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解:设这本科普书一共X页。

90+1/3X=X

     X=135

答:这本科普书一共135页。


更多“阳阳正在读一本科普书,第一周读了90页,还剩下这本书的1/3没有读。这本科普书一共多少页?”相关问题
  • 第1题:

    有一本故事书,每2页之间有4页插图,也就是说连续的4页插图前后各有1页文字。假如这本书共有105页,而第一页是插图,则这本书共有插图多少页?( )

    A.62

    B.66

    C.78

    D.84


    正确答案:D
    可以把4页插图和1页文字共5页看成一个整体,那么这本书共有105÷5=21个这样的整体,所以其中的插图共有21×4=84页。故选D。

  • 第2题:

    小王看一本书,每天看15页,4天后还剩全书的3/5,则这本书共有( )页。

    A.150

    B.180

    C.200

    D.220


    正确答案:A

  • 第3题:

    电视剧《京华烟云》的热播,激发了小仪读此书的兴趣,她第一天晚上读了37.5%.第二天晚上读了12.5%,第一天比第二天多读了128页,这本书共多少页?( )

    A.482

    B.492

    C.502

    D.512


    正确答案:D
    D[解析]根据题意这本书共有:128/(37.5%-12.5%)=512(页),D项正确。

  • 第4题:

    小王从小陈那里借来一本书,每天看 5 页,7 天看完这本书的一半,如果以后每天多看2 页,正好借期看完,这本书的借期是多少天?( )

    A.10

    B.12

    C.14

    D.15


    正确答案:B
    这本书页数为5X7X2=70页。还剩35页,每天看7页,就是35/7=5,再加上开始的7天,就是7+5=12.

  • 第5题:

    一本书从第1页开始编排页码,共用数字2355个,那么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 A.780 B.821 C.822 D.840


    正确答案:B
    按数位分类:一位数:1~9共用数字1×9=9个;二位数:10~99共用数字2×90=180个;三位数:100~999共用数字3×900=2700个,所以所求页数不超过999页,三位数共有2355—9—180=2166,2166÷3=722个,所以本书有722+99=821页。故选B。

  • 第6题:

    甲读一本书,已读与未读的页数之比是3:4,后来又读了33页,已读与未读的页数之比变为5:3。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

    A.152 B.168 C.224 D.280


    正确答案:B
    从题目可知,已读的部分占全书的3/7,又读了33页后,已读部分占全书的5/8,则全书共有33÷(5/8-3/7)=168页,选择B。

  • 第7题:

    有一本故事书.每2页之间有4页插图,也就是说连续的4页插图前后各有l页文字。假如这本书共有105页。而第一页是插图,则这本书共有插图多少页?( )


    A. 62
    B. 66
    C. 78
    D. 84

    答案:D
    解析:
    解题指导: [105÷(4+1)] ×4=84 将4页插图和1页文字看成一个单元,共5页。此书即可看作该单元的循环,105÷5即可算出循环数为21,每个单元内有4页插图,故共有84页插图。故答案选D。

  • 第8题:

    赵英读一本小说,第一天读了全书的,第二天又读了余下的,这时还有42页没有读完,这本小说共多少页:

    A245页
    B255页
    C265页
    D275页


    答案:A
    解析:

  • 第9题:

    编一本书的书页,用了270个数字(重复的也算,如页码115用了2个1和1个5,共3个数字),问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A.117
    B.126
    C.127
    D.189


    答案:B
    解析:
    这道题只要细心计算,就不会出错。前100页用去的数字的个数为 9+2×90=189
    其中,“9”代表1至9这九页用去的数字个数;“2×90”代表10至99这90页用去的数字个数。
    三位数的页码用去的数字个数为 270-189=81
    每页用去3个数字,因此三位数的页码一共有 81÷3=27页
    从100页开始,到126页,恰好有27页。

  • 第10题:

    《时间简史》是一本通俗易懂的科普畅销书。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1题:

