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1)缩短学制,迅速为革命斗争输送人才和教育、发动群众; (2) 教学紧密联系实际,删除陈旧或不实用的内容; (3) 注重实效的教学方法,以自学为主,重在启发、研究、讨论和实际考察、实习训练,推广“小先生制”。
更多“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在教学改革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相关问题
  • 第1题:

    解放区干部考核和奖惩方面有哪些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1)把对敌斗争的表现作为干部考核和奖惩的主要条件;
    (2)重视司法干部的考核和奖惩;
    (3)严厉惩治干部的贪污行为。

  • 第2题:

    抗战时期党在解放区办过哪些重要报刊?


    正确答案: 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的新闻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尤其是陕甘宁边区的新闻事业晚是欣欣向荣。延安成了当时革命新闻事业的中心。在这段时间里,党在解放区办了以下几家重要的报刊:
    一、《新中华报》。它的前身是《红色中华》报。1935年11月25日,原来在瑞金出版的《红色中华》在陕北瓦窑堡复刊。193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鉴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势,将《红色中华》改名为《新中华报》,作为陕甘宁政府的机关报,迁至延安出版。1939年2月7日,正式改组成为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机关报,由向仲华、李初黎等主编。
    二、《解放》周刊。1937年4月24日在延安创刊,是中共中央的政治理论机关刊物,由张闻天主持。该刊除宣传党在抗日时期的方针政策外,侧生于发表理论文章。毛泽东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就是首先在《解放》周刊发表的。
    三、《共产党人》杂志。1939年10月20日在延安创刊。这是一份以党的建设为中心的党内刊物。毛泽东为它写了发刊词,指出办这个刊物的目的是“帮助建设一个全国性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就是在这篇文章中提出来的。
    四、《解放日报》。1941年5月16日在延安创刊。当时,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进行封锁,解放区的财政经济十分困难。为了集中人力财力办好一份主要的报纸,党中央决定将《解放》停刊,合并《新中国报》与新华社办的《今日新闻》,出版《解放日报》。由博古、廖承志相继任社长,杨松、陆定一等相继任总编辑,1947年3月27日停刊。它是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西北局的机关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影响最大、贡献最大的党报。
    此外,在陕甘宁边区还办了一批工、农、兵、青、妇和文化团体的报刊,如《中国工人》、《中国文化》、《八路军军政杂志》、《中国青年》、《中国妇女》、《边区群众》等。各个抗日根据地也纷纷办起了各种报刊。据统计,仅华北、华中两个地区的抗日根据地,在1939年以前就有700余种小型报刊。

  • 第3题:

    秦代在文教政策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


    正确答案: (1)书同文。秦朝建立以后,采取“书同文”政策,以小篆为文字形体的标准。这不仅便于秦朝统一政令的推行,促进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和加强,而且简化了文字,对于文化的传播、教育的推广,都具有重要意义。
    (2)行同伦。就是匡正异风异俗,使原六国旧的风尚习俗均合乎秦朝的法度。这是秦巩固中央集权制度的政治需要,是为统一思想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政策,同时,它也促进了各民族的大融合。
    (3)设三老以掌教化。即乡官负责向乡民宣教统治阶级的思想、法度、纲纪、伦理道德行为规范。这是秦统治者为了把“行同伦”的政策贯彻落实到基层所采取的一项劝导、教化措施,显然是有积极意义的。
    (4)禁止私学,焚书坑儒。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令焚书,并禁止私学。后来又发生了坑杀460多儒生的事件。不仅破坏了文化典籍,而且,大大地激化了矛盾。
    (5)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秦在禁止《诗》、书百家语后,唯一允许学习的就是法令,法教的任务由执法的官吏来担任。

  • 第4题:

    在开展土地革命中,起最重要作用的是()

    • A、A红一方面军
    • B、B地区革命根据地
    • C、C红二方面军
    • D、D中央革命根据地

    正确答案:A,D

  • 第5题:

    解放区邮政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各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人民邮政的统称。


    正确答案:土地革命时期

  • 第6题:

    转变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促进教学改革的前提条件。( )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问答题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建立的学前教育机构主要有哪些形式?

