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关于妨害文物管理罪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故意损毁文物罪,是指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不包括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 B.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是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给外国人,私自赠送给外国人的不构成此罪 C.非法出售、私赠文物藏品罪的犯罪主体是国有博物馆、图书馆等单位 D.倒卖文物罪要求以牟利为目的

题目
关于妨害文物管理罪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故意损毁文物罪,是指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不包括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
B.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是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给外国人,私自赠送给外国人的不构成此罪
C.非法出售、私赠文物藏品罪的犯罪主体是国有博物馆、图书馆等单位
D.倒卖文物罪要求以牟利为目的

相似考题
更多“关于妨害文物管理罪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相关问题
  • 第1题:

    司机方某因拒绝缴纳道路通行费而与收费站工作人员郑某发生冲突,将郑某左臂打伤,经法医鉴定为轻伤。对方某的行为认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妨害公务罪
    B.故意伤害罪
    C.寻衅滋事罪
    D.妨害公务罪与故意伤害罪择一重罪处罚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妨害公务罪的认定。妨害公务罪表现为阻碍公务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履行职责。收费站收取公路通行费的行为,属于一种经营行为。而非执法行为。郑某的行为不属于公务行为,不符合妨害公务罪的对象要件,该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 第2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洗钱罪上游犯罪的有( )。

    A.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B.妨害信用卡管理罪
    C.职务侵占罪
    D.集资诈骗罪

    答案:A,B,D
    解析:
    刑法规定的洗钱罪的上游犯罪为: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故选A、B、D项。此为高频考点,务必铭记。

  • 第3题:

    关于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本罪具有窃取文物的目的
    B.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并窃取文物的,以本罪与盗窃罪并罚
    C.行为人只要实施了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行为,即构成本罪的既遂,至于是否窃取了文物,并不影响成立本罪的既遂
    D.在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过程中,又损毁珍贵文物或者名胜古迹的,应当以本罪与故意损毁文物罪、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并罚

    答案:A,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的认定。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并窃取文物的,以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论处,B选项错误。在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过程中,又损毁珍贵文物或者名胜古迹的,应当以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处罚,D选项错误。

  • 第4题:

    甲盗掘国家重点保护的古墓葬,窃取大量珍贵文物,并将部分义物偷偷运往境外出售牟利。司法机关发现后,甲为毁灭罪证将剩余珍贵文物损毁。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运往境外出售与损毁文物,属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对甲应以盗掘古墓葬罪、盗窃罪论处
    B:损毁文物是为自己毁灭证据的行为,不成立犯罪,对甲应以盗掘古墓葬罪、盗窃罪、走私文物罪论处
    C:盗窃文物是盗掘古墓葬罪的法定刑升格条件,对甲应以盗掘古墓葬罪、走私文物罪、故意损毁文物罪论处
    D:盗掘古墓葬罪的成立不以盗窃文物为前提,对甲应以盗掘古墓葬罪、盗窃罪、走私文物罪、故意损毁文物罪论处

    答案:A,B,D
    解析:
    【考点】盗掘古墓葬罪【详解】根据《刑法》第328条的规定,盗窃珍贵文物是盗掘古墓葬罪法定刑升格条件,因此,本案中盗窃文物的行为不构成盗窃罪。选项ABD都是错误的。不可罚的事后行为,也称为共罚的事后行为,是指在状态犯的场合,利用该犯罪行为的结果的行为,如果孤立地看,符合其他犯罪的构成要件,但是由于被综合评价在该状态犯中,故没有必要另认定为其他犯罪。但是如果事后行为侵犯新的法益,则后一行为构成其他犯罪。与属于种类物的一般财物不同,文物是特定物,将文物运往境外出售与损毁文物的行为,都已经侵害了新的法益,因此不能将其视为不可罚的事后行为,而是构成走私文物罪与故意损毁文物罪。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

  • 第5题:

    妨害信用卡管理,窃取、收买或者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依照《刑法》关于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的规定处罚。()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下列关于开设赌场罪说法正确的是:()

    • A、开设赌场罪不需要以营利为目的
    • B、设立承包、租赁赌场的,应当认定为开设赌场罪
    • C、建立赌博网站的,应当认定为开设赌场罪
    • D、为赌博网站担任代理的,应当认定为开设赌场罪

    正确答案:B,C,D

  • 第7题:

    关于文物类犯罪,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刘某将其爷爷土改时隐匿的一缸银元出售给文物贩子,不构成倒卖文物罪
    • B、孙某穷困潦倒,迫于生计将祖传的文物高价卖给了古董爱好者,孙某不构成倒卖文物罪
    • C、国有博物馆馆长以自己的名义将文物送给朋友,馆长构成非法私赠文物藏品罪
    • D、将国家禁止出口的古董高价卖给外国人的,构成非法向外国人出售珍贵文物罪

    正确答案:A,B,D

  • 第8题:

    多选题
    关于妨害文物管理罪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

    故意损毁文物罪,是指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不包括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

