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某患者因头痛、步态不稳3个月入院,行颅脑MRI检查提示后颅窝占位。如患者表现为躯干性和下肢远端共济失调,行走时两足分离过远,左右摇晃醉汉步态,病变考虑位于A、小脑半球B、脑干C、小脑蚓部D、小脑幕E、小脑脑桥角如病变位于小脑半球,眼部征象为A、垂直性震颤B、水平性震颤C、旋转性震颤D、以上均可出现E、无震颤如出现交叉性麻痹,可能位于A、小脑半球B、脑干C、小脑蚓部D、小脑幕E、小脑脑桥角

题目

某患者因头痛、步态不稳3个月入院,行颅脑MRI检查提示后颅窝占位。如患者表现为躯干性和下肢远端共济失调,行走时两足分离过远,左右摇晃醉汉步态,病变考虑位于A、小脑半球

B、脑干

C、小脑蚓部

D、小脑幕

E、小脑脑桥角

如病变位于小脑半球,眼部征象为A、垂直性震颤

B、水平性震颤

C、旋转性震颤

D、以上均可出现

E、无震颤

如出现交叉性麻痹,可能位于A、小脑半球

B、脑干

C、小脑蚓部

D、小脑幕

E、小脑脑桥角


相似考题
更多“某患者因头痛、步态不稳3个月入院,行颅脑MRI检查提示后颅窝占位。如患者表现为躯干性和下肢远端共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男,19岁。步态不稳2个月,加重伴后颈部疼痛3天入院。头颅MRI提示左侧小脑半球占位性病变。上厕所时突然出现后颈部疼痛加重,呼吸急促。本例患者考虑有

    A、大脑镰下疝

    B、颞叶沟回疝

    C、混合疝

    D、枕骨大孔疝

    E、Cushing反应


    参考答案:D

  • 第2题:

    患者,男性,55岁。头痛3个月,多见于清晨,常出现癫痫发作,经检查诊断为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压增高,拟行开颅手术。

    颅内压增高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A.头痛、抽搐、偏瘫
    B.头痛、呕吐、感觉障碍
    C.头痛、恶心、食欲下降
    D.头痛、抽搐、血压增高
    E.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

    答案:E
    解析:
    2.选项A脑血管造影主要用于疑有脑血管畸形者。选项C、E对颅内占位性病变无诊断价值;颅内高压时禁止做腰穿。CT是诊断颅内占位性病变的首选辅助检查措施。可进一步行MRI检查,以利于确诊。故选B。

  • 第3题:

    患者男性,65岁。头痛3个月,多见于清晨,经检查诊断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压增高,拟行开颅手术。患者入院3天后,体温:38.5℃,烦躁,入院后未排便。

    患者出现便秘时,不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使用开塞露
    B.腹部按摩
    C.使用缓泻剂
    D.用肥皂水高压灌肠
    E.鼓励患者多食蔬菜水果

    答案:D
    解析:
    1.高压灌肠,有诱发脑疝的危险,故此题应选D。

    2.腰穿当颅内压增高明显时,有促成枕骨大孔疝的危险,应避免进行。第2小题应选B。

    3.冬眠降温疗法是应用药物和物理方法降低体温,使患者处于亚低温状态,目的是降低脑耗氧量和脑代谢率,减少脑血流量,增加脑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减轻脑水肿。时间一般为3~5天。故此题应选B。

  • 第4题:

    男,44岁。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4个月入院。入院时意识清。行颅脑MRI检查提示右颞顶占位,中线移位不显著。患者住院完善各项检查及术前准备中,突发头痛加重,颈强(+),右侧肢体肌力0级,意识障碍。第一步处置最重要的是

    A、急诊行肿瘤切除

    B、急诊头颅CT检查

    C、增加甘露醇剂量

    D、检查有无其他合并症

    E、择期手术


    参考答案:B

  • 第5题:

    患者男性,65岁。头痛3个月,多见于清晨,经检查诊断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压增高,拟行开颅手术。患者入院3天后,体温:38.5℃,烦躁,入院后未排便。

    当患者颅内压增高明显时,应避免进行的检查是
    A.CT
    B.腰穿
    C.MRI
    D.静脉取血
    E.血气检查

    答案:B
    解析:
    1.高压灌肠,有诱发脑疝的危险,故此题应选D。

    2.腰穿当颅内压增高明显时,有促成枕骨大孔疝的危险,应避免进行。第2小题应选B。

    3.冬眠降温疗法是应用药物和物理方法降低体温,使患者处于亚低温状态,目的是降低脑耗氧量和脑代谢率,减少脑血流量,增加脑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减轻脑水肿。时间一般为3~5天。故此题应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