苍白,或出现紫斑、潮红,小腿肌萎缩,足背或胫后动脉搏动消失。

  • 第3题:

    患者男,32岁,既往健康,有烟酒嗜好。1年前发现左上肢"红线",伴肿硬、压痛。5个月前感觉右下肢谅、怕冷、麻木,行走200米出现小腿疼痛。近1个月症状加重,出现夜间疼痛。查体:右下肢发绀,皮温凉,右股动脉弹性好,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未触及。

    诊断应考虑为
    A.右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
    B.下肢静脉曲张
    C.动脉硬化闭塞症
    D.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E.下肢深静脉血栓

    答案:D
    解析:

    1.患者1年前发现左上肢\"红线\",伴肿硬、压痛。是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表现,而目前出现间歇性跛行及静息痛,右下肢发绀,皮温凉,是明显的下肢缺血表现。右股动脉弹性好,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未触及,表明动脉闭塞位于肢体远侧,且患者男性,除吸烟外,无其他动脉硬化好发因素,故考虑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故答案应选D。
    2.临床上根据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肢体缺血程度,可分为三期。第一期:局部缺血期,患肢麻木、发凉、怕冷,间歇跛行,可反复出现游走性浅静脉炎。引起缺血的原因,功能性大于器质性。第二期:营养障碍期,前述症状日益加重,间歇跛行越来越明显,疼痛转为持续性静息痛,夜间更剧烈。患肢皮肤温度降低,出现苍白或发绀,此期动脉已处于闭塞状态,以器质性变化为主,仍然掺杂着一些功能性因素。第三期:坏死期,症状日益加重,患肢(趾)端发黑、干瘪、坏疽、溃疡形成。故目前此患者分期为第二期。故答案应选B。

  • 第4题:

    男性,32岁,既往健康,有烟酒嗜好。1年前发现左上肢“红线”,伴肿硬,压痛。5个月前感觉右下肢凉、怕冷,麻木,行走200m出现小腿疼痛。近1个月症状加重,出现夜间疼痛。查体:右下肢发绀,皮温凉,右股动脉弹性好。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未触及。
    该病人诊断应考虑为

    A. 右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
    B. 下肢静脉曲张
    C. 动脉硬化闭塞症
    D.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E. 下肢深静脉血栓

    答案:D
    解析:
    患者1年前发现左上肢“红线”,伴肿硬,压痛,是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表现,而目前出现间歇性跛行及静息痛,右下肢发绀,皮温凉,是明显的下肢缺血表现。右股动脉弹性好,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未触及,表明动脉闭塞位于肢体远侧,且患者男性,除吸烟外,无其他动脉硬化好发因素,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 第5题:

    患者男,32岁,既往健康,有烟酒嗜好。1年前发现左上肢"红线",伴肿硬、压痛。5个月前感觉右下肢谅、怕冷、麻木,行走200米出现小腿疼痛。近1个月症状加重,出现夜间疼痛。查体:右下肢发绀,皮温凉,右股动脉弹性好,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未触及。

    目前临床分期为
    A.第一期
    B.第二期
    C.第三期
    D.第四期
    E.第五期

    答案:B
    解析:

    1.患者1年前发现左上肢\"红线\",伴肿硬、压痛。是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表现,而目前出现间歇性跛行及静息痛,右下肢发绀,皮温凉,是明显的下肢缺血表现。右股动脉弹性好,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未触及,表明动脉闭塞位于肢体远侧,且患者男性,除吸烟外,无其他动脉硬化好发因素,故考虑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故答案应选D。
    2.临床上根据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肢体缺血程度,可分为三期。第一期:局部缺血期,患肢麻木、发凉、怕冷,间歇跛行,可反复出现游走性浅静脉炎。引起缺血的原因,功能性大于器质性。第二期:营养障碍期,前述症状日益加重,间歇跛行越来越明显,疼痛转为持续性静息痛,夜间更剧烈。患肢皮肤温度降低,出现苍白或发绀,此期动脉已处于闭塞状态,以器质性变化为主,仍然掺杂着一些功能性因素。第三期:坏死期,症状日益加重,患肢(趾)端发黑、干瘪、坏疽、溃疡形成。故目前此患者分期为第二期。故答案应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