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新中国成立初期,争取国家财政经济好转的主要措施有(  ) ”相关问题
  • 第1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争取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三个条件及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的主要原因。


    答案:
    解析:
    争取因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三个条件:土地改革的完成,现有T.商业的调整,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3分)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的主要原因:第一,中共中央和人民政府把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 切工作的中心,正确处理恢复因民经济同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 (2 分)第二,从当时的因情出发,对国家财经实行集中和统一管理,制定了“不婴四面出击”等正确的方针政策,妥善处理公私、劳资等各种社会关系: (3分)第三,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及时有力地抵制了资产阶级的腐蚀。<2 分)

  • 第2题:

    新中国建国初期党和政府着重抓的几方面工作包括()

    • A、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
    • B、恢复国民经济
    •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D、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

    正确答案:A,B,D

  • 第3题:

    试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正确答案: 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有三点1、“另起炉灶”,即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通过谈判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必须先肃清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势力和影响,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的关系。3、“一边倒”,即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一边。这三项对外基本方针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必要决策和深重选择,是以一定历史、理论为基础,以显示利益为依据提出来的。首先,国民党残余势力还存在,中国大陆一些边远山区、岛屿尚待解放,美帝国主义仍未放弃对蒋介石国民党的支持,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特权、势力和影响在大陆还严重存在,如果不割断外国同国民党的残余力量的公开的、潜在的、军事的、政治的、外交的、经济的,以至文化思想方面的联系,要想建立并巩固人民政权,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另起炉灶”,创建由我们自己的干部组成的新型外交队伍。在肃清帝国主义在华影响和势力之后,在独立自主的原则下与他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其次,“一边倒”是当时国内外政治形势下唯一的选择。虽然中共希望并一度采取了力争中立美国的策略,但美国实行扶蒋反共的政策,关上了与中共发展关系的大门。待国民党政府大势已去,美国又采取加紧扶植日本以取代国民党中国在亚洲的地位的战略部署,并将中国视为苏联的附庸,在政治上加以反对,在经济上加以封锁。这使得中共感到安全受到威胁,也给中国的经济重建造成极大的困难。而苏联则在我三大战役取得胜利之后,立即派人与我商讨新政权成立的问题,并商定一俟新中国成立,立即予以承认。且斯大林向中国同志承认他在中国革命问题上曾经犯有错误,赢得了中国的尊敬。此外,苏联不仅在亚洲是抵抗美日的中坚力量,可以成为中国可靠的战略后方,而且为新中国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可以遵循的模式。一言蔽之,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和现实利益,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稳定,并为将来开展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 第4题:

    七届三中全会指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条件是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现有工商业的调整


    正确答案:土地改革的完成

  • 第5题:

    1950年6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当时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是要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内,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会议制订了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战略策略方针是()。

    • A、不要四面出击
    • B、积极防御
    • C、韬光养晦
    • D、独立自主

    正确答案:A

  • 第6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


    正确答案: “站在社会主义一边”、“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周恩来提出的“礼尚往来”、“互通有无”和“团结全世界人民”等外交决策及方针,构成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框架,形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

  • 第7题: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主要是学习哪个国家的经验?()

    • A、美国
    • B、苏联
    • C、南斯拉夫
    • D、德国

    正确答案:B

  • 第8题:

    问答题
    试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正确答案: 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有三点1、“另起炉灶”,即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通过谈判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必须先肃清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势力和影响,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的关系。3、“一边倒”,即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一边。这三项对外基本方针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必要决策和深重选择,是以一定历史、理论为基础,以显示利益为依据提出来的。首先,国民党残余势力还存在,中国大陆一些边远山区、岛屿尚待解放,美帝国主义仍未放弃对蒋介石国民党的支持,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特权、势力和影响在大陆还严重存在,如果不割断外国同国民党的残余力量的公开的、潜在的、军事的、政治的、外交的、经济的,以至文化思想方面的联系,要想建立并巩固人民政权,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另起炉灶”,创建由我们自己的干部组成的新型外交队伍。在肃清帝国主义在华影响和势力之后,在独立自主的原则下与他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其次,“一边倒”是当时国内外政治形势下唯一的选择。虽然中共希望并一度采取了力争中立美国的策略,但美国实行扶蒋反共的政策,关上了与中共发展关系的大门。待国民党政府大势已去,美国又采取加紧扶植日本以取代国民党中国在亚洲的地位的战略部署,并将中国视为苏联的附庸,在政治上加以反对,在经济上加以封锁。这使得中共感到安全受到威胁,也给中国的经济重建造成极大的困难。而苏联则在我三大战役取得胜利之后,立即派人与我商讨新政权成立的问题,并商定一俟新中国成立,立即予以承认。且斯大林向中国同志承认他在中国革命问题上曾经犯有错误,赢得了中国的尊敬。此外,苏联不仅在亚洲是抵抗美日的中坚力量,可以成为中国可靠的战略后方,而且为新中国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可以遵循的模式。一言蔽之,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和现实利益,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稳定,并为将来开展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主要是学习哪个国家的经验?()
    A

    美国

    B

    苏联

    C

    南斯拉夫

    D

    德国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而召开的会议是( )
    A

    七届二中全会

    B

    七届三中全会

    C

    最高国务会议

    D

    中共八大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15年4月;13年4月;11年4月:09年10月真题)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而召开的会议是 ( )
    A

    七届二中全会

    B

    七届三中全会

    C

    最高国务会议

    D

    中共八大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有哪些?

