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简述抗战胜利后的形势特点和国内主要矛盾。”相关问题
  • 第1题:

    抗战胜利后的形势怎样?


    正确答案:国际形势:
    ①社会主义阵营日益巩固和扩大,世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老的世界殖民体系日益瓦解,和平,民主,民族解放成为世界的主潮流。
    ②资本主义阵营发生重大变化,德,意,日被打倒,英法受到严重削弱,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和军事强国,它积极向全球扩张,企图建立在世界的统治地位。为了控制中国,美国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
    国内形势:
    ①主要矛盾转变。中国人民与美帝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
    ②蒋介石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因为国际、国内都反对内战,发动内战不得人心,所以蒋介石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邀请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

  • 第2题:

    简述抗战胜利纪功碑修建的经过及意义。


    正确答案: ①从1938年2月18日至1943年8月23日,日本海陆空航空部队联合对重庆实施“航空战略轰炸”,1939年5月3、4日两天,63架日机首次大规模轰炸重庆,1941年6月5日,日机持续轰炸重庆达三百余分钟之久,为期五年半日本侵略军对重庆的轰炸,史称“重庆大轰炸”。重庆各界上至元戎、国共两党领袖、各界名流,下遍黎庶,以及各国驻华外交、新闻、教会、商务和旅游人员,居无宁日、行无坦途而同仇敌忾、相濡以沫,上演了一场旷日持久、空前绝后、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史诗。
    ②1941年12月30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二十二天,重庆人民在曾数度一片火海、断壁残桓的民族路、民权路和邹容路三条主干道交叉中心,修起一座蜚声中外的木质纪念建筑物,公议定名为“精神堡垒”。
    ③1947年10月10日,中国唯一一座全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碑在原“精神堡垒”旧址落成。定名为“抗战胜利纪功碑”。事前以募捐方式集资,少者二三千元,多者数十万元,既是代表着百万人民之心,也是举国上下在抗战胜利后所产生的共同的结晶。
    ④1950年10月1日,抗战胜利纪功碑被更名为“人民解放纪念碑”,简称解放碑。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的刘伯承题写了碑名“人民解放纪念碑”。

  • 第3题:

    简述抗战胜利的原因。


    正确答案: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中国抗战的正义性、进步性和中国广阔的国土、人多兵员广,能够支持长期战争。
    第二,国共两党实现合作,形成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成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进行了全民族的抗战。
    第三,中国共产党及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实行了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的抗战方针,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第四,国民政府的正面战场,在抗战初期进行了积极抗战,
    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在相持阶段和反攻阶段,虽消极抗战,但终究未投降,仍抵御日军很大兵力,两个战场相互配合。
    第五,广大爱国华侨和国际进步力量积极支持。
    第六,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支持和声援,太平洋战场的牵制,后期美国的反攻及苏军出兵东北,加速了中国抗战的胜利。

  • 第4题:

    简述抗战胜利后国统区、解放区各自的经济形势。


    正确答案:(1)国统区的经济形势:
    ①抗战胜利之后国民党在美国的支持下在国统区接受了大量的物资导致在国统区形成了金融业垄断、重工业垄断、轻工业垄断以及外贸垄断并且在农村恢复了田赋以增加军费;
    ②国民党的国家垄断恶性膨胀影响了国统区经济的正常发展,在国统区很快就出现了财政危机,金融崩溃,工商业破产,农村经济凋敝等一系列的经济问题。
    (2)解放区的经济形势: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实施了一系列的医治经济创伤的措施并且鼓励发展工商业,统一了货币,在农村继续进行土改,在解放区的经济有了一定的恢恢复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

  • 第5题:

    简述抗战胜利前后民主党派发展的状况及其政治主张。


    正确答案: 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反帝反封建的彻底胜利。但是抗战胜利后,中国国内的政治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异常复杂。国民党图谋在全国重建专制独裁统治,中共提出和平民主团结方针,各民主党派发表了要求和平民主的主张:
    (1)1945年8月15日,中国民主同盟发表《在抗战胜利声中的紧急呼吁》,提出民主统一、和平建国的方针,主张召开国民大会,颁布宪法,实行宪政。10月1日,民主同盟在重庆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中国民主同盟纲领》,主张建立民主国家,保障人民自由、民主权利,国家实行宪政,过会代表人民行使主权,司法独立,军队属于国家。
    (2)1945年12月16日,中国民主建国会在重庆召开成立大会后发表宣言,主张和平统一,民主集中。在政纲中提出,建国要以孙中山三民主义为最高理想。
    (3)1945年12月在上海成立的中国民族促进会主张发扬民主精神,推进中国民主政治之实践为宗旨,要求国民党还政于民。
    (4)1946年5月成立的九三学社要求发扬五四精神,为民主与科学的实现而努力。可见,这一时期各民主党派虽然在政治上同中国共产党不尽一致,但都反对国民党的独裁、内战、政策卖国,对争取和平、反对内战具有积极作用。

  • 第6题:

