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甲在某学校附近利用“地沟油”生产“食用油” ,被刘某举报。甲因此被判无期徒刑 1 年,缓刑 2 年,同时宣告禁止令。关于该禁止令的适用,正确的有: ( ) A.禁止甲接触刘某 B.禁止甲进入学校 C.禁止甲从事食用油生产经营行业 D.禁止令的执行期限从缓刑考验期满之日起计算

题目
甲在某学校附近利用“地沟油”生产“食用油” ,被刘某举报。甲因此被判无期徒刑 1 年,缓刑 2 年,同时宣告禁止令。关于该禁止令的适用,正确的有: ( )

A.禁止甲接触刘某
B.禁止甲进入学校
C.禁止甲从事食用油生产经营行业
D.禁止令的执行期限从缓刑考验期满之日起计算

相似考题
更多“甲在某学校附近利用“地沟油”生产“食用油” ,被刘某举报。甲因此被判无期徒刑 1 年,缓刑 2 年,同时宣告禁止令。关于该禁止令的适用,正确的有: ( )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缓刑适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王某1993年5月1日出生,2011年5月1日,王某参与抢劫行为,3个月后,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法院对王某应当宣告缓刑
    B.刘某1936年8月1日出生,2006年5月1日,因犯盗窃罪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2011年4月30日刑满释放。在回家途中,看见一美女,又犯强奸罪,5个月后,被 判处3年有期徒刑,法院对刘某应当宣告缓刑
    C.孙某等5人因诈骗罪被刑事拘留,后经法院审理,认定孙某为该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但在宣判时,发现孙某正在怀孕,法院在判处孙某2年有期徒刑的同时,应当宣告缓刑
    D.宋某因犯危害国家安全罪,法院不能对宋某宣告缓刑


    答案:A,B,C,D
    解析:
    A、B、C、D
    考点:缓刑剌度
    讲解:关于A项。王某在2011年5月1日犯抢劫罪时,尚未满18周岁。但是“3个 月后”的2011年8月1日,即在审判时王某已年满18周岁。根据《刑法》第72条的规定, 审判时未满18周岁或审判时年满75周岁的人,以及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如果符合缓刑的一 般性条件,应当适用缓刑。由于王某在审判时已年满18周岁,对其不应当再宣告缓刑。故A项错误,当选。
    关于B项。刘某在2006年5月1日犯盗窃罪时,其年龄是69周岁。其在2011年4月 30日当天的回家途中又犯强奸罪时,其年龄是74周岁,而且其系在刑罚执行完毕的5年之 内再次犯罪,属累犯。“5个月后”即2011年9月30日时,其虽然巳满75周岁,理应适用缓刑,但由于其属累犯,根据《刑法》第74条的规定,又排除了缓刑的适用。最终的结论是:对审判时巳满75周岁的刘某不应适用缓刑。故B项错误,当选。
    关于C项。根据《刑法》第72条的规定,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如果符合缓刑的一般性适用条件,对其应当适用缓刑。但根据《刑法》第74条的规定,对于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能适用缓刑。最终的结论是:对审判时已怀孕的妇女孙某不应适用缓刑。故C项错 误,当选。
    关于D项。只有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两种人才不能适用缓刑,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分子仍然可以适用缓刑。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刑法》第56秦第1款的规定,对危害国 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必须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故D项错误,当选。

  • 第2题:

    关于刑罚,下列哪一选项正确()

    • A、对生产、销售假药、劣药的犯罪分子宣告缓刑的,可禁止其在缓刑结束后一定期间内从事药品的生产、销售活动
    • B、逮捕后分娩的妇女因为证据不足被释放,之后再起诉的,虽然不能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但可以适用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 C、因犯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被判处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后,就不再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 D、甲因盗掘古墓葬罪被判刑7年,在执行5年后被假释,法院裁定假释时,可对甲宣告禁止令

    正确答案:C

  • 第3题:

    关于禁止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因盗掘古墓葬罪被判刑7年,在执行5年后被假释,法院裁定假释时,可对甲宣告禁止令
    • B、乙犯合同诈骗罪被判处缓刑,因附带民事赔偿义务尚未履行,法院可在禁止令中禁止其进入高档饭店消费
    • C、丙因在公共厕所猥亵儿童被判处缓刑,法院可同时宣告禁止其进入公共厕所
    • D、丁被判处管制,同时被禁止接触同案犯,禁止令的期限应从管制执行完毕之日起计算

    正确答案:B

  • 第4题:

    “两院两部”《关于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有关问题的规定》中,禁止令的执行期限,是从哪天算起?


    正确答案:从管制、缓刑执行之日起计算。

  • 第5题:

    “两院两部”《关于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有关问题的规定》中,对宣告缓刑的,禁止令的期限不得少于几个月?


