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按《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 5073—2000),土石坝上游顼坡抗震设计时,下列()是正确的。 A .与水库最高蓄水位相组合 B .需要时与常遇的水位降落幅值组合 C .与坝坡抗震稳定性最不利的常遇水位组合 D .与水库正常蓄水位相组合

题目
按《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 5073—2000),土石坝上游顼坡抗震设计时,下列()是正确的。
A .与水库最高蓄水位相组合 B .需要时与常遇的水位降落幅值组合 C .与坝坡抗震稳定性最不利的常遇水位组合 D .与水库正常蓄水位相组合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B,C,D
解析:
更多“按《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 5073—2000),土石坝上游顼坡抗震设计时,下列()是正确的。 ”相关问题
  • 第1题:

    按《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 5073—2000)建筑地段的划分标准及评价准则,距坝址8km范围内无活动断层,库区无大于等于5级的地震活动具有的特性是 ( )。

    A.有利地段
    B.岩体完整,边坡稳定
    C.不利地段
    D.危险地段

    答案:A,B
    解析:

  • 第2题:

    在土石坝抗震设计中,以下哪些措施有利于提高土石坝的抗震强度和稳定性?()
    A.设防烈度为8度时坝顶可以采用大块毛石压重
    B.应选用级配良好的土石料填筑
    C.对I级土石坝应在顼下埋设输水管,管道的控制阀门应置于防渗体下游端
    D.在土石坝防渗体上、下游面设置反滤层和过渡层且必须压实并适当加厚


    答案:B,D
    解析:

  • 第3题:

    按照《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 5073—2000),进行水工建筑物抗震计算时,下列哪些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

    A、采用地震作用与水库最高蓄水位的组合
    B、一般情况下采用上游水位作为正常蓄水位
    C、对土石坝上游坝坡采用最不利的常遇水位
    D、采用地震作用与水库的常遇水位的组合

    答案:B,C
    解析:
    AD两项,根据《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 5073—2000)第4.4.3条,土石坝的上游坝坡,应根据运用条件采用地震作用和常遇的水位降落幅值组合;BC两项,根据第4.4.1条,一般情况下,水工建筑物作抗震计算时的上游水位可采用正常蓄水位,多年调节水库经论证后可采用低于正常蓄水位的上游水位。

  • 第4题:

    某水工建筑物基础埋深为5 m,场地地层资料如下:
    ① 0~3 m黏土,I1=0.5,vs1=50 m/s
    ② 3~12 m密实中砂,vs2=340 m/s;
    ③ 12 m以下基岩,vs3=800 m/s。
    按《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
    ① 平均剪切波速为( )。

    A 150 m/s
    B 245 m/s
    C 292.5 m/s
    D 340 m/s

    答案:D
    解析:

  • 第5题:

    下列对土石坝坝坡的描述中哪项是正确的?()

    • A、上游坡陡于下游坡
    • B、上游坡缓于下游坡
    • C、坝坡的下部较上部陡
    • D、马道的作用是为了交通

    正确答案:B

  • 第6题:

    关于土石坝坝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上游坝坡比下游坝坡陡
    • B、上游坝坡比下游坝坡缓
    • C、粘性土料做成的坝坡,常做成变坡,从上到下逐渐放缓,相邻坡率差为0.25或0.5
    • D、斜墙坝与心墙坝相比,其下游坝坡宜偏陡些,而上游坝坡可适当放缓些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土石坝的上游坝坡通常比下游坝坡陡。


    正确答案:错误

  • 第8题:

    多选题
    在土石坝抗震设计中,(  )是地震作用与上游水位的正确组合。[2007年真题]
    A

    与最高水库蓄水位组合

    B

    需要时与常遇的水位降落幅值组合

    C

    与对坝坡抗震稳定最不利的常遇水位组合

    D

    与水库的常遇低水位组合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根据《水电工程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NB 35047—2015)第5.4.1条规定,土石坝抗震设计中,与水库的常遇低水位组合是地震作用与上游水位的正确组合;第5.4.2条规定,需要时与常遇的水位降落幅值组合,与对坝坡抗震稳定最不利的常遇水位组合是地震作用与上游水位的正确组合。

