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某工厂两个车间共有工人780人,该工厂组织员工旅游的人数中,恰好有8/17是第一车间工人,有9/23是第二车间工人,并且参加员工旅游的人数少于两个车间的总人数,那么该工厂 两个车间没有参加员工旅游的有( )人。 A. 106 B. 391 C. 337 D. 443

题目
某工厂两个车间共有工人780人,该工厂组织员工旅游的人数中,恰好有8/17是第一车间工人,有9/23是第二车间工人,并且参加员工旅游的人数少于两个车间的总人数,那么该工厂 两个车间没有参加员工旅游的有( )人。

A. 106
B. 391
C. 337
D. 443

相似考题
更多“某工厂两个车间共有工人780人,该工厂组织员工旅游的人数中,恰好有8/17是第一车间工人,有9/23是第二车间工人,并且参加员工旅游的人数少于两个车间的总人数,那么该工厂 两个车间没有参加员工旅游的有( )人。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车间男女工人的人数相等,如调走8个男工,调来16个女工后,女工是男工人数的3倍,这个车间原有女工多少人?A.10  B.25  C.20  D.30


    本题正确答案为C。从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调走8个男工,调来16个女工后,此时女工的数量比男工多8+16=24(人),女工的人数比男工的人数多出的倍数是2倍(这便是题中隐藏的差值),则剩下的男工有24/2=12(人),原有的男工是12+8=20(人),又因为原来男女工人的人数相等,则答案是C

  • 第2题:

    某厂有两个车间,1984年甲车间工人平均工资为120元,乙车间为l30元;1985年,甲车间工人在全厂工人中的比重提高,乙车间的比重下降。在两车间工人平均工资没有变化的情况下,1985年全厂总平均r资比l984年全厂总平均工资( )。

    A.增加

    B.减少

    C.持平

    D.不能作结论


    正确答案:B
    假设1984年甲车间工人占总数比重为a,则乙车间为(1-a),1985年甲车间比重增加b,则其所占比重为(a+b),乙车间所占比重为(1-a-b),其中a、b均为正数。1984年全厂平均工资=120a+130(1-a)。1985年全厂平均工资=120(a+b)+130(1-a-b)。整理可得到1984年全厂平均工资-1985年全厂平均工资=-10b。由于b>0,则差值为负,因此1985年全厂总平均工资比1984年全厂总平均工资会减少。

  • 第3题:

    某工厂一车间人数占全厂人数的25%,二车间人数比一车间人数少三分之一,三车间人数比二车间人数多未,三车间是156人.这个工厂共有多少人?()

    A.600人

    B.1200人

    C.1800人

    D.2600人


    正确答案:A
    A[解析]二车间人数比一车间人数少1/5,也就是二车间人数是一车间人数的4/5,三车间的人数是一车间人数的4/5×(1+3/10)=26/25.则一车间的人数为156÷26/25=150(人),全厂共有150÷25%=600(人).

  • 第4题:

    如果团体保险的保费是由企业和员工共同缴付的,那么( )。

    A.所有员工必须参加

    B.至少要有全部员工人数的75%参加

    C.至少要有全部在职员工人数的75%参加

    D.至少要有全部合格员工人数的75%参加


    参考答案:D

  • 第5题:

    某工厂有甲、乙两个车间,其中甲车间有15名、乙车间有12名工人。每个车间都安排工人轮流值班,其中周一到周五每天安排一人、周六和周日每天安排两人。某个星期一甲车间的小张和乙车间的小赵一起值班,则他们下一次一起值班是星期几?

