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患者男性,56岁,直肠癌行Miles手术后1年半,乙状结肠造口逐渐膨出,站立时明显,平卧后消失。造口膨出近半年逐渐增大、明显。无腹痛,腹胀,停止排期排便。患者目前最可能的诊断是( )A、造口肠管脱垂B、造口旁疝C、造口周围腹壁膨出D、切口疝E、内疝F、造口旁疝嵌顿根据目前考虑的诊断,给出下一步的检查及治疗( )A、腹部CT检查,行脱垂肠管切除,造口原位重建术B、腹部CT检查,行造口旁疝修补术C、腹部CT检查,造口周围腹壁膨出多由于腹壁神经损伤导致,保守治疗D、腹部CT检查,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E、腹部CT检

题目

患者男性,56岁,直肠癌行Miles手术后1年半,乙状结肠造口逐渐膨出,站立时明显,平卧后消失。造口膨出近半年逐渐增大、明显。无腹痛,腹胀,停止排期排便。患者目前最可能的诊断是( )A、造口肠管脱垂

B、造口旁疝

C、造口周围腹壁膨出

D、切口疝

E、内疝

F、造口旁疝嵌顿

根据目前考虑的诊断,给出下一步的检查及治疗( )A、腹部CT检查,行脱垂肠管切除,造口原位重建术

B、腹部CT检查,行造口旁疝修补术

C、腹部CT检查,造口周围腹壁膨出多由于腹壁神经损伤导致,保守治疗

D、腹部CT检查,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

E、腹部CT检查,急诊行剖腹探查,避免内疝肠管坏死

F、腹部CT检查,手法复位嵌顿肠管,如复位失败应急诊手术,防止嵌顿肠管坏死

目前造口旁疝的手术修补方式包括( )A、造口旁疝原位修补:组织对组织缝合

B、造口旁疝原位修补:应用聚丙烯补片,置于腹膜前间隙修补

C、造口旁疝原位修补:应用聚丙烯补片,置于腹膜内修补

D、造口移位。原位应用聚丙烯补片,置于腹膜前间隙修补

E、造口移位。原位应用聚丙烯补片,置于腹膜内修补

F、造口旁疝原位修补:腹腔镜下将膨化聚四氟乙烯补片置入腹腔内修补

腹腔镜下腹腔内补片修补造口旁疝的优势为( )A、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疼痛轻微,可以早期下床活动,肠蠕动恢复早

B、手术切口小,减少切口疝、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C、手术区域浆液性肿发生率低

D、手术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E、手术经济,费用低,易于被患者接受

F、原位修补,减少创伤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男性,56岁,直肠癌行Miles手术后1年半,乙状结肠造口逐渐膨出,站立时明显,平卧后消失。造口膨出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男性,50岁,因直肠癌行Miles术,护士在护理患者伤口时应注意正确的换药顺序是

    A.会阴部切口、腹部切口、造瘘日

    B.会阴部切口、造瘘口、腹部切口

    C.腹部切口、会阴部切口、造瘘口

    D.腹部切口、造瘘口、会阴部切口

    E.造瘘口、腹部切口、会阴部切口


    正确答案:C
    进行伤口换药时应遵循从相对清洁伤口到污染伤口的换药顺序。

  • 第2题:

    男性,50岁,因直肠癌行Miles术,护士在护理患者伤口时应注意正确的换药顺序是

    A.会阴部切口-腹部切口-造瘘口
    B.会阴部切口-造瘘口-腹部切口
    C.腹部切口-会阴部切口-造瘘口
    D.造瘘口-腹部切口-会阴部切口
    E.腹部切口-造瘘口-会阴部切口

    答案:C
    解析:

  • 第3题:

    11、下列有关直肠癌行结肠造口术后的护理,说法正确的是

    A.腹壁切口与肠造口间可不用塑料薄膜隔开

    B.术后2-3天,肠蠕动恢复后开放造口

    C.造口开放后,患者应避免造口侧卧位

    D.可以吃产气的食物,促进肠道蠕动


    B

  • 第4题:

    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70岁,间断性便秘15年,时有腹部胀痛,便后缓解。1天前用力排便时突发腹部剧痛,腹胀、恶心,未呕吐。停止排便排气。P112次/分,BP80/60mmHg。查体:腹部膨隆,以左侧明显;全腹压痛,以左下腹为重,伴肌紧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消失。

    术中见乙状结肠顺时针扭转60°,肠管已发黑,行乙状结肠切除后,往左下腹部行暂时性造口。此时对患者的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A:术后第2天开始扩张瘘口,以防造瘘口狭窄
    B:用氧化锌软膏保护瘘口周围皮肤
    C:肠蠕动恢复后可逐渐恢复饮食
    D:生命体征平稳后予以半坐位
    E:造瘘口袋内容物超过1/3应更换

    答案:A
    解析:

  • 第5题:

    患者,男性,57岁。直肠癌行Miles手术。术后1个月,患者出现腹部胀痛,恶心。腹壁造口检查:肠壁浅红色,弹性差,造口可伸入一小指。该患者可能出现的术后并发症是

    A.造口肠段血运障碍
    B.吻合口瘘
    C.肠粘连
    D.造口狭窄
    E.便秘

    答案:D
    解析:
    造口应可伸入两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