  • 第9题:

    多选题
    在土石坝抗震设计中,()是地震作用与上游水位的正确组合。
    A

    与最高水库蓄水位组合

    B

    需要时与常遇的水位降落幅值组合

    C

    与对坝坡抗震稳定最不利的常遇水位组合

    D

    与水库的常遇低水位组合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97)和(DL5073—2000)规定,坝高大于100m、库容大于5亿m的水库,如有可能发生高于()的水库诱发地震,应在水库蓄水前就进行地震前期观测。
    A

    Ⅴ度

    B

    Ⅵ度

    C

    Ⅶ度

    D

    Ⅷ度


    正确答案: D
    解析: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97)和《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规定,坝高大于100m、库容大于5亿m3的水库,如有可能发生高于6度的水库诱发地震时,应在水库蓄水前就进行地震前期监测。

  • 第11题:

    单选题
    按《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要求,下述()不正确。检修D.对设计烈度为6度的甲类水工建筑物必须进行动力试验验证
    A

    对坝高大于100m,库容大于5亿m3的水库,如可能发生大于6度的水库诱发地震,应在蓄水前进行地震前期监测

    B

    水工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时应在设计中从抗震角度提出对施工质量的要求和措施

    C

    水工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时,应考虑便于震后对遭受震害的建筑物进行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按照《水电工程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NB 35047—2015),进行水工建筑物抗震计算时,下列哪些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2014年真题]
    A

    采用地震作用与水库最高蓄水位的组合

    B

    一般情况下采用上游水位作为正常蓄水位

    C

    对土石坝上游坝坡采用最不利的常遇水位

    D

    采用地震作用与水库的死水位的组合


    正确答案: B,C
    解析:
    AB两项,根据《水电工程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NB 35047—2015)第5.4.1条规定,一般情况下,水工建筑物做抗震计算时的上游水位可采用正常蓄水位,多年调节水库经论证后可采用低于正常蓄水位的上游水位;CD两项,第5.4.2条规定,土石坝的上游坝坡,应根据运用条件选用对坝体抗震稳定最不利的常遇水位进行抗震设计,需要时应将地震作用和常遇的库水降落工况相结合。

  • 第13题:

    按《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 5073—2000)土石坝上游坝坡抗震设计时,下列 ()选项是正确的。
    A.与水库最高蓄水位相组合
    B.需要时与常遇的水位降落幅值组合
    C.与坝坡抗震稳定性最不利的常遇水位组合
    D.与水库正常蓄水位相组合


    答案:B,C,D
    解析: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 5073—2000)第4.4. 1条规定,一般情况下,水工建筑物作抗震计算时的上游水位可采用正常蓄水位;多年调节水库经论证后可采用低于正常蓄水位的上游水位;根据第4. 4. 2?4. 4. 4条,可知BCD三项正确。

  • 第14题:

    对于各类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的考虑,下列哪些说法是符合《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 5073—2000)的?(  )

    A、一般采用基本烈度作为设计烈度
    B、抗震设防类为甲类的水工建筑物,比基本烈度提高2度作为设计烈度
    C、施工期短时间不与地震作用组合
    D、空库期可不与地震作用组合

    答案:A,C
    解析:
    根据《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 5073—2000)第1.0.6条规定,各类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的设计烈度或设计地震加速度代表值应按下列规定确定:①一般采用基本烈度作为设计烈度;②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甲类的水工建筑物,可根据其遭受强震影响的危害性,在基本烈度基础上提高1度作为设计烈度;③凡按第1.0.4条作专门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工程,其设计地震加速度代表值的概率水准,对壅水建筑物应取基准自100年内超越概率P100为0.02,对非壅水建筑物应取基准期50年内超越概率P50为0.05;④其它特殊情况需要采用高于基本烈度的设计烈度时,应经主管部门批准;⑤施工间的短暂状况,可不与地震作用组合;空库时,如需要考虑地震作用,可将设计地震加速度代表值减半进行抗震设计。

