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更多“对于精密轴承零件,为减少淬火后组织中的残留奥氏体含量,稳定尺寸,淬火后应立即进行-60℃左右的冷处理。()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关于焊后热处理说法正确的是()。

    A.正火后得到组织为奥氏体
    B.正火可以消除应力、细化组织
    C.淬火可以提高钢材的韧性、塑性
    D.中温回火主要用于重要结构零件

    答案:B
    解析:
    正火是将钢件加热到临界点 Ac3或 Acm以上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后在空气中冷却,得到珠光体基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其目的是消除应力、细化组织、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及淬火前的预热处理,也是某些结构件的最终热处理。
    淬火目的是为了提高钢件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多用于各种工模具、轴承、零件等。高温回火。将钢件加热到500~7000C回火,即调质处理,因此可获得较高的力学性能,如高强度、弹性极限和较高的韧性,主要用于重要结构零件。钢经调质处理后不仅强度较高,而且塑性、韧性更显著超过正火处理的情况。

  • 第2题:

    36、滚动轴承钢的工艺路线为锻(轧)→(正火)→球化退火(预备热处理→机械加工→淬火→(冷处理)→低温回火→磨加工→(附加回火) 。其中冷处理的作用是消除残余奥氏体。


    A

  • 第3题:

    影响碳钢淬火后残余奥氏体量的主要因素()

    A.钢材本身的碳含量

    B.钢中奥氏体的碳含量

    C.钢中碳化物的含量

    D.钢的淬火加热温度


    钢中奥氏体的含碳量

  • 第4题:

    18. 为减少残留奥氏体量,提高硬度,高碳钢或高碳合金钢在淬火后常进行 。

    A.冷处理

    B.时效

    C.高温回火

    D.退火


    冷处理

  • 第5题:

    有两个含量碳量为1.2%的碳钢薄试样,分别加热到780℃和860℃并保温,使之达到平衡状态,然后以大于Vc的冷却速度冷至室温,试问: ①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马氏体晶粒较粗大?②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马氏体含碳量较多? ③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残余奥氏体较多?④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未溶碳化物较少? ⑤认为哪个温度淬火合适?为什么?


    铁素体碳的溶解度约为0.02%,其强度和硬度低,塑性好,伸长率大(约50%);珠光体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混合物,其含碳量为0.8%,珠光体的性能介于铁素体和渗碳体之间。甲试样含碳量为0.02%×20%+0.8%×80%=0.644%,乙试样的含碳量为0.02%×50%+0.8%×50%=0.500%。由此可见,甲试样与乙试样相比,其含碳量较高,强度较高,塑性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