    简述中共八大对三大改造完成后国内形势、主要矛盾、主要任务的分析。


    正确答案: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国内形势是虽然还有阶级斗争,但人民民主专政的根本任务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国内形势出现的重大的新变化。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试分析抗战胜利后国内各派政治力量的建国主张。

    正确答案: 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社会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的激烈较量,面临着两个中国之命运的最后决战。这三种建国方案就是:以蒋介石国民党为代表的地主买办资产阶级,要建立一个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以一些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土中主张“第三条道路”的人士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要建立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要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并且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变化后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就表明,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
    A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C

    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抗战胜利后,帝国主义势力受到削弱,人民民主力量明显增长的表现。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抗战胜利纪功碑修建的经过及意义。

    正确答案: ①从1938年2月18日至1943年8月23日,日本海陆空航空部队联合对重庆实施“航空战略轰炸”,1939年5月3、4日两天,63架日机首次大规模轰炸重庆,1941年6月5日,日机持续轰炸重庆达三百余分钟之久,为期五年半日本侵略军对重庆的轰炸,史称“重庆大轰炸”。重庆各界上至元戎、国共两党领袖、各界名流,下遍黎庶,以及各国驻华外交、新闻、教会、商务和旅游人员,居无宁日、行无坦途而同仇敌忾、相濡以沫,上演了一场旷日持久、空前绝后、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史诗。
    ②1941年12月30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二十二天,重庆人民在曾数度一片火海、断壁残桓的民族路、民权路和邹容路三条主干道交叉中心,修起一座蜚声中外的木质纪念建筑物,公议定名为“精神堡垒”。③象征意义:“精神堡垒”高七丈七尺,取“七七”抗战之意,方型锥体炮楼式建筑。顶端中央安置一口大瓷缸,内贮燃油、棉条,每遇重大集会,即倒入酒精点燃,焰火熊熊,象征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浩然正气。该建筑物象征着抗战到底的决心和弘扬御侮的精神。
    ④1947年10月10日,中国唯一一座全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碑在原“精神堡垒”旧址落成。定名为“抗战胜利纪功碑”。事前以募捐方式集资,少者二三千元,多者数十万元,既是代表着百万人民之心,也是举国上下在抗战胜利后所产生的共同的结晶。
    ⑤1950年10月1日,抗战胜利纪功碑被更名为“人民解放纪念碑”,简称解放碑。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的刘伯承题写了碑名“人民解放纪念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全面抗战爆发后,在如何抗战和如何争取抗战胜利的问题上,就出现了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即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和国民党的消极抗战路线。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4题:

    “一年半以前,中国还面临着再次爆发大规模内战的威胁,而现在,几个旅行中的英国人却感觉到,眼前这个国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团结。人们第一次发现,民意正在中国凝聚。”这段材料反映的是()

    • A、1927年后的国内形势
    • B、九一八事变后的国内形势
    • C、七七事变后的国内形势
    • D、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内形势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简述抗战胜利后初期,国内局势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正确答案:⑴特点:
    ①战后形成两大阵营,国民党坚持内战和独裁,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坚决反对。
    ②斗争焦点围绕建国方针,反动派坚持一党专政独裁,人民坚决反对。
    ③以政治斗争为主要形式,如重庆谈判、政协会议召开,国民党进攻是局部的。
    ④民主党派、中间人士异常活跃,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并提出独立的主张。
    ⑵原因:
    ①与当时国际形势有关,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形成美苏两极格局。美国将中国作为其前哨阵地极力扶植蒋介石;另一方面,美在华势力扩大,尚需要一定时间。战后和平、民主成为世界潮流,各国人民斗争也对中国产生一定积极影响。
    ②由当时国内形势所决定,国民党反动派战后力量膨胀,故其内战和独裁的方针已定,但尚未做好战争准备。战后人民武装力量壮大,并且人民觉悟提高,国内力量均衡对当时反动派发动战争暂时起到制止作用。

  • 第16题:

    在民主革命取得全国性胜利并完成土地革命后,中国国内存在的主要矛盾是()和()


    正确答案:工人阶级;资产阶级的矛盾

  • 第17题:

    试分析抗战胜利后国内各派政治力量的建国主张。


    正确答案: 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社会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的激烈较量,面临着两个中国之命运的最后决战。这三种建国方案就是:以蒋介石国民党为代表的地主买办资产阶级,要建立一个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以一些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土中主张“第三条道路”的人士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要建立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要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并且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 第18题:

    抗战胜利后,国党区喜剧的发展趋势


    正确答案: 1、社会讽刺戏剧《乌鸦与麻雀》等;
    2、市民轻喜剧《假凤虚凰》《太太万岁》等。

  • 第19题:

    问答题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国内形势发生的新变化是什么?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后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的,是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召开的什么会议?

    正确答案: 党的八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中共八大对三大改造完成后国内形势、主要矛盾、主要任务的分析。

    正确答案: 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国内形势是虽然还有阶级斗争,但人民民主专政的根本任务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局势?

    正确答案: 国际:战后世界政治形势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原来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分别以美、苏为首的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阵营的对立。国内: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在中国采取了扶蒋反共的政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