    正确答案: 一.寄宿制的托幼机构
    二.日间托儿所
    三.母亲变工托儿所
    四.化整为零型的托儿所
    五.小学附设幼稚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阐述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教育体制的构成特点及作用。

    正确答案: 教育政策:
    (1)要求各部队在战争进行中要保护各类学校和教育机关,必要时要派出军队进行保护;
    (2)对所接管的各级学校建立新的领导体制,取缔反动党团组织,取消训导制度,废除“党义”、“公民”、“军训”、“童子训练”等课程及有法西斯毒素和封建迷信的教材;
    (3)对原有教职员,除少数反动分子和破坏分子外,一律采取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
    (4)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政治教育,使广大师生通过学习革命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认清中国革命的任务和前途,明确思想改造的必要性和个人努力的方向。
    措施:
    (1)在新解放区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进行政治思想教育;
    (2)进行教育改革,迎接全国解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解放区干部考核和奖惩方面有哪些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1)把对敌斗争的表现作为干部考核和奖惩的主要条件;
    (2)重视司法干部的考核和奖惩;
    (3)严厉惩治干部的贪污行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酶在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方面有哪些重要用途?

    正确答案: 除去细胞壁;大分子切割;大分子连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婴幼儿教育的主要原则和教学方法。

    正确答案: 主要原则:
    1.一切为革命,一切为儿童的原则
    2.坚持正面教育,适当运用批评的原则
    3.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
    2.“三化”教学法
    3.单元教学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解放区邮政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各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人民邮政的统称。

    正确答案: 土地革命时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建立的学前教育机构主要有哪些形式?


    正确答案: 一.寄宿制的托幼机构
    二.日间托儿所
    三.母亲变工托儿所
    四.化整为零型的托儿所
    五.小学附设幼稚班

  • 第14题:

    省政府在支持和鼓励泉州市民营企业建设员工公寓方面有哪些举措?


    正确答案:对符合用地政策和基建程序要求的员工公寓,纳入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计划,享受公共租赁住房的相应优惠政策,并安排中央、省级有关专项补助资金

  • 第15题:

    阐述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教育体制的构成特点及作用。


    正确答案: 教育政策:
    (1)要求各部队在战争进行中要保护各类学校和教育机关,必要时要派出军队进行保护;
    (2)对所接管的各级学校建立新的领导体制,取缔反动党团组织,取消训导制度,废除“党义”、“公民”、“军训”、“童子训练”等课程及有法西斯毒素和封建迷信的教材;
    (3)对原有教职员,除少数反动分子和破坏分子外,一律采取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
    (4)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政治教育,使广大师生通过学习革命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认清中国革命的任务和前途,明确思想改造的必要性和个人努力的方向。
    措施:
    (1)在新解放区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进行政治思想教育;
    (2)进行教育改革,迎接全国解放。

  • 第16题:

    革命根据地与解放区的体育有什么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 1、全民体育——广泛人民性
    2、革命性——体育为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服务因地制宜,创造条件开展体育活动,
    3、解放区体育坚持体育大众化、生活化与经常化的发展方向,从而为建国初期新体育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实践基础。

  • 第17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


    正确答案: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一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位学生。
    二要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三要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
    四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扶持困难群体,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和就学困难等原因而失学。
    质量是教育事业的生命线。
    —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二要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三要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切实强化教育督导,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四要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 第18题:

    酶在食品保鲜和食品生产方面有哪些重要应用?


    正确答案:(糖化酶:用于淀粉糖化、制造葡萄糖、果葡糖)
    (1)保鲜:
    ①食品除氧保鲜;
    ②蛋类制品脱糖保鲜;
    ③食品灭菌保鲜。
    (2)生产:
    ①淀粉类食品生产:葡萄糖、果葡糖浆、饴糖、麦芽糖、糊精、麦芽糊精、环状糊精;
    ②蛋白质类食品生产:水解蛋白、氨基酸、明胶、干酪、低乳糖奶;
    ③果蔬食品生产:柑橘制品去除苦味、柑橘罐头防止白色浑浊、果蔬制品脱色、果汁生产;
    ④食品添加剂生产方面:酸味剂、食品增味剂、甜味剂、乳化剂;
    ⑤改善食品的品质和风味。

  • 第19题:

    问答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

    正确答案: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一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位学生。
    二要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三要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
    四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扶持困难群体,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和就学困难等原因而失学。
    质量是教育事业的生命线。
    —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二要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三要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切实强化教育督导,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四要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酶在食品保鲜和食品生产方面有哪些重要应用?

