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一个射击队要从两名运动员中选拔一名参加比赛。在选拔赛上两人各打了10发子弹,成绩如下 : 甲:9.5 10 9.3 9.5 9.6 9.5 9.4 9.5 9.2 9.5乙:10 9 10 8.3 9.8 9.5 10 9.8 8.7 9.9(1)甲、乙成绩的平均数、众数分别是多少?(2)你认为谁去参加比赛更合适?为什么?

题目

一个射击队要从两名运动员中选拔一名参加比赛。在选拔赛上两人各打了10发子弹,成绩如下 :        甲:9.5 10 9.3 9.5 9.6 9.5  9.4  9.5  9.2 9.5

乙:10  9  10 8.3  9.8   9.5  10  9.8 8.7   9.9

(1)甲、乙成绩的平均数、众数分别是多少?

(2)你认为谁去参加比赛更合适?为什么?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1)甲的平均数:(9.5×5+10+9.3+9.6+9.4+9.2)÷10=9.5

甲的众数是:9.5

乙的平均数:(10×3+9.8×2+9+8.3+9.5+8.7+9.9)÷10=9.5

乙的众数是:10

(2)选择甲去参加比赛,因为甲的成绩比较稳定。


更多“一个射击队要从两名运动员中选拔一名参加比赛。在选拔赛上两人各打了10发子弹,成绩如下 :甲:9.5109.39.59.69.59.49.59.29.5乙:109108.39.89.5109.88.79.9(1)甲、乙成绩的平均数、众数分别是多少?(2)你认为谁去参加比赛更合适?为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老师对甲、乙两人的五次数学测验成绩进行统计,得出两人五次测验成绩的平均分均为90分,方差分别是S2甲=51、S2乙=12。则成绩比较稳定的是_______ (填“甲”、“乙”中的一个)。


    正确答案:
    分析:由于两人的平均分一样,因此两人成绩的水平相同;由于S2>S2,所以乙的成绩比甲的成绩稳定。
    答案:乙
    涉及知识点:数据分析
    点评:平均数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而方差则用了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情况,方差越大,这组数据的波动就越大。
    推荐指数:★★★

  • 第2题:

    甲、乙、丙、丁、戊、己六位运动员的跳高纪录有如下比较:
    (1)乙的成绩比丙好,但不如甲;
    (2)丁的成绩不如甲和丙;
    (3)戊的成绩好于丁和己,但不如甲和丙。
    由此,可以确定

    A.丁的成绩好于己
    B.己的成绩好于丁  
    C.戊的成绩好于乙
    D.乙的成绩好于戊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给出条件可以推理出甲的成绩>乙的成绩>丙的成绩>戊的成绩>丁、己的成绩,丁与己的成绩大小关系不确定。选项中只有D项可以确定,因此选择D选项。

  • 第3题:

    某部从1、2、3班各抽一名战士举行军事技术比赛。比赛结束后得知:战士甲的成绩比2班战士的成绩好;3班战±的成绩比战士乙的成绩差;战士丙称赞3班战士发挥得好。
    据此,可以推出甲、乙、丙3位战士的成绩按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为(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乙、甲、丙


    答案:D
    解析:
    。由题干“3班战士……比战士乙”、“战士丙称赞3班战士”可知3班战士既不是乙也不是丙,则3班战士是甲。由“3班战士的成绩比战士乙的成绩差”可知甲成绩比乙差,又因“甲成绩比2班战士成绩好”,可知2班战士不是乙,则2班战士是丙,1班战士是乙。对应题干D为正确选项。

  • 第4题:

    某学校召开春季田径运动会,甲同学报名参加100米跑和跳远比赛,可当准备参加跳远比赛时,100米跑比赛也即将开始,甲同学不知道应该先参加哪项比赛,就找裁判长问:“王老师,我先参加哪项呀?”王老师刚要回答,又有乙同学来问:“老师,我的跳高成绩和第一名的跳高成绩都是1.68米,为什么我是第二名呢?”王老师根据规则,分别做了解答。
    你认为应如何回答乙同学的提问?