    A. 周一、周二或周三中的一天

    B. 周四或周五中的一天
    C. 周六

    D. 周日

    答案:C
    解析:
    每周需要9人值班,故小张以后每次值班的星期可以用(15n+1)/9的商和余数来得到,商对应第几周,余数对应具体的星期(余数为1-5对应周一到周五,余数为6-7对应周六,余数为8和0对应周日),小王值班情况同理。具体如下表:
    故本题答案为C选项。

  • 第6题:

    某工厂4个车间的工人都出生在1985到1988年间,如果统计任意2个车间的人数和,分别得到54、63、75、78、90、99这6个不同的结果。则人数最多的车间至少有多少工人出生于同一年?

    A.14
    B.15
    C.16
    D.17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最值问题,属于数列构造。
    第二步,设4个车间人数由少到多依次为a、b、c、d人,则有:a+b=54①;a+c=63②;b+d=90③;c+d=99④,(③+④)-(①+②)得d-a=36,则d+a为偶数,即d+a=78,联立两式解得d=57。
    第三步,根据都出生在1985到1988年间,可知工人有4个不同的出生年份。57÷4=14…1,即人数最多的车间至少有15人出生于同一年。

  • 第7题:

    某工厂进行结构重组,计划裁员25%,撤销三个生产车间,这三个生产车间的人数正好占 工厂总人数的25%。计划实施后,上述三个生产车间被撤销,整个工厂实际减员15%。此过程中,工厂内部人员有所调整,但整个工厂只有减员,没有增员。

    如果上判断定为真,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

    Ⅰ.上述计划实施后,有的生产车间调入新成员。

    Ⅱ.上述计划实施后,没有一个生产车间调入的新成员的总数超出工厂原来总人数的10%。

    Ⅲ.上述计划实施后,被撤销的生产车间中的留任人员,不超过工厂原来总人数的10%。

    A只有Ⅰ
    B只有Ⅰ和Ⅲ
    C只有Ⅱ和Ⅲ
    DⅠ、 Ⅱ、和Ⅲ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抓住每句话中的对象。

    第一句计划减员25%,撤销的三个生产车间人数正好占工厂总人数的25%;第二句三个生产车间被撤销,整个工厂实际减员15%;第三句整个工厂只有减员,没有增员。

    第二步:逐一分析并判断选项的正确。

    如果有的生产车间没有调入新成员,那么实际减员一定是25% 。而实际减员15%,所以有的生产车间一定加入新成员,因此Ⅰ正确;

    三个生产车间的人数可以一起全部放到其他的一个车间,那么那个车间就增加25%,但其他车间又裁员15%,所以可能一个车间增加10%以上,因此Ⅱ错误;

    被撤销的生产车间的人员可能全部留下来了,而从其他车间减员了,因此Ⅲ错误。

    综上,只有Ⅰ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A。

  • 第8题:

    甲、乙、丙、丁四个工厂共有100名高级技工,其中甲、乙两个工厂高级技工数量比为12∶25,丙工厂的高级机技工工人数比丁工厂少4人,问丁工厂的高级技工人数比甲工厂:

    A.多6人
    B.少6人
    C.多9人
    D.少9人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数字特性法解题。
    第二步,已知甲∶乙=12∶25,合计37份,假设为37n(因四个工厂共有100名高级技工,故n为1或2)。丙和丁人数满足:丁-丙=4①,丙+丁=100-(甲+乙)=100-37n②。由①知,丙+丁的和也是偶数,即丙+丁=100-37n是偶数,则n是偶数,即n=2。
    第三步,得出:丙+丁=26③,解方程①③,得丙=11(人),丁=15(人)。甲的人数为12n=12×2=24(人)。所以,甲工厂高级技工人数是24人,丁工厂高级技工人数是15人,丁比甲工厂少24-15=9(人)。
    因此,选择D选项。

  • 第9题:

    某工厂有两个车间,1999年甲车间工人平均工资为420元,乙车间工人平均工资为510元,到2000年两车间水平未变,但甲车间工人比重提高,乙车间工人比重下降。在两个车间工人平均工资水平没有变化的条件下,全厂工人总平均工资2000年比1999年()。