    正确答案: (糖化酶:用于淀粉糖化、制造葡萄糖、果葡糖)
    (1)保鲜:
    ①食品除氧保鲜;
    ②蛋类制品脱糖保鲜;
    ③食品灭菌保鲜。
    (2)生产:
    ①淀粉类食品生产:葡萄糖、果葡糖浆、饴糖、麦芽糖、糊精、麦芽糊精、环状糊精;
    ②蛋白质类食品生产:水解蛋白、氨基酸、明胶、干酪、低乳糖奶;
    ③果蔬食品生产:柑橘制品去除苦味、柑橘罐头防止白色浑浊、果蔬制品脱色、果汁生产;
    ④食品添加剂生产方面:酸味剂、食品增味剂、甜味剂、乳化剂;
    ⑤改善食品的品质和风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革命根据地与解放区的体育有什么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 1、全民体育——广泛人民性
    2、革命性——体育为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服务因地制宜,创造条件开展体育活动,
    3、解放区体育坚持体育大众化、生活化与经常化的发展方向,从而为建国初期新体育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实践基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在教学改革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

    正确答案: (1)缩短学制,迅速为革命斗争输送人才和教育、发动群众;(2)教学紧密联系实际,删节陈旧或不实用的内容;(3)注重实效的教学方法,以自学为主,重在启发、研究、讨论和实际考察、实习训练,推广“小先生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秦代在文教政策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

    正确答案: (1)书同文。秦朝建立以后,采取“书同文”政策,以小篆为文字形体的标准。这不仅便于秦朝统一政令的推行,促进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和加强,而且简化了文字,对于文化的传播、教育的推广,都具有重要意义。
    (2)行同伦。就是匡正异风异俗,使原六国旧的风尚习俗均合乎秦朝的法度。这是秦巩固中央集权制度的政治需要,是为统一思想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政策,同时,它也促进了各民族的大融合。
    (3)设三老以掌教化。即乡官负责向乡民宣教统治阶级的思想、法度、纲纪、伦理道德行为规范。这是秦统治者为了把“行同伦”的政策贯彻落实到基层所采取的一项劝导、教化措施,显然是有积极意义的。
    (4)禁止私学,焚书坑儒。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令焚书,并禁止私学。后来又发生了坑杀460多儒生的事件。不仅破坏了文化典籍,而且,大大地激化了矛盾。
    (5)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秦在禁止《诗》、书百家语后,唯一允许学习的就是法令,法教的任务由执法的官吏来担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抗战时期党在解放区办过哪些重要报刊?

    正确答案: 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的新闻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尤其是陕甘宁边区的新闻事业晚是欣欣向荣。延安成了当时革命新闻事业的中心。在这段时间里,党在解放区办了以下几家重要的报刊:
    一、《新中华报》。它的前身是《红色中华》报。1935年11月25日,原来在瑞金出版的《红色中华》在陕北瓦窑堡复刊。193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鉴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势,将《红色中华》改名为《新中华报》,作为陕甘宁政府的机关报,迁至延安出版。1939年2月7日,正式改组成为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机关报,由向仲华、李初黎等主编。
    二、《解放》周刊。1937年4月24日在延安创刊,是中共中央的政治理论机关刊物,由张闻天主持。该刊除宣传党在抗日时期的方针政策外,侧生于发表理论文章。毛泽东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就是首先在《解放》周刊发表的。
    三、《共产党人》杂志。1939年10月20日在延安创刊。这是一份以党的建设为中心的党内刊物。毛泽东为它写了发刊词,指出办这个刊物的目的是“帮助建设一个全国性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就是在这篇文章中提出来的。
    四、《解放日报》。1941年5月16日在延安创刊。当时,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进行封锁,解放区的财政经济十分困难。为了集中人力财力办好一份主要的报纸,党中央决定将《解放》停刊,合并《新中国报》与新华社办的《今日新闻》,出版《解放日报》。由博古、廖承志相继任社长,杨松、陆定一等相继任总编辑,1947年3月27日停刊。它是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西北局的机关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影响最大、贡献最大的党报。
    此外,在陕甘宁边区还办了一批工、农、兵、青、妇和文化团体的报刊,如《中国工人》、《中国文化》、《八路军军政杂志》、《中国青年》、《中国妇女》、《边区群众》等。各个抗日根据地也纷纷办起了各种报刊。据统计,仅华北、华中两个地区的抗日根据地,在1939年以前就有700余种小型报刊。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