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简述圆锥齿轮简化测绘的步骤。”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检查齿轮箱再循环电机的功能操作步骤。


    正确答案:每6个月,检查齿轮箱再循环电机的功能。执行如下操作:
    从触摸屏上手动→模式/子系统密令作动“低速轴再循环”。
    目视检查低温开关柜上的接触器Q103CK已进入。
    检查U16的数字输入DI30已作动。“确保齿轮箱再循环系统低速”。再关闭测试。
    通过触摸屏手动→模式→子系统密令作动“高速再循环”
    目视检查顶部控制柜低温型接触器K103已进入。
    检查U15的数字输入已作动。“确保齿轮箱再循环高速”。然后关闭测试。

  • 第2题:

    简述从事测绘工作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正确答案:一、收集资料
    二、布置控制网。进行控制测量
    三、碎部测量
    四、测绘成果的检验检验和验收

  • 第3题:

    简述样品的缩分采用圆锥四分法的步骤?


    正确答案: 将样品置于洁净、平整的钢板上,堆成圆锥形,每铲自圆锥顶尖落下,使均匀地沿锥尖散落,注意勿使圆锥中心错位,如此反复至少转堆三次。使充分混匀,然后将圆锥顶尖压平,用十字板自上压下,分成四等分,任取两个对角的等分,重复操作数次,缩分至不少于该粒度规定的最小留量。

  • 第4题:

    圆锥齿轮的轮齿有直齿、斜齿及曲齿等多种形式,其中()传动应用最广泛。

    • A、齿条
    • B、斜齿圆锥齿轮
    • C、曲齿圆锥齿轮
    • D、直齿圆锥齿轮

    正确答案:D

  • 第5题:

    下列不属于圆锥齿轮的分类范围的是()。

    • A、人字齿轮
    • B、直齿圆锥齿轮
    • C、斜齿圆锥齿轮
    • D、曲线齿圆锥齿轮

    正确答案:A

  • 第6题:

    简述更换齿轮箱油的步骤。


    正确答案: 换油周期:3年;更换齿轮箱润滑油,首先须在风速满足3-6m/s的条件下进行。
    1、将事先准备的空油桶和工具通过卷扬机,吊到上段塔筒平台处。
    2、用洁净的抹布清理排油阀,清理完后,将放油软管一端连接到排油阀上,另一端放入油桶内;
    3、关闭齿轮箱油泵高、低速断路器,拆卸如上图所示的管接头处,将其与专门制作的喷枪头用软管连接;
    4、打开齿轮箱后端观察口端盖,松开机械刹车,让轮毂缓慢转动,恢复油泵高、低速断路器,启动油泵电机,用步骤3接好的喷枪,通过观察口清洗齿轮箱箱体内壁及齿面;
    5、盖上观察口端盖(不用螺栓紧固),取下空气滤清器,通过齿轮箱空气滤清器安装孔清洗齿轮箱内壁、行星轮系及主轴;
    6、目测达到清洗效果后,关闭油泵,打开齿轮箱底部放油阀,排空箱体内齿轮油;
    7、齿轮油排空之后,关闭放油阀,注入一定量新齿轮油,参照步骤(4)、(5)对齿轮箱进行清洗;
    8、清洗完毕后,打开放油阀排净齿轮油;
    9、更换新滤芯;
    10、加注新的齿轮油;
    11、加完油后将加油孔重新封好,并清理加油过程中所泄漏的润滑油。
    12、再次确认加油孔、放油阀是否密封好。

  • 第7题:

    简述劳动简化法的计算步骤。


    正确答案:第一步,确定计算的基期年份和报告期年份,并统计这两个年份的国民收入和劳动力人数数值。
    第二步,确定使用劳动简化比的尺度或媒介,计算出劳动简化比的具体数值。
    第三步,计算基期和报告期平均简化比并列表统计详细数值。
    第四步,计算因教育因素增加的劳动量。
    第五步,计算教育对国民收入或经济增长的贡献。

  • 第8题:

    两轴不平行的齿轮机构可分为()。

    • A、两轴相交的圆锥齿轮传动
    • B、两轴垂直相交的圆锥齿轮传动
    • C、螺旋(曲线)圆锥齿轮传动
    • D、两轴相错的螺旋齿轮传动

    正确答案:A,B,C,D

  • 第9题:

    常见的变向机构有三星齿轮、()变向机构。

    • A、滑移齿轮和圆柱齿轮
    • B、滑移齿轮和直齿轮
    • C、直齿轮和圆锥齿轮
    • D、滑移齿轮和圆锥齿轮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差速器壳上安装着行星齿轮、半轴齿轮、从动圆锥齿轮和行星齿轮轴,其中不属差速器的是()。

    • A、行星齿轮
    • B、半轴齿轮
    • C、从动圆锥齿轮
    • D、行星齿轮轴

    正确答案:C

  • 第11题:

    圆锥齿轮的轮齿分布在圆锥面上,当两圆锥齿轮啮合传递运动时,两轮的圆锥互作()

    • A、相对滚动
    • B、逆向滚动
    • C、纯滚动

    正确答案:A

  • 第12题:

    多选题
    两轴不平行的齿轮机构可分为()。
    A

    两轴相交的圆锥齿轮传动

    B

    两轴垂直相交的圆锥齿轮传动

    C

    螺旋(曲线)圆锥齿轮传动

    D

    两轴相错的螺旋齿轮传动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圆锥齿轮标准模数是指圆锥齿轮()的模数。

    • A、小端
    • B、大端
    • C、齿宽中点处的模数
    • D、当量齿轮的模数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简述齿轮泵更换盘根主要步骤。


    正确答案: 1.停泵、切断电源,挂停运牌
    2.关闭出入口阀门,交通阀门
    3.泄压
    4.拆卸压盖取出旧盘根
    5.加入新盘跟
    6.紧固压盖,试压

  • 第15题:

    主减速器装配调整包括()等项目

    • A、主、从动圆锥齿轮轴承预紧度的调整(含差速器轴承预紧度的调整)
    • B、主、从动圆锥齿轮啮合印痕的调整
    • C、主、从动圆锥齿轮啮合间隙的调整
    • D、主、从动圆锥齿轮啮合位置的调整

    正确答案:A,B,C

  • 第16题:

    简述一般传动齿轮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正确答案: 齿轮传动有多种失效形式但对于某一具体工作条件下工作的齿轮传动,通常只有一种失效形式是主要的失效形式,理论上应针对其主要失效形式选择相应的设计准则和计算方法确定其传动尺寸,以保证该传动在整个工作寿命期间不发生失效。但是,对齿面磨损、塑性变形等失效形式目前尚未建立行之有效的成熟的计算方法和完整的设计数据。
    目前设计一般工况下工作的齿轮传动时,通常都只依据保证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和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两准则进行计算。而对高速重载易发生胶合失效的齿轮传动,则还应进行齿面抗胶合能力的核算。至于抵抗其他失效的能力,仅根据失效的原因,在设计中采取相应的对策而不作精确的计算。
    一般情况下齿轮传动的设计准则为:
    1)对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主要失效形式是齿面点蚀,故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设计计算,再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进行校核。
    2)对闭式硬齿面齿轮传动,其齿面搞点蚀能力较强,主要失效形式表现为齿根弯曲疲劳折断,故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进行设计计算,再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校核。
    3)对开式齿轮传动,主要失效形式是齿面磨损和齿根弯曲疲劳折断,故先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进行设计计算,然后考虑磨损的影响,将强度计算所求得的齿轮模数适当增大。

  • 第17题:

    当一对标准圆锥齿轮传动时,必须使两齿轮的()。

    • A、分庋圆锥相切
    • B、齿顶圆锥相切
    • C、齿根圆锥相切
    • D、基圆圆锥相切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简述补加齿轮油,具体的操作步骤。


    正确答案: 1、将齿轮箱后端观察盖及其附近清理干净;
    2、然后用18mm扳手拧下观察盖固定螺栓,将取下的螺栓找一远离观察口的位置妥善放置(统一放在塑料口袋或者纸盒中);
    3、垂直取下观察口端盖,并用大布在远离观察口处擦净,放置;
    4、将指定型号的齿轮油经过滤后加入齿轮箱;
    5、擦净加油时外漏的油,安装观察口盖板(如密封胶圈老化失效要立即更换),对角拧紧固定螺栓。

  • 第19题:

    两轴相交的齿轮机构可以是()

    • A、直齿圆柱齿轮
    • B、斜齿圆柱齿轮
    • C、直齿圆锥齿轮
    • D、斜齿圆锥齿轮

    正确答案:C,D

  • 第20题:

    在圆锥齿轮中,()圆锥齿轮应用最广。

    • A、曲齿
    • B、斜齿
    • C、直齿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简述圆锥主动齿轮的技术要求。


    正确答案: 齿轮不应有裂损,螺纹损伤不得多于2牙,齿轮工作面上不得有明显斑点、剥落、缺损,圆锥主动齿轮花键与突缘配合侧隙不得大于0.20mm,圆锥主动齿轮轴颈与轴承的配合应符合原厂要求。

  • 第22题:

    圆锥齿轮装配时,以圆锥齿轮的背锥作为基准,使背锥面平齐,以保证两齿轮的正确位置。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劳动简化法的计算步骤。

    正确答案: 第一步,确定计算的基期年份和报告期年份,并统计这两个年份的国民收入和劳动力人数数值。
    第二步,确定使用劳动简化比的尺度或媒介,计算出劳动简化比的具体数值。
    第三步,计算基期和报告期平均简化比并列表统计详细数值。
    第四步,计算因教育因素增加的劳动量。
    第五步,计算教育对国民收入或经济增长的贡献。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