    答案:
    解析:
      田赛项目中,远度项目以比赛的六次试跳或试掷中最好的一次成绩作为个人的最好成绩,包括第一名成绩相等决定名次赛时的成绩,然后以各运动员的最高成绩排列名次。高度项目以每名运动员最好一次试跳成绩,包括第一名成绩相等决定名次赛时的成绩,作为最后决定成绩。田赛高度项目比赛成绩相等的录取办法:在出现成绩相等的高度中,试跳次数较少者名次列前。如成绩仍相等,在包括最后跳过的高度在内的全赛中,试跳失败次数较少者名次列前。如成绩仍相等并涉及第一名时,则令成绩相等的运动员在其造成成绩相等的失败高度中的最低的高度上,每人再试跳一次。如仍不能判定,则横竿应提升或降低,提升和降低的高度,跳高为2厘米,撑竿跳为5厘米,他们应在每个高度上试跳一次,直到决出名次为止。决定名次的试跳,有关运动员必须参加。如涉及其他名次时,成绩相等的运动员名次并列

  • 第5题:

    运动成绩也就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胜负或者比赛的名次。

    A

    B



  • 第6题:

    参加奥运会前,需要对运动员模拟比赛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判断运动员成绩是否稳定,因此需要知道运动员模拟比赛的()

    • A、平均数或中位数
    • B、方差或频率
    • C、频数或众数
    • D、方差或极差

    正确答案:D

  • 第7题:

    双打比赛中,运动员甲打球时他的同伴乙大声叫“杀球”,甲轻吊了一个网前。对方运动员丙向裁判提出申诉认为乙干扰了他们的判断。裁判员应()

    • A、判甲违例
    • B、比赛继续
    • C、判丙违例
    • D、不对乙进行判罚

    正确答案:B,D

  • 第8题:

    已知:(1)若甲和乙都参加比赛,则丙不能参加比赛。(2)只有乙参加比赛,丁才参加比赛。(3)甲和丙都参加了比赛。若以上判断都是真的,可否定乙和丁是否参加了比赛?写出推理过程。


    正确答案: 由题目得知如下三个判断:
    ①、甲并且乙则非丙;②、只有乙,才丁;③、甲,并且丙;由此可作如下推理:(1)假设乙参加比赛,而根据判断③甲也参加比赛,按判断①可得出丙没有参加比赛,结论与判断③矛盾,可见,乙参加比赛不能成立。(2)由于乙没参加比赛,据判断②,则乙也不可能参加比赛,所以,乙和丁都没参加比赛。

  • 第9题:

    甲、乙、丙、丁、戊、己六位运动员的跳高纪录有如下比较: (1)乙的成绩比丙好,但不如甲; (2)丁的成绩不如甲和丙; (3)戊的成绩好于丁和己,但不如甲和丙。 由此,可以确定

    • A、丁的成绩好于己 
    • B、己的成绩好于丁 
    • C、戊的成绩好于乙 
    • D、乙的成绩好于戊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运动成绩也就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胜负或者比赛的名次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1题:

    问答题
    已知:(1)若甲和乙都参加比赛,则丙不能参加比赛。(2)只有乙参加比赛,丁才参加比赛。(3)甲和丙都参加了比赛。若以上判断都是真的,可否定乙和丁是否参加了比赛?写出推理过程。

    正确答案: 由题目得知如下三个判断:
    ①、甲并且乙则非丙;②、只有乙,才丁;③、甲,并且丙;由此可作如下推理:(1)假设乙参加比赛,而根据判断③甲也参加比赛,按判断①可得出丙没有参加比赛,结论与判断③矛盾,可见,乙参加比赛不能成立。(2)由于乙没参加比赛,据判断②,则乙也不可能参加比赛,所以,乙和丁都没参加比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运动成绩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要取得比赛成绩主要依靠裁判。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参加某次运动会射击比赛,各进行了10次射击,成绩如下表(单位:环):

    (1)求甲运动员10次射击的环数的中位数;
    (2)请你用一个统计量评价这两名运动员的成绩哪一个更好.


    答案:
    解析:
    解:(1)将甲运动员的射击环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7.2、7.5、7.8、8.4、8.7、9.9、

    (2)甲运动员的射击环数平均数为:

    乙运动员的射击环数平均数为:

    因为甲平<乙平,所以乙运动员的成绩更好-点.

