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靖康之变可以说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与后金海上之盟的恶果,另外,当时北宋朝廷在和、战问题上意见不一。南宋建立,偏安江南,宋、金对峙局面形成。这是一个比较常考的名词解释,考生既要注意到对于客观史实的陈述,还要看到它的原因、后果及影响。
更多“靖康之变”相关问题
  • 第1题:

    “靖康之变”发生在()时期。


    正确答案:北宋

  • 第2题:

    我国历史上的“靖康之变”发生在()年。

    • A、1115
    • B、1125
    • C、1127
    • D、1206

    正确答案:C

  • 第3题:

    明代宦官王振挟持英宗亲征,结果兵败被俘,史称()

    • A、靖康之难
    • B、靖难之变
    • C、土木之变
    • D、夺门之变

    正确答案:C

  • 第4题:

    试述靖康之变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正确答案: 1.靖康之变是指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发生于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因而得名。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除了烧杀抢掠之外,更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
    2.靖康之变对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严厉批评了花间派的侧艳之风。进入背诵后,虽然许多大家对花间派的余响有所警惕,但靖康之变后,面对民族危难,文学必须担负起承担重塑民族自信心的任务。为此,词学批评届对花间派的消极影响做了彻底的清理。辛弃疾认为在国家危难之时,词作家应当关心时事,以天下为己任,以生民就死挽救危亡为主题。
    其次,强调以爱国词为主调,书写经济之怀。另外,提倡词的雅化。靖康之变后,词人和批评届对词作的主题、情感倾向组了大力的改造,使南宋词能表现抗金复国的积极进取的精神,使词成为振奋人心鼓舞斗志的载体。但是,由于过度强调词言志的一面,而舍弃词体本身的审美特征,就导致词体神韵的缺失,同时也影响了词人本意的表达。因此,词学批评届在不背离言志的传统前提下,灵活变通,踢出了雅化的词论。
    总之,靖康之变不尽改革了宋的政治格局,改变了民族的命运,同时也改变了词的原有发展轨迹,给词注入了慷慨激昂的壮怀逸气,使词具有雅正的神韵。

  • 第5题:

    下列历史名词中含有帝王年号的有()

    • A、文景之治
    • B、光武中兴
    • C、靖康之变
    • D、康乾盛世

    正确答案:C,D

  • 第6题:

    单选题
    1127年,金军攻入东京后,掳宋徽宗、钦总和后妃宗室、大臣等人北返,北宋亡。史称()
    A

    靖难之变

    B

    靖康之变

    C

    土木之变

    D

    夺门之变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下列哪一事件不是发生在今天的北京?()
    A

    靖康之变

    B

    靖难之役

    C

    庚申之变

    D

    戊戌政变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历史上被称为“靖康之变”的事件发生在()。
    A

    北宋前期

    B

    北宋末年

    C

    南宋前期

    D

    南宋末年


    正确答案: B
    解析: “靖康之变”的事件发生在北宋末年。靖康为宋钦宗年号。靖康二年(1127年)宋钦宗和宋徽宗本人及后妃、皇子、公主等三千多人被金人俘虏,另虏去民人无数。简单来说这一事件被称为“靖康之变”。

  • 第9题:

    多选题
    我国历史上的“靖康之变”发生在(  )年。
    A

    1115

    B

    1125

    C

    1127

    D

    1206


    正确答案: C
    解析:
    靖康之变是指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发生于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而得名。

  • 第10题:

    多选题
    下列历史名词中含有帝王年号的有()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靖康之变

    D

    康乾盛世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靖康二年正月,金军俘虏徽、钦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戚等3000多人北撤。北宋从此灭亡,这就是所谓的()。
    A

    靖康之变

    B

    靖康之苦

    C

    靖康之灾

    D

    靖康之辱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从下列各组史实中选出性质相同、后果相反的一组是()。
    A

    七国之乱和土木堡之变

    B

    白登之围与靖康之役

    C

    安史之乱与靖康之变

    D

    七国之乱与安史之乱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1127年,金军攻入东京后,掳宋徽宗、钦总和后妃宗室、大臣等人北返,北宋亡。史称()

    • A、靖难之变
    • B、靖康之变
    • C、土木之变
    • D、夺门之变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下列历史上的事变是李世民发动的:()

    • A、玄武门之变
    • B、陈桥兵变
    • C、靖康之变
    • D、土木之变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杜牧在著名的事变()中逃过一劫。

    • A、马嵬之变
    • B、甘露之变
    • C、永贞之变
    • D、靖康之变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下列哪一事件不是发生在今天的北京?()

    • A、靖康之变
    • B、靖难之役
    • C、庚申之变
    • D、戊戌政变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单选题
    杜牧在著名的事变()中逃过一劫。
    A

    马嵬之变

    B

    甘露之变

    C

    永贞之变

    D

    靖康之变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试述靖康之变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正确答案: 1.靖康之变是指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发生于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因而得名。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除了烧杀抢掠之外,更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
    2.靖康之变对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严厉批评了花间派的侧艳之风。进入背诵后,虽然许多大家对花间派的余响有所警惕,但靖康之变后,面对民族危难,文学必须担负起承担重塑民族自信心的任务。为此,词学批评届对花间派的消极影响做了彻底的清理。辛弃疾认为在国家危难之时,词作家应当关心时事,以天下为己任,以生民就死挽救危亡为主题。
    其次,强调以爱国词为主调,书写经济之怀。另外,提倡词的雅化。靖康之变后,词人和批评届对词作的主题、情感倾向组了大力的改造,使南宋词能表现抗金复国的积极进取的精神,使词成为振奋人心鼓舞斗志的载体。但是,由于过度强调词言志的一面,而舍弃词体本身的审美特征,就导致词体神韵的缺失,同时也影响了词人本意的表达。因此,词学批评届在不背离言志的传统前提下,灵活变通,踢出了雅化的词论。
    总之,靖康之变不尽改革了宋的政治格局,改变了民族的命运,同时也改变了词的原有发展轨迹,给词注入了慷慨激昂的壮怀逸气,使词具有雅正的神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下列历史上的哪个事变是李世民发动的?()
    A

    玄武门之变

    B

    陈桥兵变

    C

    靖康之变

    D

    土木之变


    正确答案: B
    解析: 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得皇位。

  • 第20题:

    填空题
    “靖康之变”发生在()时期。

    正确答案: 北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金灭北宋,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史称(  )。
    A

    安史之乱

    B

    靖康之变

    C

    靖难之役

    D

    土木堡之变


    正确答案: A
    解析: 靖康之变又称靖康之乱,指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事件,发生于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而得名。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除了烧杀抢掠之外,更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

  • 第22题:

    单选题
    明代宦官王振挟持英宗亲征,结果兵败被俘,史称()
    A

    靖康之难

    B

    靖难之变

    C

    土木之变

    D

    夺门之变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1127年的“靖康之变”宣告了南宋的灭亡。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