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D
解析:
推断统计;方差分析。 这里要检验多个组的平均数差异,只能用方差分析。
更多“某研究者为了了解初中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状况,调查了三个年级的同学。要比较三个年级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是否存在差异,应该使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校医院对该校高中部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体重状况抽样调查,抽样方法为分层抽样,若该高中一、二、三年级学生人数分别为1024人、2197人和2155人,样本容量为168,则应从高一年级抽取的学生人数为多少?( )

    A.21人

    B.24人

    C.32人

    D.36人


    正确答案:C

  • 第2题:

    按照青少年智力发展特点来看,逻辑推理能力一般最早出现在()学段。

    A.小学低年级
    B.小学高年级
    C.初中阶段
    D.高中阶段

    答案:A
    解析:
    逻辑推理能力一般最早出现在小学低年级。

  • 第3题:

    皮亚杰运用钟摆实验证明,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巳经具有( )

    (A)依赖思维内容的逻辑推理能力
    (B)假设演绎推理能力
    (C)形象逻辑推理能力
    (D)辩证逻辑推理能力


    答案:B
    解析:

  • 第4题:

    疾病控制中心对某校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抽样做视力状况调查,抽样的方法为分层抽样(按比例抽样),若高中一、二、三年级学生人数分别为626、703、780,样本容量为84,则应从高二年级抽样的学生人数为多少?( )
    A. 24 B. 26 C. 28 D. 30


    答案:C
    解析:
    由题意,可列式:高二年级抽样人数=703 ÷ [(626 + 703 + 780)÷84]≈28人。

  • 第5题:

    某地区六年级小学生计算能力测试的平均成绩为85分,从某校随机抽取的28名学生的测验成绩为87.5,s=10。问该校学生计算能力成绩与全地区相比,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

    A.差异显著
    B.该校学生计算能力高于全区
    C.差异不显著
    D.该校学生计算能力低于全区

    答案:C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平均数显著性检验这一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总体正态分布、总体方差未知时进行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差异的检验,其基本原理与总体正态分布、总体方差已知时相同,所不同的是在计算标准误时.由于总体方差未知,要用其无偏估计量()来代替。这时其样本平均数的分布为t分布,因而总体:总体方差未知时所进行的检验称作t检验。公式为。将题中数据代入上式,可得答案C。

  • 第6题:

    一般职业能力测验只要注意稳定性、空间感知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三个部分就够了


    正确答案:错误

  • 第7题:

    在低年级,为了学生了解汉字特点,加快识字速度,培养识字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是()?

    • A、分散识字
    • B、集中识字
    • C、写字识字
    • D、阅读识字

    正确答案:B

  • 第8题:

    注意分配能力的发展有一些规律,以下哪种说法是对的()

    • A、注意分配能力在二年级前发展迅速
    • B、注意分配能力在五年级前发展迅速
    • C、二年级和五年级学生的注意分配能力明显不同
    • D、五年级学生的注意分配要明显高于二年级的学生

    正确答案:A

  • 第9题:

    皮亚杰运用钟摆实验证明,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已经具有()

    • A、依赖思维内容的逻辑推理能力
    • B、假设演绎推理能力
    • C、形象逻辑推理能力
    • D、辩证逻辑推理能力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单选题
    分组教学制中对学生的分组主要有()、外部分组、内部分组等形式。
    A

    能力分组、作业分组

    B

    年级分组、能力分组

    C

    作业分组、年级分组

    D

    能力分组、差异分组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述数量分析能力测验与管理人员逻辑推理测验的差异。

    正确答案: (1)两个测验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目的方面的差别。数量分析能力测验的目的在于对应试者对数量图表等信息的敏锐感和分析能力,以及数量分析能力进行测查评定。管理人员逻辑推理测验的目的在于帮助企业选拔具有很强的语言分析能力,能迅速深入地加工信息,找到问题关键,并善于分析语言文字表达的信息,能基于事实而非主观臆断地做出判断的优秀管理人才。
    第二,功能方面的差别。数量分析能力测验的测查内容和范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对数值、图表的敏感性;快速的综合分析能力;一定的快速数字估算能力。管理人员逻辑推理测验可以测查应试者思维的准确、敏锐程度,逻辑推理的严密性和连贯性。
    第三,题目的类型与构成。数量分析能力测验包括5组图表分析题,每组图表分析题内包含1-3个图表和与图表有关的2-6道单项选择题,共计25道题。所有项目均为五择一的多重选择形式。要求应试者在20分钟内完成。鼓励应试者对不能完成的题目进行随机猜测,测验不进行倒扣分。管理人员逻辑推测测验包括若干组逻辑推理题,每组逻辑推理题内包含一段描述性文字及1-5道单项选择题,每道选择题含有五个选项,所有题目均为五择一的多重选择形式,共23道选择题。要求应试者在20分钟内完成。鼓励应试者对不能完成的题目进行随机猜测、测验不进行倒扣分。
    (2)两个测验的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适用对象比较接近。都适于在中层管理人员选拔中作为能力考核的工具,适用于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或相当学历的应试人员。
    第二,测验的施测过程比较接近
    测验时间都限定为为20分钟左右。施测的过程都大致包括以下五个步骤:选择测试地点、布置考场;准备测验所有材料;安排考生入场,宣布注意事项;计时,监督应试者;回收题本和答题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五大能力是指()。
    A