    正确答案:禁止令的期限不得少于二个月。

  • 第6题:

    2011年2月,孟某因盗掘古墓葬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在宣判时,法院还宣布了一条禁止令,禁止孟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与有盗墓劣迹的人员交往。但是孟某在考验期内对法院禁止令置若罔闻,频繁接触有盗墓劣迹的人员。孟某违反法院禁止令的行为后果是什么?


    正确答案:根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缓刑的社区矫正人员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节严重的,由居住地同级司法行政机关向原裁判人民法院提出撤销缓刑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之日起一个月内依法做出裁定。由于孟某的行为已经违反了法院判决中禁止其“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与有盗墓劣迹的人员交往”的禁止令,且已构成情节严重。因此,孟某居住地的司法行政机关可以向原裁判法院提出撤销缓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在一个月内作出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的裁定。

  • 第7题:

    问答题
    “两院两部”《关于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有关问题的规定》中,对宣告缓刑的,禁止令的期限不得少于几个月?

    正确答案: 禁止令的期限不得少于二个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2011年2月,孟某因盗掘古墓葬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在宣判时,法院还宣布了一条禁止令,禁止孟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与有盗墓劣迹的人员交往。但是孟某在考验期内对法院禁止令置若罔闻,频繁接触有盗墓劣迹的人员。孟某违反法院禁止令的行为后果是什么?

    正确答案: 根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缓刑的社区矫正人员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节严重的,由居住地同级司法行政机关向原裁判人民法院提出撤销缓刑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之日起一个月内依法做出裁定。由于孟某的行为已经违反了法院判决中禁止其“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与有盗墓劣迹的人员交往”的禁止令,且已构成情节严重。因此,孟某居住地的司法行政机关可以向原裁判法院提出撤销缓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在一个月内作出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的裁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关于禁止令,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2012年真题]
    A

    甲因盗掘古墓葬罪被判刑7年,在执行5年后被假释,法院裁定假释时,可对甲宣告禁止令

    B

    乙犯合同诈骗罪被判处缓刑,因附带民事赔偿义务尚未履行,法院可在禁止令中禁止其进入高档饭店消费

    C

    丙因在公共厕所猥亵儿童被判处缓刑,法院可同时宣告禁止其进入公共厕所

    D

    丁被判处管制,同时被禁止接触同案犯,禁止令的期限应从管制执行完毕之日起计算


    正确答案: B,C
    解析:
    禁止令,是指法院对于管制犯和缓刑犯适用的禁止其在管制、缓刑期内从事特定活动、出入特定区域、接触特定的人的制度。
    A项,禁止令只适用于管制犯和缓刑犯,对假释犯不能适用禁止令。
    B项,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有关问题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适用禁止令的规定》)第3条第4项规定,附带民事赔偿义务未履行完毕,违法所得未追缴退赔到位,或者罚金尚未足额缴纳的,禁止从事高消费活动
    C项,根据《适用禁止令的规定》第4条第3项的规定,禁止进入娱乐场所、大型群众性活动场所、中小学校区、幼儿园,以及其他对于保护被害人有特别意义的区域,不应该包括作为正常人必然要出现的公共场所(如机场、火车站、公园的公共厕所)。
    D项,《适用禁止令的规定》第6条第3款规定,禁止令的执行期限,从管制、缓刑执行之日起计算。

  • 第10题:

    多选题
    根据《刑法》规定,下列关于缓刑、假释、减刑的表述正确的有(    )。
    A

    根据犯罪情况,对判处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确有必要禁止其在缓刑考验期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人的,可以同时依法宣告禁止令

    B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缓刑、假释或者减刑

    C

    有立功表现且年满75周岁的人应当适用减刑

    D

    适用假释、减刑的犯罪分子需执行原判刑期1/2以上

    E

    对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一般不适用减刑


    正确答案: D,A
    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两院两部”《关于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有关问题的规定》中,规定禁止令的内容有哪些?

    正确答案: 对社区服刑人员在规定期间内禁止从事的特定活动、禁止出入特定区域、场所、禁止接触特定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两院两部”《关于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有关问题的规定》中,禁止令由哪个部门负责执行?

    正确答案: 禁止令由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管理的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关于缓刑犯适用禁止令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禁止令的执行期限,从缓刑执行之日起计算
    B.被宣告禁止令的犯罪分子被依法减刑时,禁止令的期限不变
    C.人民检察院对社区矫正机构执行禁止令的活动实行监督
    D.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违反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核禁止令的考验期限和缓刑的执行。被宣告禁止令的犯罪分子被依法减刑时,禁止令的期限可以相应缩短,由人民法院在减刑裁定中确定新的禁止令期限。所以选项B说法错误。

  • 第14题:

    “两院两部”《关于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有关问题的规定》中,禁止令由哪个部门负责执行?


    正确答案:禁止令由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管理的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

  • 第15题:

    “两院两部”《关于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有关问题的规定》中,规定禁止令的内容有哪些?


