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甲花4万元收买被拐卖妇女周某做智障儿子的妻子,周某不从,伺机逃走。甲为避免人财两空,以3万元将周某出卖。(事实一)乙收买周某,欲与周某成为夫妻,周某不从,乙多次暴力强行与周某发生性关系。(事实二)不久,周某谎称怀孕要去医院检查,乙信以为真,周某乘机逃走向公安机关报案。警察丙带人先后抓获了甲、乙。讯问中,乙仅承认收买周某,拒不承认强行与周某发生性关系。丙恼羞成怒,当场将乙的一只胳膊打成重伤。乙大声呻吟,丙以为其佯装受伤不予理睬。(事实三)深夜,丙上厕所,让门卫丁(临时工)帮忙看管乙。乙发现丁是老乡,请求丁放

题目
甲花4万元收买被拐卖妇女周某做智障儿子的妻子,周某不从,伺机逃走。甲为避免人财两空,以3万元将周某出卖。(事实一)
乙收买周某,欲与周某成为夫妻,周某不从,乙多次暴力强行与周某发生性关系。(事实二)
不久,周某谎称怀孕要去医院检查,乙信以为真,周某乘机逃走向公安机关报案。警察丙带人先后抓获了甲、乙。讯问中,乙仅承认收买周某,拒不承认强行与周某发生性关系。丙恼羞成怒,当场将乙的一只胳膊打成重伤。乙大声呻吟,丙以为其佯装受伤不予理睬。(事实三)
深夜,丙上厕所,让门卫丁(临时工)帮忙看管乙。乙发现丁是老乡,请求丁放人。丁说:“行,但你以后如被抓住,一定要说是自己逃走的。”乙答应后逃走,丁未阻拦。(事实四)
关于事实三的定性,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11年)

A.丙行为是刑讯逼供的结果加重犯
B.对丙行为应以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
C.对丙行为应以刑讯逼供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实行并罚
D.对丙行为应以刑讯逼供罪和故意伤害罪实行并罚

相似考题
更多“甲花4万元收买被拐卖妇女周某做智障儿子的妻子,周某不从,伺机逃走。甲为避免人财两空,以3万元将周某出卖。(事实一)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花4万元收买被拐卖妇女周某做智障儿子的妻子,周某不从,伺机逃走。甲为避免人财两空,以3万元将周某出卖。(事实一)
    乙收买周某,欲与周某成为夫妻,周某不从,乙多次暴力强行与周某发生性关系。(事实二)不久,周某谎称怀孕要去医院检查,乙信以为真,周某乘机逃走向公安机关报案。警察丙带人先后抓获了甲、乙。讯问中,乙仅承认收买周某,拒不承认强行与周某发生性关系。丙恼羞成怒,当场将乙的一只胳膊打成重伤。乙大声呻吟,丙以为其佯装受伤不予理睬。(事实三)
    深夜,丙上厕所,让门卫丁(临时工)帮忙看管乙。乙发现丁是老乡,请求丁放人。丁说:“行,但你以后如被抓住,一定要说是自己逃走的。”乙答应后逃走,丁未阻拦。(事实四)
    关于事实四,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2011年)

    A.乙构成脱逃罪,丁不构成犯罪
    B.乙构成脱逃罪,丁构成私放在押人员罪
    C.乙离开讯问室征得了丁的同意,不构成脱逃罪,丁构成私放在押人员罪
    D.乙与丁均不构成犯罪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脱逃罪、私放在押人员罪。 乙作为被关押的犯罪嫌疑人,脱离监管的,成立脱逃罪。丁作为门卫(临时工),不是依法从事监管工作的司法工作人员,不具备私放在押人员罪的主体身份,其帮助乙脱逃应按照脱逃罪的共犯处理。因此,应对丁以脱逃罪的共犯论处。故ABCD项错误,当选。

  • 第2题:

    甲花4万元收买被拐卖妇女周某做智障儿子的妻子,周某不从,伺机逃走。甲为避免人财两空,以3万元将周某出卖。(事实一)
    乙收买周某,欲与周某成为夫妻,周某不从,乙多次暴力强行与周某发生性关系。(事实二)
    不久,周某谎称怀孕要去医院检查,乙信以为真,周某乘机逃走向公安机关报案。警察丙带人先后抓获了甲、乙。讯问中,乙仅承认收买周某,拒不承认强行与周某发生性关系。丙恼羞成怒,当场将乙的一只胳膊打成重伤。乙大声呻吟,丙以为其佯装受伤不予理睬。(事实三)
    深夜,丙上厕所,让门卫丁(临时工)帮忙看管乙。乙发现丁是老乡,请求丁放人。丁说:“行,但你以后如被抓住,一定要说是自己逃走的。”乙答应后逃走,丁未阻拦。(事实四)
    关于事实二的定性,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乙行为成立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与强奸罪,应当实行并罚
    B.乙行为仅成立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因乙将周某当作妻子,故周某不能成为乙的强奸对象
    C.乙行为仅成立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因乙将周某当作妻子,故缺乏强奸罪的故意
    D.乙行为仅成立强奸罪,因乙收买周某就是为了使周某成为妻子,故收买行为是强奸罪的预备行为