    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证明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用能力

    B

    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数据处理能力

    C

    数据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想象能力、推理与证明能力、概括能力

    D

    演绎推理能力、归纳推理能力、想象能力、概率能力、抽象概括能力


    正确答案: C
    解析: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五大能力是: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数据处理能力。

  • 第13题:

    从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各个侧面来评价学生的数学水平并从中找出其数学能力强项和弱项,此评价是

    A.个体间差异评价
    B.内部评价
    C.外部评价
    D.个体内差异评价

    答案:D
    解析:
    个体内差异评价法是将评价对象——被评者自身为参照点的种评价类型,将评价对象的经历进行比较,或者将评价对象的若干侧面进行比较。

  • 第14题:

    疾控中心对某校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抽样做视力状况调查,抽样方法为分层抽样(按比例抽样),若高中一、二、三年级学生人数分别为626、703、780,样本容量为84,则应从高二年级抽取的学生人数为多少?

    A. 24
    B. 26
    C. 28
    D. 30

    答案:C
    解析:
    题中说明是按比例抽样,高二年级占的比例是{703/(626+703+780)}*84=28。故答案为C。

  • 第15题:

    疾病控制中心对某校髙中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抽样做视力状况调查,抽样的方法为分层抽样(按比例抽样),若高中一、二、三年级学生人数分别为626、703、780,样本容量为84,则应从离二年级抽样的学生人数为多少?()

    A.24
    B.26
    C.28
    D.30

    答案:C
    解析:
    由题意,可列式,高二年级抽样人数=703 +[(626+703+780)+84]≈28人。

  • 第16题:

    从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各个侧面来评价学生的数学水平并从中找出其数学能力的强项和弱项。此评价是()。

    A.个体间差异评价
    B.内部评价
    C.外部评价
    D.个体内差异评价

    答案:D
    解析:
    个体内差异评价是指把评价对象个体的过去与现在所得的成绩进行比较,或把个人有关侧面进行相互比较判断的评价。题干中从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各个侧面来评价学生,是个体内差异评价。

  • 第17题:

    一位研究者认为小学阶段可能是数学自我效能感形成的重要时期。该研究者选取一年级(12名)、三年级(14名)和五年级(14名)小学生,测量其数学自我效能感。经过计算得知三个年级学生的方差相等。统计检验得到F值为3.00。经查表知F0.05(3,40)=2.84,F0.05(2,37)= 3.25。请分析上述研究中:(1)包含几个因素?(2) 一共有多少个处理?(3)该研究使用了哪些统计方法?(4)请写出假设检验的步骤,并指出结果是否有差异。


    答案:
    解析:
    (1)一个因素;(2)3个处理;(3)单因素方差分析:(4)假设检验步骤:a.提出零假设和备择假设:b.确定适当的检验统计量并计算其值;c.规定显著性水平:d.统计决断。该研究结果F<3.25,说明不存在显著差异。 本题考查了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假设检验的步骤,学生应会确定F检验的自由度及查表结果。

  • 第18题:

    写作不能培养逻辑推理的能力。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9题: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五大能力是指()。

    • A、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证明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用能力
    • B、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数据处理能力
    • C、数据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想象能力、推理与证明能力、概括能力
    • D、演绎推理能力、归纳推理能力、想象能力、概率能力、抽象概括能力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分组教学制中学生的分组主要有()、外部分组、内部分组等形式。

    • A、能力分组、作业分组
    • B、年级分组、能力分组
    • C、作业分组、年级分组
    • D、能力分组、差异分组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为了了解某市八年级学生的肺活量,从中抽样调查了500名学生的肺活量,这项调查中的样本是()

    • A、某市八年级学生的肺活量
    • B、从中抽去的500名学生的肺活量
    • C、从中抽取的500名学生
    • D、500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判断题
    一般职业能力测验只要注意稳定性、空间感知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三个部分就够了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皮亚杰运用钟摆实验证明,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已经具有()
    A

    依赖思维内容的逻辑推理能力

    B

    假设演绎推理能力

    C

    形象逻辑推理能力

    D

    辩证逻辑推理能力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