    • A、提高
    • B、降低
    • C、持平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劳动密集型生产、加工企业中,下列()应确定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

    • A、生产车间员工为50人的皮鞋加工厂
    • B、生产车间员工为70人玩具厂
    • C、生产车间员工为90人服装厂
    • D、生产车间员工为110人的服装厂

    正确答案:D

  • 第11题:

    单选题
    某工厂男员工的人数占总人数的70%,会滑冰的员工人数占总人数的52%,男员工中会滑冰的人数占男员工人数的60%,则在全体员工中不会滑冰的女员工占总人数的:
    A

    10%

    B

    20%

    C

    28%

    D

    42%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劳动密集型生产、加工企业中,下列()应确定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
    A

    生产车间员工为50人的皮鞋加工厂

    B

    生产车间员工为70人玩具厂

    C

    生产车间员工为90人服装厂

    D

    生产车间员工为110人的服装厂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厂有甲、乙、丙、丁四个车间,甲、乙两车间人数之比是98,乙车间人数的5倍等于丙车间人数的4倍,丙车间人数的 等于丁车间人数的 ,如果丁车间工人数的8%退休以后还剩690人,那么甲车间有多少人?( )

    A.900                B.860             C.720            D.640


     .C【解析】因为乙车间人数的5倍等于丙车间人数的4倍,所以乙丙两车间人数之比是4∶5,同理,丙、丁两车间人数之比是 ∶ 又丁车间工人如果不退休,那么人数为690÷(1-8%)。设甲车间有x人,于是得x=720(人)

  • 第14题:

    机床厂有四个车间,其中第二车间的职工人数比第一车间人数的2/3多48人,而比第三车间人数的5/4倍少15人,且已知第一车间人数比第三车间人数多14人,又知第四车间人数占全厂总人数的2/5。那么,机床厂总共有多少人?( )。

    A. 620

    B. 670

    C. 590

    D. 710


    正确答案:B
    14. B。【解析】设第二车间人数x人,则第一车间(3/2)(x-48)人,第三车间(4/5)(15+x)人。 (3/2)(x-48)-(4/5)(15+x)人=14,即x=140。则第一、二、三车间人数为402人,占全厂人数的3/5,故全厂人数为402÷(3/5)=670(人)。

  • 第15题:

    如果要创建一个3级分组报表,第一级分组是“工厂”,第二级分组是“车间”,第三级分组是“工资总和”,当前索引的索引表达式应当是( )。

    A.工厂+车间+工资总和

    B.工厂+车间+STR(工资总和)

    C.车间+工厂+STR(工资总和)

    D.STR(工资总和)+车间+工厂


    正确答案:B
    解析:多级数据分组报表的数据源必须可以分出级别来,如一个表中有“地区”和“城市”字段,要使同一地区的记录集中在一起显示或打印,只需建立以“地区”字段为关键字的索引,此时只能设计单级分组的报表。如果要使同一地区同一城市的记录也分级显示或打印,表必须建立了基于关键字表达式的复合索引(多重索引),如“地区”+“城市”。
    题干中第一级分组是工厂,第二级分组是车间,第三组分组是工资总和,而且索引表达式的数据类型为字符型,应该先把数值型的字段“工资总和”用STR函数转换成字符型,所以当前索引的索引表达式是:工厂+车间+ST

  • 第16题:

    某工厂的两个车间共有120名工人,每名工人每天生产15件设备。如果将乙车间工人的1/3调到甲车间,则甲车间每天生产的设备数将比乙车间多120件。问原来乙车间比甲车间多多少人?()

    A. 12
    B. 24
    C. 36
    D. 48

    答案:D
    解析:

  • 第17题:

    机床厂有四个车间,其中第二车间的职工人数比第一车间人数的2/3多48人,而比第三车间人数的1又1/4倍少15人,且已知第一车间的人数比第三车间人数多14人,又知第四车间人数占全厂总人数的2/5。那么,机床厂总共有多少人?()