    答案:B,C,D
    解析:
    本题考查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强奸罪。 依照《刑法》第241条第2款的规定,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强行与其发生性关系的,依照《刑法》第236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收买女子作为“妻子”,事实上并不是妻子,不同于“婚内强奸”。行为人也明知自己与对方并没有被法律所认可的婚姻关系,而违背女子意志强行发生性关系的,成立强奸罪。同时该条第4款规定:“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并有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的犯罪行为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据此,乙收买女子成立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强行与女子发生性关系成立强奸罪,对乙应该数罪并罚。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 第3题:

    甲花4万元收买被拐卖妇女周某做智障儿子的妻子,周某不从,伺机逃走。甲为避免人财两空,以3万元将周某出卖。(事实一)
    乙收买周某,欲与周某成为夫妻,周某不从,乙多次暴力强行与周某发生性关系。(事实二)
    不久,周某谎称怀孕要去医院检查,乙信以为真,周某乘机逃走向公安机关报案。警察丙带人先后抓获了甲、乙。讯问中,乙仅承认收买周某,拒不承认强行与周某发生性关系。丙恼羞成怒,当场将乙的一只胳膊打成重伤。乙大声呻吟,丙以为其佯装受伤不予理睬。(事实三)
    深夜,丙上厕所,让门卫丁(临时工)帮忙看管乙。乙发现丁是老乡,请求丁放人。丁说:“行,但你以后如被抓住,一定要说是自己逃走的。”乙答应后逃走,丁未阻拦。(事实四)
    关于事实一的定性,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2011年)

    A.甲行为应以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与拐卖妇女罪实行并罚
    B.甲虽然实施了收买与拐卖二个行为,但由于二个行为具有牵连关系,对甲仅以拐卖妇女罪论处
    C.甲虽然实施了收买与拐卖二个行为,但根据《刑法》的特别规定,对甲仅以拐卖妇女罪论处
    D.由于收买与拐卖行为侵犯的客体相同,而且拐卖妇女罪的法定刑较重,对甲行为仅以拐卖妇女罪论处,也能做到罪刑相适应

    答案:C,D
    解析:
    本题考查拐卖妇女罪。 A项,《刑法》第241条第5款规定:“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又出卖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四十条(拐卖妇女罪)的规定定罪处罚。”故A项错误,不当选, B项,这里的两罪并没有牵连关系,本案中,收买并非为了出卖,即收买行为既非出卖行为的手段行为也非原因行为,出卖是收买行为完成后临时起意的。故B项错误,不当选。 C项,《刑法》第241条第5款规定:“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又出卖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四十条(拐卖妇女罪)的规定定罪处罚。”故C项正确,当选。 D项,收买被拐卖妇女罪与拐卖妇女罪侵犯的都是妇女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侵犯的客体相同,但是基于刑事政策的考虑,前者法定最高刑仅为3年有期徒刑,后者法定最低刑为5年有期徒刑,最高为死刑。后罪明显偏重,两罪仅按照后罪处罚也符合惩罚犯罪、保护法益的要求,符合罪刑均衡。根据刑法的规定,收买后又拐卖的,只以拐卖妇女罪论处。因此,只以拐卖妇女罪论处,也能做到罪刑相适应。故D项正确,当选。

  • 第4题:

    下列对与妇女有关的犯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以出卖为目的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后经该女同意,将其卖给单身的邻居王某甲不构成犯罪

      B.甲男与乙女合谋,将乙“卖给”他人为妻,得款后即伺机溜走,甲、乙均不构成拐卖妇女罪

      C.15周岁的李某绑架妇女并强奸该妇女,不构成拐卖妇女罪,也不构成强奸罪

      D.甲拐卖妇女乙,并强迫乙卖淫,甲构成拐卖妇女罪和强迫卖淫罪,应数罪并罚


    答案:B
    解析:
    B。A构成拐卖妇女罪;B构成诈骗罪;C构成强奸罪,不构成拐卖妇女罪;D拐卖妇女中有强奸行为的,法定刑升格,不另定罪。

  • 第5题:

    甲花4万元收买被拐卖妇女周某做智障儿子的妻子,周某不从,伺机逃走。甲为避免人财两空,以3万元将周某出卖。(事实一)
    乙收买周某,欲与周某成为夫妻,周某不从,乙多次暴力强行与周某发生性关系。(事实二)
    不久,周某谎称怀孕要去医院检查,乙信以为真,周某乘机逃走向公安机关报案。警察丙带人先后抓获了甲、乙。讯问中,乙仅承认收买周某,拒不承认强行与周某发生性关系。丙恼羞成怒,当场将乙的一只胳膊打成重伤。乙大声呻吟,丙以为其佯装受伤不予理睬。(事实三)
    请根据上述案情回答89-91题
    关于事实一的定性,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甲行为应以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与拐卖妇女罪实行并罚
    B.甲虽然实施了收买与拐卖二个行为,但由于二个行为具有牵连关系,对甲仅以拐卖妇女罪论处
    C.甲虽然实施了收买与拐卖二个行为,但根据《刑法》的特别规定,对甲仅以拐卖妇女罪论处
    D.由于收买与拐卖行为侵犯的客体相同,而且拐卖妇女罪的法定刑较重,对甲行为仅以拐卖妇女罪论处,也能做到罪刑相适应

    答案:C,D
    解析:
    《刑法》第241条第5款规定,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又出卖的,依照拐卖妇女、儿童罪定罪处罚。此处收买和出卖两行为的目的不同,不存在手段与目的的牵连关系,因此不是牵连犯,而是典型的数罪,但是基于《刑法》的特别规定,只按照拐卖妇女罪一罪处罚。收买被拐卖妇女罪与拐卖妇女罪侵犯的都是妇女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但是基于刑事政策的考虑,前者法定最高刑仅为三年有期徒刑,后者法定最低刑为五年有期徒刑,最高为死刑。后罪明显偏重,两罪仅按照后罪处罚也符合惩罚犯罪、保护法益的要求,符合罪刑均衡。故A,B项错误,C,D项正确。

  • 第6题:

    某地政府为村民发放扶贫补贴,由各村村委会主任审核本村申请材料并分发补贴款。某村村委会主任王某、会计刘某以及村民陈某合谋伪造申请材料,企图每人套取5万元补贴款。王某任期届满,周某继任村委会主任后,政府才将补贴款拨到村委会。周某在分发补贴款时,发现了王某、刘某和陈某的企图,便只发给三人各3万元,将剩余6万元据为己有。三人心知肚明,但不敢声张。(事实一)

      后周某又想私自非法获取土地征收款,欲找县国土局局长张某帮忙,遂送给县工商局局长李某10万元,托其找张某说情。李某与张某不熟,送5万元给县财政局局长胡某,让胡某找张某。胡某找到张某后,张某碍于情面,违心答应,但并未付诸行动。(事实二)

      周某为感谢胡某,从村委会账户取款20万元购买玉器,并指使会计刘某将账做平。周某将玉器送给胡某时,被胡某拒绝。周某只好将玉器退还商家,将退款20万元返还至村委会账户,并让刘某再次平账。(事实三)
    关于事实三的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周某挪用村委会20万元购买玉器行贿,属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构成挪用公款罪

    B.周某使用村委会20万元购买玉器,属贪污行为,但后又将20万元还回,构成犯罪中止

    C.刘某第一次帮周某将账面做平,属于帮周某成功实施犯罪行为,与周某构成共同犯罪

    D.刘某第二次帮周某将账面做平,属于作假证明掩护周某的犯罪行为,构成包庇罪

    答案:C
    解析:
    选项 A 错误,选项 C 正确。因为没说侵占对象是扶贫金,应当不构成贪污罪。行为人在村委会账户取款后采取虚假发票平帐、销毁有关帐目等手段,使所挪用的公款难以在单位财务帐目上反映出来,且没有归还行为的,构成职务侵占罪。刘某帮助平账的行为构成共同犯罪。选项 B 错误。对于贪污罪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标准,从主客观相统一的原理出发,贪污罪的所谓齐备犯罪构成的所有要件,就是行为人客观上完成了贪污行为并占有了公共财物,主观上达到了非法占有的目的。否则,就属于贪污未遂。换句话说,贪污罪犯罪构成要64件齐备的客观标志,是侵吞、窃取、骗取等犯罪行为造成了行为人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实际结果;贪污罪犯罪构成齐备的主观标志,是行为人达到了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目的。选项 D 错误。窝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可知包庇罪发生在刑事诉讼中,妨害的是刑事司法秩序,而本案并没有处于刑事诉讼中。

  • 第7题:

    甲花4万元收买被拐卖妇女周某做智障儿子的妻子,周某不从,伺机逃走。甲为避免人财两空,以3万元将周某出卖。(事实一)
    乙收买周某,欲与周某成为夫妻,周某不从,乙多次暴力强行与周某发生性关系。(事实二)
    不久,周某谎称怀孕要去医院检查,乙信以为真,周某乘机逃走向公安机关报案。警察丙带人先后抓获了甲、乙。讯问中,乙仅承认收买周某,拒不承认强行与周某发生性关系。丙恼羞成怒,当场将乙的一只胳膊打成重伤。乙大声呻吟,丙以为其佯装受伤不予理睬。(事实三)
    请根据上述案情回答89-91题
    关于事实二的定性,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乙行为成立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与强奸罪,应当实行并罚
    B.乙行为仅成立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因乙将周某当作妻子,故周某不能成为乙的强奸对象
    C.乙行为仅成立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因乙将周某当作妻子,故缺乏强奸罪的故意
    D.乙行为仅成立强奸罪,因乙收买周某就是为了使周某成为妻子,故收买行为是强奸罪的预备行为

    答案:B,C,D
    解析:
    依照《刑法》第241条第2款规定:“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强行与其发生性关系的,依照本法第236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收买女子作为“妻子”,事实上并不是妻子,不同于“婚内强奸”。行为人也明知自己与对方并没有被法律所认可的婚姻关系,而违背女子意志强行发生性关系的,成立强奸罪。同时该条第4款规定,“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并有前款规定的犯罪行为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据此,乙收买女子成立收买被拐卖妇女罪,强行与女子发生性关系成立强奸罪,对乙应该数罪并罚。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 第8题:


    李某、王某拐卖妇女儿童案


    事实一:201 3年10月,被告人李某、王某合谋以介绍高薪工作为诱饵,将同村周某带至江苏某县宾馆,并对其许诺:你先好好休息,明天我们来接你去厂里。当晚,李某、王某二人以1万元的价格将周某卖于当地村民刘某后乘车逃走。


    事实二:201 3年1 1月,李某、王某二人以一万三千元的价格,将同村郭某卖给江苏某地村民卢某做小妾,卢某将郭某带回家后遭到其妻的强烈反对。郭某既怕回家无法交代,又担心留在卢家被其妻殴打,故要求卢某将其再转卖他人。卢某遂将以一万五千元的价格将郭某转卖给同村张某。


    事实三:为了防止郭某逃跑,张某强迫郭某与其办理了结婚登记,并将郭某反锁在屋中,多次强行与郭某发生性关系。


    事实四:经查明,郭某已经于201 2年底在四川老家登记结婚。


    事实五:郭某向公安机关报案后,公安人员来到张某住处控制了张某,欲带郭某离开。张甲见状,迅速召集同村不明真相的群众一起将警车团团围住,张乙、张丙趁场面混乱将警察打倒在地,三人将郭某抢回后藏匿。


    【问题】


    1.事实一中,李某、王某二人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说明理由。


    2.事实一中,如果李某、王某二人以1万元价格将周某卖于刘某后,随即回宾馆带周某一起乘车逃走,二人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3.事实二中,卢某经郭某同意将其转卖的行为如何认定?


    4.事实三中,张某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5.事实四中,郭某的行为是否构成重婚罪?


    6.事实五中,张甲、张乙、张丙的行为应如何认定?




    答案:
    解析:

    1.李某、王某二人的行为构成拐卖妇女罪。


    2.李某。王某二人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3.妇女的同意被拐卖并不影响拐卖妇女罪的成立,卢某构成拐卖妇女罪。


    4.张某的行为构成了收买被拐卖妇女罪、强奸罪、非法拘禁罪,三罪应当并罚。


    5.郭某的行为不构成重婚罪。


    6.张甲的行为构成聚众阻碍解救被拐卖妇女罪,张乙、张丙的行为构成妨害公务罪。



    本案中应当注意总结以下几点:(1)被拐卖妇女的同意不能阻却拐卖妇女罪的成立;(2)收买被拐卖妇女又实施强奸、非法拘禁等行为的,应数罪并罚;(3)聚众阻碍解救被拐卖妇女的,仅对首要分子成立聚众阻碍解救被拐卖妇女罪,积极参与者构成妨害公务罪。



  • 第9题:

    王某花8000元钱从人贩子手中收买了妇女钟某,转手以1万元的价格卖给他人,并将钟某强奸。王某的行为构成()。

    • A、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和强奸罪
    • B、强奸罪
    • C、拐卖妇女罪和强奸罪
    • D、拐卖妇女罪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下列行为中,不构成拐卖妇女罪的是()。

