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当事人起诉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起诉与受理的表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2012年)

    A.法院裁定驳回起诉的,原告再次起诉符合条件的,法院应当受理
    B.法院按撤诉处理后,当事人以同一诉讼请求再次起诉的,法院应当受理
    C.判决不准离婚的案件,当事人没有新事实和新理由再次起诉的,法院一律不予受理
    D.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起诉的,法院应当受理

    答案:A,B,D
    解析:
    本题考查起诉与受理。根据《民诉解释》第212条之规定,裁定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的案件,原告再次起诉,符合起诉条件且不属于《民事诉讼法》第124条规定情形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这是因为,对不予受理和驳回起诉的裁定,只是对案件程序问题的处理,并未涉及实体问题,再次起诉时只要符合法定条件即应受理。A选项是正确的。根据《民诉解释》第214条之规定,原告撤诉或者人民法院按撤诉处理后,原告以同一诉讼请求再次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原告撤诉或者按撤诉处理的离婚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6个月内又起诉的,比照《民事诉讼法》第124条第7项的规定不予受理。可见,在原则上,针对撤诉的案件再次起诉时法院应当受理,关于离婚案件的特殊规定只是例外。因此,B选项是正确的。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24条第7项之规定,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判决、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6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可见,第一,针对原告起诉的限制,此处有“6个月”的规定;第二,本规定只限制原告的起诉,并不限制被告的起诉,被告起诉时无论是否有新情况新理由,法院都应受理。因此,C选项是错误的。根据《民诉解释》第219条之规定,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受理后对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抗辩事由成立的,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这是因为,诉讼时效属于实体问题的范畴,法院在进行实体审判时才能触及,在处理起诉与受理的程序时并不考虑诉讼时效问题。因此,D选项是正确的。

  • 第2题:

    关于案件的受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立案并通知当事人
    B、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裁定不予受理
    C、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
    D、原告对案件受理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答案:C
    解析:
    《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收到起诉状,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 第3题:

    关于起诉与受理,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法院裁定驳回起诉的,原告再次起诉符合条件的,法院应当受理

    B.法院按撤诉处理后,当事人以同一诉讼请求再次起诉的,法院应当受理

    C.判决不准离婚的案件,当事人没有新事实和新理由再次起诉的,法院一律不予受理

    D.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起诉的,法院应当受理


    法院裁定驳回起诉的,原告再次起诉符合条件的,法院应当受理;法院按撤诉处理后,当事人以同一诉讼请求再次起诉的,法院应当受理;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起诉的,法院应当受理

  • 第4题:

    关于案件的受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立案并通知当事人
    B.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裁定不予受理
    C.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
    D.原告对案件受理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答案:C
    解析:
    2020版教材P348 / 2019版教材P347
    2.受理 《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119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 第5题:

    与起诉的条件相比,当事人提请仲裁还应当具备的条件是( )。

    A、有明确的被申请人
    B、存在有效的仲裁协议
    C、双方当事人有直接的利害关系
    D、有具体的事实和理由

    答案:B
    解析:
    《仲裁法》规定,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有仲裁协议;
    2.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
    3.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