  • 第15题:

    某水工建筑物基础埋深为5 m,场地地层资料如下:
    ① 0~3 m黏土,I1=0.5,vs1=50 m/s
    ② 3~12 m密实中砂,vs2=340 m/s;
    ③ 12 m以下基岩,vs3=800 m/s。
    按《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
    ② 场地类别为( )。

    A Ⅰ类
    B Ⅱ类
    C Ⅲ类
    D Ⅳ类

    答案:B
    解析:
    ① 覆盖层厚度为12 m。
    ② 平均剪切波速vsm(自建基面至12 m)。
    ③ 场地土类型。
    vsm=340 m/s,场地土为中硬场地土。
    ④ 场地类型。
    中硬场地土,d0v=12 m,场地类别为Ⅱ类。

  • 第16题:

    某水工建筑物基础埋深为2.0 m,场地地层资料如下:
    ① 0~4.0 m,黏土,IL=0.4,vs=160 m/s;
    ② 4.0~10.0 m,中砂土,中密,vs=220 m/s;
    ③ 10~16 m,含砾粗砂,中密,vs=280 m/s;
    ④ 16 m以下,泥岩,中等风化,vs=800 m/s。
    按《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其场地类别应为( )。

    A Ⅰ类
    B Ⅱ类
    C Ⅲ类
    D Ⅳ类

    答案:B
    解析:
    ① 覆盖层厚度为16 m。
    ② 平均剪切波速vsm。
    ③ 场地土类型。
    vsm=233.8场地土为中软场地土。
    ④ 场地类型。
    中软场地土,d0v=16 m,场地为Ⅱ类场地。

  • 第17题:

    在土石坝抗震设计中,()是地震作用与上游水位的正确组合。

    • A、与最高水库蓄水位组合
    • B、需要时与常遇的水位降落幅值组合
    • C、与对坝坡抗震稳定最不利的常遇水位组合
    • D、与水库的常遇低水位组合

    正确答案:B,C

  • 第18题:

    土石坝上、下游坝面设计时,一般应()。

    • A、下游坡缓于上游坡
    • B、无所谓,均可以
    • C、上游坡等于下游坡
    • D、上游坡缓于下游坡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的设防目标是()。

    • A、小震不坏
    • B、中震可修
    • C、大震不倒
    • D、能抗御设计烈度地震,如有局部损坏,经一般处理后仍可正常运行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单选题
    下述对《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的适用范围的表述中()不正确。
    A

    只适用于设计烈度6、7、8度时的水工建筑物,对设计烈度为9度时应专门研究

    B

    适用于设计烈度为6、7、8、9度时的水工建筑物

    C

    适用于1、2、3级的碾压式土石坝,混凝土重力坝等挡水构筑物

    D

    适用于地下结构、地面厂房等水工建筑物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根据《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的规定,拱坝的设计反映谱最大值的代表值βmax=2.50,设计反映谱下限的代表值βmin应不小于()。
    A

    0.5

    B

    0.75

    C

    1.0

    D

    1.25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的设防目标是()。
    A

    小震不坏

    B

    中震可修

    C

    大震不倒

    D

    能抗御设计烈度地震,如有局部损坏,经一般处理后仍可正常运行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某水工建筑物基础埋深为2.0m,场地地层资料如下:①0~4.0m,黏土,IL=0.4,υs=160m/s;②4.0~10.0m,中砂土,中密,υs=220m/s;③10~16m,含砾粗砂,中密,υs=280m/s;④16m以下,泥岩,中等风化,υs=800m/s。按《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其场地类别应为()。
    A

    Ⅰ类

    B

    Ⅱ类

    C

    Ⅲ类

    D

    Ⅳ类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