    • A、甲以出卖为目的,收买一妇女
    • B、乙实施拐卖妇女的行为,但没有获利
    • C、丙在拐卖妇女过程中致其死亡
    • D、丁打着介绍婚姻的幌子,与妇女李某串通,将李某以被拐卖妇女的名义卖给他人,一旦钱财到手便逃之夭夭,数额较大

    正确答案:D

  • 第11题:

    下列涉及拐卖妇女犯罪认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王某以介绍婚姻为名,与被介绍妇女甲串通,将甲卖给多名未婚大龄男青年,然后甲再找机会逃走,获利50万元。王某和甲构成诈骗罪
    • B、为使张某早日成婚,张某父母积极谋划、出钱,收买被拐卖的妇女乙,张某无奈成婚。张某对收买乙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 C、赵某以介绍婚姻为名,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不顾妇女丙反对,强行将其出卖给他人。赵某构成拐卖妇女罪
    • D、孙某从他人处收买妇女丁,又原价卖出。孙某构成拐卖妇女罪

    正确答案:A,B,C,D

  • 第12题:

    周某以5万元的价格收买被拐卖的妇女蔡某为妻,并强行与蔡某发生了性关系。为防止蔡某逃跑,周某将其长期锁在自家屋内,经常对其进行殴打,造成蔡某左眼失明。周某的行为构成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非法拘禁罪、强奸罪、故意伤害罪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3题:

    甲花4万元收买被拐卖妇女周某做智障儿子的妻子,周某不从,伺机逃走。甲为避免人财两空,以3万元将周某出卖。(事实一)
    乙收买周某,欲与周某成为夫妻,周某不从,乙多次暴力强行与周某发生性关系。(事实二)
    不久,周某谎称怀孕要去医院检查,乙信以为真,周某乘机逃走向公安机关报案。警察丙带人先后抓获了甲、乙。讯问中,乙仅承认收买周某,拒不承认强行与周某发生性关系。丙恼羞成怒,当场将乙的一只胳膊打成重伤。乙大声呻吟,丙以为其佯装受伤不予理睬。(事实三)
    深夜,丙上厕所,让门卫丁(临时工)帮忙看管乙。乙发现丁是老乡,请求丁放人。丁说:“行,但你以后如被抓住,一定要说是自己逃走的。”乙答应后逃走,丁未阻拦。(事实四)
    关于事实三的定性,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丙行为是刑讯逼供的结果加重犯
    B.对丙行为应以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
    C.对丙行为应以刑讯逼供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实行并罚
    D.对丙行为应以刑讯逼供罪和故意伤害罪实行并罚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刑讯逼供罪。《刑法》第247条规定,刑讯逼供致人伤残、死亡的,按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处理。若故意致人伤残、死亡,当然定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若过失致人伤残、死亡,则拟制为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属于法律拟制。 AB项,《刑法》第234条规定,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的要适用升格法定刑,从重处罚。警察丙刑讯逼供致使乙受重伤的,应该依法按照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丙的行为不构成结果加重犯。结果加重犯是指由于基本行为引起加重结果,因而在同一个罪名下加重法定刑。此处对丙的处罚不是在原有罪名下的法定刑升格,而是遵循了另外的犯罪构成。本题中,并未提及先前的刑讯逼供行为是否已经达到犯罪承度,也就无所谓结果加重犯。故A项错误,不当选;B项正确,当选。
    CD项,根据题目,并不涉及前行为已经构成刑讯逼供罪的叙述,因此,只定故意伤害罪,不实行并罚。故CD项错误,不当选。

  • 第14题:

    周某认为其一生被丈夫甲耽误,而备下毒酒,在吃饭时自己与甲一同喝下。甲当场死亡,而周某因酒中毒药剂量不足,在地上痛苦挣扎,此时青梅竹马的许某进入,周某请求许某帮助自己结束生命,于是许某便从厨房拿来水果刀,正欲刺向周某时,周某儿子回来一脚踢飞水果刀,将周某送往医院,将周某救活。关于本案说法正确的是

    A.周某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
    B.周某构成故意杀人罪
    C.许某的行为得到周某的承诺,故不构成犯罪
    D.许某构成故意杀人罪

    答案:B,D
    解析:
    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针对不特定的多数人或者重大公私财产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周某的行为没有危害公共安全,而是投毒杀害特定人的行为,所以构成故意杀人罪,应选B。被害人承诺是免除行为人责任的事由之一,但对人身伤害的承诺以轻伤为限,对重伤、死亡的承诺无效,故许某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

  • 第15题:

    某单位进行办公室装修,若甲、乙两个装修公司合做,需10周完成,工时费为100万元;甲公司单独做6周后由乙公司接着做18周完成,工时费为96万元。甲公司每周的工时费为