    下列对《野兽之美》这本书的解说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这是一本讲述分子生物学的科普读物
    • B、这是一本既寓含科学知识又不失文学情趣的书
    • C、这是一本可以帮助人类了解自身行为和解读生命密码的书
    • D、这是一本旨在用大自然美丽无比的故事来揭露文学谎言的书

    正确答案:D

  • 第12题:

    填空题
    一本书共100页,小明第一天看了1/5,第二天看了剩下的1/4,剩下的第三天看完,第三天看了()页。

    正确答案: 6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一本故事书,每2页文字之间有3页插图;如果这本书有99页,且第一页是文字,那么这本书共有多少页插图?( )

    A.72

    B.60

    C.69

    D.74


    正确答案:D
    [答案] D。解析:3页插图和1页文字看成1个单元,共4页,那么这本书共有99÷4=24……3,最后3页有2页插图,那么共有插图24×3+2=74页。

  • 第14题:

    给一本书编页码,共用2049个数码,这本书有多少页?


    正确答案:719

  • 第15题:

    一本书.若小静第一天读了12.5%,第二天读了37.5%,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读了32页,则这本书共多少页?( )

    A.98

    B.108

    C.118

    D.128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甲、乙、丙、丁各借一本小说,约定读完后交换,这4本书的厚度和他们的阅读速度都差不多,因此4人总是同时换书,经数次交换后,4人都读完这4本书。现已知: (1)甲最后读的书是乙读的第二本书; (2)乙最后读的是丁读的第一本书; (3)丙读的第二本书是甲读的第一本书。 根据以上情况,甲第三次读的书是谁最先读的?( ) A.乙 B.丙 C.丁 D.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A
    分析型题目。本题可用图表法求解。由于所给条件大部分与乙有关,故设乙四次所读的书分别为A、B、C、D,据题意可知,乙和丁第一次读的书分别是A和D,甲第四次读的是B,故甲第一次所读的书为C,丙第二次所读的也为C。由此可推出丁第二次所读的书为A,甲第二次所读的书为D,甲第三次所读的书为A。故选A。

  • 第17题:

    甲、乙两本书的页码一共用了777个数码,其中甲书比乙书多7页。问甲书有多少页?

    A.70

    B.133

    C.162

    D.169


    正确答案:D
    1至99页一共用1×9+2×9=189个数码,777>189×2+3×7,因此甲、乙两册书页码都超过了99页,由甲书比乙书多用了3×7=21个数码可知,甲书用了(777+21)÷2=399个数码,故甲书有(399-189)÷3+99=169页。

  • 第18题:

    一本书有100多页,小王每天看固定的页数,看了18天后,发现未看的页数正好是已看页数的2/3,又看了7天后发现未看的页数正好比已看的页数少100页。问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

    A. 180
    B. 160
    C. 150
    D. 120

    答案:C
    解析:
    工程问题。18天后已看是未看的,所以已看是18份,未看是12份,所以每天是看了1份,7天又看了7份,7份+18份=25份,剩下5份。差了20份是100页,每份5页。所以整本书30份是150页。

  • 第19题:

    甲读一本书,已读与未读的页数之比是3:4,后来又读了33页,已读与未读的页数之比变为5:3。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
    A152
    B168
    C224
    D280


    答案:B
    解析:

  • 第20题:

    一本书.若小静第一天读了12.5%,第二天读了37.5%,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读了32页,则这本书共多少页?( )

    A. 98
    B. 108
    C. 118
    D. 128

    答案:D
    解析:

  • 第21题:

    一本书共100页,小明第一天看了1/5,第二天看了剩下的1/4,剩下的第三天看完,第三天看了()页。


    正确答案:60

  • 第22题:

    《论语》这本书共计20篇。是孔子整理自己言行写成的一本书。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3题:

    小王从小陈那里借来一本书,每天看5页,7天看完这本书的一半,如果以后每天多看2页,正好借期看完,这本书的借期是多少天?()

    • A、10
    • B、12
    • C、14
    • D、15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