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近代以来,中国资产阶级在挽救民族危亡、探寻国家出路的斗争中,先后形成了改良派和革命派两个政治派别。20世纪初,改良派和革命派展开了一场大论战。这场大论战的内容是 A.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B.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C.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 D.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题目
近代以来,中国资产阶级在挽救民族危亡、探寻国家出路的斗争中,先后形成了改良派和革命派两个政治派别。20世纪初,改良派和革命派展开了一场大论战。这场大论战的内容是

A.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B.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C.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
D.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相似考题
更多“近代以来,中国资产阶级在挽救民族危亡、探寻国家出路的斗争中,先后形成了改良派和革命派两个政治派别。20世纪初,改良派和革命派展开了一场大论战。这场大论战的内容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1905年至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进行论战的意义及革命派的局限性。


    答案:
    解析:
    论战的意义是:(1)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参加到革 命的行列。(2)论战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学说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壮大,为推翻清王朝统治的革命斗争奠定了思想基础。革命派的局限性:(1)他们未能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不仅不敢旗帜鲜明地提出反帝口号,反而希望争取列强的支持。(2)革命派停留在对民主制度的形式理解上,缺乏对民主建政的深入认识,所提方案也不十分具体和具有可操作性。(3)革命派无法真正解决农民土地问题。这些阶级的和历史的局限不不可避免地影响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进程和结局。

  • 第2题:

    革命派和改良派在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


    正确答案:一、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爱国必须革命。
    二、进行革命固然有牺牲,但是,不进行革命,而容忍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人民就不能免除痛苦和牺牲。
    三、人们在革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乃至作出的牺牲是以换取历史进步为补偿的。

  • 第3题:

    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展开了一场大论战。这场论战的主要内容包括()。

    • A、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 B、要不要实行政治革命
    • C、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 D、要不要社会革命

    正确答案:A,C,D

  • 第4题: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第一,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认识到革命的必要性;第二,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为推翻清政府的革命斗争奠定了思想基础局限性:第一,革命派未能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不敢提出反帝口;第二,停留在对民主制度的形式理解上;第三,未能把土地制度改革和反对封建主义联系起来,无法真正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 第5题:

    1905至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同改良派论战的主要内容及重要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意义:论战使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1907 年《新民丛报》不得不宣告停刊,论战以革命派的胜利告终.经过这场大论战,进一步划清了革命派和改良派的界限,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革命派批判了封建文化思想,使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壮大.
    但是由于阶级的和历史的局限性,革命派对中国民主革命一系列根本问题却未能作出完全正确的回答.他们轻信列强不会干涉中国革命;他们并不想发动群众从根本上废除广大农村的封建土地制度.革命派的这些严重弱点,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表明他们无力把民主革命引向彻底胜利.

  • 第6题:

    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1905年至1907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分别(民报)和(新民丛报)为阵地,内容如下:第一,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第二,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第三,要不要社会革命(土地)

  • 第7题:

    改良派以()为主要舆论阵地,同革命派展开一场大论战。

    • A、《民报》
    • B、《新民丛报》
    • C、《国闻报》
    • D、《中外纪闻》

    正确答案:B

  • 第8题:

    1905到1907年间,革命派与改良派展开了大论战,其主要舆论阵地是《新民丛报》、()


    正确答案:《民报》

  • 第9题:

    问答题
    至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进行论战的意义及革命派的局限性。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1905—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的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革命派与改良派的大论战,以革命派的胜利告终,具有重要的意义:
    (1)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使人们清楚的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参加到革命的行列。
    (2)论战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得到了更加文学的广泛的传播,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壮大。这个胜利,为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斗争奠定了思想基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1905年到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这场论战的焦点是()。
    A

    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B

    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C

    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D

    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2.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3题: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从1906年到1907年,革命派以《民报》为主要阵地,改良派以《新民丛报》为主要阵地,进行了一场民主革命基本问题的大辨论,焦点集中在三个方面:
    ①是革命,还是保皇;
    ②是推翻清政府,创立民主共和国,还是实行君主立宪,维护清政府;
    ③是否保存封建土地所有制。这场论战的实质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同改良派的两条政治路线的大搏斗。在论战中,革命派充分揭露了改良派“忠君保皇”的反动实质,捍卫了民主革命的纲领和原则,夺取了当时思想战线上的领导权,从而为辛亥革命作了重要的思想和舆论准备。

  • 第14题:

    1905年到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这场论战的焦点是()。

    • A、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 B、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 C、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 D、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


    正确答案:要不要采取革命手段

  • 第16题:

    在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是()。

    • A、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 B、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 C、洋务派与维新派的论战
    • D、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资产阶级革命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1906年至1907年,革命派与改良派在思想领域内展开了一场激烈论战。其中,改良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黄兴
    • B、陈天华
    • C、康有为
    • D、章炳麟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1905年至1907年问,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展开了一场大论战。这场论战的焦点是()。

    • A、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 B、要不要实行政治革命
    • C、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 D、要不要社会革命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问答题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正确答案: 从1906年到1907年,革命派以《民报》为主要阵地,改良派以《新民丛报》为主要阵地,进行了一场民主革命基本问题的大辨论,焦点集中在三个方面:
    ①是革命,还是保皇;
    ②是推翻清政府,创立民主共和国,还是实行君主立宪,维护清政府;
    ③是否保存封建土地所有制。这场论战的实质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同改良派的两条政治路线的大搏斗。在论战中,革命派充分揭露了改良派“忠君保皇”的反动实质,捍卫了民主革命的纲领和原则,夺取了当时思想战线上的领导权,从而为辛亥革命作了重要的思想和舆论准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与改良派论战中存在的历史局限性是什么?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1905年至1907年问,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这场论战的主要内容包括(  )。
    A

    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B

    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C

    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D

    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至三十三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在思想理论战线上展开了一场革命与改良的大辩论。论战涉及的范围很广,主要有三个方面:①要不要革命,要不要推翻清政府;②要不要兴民权,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③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平均地权”。

  • 第23题:

    问答题
    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同改良派论战的主要内容及重要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