    A.7.5万元
    B.7万元
    C.6.5万元
    D.6万元
    E.5.5万元

    答案:B
    解析:
    设甲公司每周工时费为x万元,乙公司每周工时费为y万元,根据题意可得(x+y)×10=100 6x+18y=96浑得:x=7,y=3,正确答案应该为:B。

  • 第16题:

    共用题干
    甲花4万元收买被拐卖妇女周某做智障儿子的妻子,周某不从,伺机逃走。甲为避免人财两空,以3万元将周某出卖。(事实一)乙收买周某,欲与周某成为夫妻,周某不从,乙多次暴力强行与周某发生性关系。(事实二)不久,周某谎称怀孕要去医院检查,乙信以为真,周某乘机逃走向公安机关报案。警察丙带人先后抓获了甲、乙。讯问中,乙仅承认收买周某,拒不承认强行与周某发生性关系。丙恼羞成怒,当场将乙的一只胳膊打成重伤。乙大声呻吟,丙以为其佯装受伤不予理睬。(事实三)深夜,丙上厕所,让门卫丁(临时工)帮忙看管乙。乙发现丁是老乡,请求丁放人。丁说:“行,但你以后如被抓住,一定要说是自己逃走的。”乙答应后逃走,丁未阻拦。(事实四)请回答第88—91题。

    关于事实三的定性,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丙行为是刑讯逼供的结果加重犯
    B:对丙行为应以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
    C:对丙行为应以刑讯逼供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实行并罚
    D:对丙行为应以刑讯逼供罪和故意伤害罪实行并罚

    答案:B
    解析:
    【考点】拐卖妇女、儿童罪;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详解】根据《刑法》第241条第5款的规定,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又出卖的,以拐卖妇女、儿童罪定罪处罚,因此A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收买与拐卖两个行为并不具有牵连关系,B选项的说法也是错误的;将收买后又出卖的行为认定为拐卖妇女、儿童罪是刑法的明文规定,因此C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拐卖妇女、儿童罪与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的客体都是妇女、儿童的人身不受买卖的权利,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法定刑要高于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因此对甲行为仅以拐卖妇女罪论处,也能做到罪刑相适应,D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当为CD两项。
    【考点】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强奸罪【详解】根据《刑法》第241条第2款与第4款的规定,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后,又有强奸行为的,以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与强奸罪数罪并罚,A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虽然乙收买被拐卖妇女是为了做妻子,但是这一行为是违法行为,其所认为的夫妻关系不为法律所承认,周某可以成为乙的强奸对象,B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根据《刑法》的规定,行为人收买被拐卖的妇女时,不论是出于什么样的意图都不影响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的成立,有强奸行为的,也不影响强奸罪的成立,C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是一个单独的犯罪行为,不能作为强奸罪的预备行为,D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CD三项。
    【考点】刑讯逼供罪【详解】丙作为一名司法工作人员,在讯问中,因为犯罪嫌疑人乙不承认某些犯罪事实而将其胳膊打成重伤,属于使用肉刑逼取口供的行为,根据《刑法》第247条的规定,刑讯逼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从重处罚,丙至乙重伤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而不是刑讯逼供的结果加重犯,A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相应的,B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丙在打乙的时候,显然是基于故意,而非过失,因此,C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如果丙是先实施刑讯逼供行为构成犯罪,后又产生杀人或者伤害的故意的,应当以刑讯逼供罪与故意伤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数罪并罚,但是在本题中,丙显然是在刑讯逼供的过程中导致乙胳膊重伤的,根据法律的规定,只以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即可,不构成数罪,D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当为B。
    【考点】脱逃罪;私放在押人员罪【详解】根据《刑法》第316条的规定,乙的行为符合脱逃罪的构成要件,构成脱逃罪,因此,C、D是错误的。根据《刑法》第400条的规定,私放在押人员罪的犯罪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而丁只是一个门卫(临时工),不是司法工作人员,因此不构成私放在押人员罪。但这并不意味着丁不构成犯罪,对丁应以脱逃罪的共犯论处。因此,本题的答案是ABCD。

  • 第17题:

    甲、乙、丙与周某打麻将赌钱,结果三人共输给周某30万元。事后,三人怀疑周某打麻将时做了手脚,遂将周某劫持到一空房内,逼其退还赌资。周某让妻子将30万元退还给了三 人。甲、乙、丙三人的行为构成何罪?
    A.抢劫罪 B.敲诈勒索罪
    C.绑架罪 D.非法拘禁罪


    答案:D
    解析:
    《刑法》第238条第3款规定:“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因此,D项当选。

  • 第18题:

    甲花4万元收买被拐卖妇女周某做智障儿子的妻子,周某不从,伺机逃走。甲为避免人财两空,以3万元将周某出卖。(事实一)
    乙收买周某,欲与周某成为夫妻,周某不从,乙多次暴力强行与周某发生性关系。(事实二)
    不久,周某谎称怀孕要去医院检查,乙信以为真,周某乘机逃走向公安机关报案。警察丙带人先后抓获了甲、乙。讯问中,乙仅承认收买周某,拒不承认强行与周某发生性关系。丙恼羞成怒,当场将乙的一只胳膊打成重伤。乙大声呻吟,丙以为其佯装受伤不予理睬。(事实三)
    请根据上述案情回答89-91题
    关于事实三的定性,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丙行为是刑讯逼供的结果加重犯
    B.对丙行为应以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
    C.对丙行为应以刑讯逼供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实行并罚
    D.对丙行为应以刑讯逼供罪和故意伤害罪实行并罚

    答案:B
    解析:
    《刑法》第247条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故意杀人、故意伤害)。
    对此法条应当做如此解读:刑讯逼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罪定罪并从重处罚。但是如果司法工作人员先实施刑讯逼供行为构成犯罪,后产生杀人、伤害故意并杀害、伤害被害人的,就应当以刑讯逼供罪和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实行并罚。结合本题案情,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 第19题:

    2017年,周某、马某和秦某共同投资设立甲普通合伙企业,在合伙协议中约定:周某出资5万元货币,马某以作价8万元的实物出资,秦某以劳务出资。周某和马某共同执行合伙企业事务,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秦某不执行合伙企业事务,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合伙企业经营期限为1年。合伙协议对其他事项未作约定。
    甲合伙企业存续期间,当年发生以下事实:
    2月,因企业资金不足,故引进刘某作为有限合伙人。
    3月,周某欲转让其在合伙企业中的份额给周五,周某、马某和秦某同意,刘某不同意。
    4月,马某死亡,其儿子是唯一继承人,但不愿意成为合伙人。
    8月,周某、秦某和刘某一致同意解散合伙企业。
    要求:根据上述事实和合伙企业法律制度的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秦某以劳务出资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2)合伙协议的约定哪里不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
    (3)周某能否将合伙企业份额转让给周五?并说明理由。
    (4)马某儿子不愿意成为合伙人,马某的财产份额应该怎么处理?
    (5)周某、秦某和刘某能否决定解散合伙企业?


    答案:
    解析:
    (1)合法。根据法律规定,普通合伙人可以劳务出资。(2分)
    (2)秦某以认缴的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不符合法律规定。根据规定,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所以秦某应当承担无限连带责任。(2分)
    (3)不能。根据规定,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外,合伙人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时,须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刘某不同意则不能转让。(2分)
    (4)合伙企业应当将马某的财产份额退还给马某的儿子。根据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伙企业应当向合伙人的继承人退被继承合伙人的财产份额:(1)继承人不愿意成为合伙人;(2)法律规定或者合伙协议约定合伙人必须具有相关资格,而该继承人未取得该资格;(3)合伙协议约定不能成为合伙人的其他情形。(2分)
    (5)可以决定解散合伙企业。根据规定,全体合伙人决定解散的,应当解散。(2分)

  • 第20题:

    (2013年)2012年 4 月 1 日,周某开始在甲公司上班。 2012年 4 月 20 日,周某与甲公司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部分条款如下:( 1 )劳动合同期限为 1年,试用期为 3 个月;(2 )劳动合同期限内,未经甲公司同意,周某不得单方面解除合同;为此,甲公司要求周某缴纳了 1 万元的保证金。
    2012年 7 月 4 日,下班后,周某在处理收尾性工作时,不幸被工场内的吊灯砸伤,住院治疗2 个月。住院期间,甲公司按周某平时工资的 50 %向周某支付工资。周某痊愈出院后,甲公司以已无适合岗位为由,通知周某解除劳动合同,此时周某与甲公司之间的劳动合同尚未到期。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别回答下列小题。
    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公司自2012年4月20日起与周某建立劳动关系
    B.甲公司与周某约定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
    C.对于甲公司要求周某缴纳保证金的行为,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甲公司限期退还周某本人,并对甲公司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
    D.甲公司要求周某缴纳保证金的行为,如果给周某造成损害的,甲公司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答案:A
    解析:
    ( 1 )选项 A :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2 )选项 B :劳动合同期限 1年以上不满 3 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 2 个月;( 3 )选项 CD :在订立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 500 元以上 2000 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第21题:

    李某花1万元钱从人贩子手中收买了妇女胡某,强行奸淫之后,又转手以5000元的价格卖给他人。李某的行为构成()。

    • A、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与强奸罪
    • B、强奸罪
    • C、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
    • D、拐卖妇女罪

