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患者男,35岁,反复出现皮肤黄染3个月,同时伴有右上腹轻微胀痛,食欲缺乏,经内科治疗无效。查体:肝大,胆囊增大,血胆红素17μmol/L,AST70U/L,可能诊断是A、黄疸性肝炎B、胆总管结石梗阻C、肝癌D、肝硬化晚期E、壶腹周围癌

题目

患者男,35岁,反复出现皮肤黄染3个月,同时伴有右上腹轻微胀痛,食欲缺乏,经内科治疗无效。查体:肝大,胆囊增大,血胆红素17μmol/L,AST70U/L,可能诊断是

A、黄疸性肝炎

B、胆总管结石梗阻

C、肝癌

D、肝硬化晚期

E、壶腹周围癌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男,35岁,反复出现皮肤黄染3个月,同时伴有右上腹轻微胀痛,食欲缺乏,经内科治疗无效。查体:肝大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男性,35岁。黄疸已1个月,右上腹轻微胀痛,食欲缺乏,经内科治疗无效。查体:肝大,胆囊增大,血胆红素170μmol/L,AST470单位,AKP545单位,AFP>5ng/ml,可能的诊断是

    A、肝癌

    B、黄疸性肝炎

    C、胆总管结石梗阻

    D、肝硬化晚期

    E、壶腹周围癌


    参考答案:E

  • 第2题:

    男性,35岁黄疸已1个月,右上腹轻微胀痛,食欲不振,经内科治疗无效。查体:肝大,胆囊增大,血胆红素170μmol/L,AST470单位,AKP545单位,AFP>5ng/ml,可能诊断是

    A、黄疸性肝炎
    B、胆总管结石梗阻
    C、肝癌
    D、肝硬化晚期
    E、壶腹周围癌

    答案:E
    解析:
    考虑本题选E。
    用排除法最容易解答:
    题干中没有任何关于结石的提示,故不选B。
    AST和AKP的升高,都提示有大量的肝细胞坏死。
    AFP正常,提示暂不考虑肝癌,排除C。
    同样题干也没有肝炎和肝硬化的实验室诊断指标排除AD。

  • 第3题:

    患者男,35岁。黄疸已1个月,右上腹轻微胀痛,食欲不振,经内科治疗无效。查体:肝大,胆囊增大,血胆红素17μmol/L,凡登白试验阳性,转氨酶70U,碱性磷酸酶45U,AFP>50ng/ml,可能诊断是

    A.黄疸型肝炎
    B.胆总管结石梗阻
    C.肝癌
    D.肝硬化晚期
    E.壶腹周围癌

    答案:E
    解析:
    壶腹周围癌黄疸出现较早,进行性加重,亦可呈波动性黄疸。黄疸属阻塞性,皮肤黏膜黄染较明显,多伴有皮肤瘙痒。长期胆汁淤积可致胆汁性肝硬化,胆囊肿大。合并胆道感染者可有高热,寒战,甚至中毒性休克。由于肠道缺乏胆汁、胰液引起消化吸收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饱胀、消化不良、乏力、腹泻或脂肪痢、灰白大便和体重下降等。常可触及肿大的肝脏和胆囊,肝质地硬、光滑。少数病人由于长期黄疸而致胆汁性肝硬化、脾大等。故本题答案为E。

  • 第4题:

    男,35岁.黄疸已1个月,右上腹轻微胀痛,食欲缺乏,经内科治疗无效.查体:肝大,胆囊增大,血胆红素171xmol/L,凡登白直接反应阳性,转氨酶70U,碱性磷酸酶45U,AFΒ>50ng/ml,可能诊断是

    A.黄疸型肝炎

    B.胆总管结石梗阻

    C.肝癌

    D.肝硬化晚期

    E.壶腹周围癌


    正确答案:E

  • 第5题:

    男,35岁。黄疸已1个月,右上腹轻微胀痛,食欲不振,经内科治疗无效。查体:肝大,胆囊增大,血胆红素17μmol/L,凡登白直接反应阳性,转氨酶70单位,碱性磷酸酶45单位,AFP>50ng/ml,可能诊断是

    A、黄疸型肝炎
    B、胆总管结石梗阻
    C、肝癌
    D、肝硬化晚期
    E、壶腹周围癌

    答案:E
    解析:
    壶腹周围癌可引起胆总管和主胰管的梗阻。另外患者碱性磷酸酶高,胆囊增大,提示肿瘤。
    凡登白试验一种临床化验检查项目、化验标本为静脉血的血清、参考值:直接反应为阴性,间接反应为弱阳性或阴性、直接及间接反应均为阳性、见于肝细胞性黄疸、直接反应阳性见于阻塞性黄疸、间接反应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疸。
    壶腹周围癌系指生长在壶腹、十二指肠乳头、胆总管下端、十二指肠内侧壁癌的总称。其共同特点是:在癌肿较小时即可引起胆总管和主胰管的梗阻。病程进展缓慢,黄疸出现早,手术切除率60%左右,五年治愈率35%~40%。临床表现有:进行性加重的无痛性黄疸,偶因癌瘤坏死,胆管再通而呈现波动。长期胆汁淤积可致胆汁性肝硬化,胆囊肿大。合并胆道感染者可有高热,寒战,甚至中毒性休克。所以考虑E项的诊断最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