    正确答案: 这一时期经济宣传报道始终是新闻工作的重要内容:
    1)紧密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
    2)突出报道国家重点建设的成就,展示国家经济建设日新月异的全貌。
    3)让人民群众充当宣传报道的主角,突出宣传人民群众中的先进人物和事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有哪些?
    这一时期经济宣传报道始终是新闻工作的重要内容:
    (1)紧密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
    (2)突出报道国家重点建设的成就,展示国家经济建设日新月异的全貌。
    (3)让人民群众充当宣传报道的主角,突出宣传人民群众中的先进人物和事迹。

  • 第14题:

    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同部分民族主义国家外交关系的建立。


    正确答案: 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同亚洲大多数国家的社会制度不同,但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对这些国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周边一些国家,它们或者在历史上的遭遇同解放前的中国相同,或者虽然独立,同帝国主义或原宗主国仍存在程度不同的矛盾。因此,它们在反帝反殖斗争的立场上同新中国有着程度不同的一致性。此外,在地理上,它们同中国最接近,搞好同中国的关系,不但有利于生存和发展,而且也有利于增加它们同帝国主义斗争的力量。所以,当1949年末和1950年初中国大陆除西藏之外全部获得解放之后,缅甸、印度、巴基斯坦、锡兰和阿富汗先后通过不同途径向中国表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愿意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有的国家甚至同时宣布结束其与国民党政府的“外交”关系。1950年6月8日中缅正式建交,互派大使。缅甸是非社会主义国家中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国家;1950年4月1日中印正式建交,互派大使。中印建交谈判成为新中国建交谈判实践的第一例,印度是非社会主义国家中第一个与我建交的国家。1951年5月21日,中巴建交。1955年1月20日,中国与阿富汗建立。1955年8月1日,中国与印尼建立。1956年9月20日,中国与尼泊尔建交。

  • 第15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是学习(),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 A、资本主义国家
    • B、美国经验
    • C、英国经验
    • D、苏联经验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着重发展的是()、()的国家资本主义


    正确答案:加工订货;经销代销

  • 第17题:

    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犯罪状况。


    正确答案: 50-55年人民政权初建和巩固阶段。犯罪特点:初期犯罪率高,治安形势严峻,反革命政治犯罪突出,普通刑事犯罪常常同反革命犯罪交织在一起,经治理渐渐趋缓,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在治理中渐渐扫除。

  • 第18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克服财政困难,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好转,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 A、抑制通货膨胀
    • B、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缩减
    • C、全国土地改革
    • D、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

    正确答案:B,C,D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同部分民族主义国家外交关系的建立。

    正确答案: 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同亚洲大多数国家的社会制度不同,但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对这些国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周边一些国家,它们或者在历史上的遭遇同解放前的中国相同,或者虽然独立,同帝国主义或原宗主国仍存在程度不同的矛盾。因此,它们在反帝反殖斗争的立场上同新中国有着程度不同的一致性。此外,在地理上,它们同中国最接近,搞好同中国的关系,不但有利于生存和发展,而且也有利于增加它们同帝国主义斗争的力量。所以,当1949年末和1950年初中国大陆除西藏之外全部获得解放之后,缅甸、印度、巴基斯坦、锡兰和阿富汗先后通过不同途径向中国表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愿意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有的国家甚至同时宣布结束其与国民党政府的“外交”关系。1950年6月8日中缅正式建交,互派大使。缅甸是非社会主义国家中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国家;1950年4月1日中印正式建交,互派大使。中印建交谈判成为新中国建交谈判实践的第一例,印度是非社会主义国家中第一个与我建交的国家。1951年5月21日,中巴建交。1955年1月20日,中国与阿富汗建立。1955年8月1日,中国与印尼建立。1956年9月20日,中国与尼泊尔建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学前教育改革与实施的措施。

    正确答案: 1、接管外国在我国设立的学前教育机构,收回教育主权
    2、停办私立幼儿园,向工农子女打开幼儿教育机构的大门
    3、制定颁布幼儿园规程和幼儿园教育纲要
    4、学习前苏联学前教育的理论和经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克服财政困难,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好转,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A

    抑制通货膨胀

    B

    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缩减

    C

    全国土地改革

    D

    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新中国建国初期党和政府着重抓的几方面工作包括()
    A

    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

    B

    恢复国民经济

    C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

    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建国初期从根本上稳定物价,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重大措施是 ( )
    A

    打击投机倒把

    B

    统一全国财政工作

    C

    调整城市工商业

    D

    节减国家机构经费


    正确答案: C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