    正确答案:D

  • 第22题:

    甲花4万元收买被拐卖妇女周某做智障儿子的妻子,周某不从,伺机逃走。甲为避免人财两空,以3万元将周某出卖。下列关于甲的行为评价正确的是()。

    • A、甲的行为构成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与拐卖妇女罪,实行数罪并罚
    • B、甲虽然实施了收买与拐卖两个行为,但由于两个行为具有牵连关系,对甲仅以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论处
    • C、甲虽然实施了收买与拐卖两个行为,但根据《刑法》的特别规定,对甲仅以拐卖妇女罪论处
    • D、由于收买与拐卖行为侵犯的客体相同,而且拐卖妇女罪的法定刑较重,对甲仅以拐卖妇女罪论处,也能做到罪刑相适应

    正确答案:C,D

  • 第23题:

    王某花8000元从人贩子手中收买了妇女钟某,转手以1万元的价格卖给他人,并将钟某强奸。王某的行为构成()。

    • A、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和强奸罪
    • B、强奸罪
    • C、拐卖妇女罪和强奸罪
    • D、拐卖妇女罪

    正确答案:D

  • 第24题:

    多选题
    关于拐卖妇女、儿童罪,下列选项哪些是错误的?(  )
    A

    甲以出卖为目的偷盗一男童,得手后未找到买主,就产生了自己抚养的想法,在抚养过程中,因男童日夜啼哭,甲便将男童送回家中。甲成立拐卖儿童罪中止

    B

    甲欲绑架女大学生乙卖往外地,乙强烈反抗,甲将乙打成重伤,并多次对乙实施强制猥亵行为,甲尚未将乙卖出便被公安人员抓获。甲构成拐卖妇女罪、强制猥亵妇女罪。实行并罚,但由于尚未出卖,对拐卖妇女罪应适用未遂犯的规定

    C

    甲以出卖为目的,收买了张某(女,19周岁)与王某(女,13周岁)。乙听说甲控制着两个女子,就找到甲,伙同甲强迫张某卖淫、引诱王某卖淫。甲只成立拐卖妇女、儿童罪一罪,乙成立强迫卖淫罪、引诱幼女卖淫罪(并罚)

    D

    甲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张某,强行与之发生了性关系。甲将张某关在自己表弟乙的家中,由乙负责看管并不断劝诱张某与甲一起过日子。过了一段时间,甲发现张某始终不同意和自己结婚,就把张某卖给了同村的丙。甲成立拐卖妇女罪一罪,乙成立非法拘禁罪、引诱卖淫罪,丙成立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正确答案: A,C
    解析:
    A项,“甲以出卖为目的偷盗男童,得手后”,甲已经成立了拐卖儿童罪的既遂,拐卖妇女、儿童罪既遂的标准就是将被害人转移至行为人或第三者的实力支配范围内
    B项,“甲欲绑架女大学生乙卖往外地”,甲的目的是出卖,所以甲控制对方的行为要认定为拐卖妇女罪。“将乙打成重伤”认定为拐卖妇女罪的结果加重犯,因为拐卖中要控制被害人的行为中本身就包含着暴力的手段,所以在拐卖妇女、儿童的过程中为了控制被害人将被害人打成重伤,认定为拐卖妇女罪的结果加重犯,不再另定一个故意伤害罪。“多次对乙实施强制猥亵行为”,数罪并罚,法条规定的“奸淫被拐卖妇女的”是结合犯,仅仅是结合了奸淫的行为,没有包含猥亵,我国《刑法》把奸淫和猥亵行为是做了区分的。“尚未将乙卖出便被公安人员抓获”,构成既遂,因为之前行为人已经把被害人控制住了,不会因为被抓没卖出去就构成未遂。
    C项,“甲以出卖为目的,收买了张某(女,19周岁)与王某(女,13周岁)”,甲已经构成了拐卖妇女、儿童罪。之后甲、乙强迫张某卖淫、引诱王某卖淫,对于甲而言,只成立拐卖妇女、儿童罪一罪,拐卖妇女、儿童罪结合了诱骗、强迫被拐卖妇女卖淫、将被拐卖的妇女卖给他人迫使卖淫。属于法定刑升格的条件,不再另定其他犯罪。对乙而言,乙没有参与实施拐卖妇女、儿童罪,只参与了被结合的犯罪,所以成立强迫卖淫罪、引诱幼女卖淫罪(并罚),跟拐卖行为没有任何关系。
    D项,甲存在收买行为、强奸行为、拘禁行为以及出卖行为,以拐卖妇女罪一罪论处,乙是非法拘禁罪的共犯,丙成立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