    A. 620
    B. 670
    C. 590
    D. 710

    答案:B
    解析:
    [解析] 设第二车间人数为x,则第一车间人数为3/2(x-48),第三车间人数为4/5(15+x)人。3/2(x-48)-4/5(15+x)=14,即x=140。则第一、二、三车间人数为402人,占全厂总人数的3/5,故全厂人数为402÷3/5,即670人。

  • 第18题:

    一些员工在某工厂车间工作,如果有4名女员工离开车间,在剩余的员工中,女员工人数占九分之五,如果有4名男员工离开车间,在剩余的员工中,男员工人数占三分之一。原来在车间工作的员工共有多少名:

    A36
    B40
    C48
    D72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意,减少4名女员工后,剩余女员工数量为总数的,则可推出总人数减4后为9的倍数;同样,减少4名男员工后,剩余男员工数量为总人数的,则可推出总人数减4后为3的倍数。观察选项只有B项满足分析要求。

    故正确答案为B。

  • 第19题:

    某工厂有多个宿舍区和车间,住在A宿舍区的员工都不是纺织工,因此在A车间工作的员工有部分是不住在A宿舍区的。
    为了使该推理成立,必须补充下列-----------项作为前提条件。

    A. 有的纺织工不在A车间工作
    B. 在A车间工作的员工有的不是纺织工
    C. 住在A宿舍区的员工有的是在A车间工作
    D. 有的纺织工在A车间工作

    答案:D
    解析:
    论证类。加强型。题干论点是“在A车间工作的员工”有部分是“不住在A宿舍区的”,论据是“住在A宿舍区的员工”都不是“纺织工”,很明显论据和结论之间缺乏“纺织工”和“在A车间工作的员工”的关系,可以看做搭桥。D为真的话,“在A车间工作的员工”有部分是“纺织工”,“纺织工”都不是“住在A宿舍区的员工”,可以推出“在A车间工作的员工”有部分是“不住在A宿舍区的”。

  • 第20题:

    某厂甲车间有工人180名,乙车间有工人120名,现在从两车间共调出50名工人支援新厂,余下工人因工作量增加,每人每天增加工资20%。因工种不同,现在甲车间工人每人每天工资6元,乙车间工人每人每天工资4.8元,已知工厂每天所发工资总额与以前相同,甲车间现有工人多少名?

    A.90
    B.100
    C.150
    D.160

    答案:C
    解析:
    增加工资前,甲车间1名工人一天工资为6÷(1+20%)=5元,乙车间1名工人一天工资为4.8÷(1+20%)=4元,那么工厂每天工资总额为180×5+120×4=1380元,则被调走的50名工人的工资总额为1380-1380÷(1+20%)=230元,甲车间被调走工人(230-50×4)÷(5-4)=30名,甲车间现有工人180-30=150名,应选择C。

  • 第21题:

    一些员工在某工厂车间工作,如果有4名女员工离开车间,在剩余的员工中,女员工人数占九分之五,如果有4名男员工离开车间,在剩余的员工中,男员工人数占三分之一。原来在车间工作的员工共有()名。

    • A、36
    • B、40
    • C、48
    • D、72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单选题
    某厂有两个车间,1984年甲车间工人平均工资为120元,乙车间为130元;1985年,甲车间工人在全厂工人中的比重提高,乙车间的比重下降。在两车间工人平均工资没有变化的情况下,1985年全厂总平均工资比1984年全场总平均工资()。
    A

    增加

    B

    减少

    C

    持平

    D

    不能作结论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某企业有甲、乙两个生产车间,已知2000年甲、乙两车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分别为820元和900元,又知2001年甲车间工人数占全厂工人总数比重上升,乙车间的下降。若2001年两车间工人工资水平不变,则全厂工人平均工资将()。
    A

    提高

    B

    下降

    C

    不变

    D

    升降不定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