    B

    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是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售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给外国人,私自赠送给外国人的不构成此罪

    C

    非法出售、私赠文物藏品罪的犯罪主体是国有博物馆、图书馆等单位

    D

    倒卖文物罪要求以牟利为目的


    正确答案: C,D
    解析:
    A项,故意损毁文物罪保护的对象包括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
    B项,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私自赠送给外国人的,也是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
    C项,《刑法》第327条规定,非法出售、私赠文物藏品罪是指国有博物馆、图书馆等单位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国家保护的文物藏品出售或者私自赠送给非国有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
    D项,《刑法》第326条规定,倒卖文物罪,是指以牟利为目的,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情节严重的行为。

  • 第9题:

    多选题
    关于妨害文物管理罪,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非法向外国人赠送珍贵文物罪中的“珍贵文物”,只能是行为人“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

    B

    过失损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即使是造成严重后果的,也不构成犯罪

    C

    非法私赠文物藏品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国有博物馆、图书馆等单位

    D

    行为人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主观方面要求具有以牟利为目的


    正确答案: D,A
    解析:
    A项,《刑法》第325条规定,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赠送给外国人的,构成非法向外国人赠送珍贵文物罪。据此,非法向外国人赠送珍贵文物罪中的“珍贵文物”,只能是行为人“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
    B项,《刑法》第324条第3款规定,过失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造成严重后果的,成立过失损毁文物罪
    C项,《刑法》第327条规定,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国有博物馆、图书馆等单位将国家保护的文物藏品出售或者私自送给非国有单位或者个人的,构成非法出售、私赠文物藏品罪
    D项,《刑法》第326条规定,以牟利为目的,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情节严重的,构成倒卖文物罪。

  • 第10题:

    多选题
    关于妨害国防利益罪,下列哪些说法正确的?()
    A

    战时故意延误军事订货罪可以是单位犯罪

    B

    战时故意提供虚假敌情罪的主体必须是军人

    C

    非法买卖军用标志罪可以是单位犯罪

    D

    抢夺武装部队印章罪的犯罪主体既可以是军人,也可以是非军人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本题考查妨害国防利益罪中具体个罪的犯罪主体。参见《刑法》第380条战时拒绝、故意延误军事订货罪的规定:"战时拒绝或者故意延误军事订货,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1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 第11题:

    多选题
    在下列哪些选项中,时间、地点或者方法是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构成因素?(  )
    A

    非法捕捞水产品罪

    B

    虚报注册资本罪

    C

    叛逃罪

    D

    倒卖文物罪


    正确答案: A,B
    解析:
    一般情况下,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不是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因素,只有在某些特殊的犯罪中,法律才把它们规定为犯罪构成的要素。
    A项,根据《刑法》第340条的规定,违反保护水产资源法规,在禁渔区禁渔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捕捞水产品,构成非法捕捞水产品罪。
    BD两项,虚报注册资本罪与倒卖文物罪均没有时间、地点或者方法上的要求。
    C项,《刑法》第109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构成叛逃罪。

  • 第12题:

    单选题
    司机方某因拒绝缴纳道路通行费而与收费站工作人员郑某发生冲突,将郑某左臂打伤,经法医鉴定为轻伤。对方某的行为认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

    妨害公务罪

    B

    故意伤害罪

    C

    寻衅滋事罪

    D

    妨害公务罪与故意伤害罪择一重罪处罚


    正确答案: A
    解析:
    妨害公务罪表现为阻碍公务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履行职责。收费站收取公路通行费的行为,属于一种经营行为,而非执法行为。郑某的行为不属于公务行为,不符合妨害公务罪的对象要件,该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 第13题:

    对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妨害公务罪
    B.走私罪
    C.择一重罪处罚
    D.数罪并罚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走私罪与妨害公务罪的竞合问题。根据《刑法》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行为,以走私罪和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罪,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 第14题:

    关于妨害作证罪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
    B.妨害作证罪可以发生在各种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只能发生在刑事诉讼中
    C.采取暴力手段阻止证人作证或指使他人作伪证而触犯其他罪名的,应当数罪并罚
    D.司法工作人员犯妨害作证罪的,从重处罚

    答案:A,B,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妨害作证罪的认定。因采取暴力手段阻止证人作证或指使他人作伪证而触犯其他罪名的。应当按照处理牵连犯的原则,从一重罪处断。

  • 第15题:

    关于可以适用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的案件范围,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交通肇事罪
    B: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
    D:刑讯逼供罪

    答案:A,C
    解析:
    【考点】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范围【详解】《刑事诉讼法》第277条规定:“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根据《刑法》第133条规定,交通肇事罪属于过失犯罪,除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外,法定刑为7年以下有期徒刑,选项A正确。根据《刑法》第233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故选项C正确。根据《刑法》第247条的规定,刑讯逼供罪的犯罪主体为司法工作人员,法定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的规定从重处罚。因此,该罪虽然属于《刑法》第四章规定的犯罪,但是并非因“民间纠纷”引起,因此选项D错误。B选项值得商榷。司法部公布答案为AC,排除B选项。而根据《刑法》第257条规定,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件一般为自诉,但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则属于公诉案件,依法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符合《刑事诉讼法》第277条规定的“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且“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据此,B选项符合题意。

  • 第16题:

    什么是妨害公务罪?其构成特征是什么?认定本罪应当划清与哪些犯罪的界限?