    正确答案:对社区服刑人员在规定期间内禁止从事的特定活动、禁止出入特定区域、场所、禁止接触特定人。

  • 第16题:

    关于社区矫正和禁止令制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 A、对管制犯和缓刑犯,可以实行社区矫正。而对假释犯,必须实行社区矫正
    • B、对实行社区矫正的犯罪分子,必须依法同时适用相关禁止令
    • C、对管制犯和缓刑犯,可以适用禁止令,但对假释犯,则不能适用禁止令
    • D、在对实行社区矫正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时,可以适用一项或两项,也可同时三项禁止令

    正确答案:A,B

  • 第17题:

    “两院两部”《关于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有关问题的规定》中,对禁止令的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正确答案:禁止令的期限,既可以与管制执行、缓刑考验的期限相同,也可以短于管制执行、缓刑考验的期限,但判处管制的,禁止令的期限不得少于三个月,宣告缓刑的,禁止令的期限不得少于二个月。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以致管制执行的期限少于三个月的,禁止令的期限不受前款规定的最短期限的限制。 禁止令的执行期限,从管制、缓刑执行之日起计算。

  • 第18题:

    对于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违反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下列属于情节严重的情形有()。

    • A、3次以上违反禁止令的
    • B、因违反禁止令被治安管理处罚后,再次违反禁止令的
    • C、违反禁止令,发生较为严重危害后果的
    • D、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正确答案:A,B,C,D

  • 第19题:

    多选题
    对宣吿缓刑的犯罪分子,可以同时宣告禁止令。关于禁止令,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

    禁止令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

    B

    人民法院对社区矫正机构执行禁止令的活动实行监督

    C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违反禁止令尚不属情节严重的,由社区矫正机构依法行处罚

    D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违反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可以撤销缓刑

    E

    宣吿缓刑的,禁止令的期限不得少于3个月


    正确答案: B,C,D,E
    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下列关于适用禁止令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禁止令可以与管制、宣告缓刑、假释同时适用

    B

    禁止令的执行期限,从管制、缓刑执行之日起开始计算

    C

    违反禁止令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

    D

    禁止令由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管理的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关于社区矫正和禁止令制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

    对管制犯和缓刑犯,可以实行社区矫正。而对假释犯,必须实行社区矫正

    B

    对实行社区矫正的犯罪分子,必须依法同时适用相关禁止令

    C

    对管制犯和缓刑犯,可以适用禁止令,但对假释犯,则不能适用禁止令

    D

    在对实行社区矫正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时,可以适用一项或两项,也可同时三项禁止令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根据《刑法修正案(八)》及相关司法解释,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和适用假释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即对这三种非监禁犯,均应当适用社区矫正。故A项错误。
    虽然管制犯、缓刑犯和假释犯依法要实行社区矫正.但并非意味对这三种犯罪分子都一样能适用禁止令。只有缓刑犯和管制犯才能适用相关禁止令,而《刑法修正案(八)》并未规定对假释犯适用禁止令,因为假释的目的是缓解长期监禁所造成的监狱化、促进其再社会化,若对其适用禁止令则显然与假释的目的背道而驰。故B项错误而c项正确。
    禁止令具体有三项内容,即禁止犯罪分子从事特定活动、禁止犯罪分子进入特定区域与场所、禁止犯罪分子接触特定的人。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这三项应根据具体案情,有针对性地适用,如可以适用一项或两项。也可同时三项禁止令。故D项正确。

  • 第22题:

    多选题
    关于禁止令,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
    A

    甲被判处管制,应当同时被判处禁止令,禁止令的期限应从管制执行完毕之日起计算

    B

    乙因信用卡诈骗罪被判处缓刑,因违法所得未追缴,法院可在禁止令中禁止其乘坐飞机

    C

    丙因猥亵儿童被判处缓刑,法院可同时宣告禁止丙哺育其孩子

    D

    丁因伪证罪被判刑4年,在执行2年后被假释,法院裁定假释时,可对丁宣告禁止令


    正确答案: A,D
    解析:
    A项,根据《刑法》第38条的规定,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判处禁止令。刑法第38条第2款规定,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由于管制并不收监关押,因此禁止令应自作出管制之日起同时适用,而非管制执行完毕之日起计算。
    B项,根据《关于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有关问题的规定(试行)》的规定,附带民事赔偿义务未履行完毕,违法所得未追缴,禁止从事高消费活动。
    C项,丙因猥亵儿童被判处缓刑,但法院不可剥夺丙哺育其孩子的权利。
    D项,根据刑法规定,对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不宣告禁止令。

  • 第23题:

    单选题
    禁止令是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况,对犯罪分子作出的禁止其在一定期间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解除特定的人的一种司法措施。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关于适用禁止令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禁止令可以与假释同时适用

    B

    禁止令不得与主刑同时适用

    C

    禁止令可以与逮捕同时适用

    D

    禁止令可以与宣告缓刑同时适用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核禁止令。禁止令可以与管制和宣告缓刑同时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