  • 第14题:

    某单位派甲、乙两名选手组队参加乒乓球比赛,其中甲每场比赛均有40%的可能性获胜,乙每场比赛均有70%的可能性获胜。现安排甲参加1场比赛,乙参加2场比赛,总计获胜2场及以上即可出线。问该单位代表队出线的概率为:

    A.48.8%
    B.56.4%
    C.61.4%
    D.65.8%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概率问题。
    此题我们可以从反面求解,求该单位代表队出线的概率,即求获胜2场及以上的概率,我们从反面考虑,用1减去胜1场或0场的概率即可。
    ①甲乙3场都输的概率为:0.6×0.3×0.3=0.054;
    ②甲输1场,乙赢1场的概率为:0.6××0.7×0.3=0.252;
    ③甲赢1场,乙输2场的概率为:0.4×0.3×0.3=0.036;
    故所求概率为:1-0.054-0.252-0.036=0.658。
    因此,选择D选项。

  • 第15题:

    某学校召开春季田径运动会,甲同学报名参加100米跑和跳远比赛,可当准备参加跳远比赛时,100米跑比赛也即将开始,甲同学不知道应该先参加哪项比赛,就找裁判长问:“王老师,我先参加哪项呀?”王老师刚要回答,又有乙同学来问:“老师,我的跳高成绩和第一名的跳高成绩都是1.68米,为什么我是第二名呢?”王老师根据规则,分别做了解答。
    关于甲同学的兼项问题怎么处理?


    答案:
    解析:
      如果一名运动员参加一个径赛项目,同时又参加一个田赛项目,或者参加一个以上的田赛项目,而这些项目又同时举行比赛时,有关主裁判可以允许运动员只在某一轮次(高度项目以一个高度为一个轮次,一个高度有三次试跳机会;远度项目以所有运动员按顺序试跳或试掷完一次为一个轮次)的比赛中以不同于赛前抽签确定的顺序先进行试跳(试掷)一次。回来后已错过的试跳(试掷)顺序一律不补。

  • 第16题:

    甲乙两人参加射击比赛,规定每中一发记5分,脱靶一发倒扣3分。两人各打了10发子弹后,分数之和为52,甲比乙多得了16分。问甲中了多少发?
      

    A.9 B.8 c.7 D.6

    答案:B
    解析:
    这是一道和差倍比问题。甲和乙的分数之和是52,分数之差是16,那么甲的分数是(52+16)÷2=34分。设甲打中了x,则未打中的是(10-x),由题意有5x-3(10-x)=34。得出x=8。因此答案选择B选项。
    【华图名师点评】甲和乙的分数之和是52,分数之差是16,那么甲的分数是(52+16)÷2=34分。甲丢了16分,未打中一发丢5+3=8分,因此甲2发未中,得出甲中了8发。

  • 第17题:

    运动成绩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要取得比赛成绩主要依靠裁判。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甲、乙两同学参加跳远训练,在相同条件下各跳了6次,统计两人的成绩得;平均数x=x,方差S2<S2,则成绩较稳定的是().(填甲或乙).


    正确答案:

  • 第19题:

    在100米比赛中有15名学生参加共分三组进行比赛甲同学在第一组中获得了第一名他最后的成绩()

    • A、第一名
    • B、第二名
    • C、看三组的成绩来决定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甲和乙进行打靶比赛,各打两发子弹,中靶数量多的人获胜。甲每发子弹中靶的概率是60%,而乙每发子弹中靶的概率是30%。则比赛中乙战胜甲的可能性()

    • A、小于5%
    • B、在5%~12%之间
    • C、在10%~15%之间
    • D、大于15%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全国大学举办一场书法比赛,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分别选一个人来参加。比赛结束后得知:甲的成绩比清华大学同学的成绩好;北京大学同学的成绩比乙的成绩差;丙称赞北京大学的同学写的好。据此,可以推出()。

    • A、甲不是北京大学的
    • B、北京大学同学的成绩比甲成绩差
    • C、北京大学同学成绩比南开大学同学成绩好
    • D、清华大学同学的成绩最差

    正确答案:D

  • 第22题:

    单选题
    女:你觉得谁去参加这个比赛合适呢?男:小张的成绩不行,小赵太年轻,要是小李有事不能去,就数小王最合适了。问:男的认为谁去最合适?
    A

    小李

    B

    小王

    C

    小张

    D

    小赵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在100米比赛中有15名学生参加共分三组进行比赛甲同学在第一组中获得了第一名他最后的成绩()
    A

    第一名

    B

    第二名

    C

    看三组的成绩来决定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