    正确答案: 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履行职责,或者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造成严重的后果的行为。
    特征:本罪具有如下特征: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和红十字会的公务活动。
    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代表大会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履行职责的行为,或者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4、本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即明知是上述人员正在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履行职责而加以阻碍。
    认定本罪应当划清以下界限:
    1、妨害公务罪与非罪的界限。
    2、妨害公务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
    3、妨害公务案件中一罪与数罪的界限。

  • 第17题:

    关于妨害国防利益罪,下列哪些说法正确的?()

    • A、战时故意延误军事订货罪可以是单位犯罪
    • B、战时故意提供虚假敌情罪的主体必须是军人
    • C、非法买卖军用标志罪可以是单位犯罪
    • D、抢夺武装部队印章罪的犯罪主体既可以是军人,也可以是非军人

    正确答案:A,C,D

  • 第18题:

    关于破坏监管秩序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监犯向多名监管人员行贿,大肆享受监狱特权的,可以认定为破坏监管秩序罪
    • B、监犯指使其他监犯殴打另外的被监管人,致使另外的被监管人上吊自杀,可以认定破坏监管秩序罪
    • C、监犯殴打监管人员,扰乱正常的监管秩序,可以认定为破坏监管秩序罪
    • D、犯罪主体是依法被关押的罪犯

    正确答案:B,C,D

  • 第19题:

    甲走私获利100万元请知道真相的乙帮忙汇往国外,请问对于乙的行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构成妨害司法罪
    • B、构成洗钱罪
    • C、构成非法经营罪
    • D、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问答题
    什么是妨害公务罪?其构成特征是什么?认定本罪应当划清与哪些犯罪的界限?

    正确答案: 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履行职责,或者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造成严重的后果的行为。
    特征:本罪具有如下特征: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和红十字会的公务活动。
    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代表大会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履行职责的行为,或者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4、本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即明知是上述人员正在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履行职责而加以阻碍。
    认定本罪应当划清以下界限:
    1、妨害公务罪与非罪的界限。
    2、妨害公务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
    3、妨害公务案件中一罪与数罪的界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下列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是(  )。
    A

    投敌叛变罪

    B

    投放危险物质罪

    C

    妨害国(边)境管理罪


    正确答案: C
    解析:
    危害国家安全罪包括: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武装叛乱、暴乱罪;颠覆国家政权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投敌叛变罪:叛逃罪;间谍罪;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资敌罪。B项,投放危险物质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C项,妨害国(边)境管理罪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 第22题:

    问答题
    妨害公务罪的特征是什么?认定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人大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或者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或者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1)妨害公务罪的特征
    ①侵犯的客体具体指国家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红十字会等正常的公务活动。侵害的对象是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上述机关的工作人员。
    ②在客观方面一般表现为采用暴力或者威胁的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但是,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后果的,即使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也构成本罪。采用暴力、威胁方法实施犯罪行为,属于行为犯;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实施犯罪,要求有严重后果,属于结果犯。
    ③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已满16周岁并具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
    ④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正在依法执行职务,而故意予以阻碍。
    (2)认定妨害公务罪需注意的问题
    ①罪与非罪的界限。对于公民正当合法的行为或者虽有阻碍行为但情节显著轻微的,不能认为是构成妨害公务罪
    ②本罪与相关犯罪的界限。
    a.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中受委托从事行政执法活动的事业编制人员依法执行行政职务的行为;暴力抗拒人民法院执行行为的;以暴力、威胁,或者聚众哄闹、冲击执行现场,围困、扣押、殴打执行人员,阻碍法院执行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以妨害公务罪论处。
    b.对于暴力阻碍公务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履行职责,造成执行职务或履行职责人员重伤或者死亡的,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论处;致人轻伤的,按妨害公务罪从重处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关于破坏监管秩序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

    监犯向多名监管人员行贿,大肆享受监狱特权的,可以认定为破坏监管秩序罪

    B

    监犯指使其他监犯殴打另外的被监管人,致使另外的被监管人上吊自杀,可以认定破坏监管秩序罪

    C

    监犯殴打监管人员,扰乱正常的监管秩序,可以认定为破坏监管秩序罪

    D

    犯罪主体是依法被关押的罪犯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本题考查破坏监管秩序罪的具体适用。详见《刑法》第315条的规定:"依法被关押的罪犯,有下列破坏监管秩序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一)殴打监管人员的;(二)组织其他被监管人破坏监管秩序的;(三)聚众闹事,扰乱正常监管秩序的;(四)殴打、体罚或者指使他人殴打、体罚其他被监管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