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土的渗透变形?(  ) ”相关问题
  • 第1题:

    长江堤防地基的地质情况一般是上部为不厚的黏性土,其下为较厚的均匀粉细砂,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287-99),问洪水期最可能发生的渗透变形主要是下列哪个选项?()
    A.流土 B.管涌 C.液化 D.流砂


    答案:A
    解析:

  • 第2题:

    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287—99),()不属于土的渗透变形类型。
    A.流土
    B .鼓胀溃决
    C.管涌
    D.接触冲刷与接触流失


    答案:B
    解析:

  • 第3题:

    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一般情况下软土强度的标准值宜取(  )。

    A.屈服强度
    B.流变强度
    C.峰值强度
    D.残余强度

    答案:B
    解析:
    软土的流动性较强,只能应用流变强度。

  • 第4题:

    某小型土石坝坝基土的颗粒分析成果见下表,该土属级配连续的土,孔隙率为0.33,土粒比重为2.66,根据区分粒径确定的细颗粒含量为32%。试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确定坝基渗透变形类型及估算最大允许水力比降值为哪一选项?(  )(安全系数取1.5)
    题1表

    A、流土型、0、74
    B、管涌型、0、58
    C、过渡型、0、58
    D、过渡型、0、39

    答案:D
    解析: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附录G第G.0.3条规定,土的不均匀系数应采用下式计算:

  • 第5题: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规定,( )应进行专门的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A.
    B.
    C.
    D.

    答案:B
    解析:

  • 第6题:

    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下列哪一种不属于土的渗透变形类型?()

    • A、流土
    • B、鼓胀溃决
    • C、管涌
    • D、接触冲刷与接触流失

    正确答案:B

  • 第7题:

    长江堤防地基的地质情况一般是:上部为不厚的黏性土,其下为较厚的均匀粉细砂,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2008),问洪水期最可能发生的渗透变形主要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项?()

    • A、流土
    • B、管通
    • C、液化
    • D、流砂

    正确答案:A

  • 第8题:

    单选题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规定,应在(  )阶段查明各类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对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评价,为建筑物设计和地基处理方案提供地质资料和建议。
    A

    规划

    B

    项目建议书

    C

    可行性研究

    D

    初步设计


    正确答案: A
    解析:
    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应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选定的坝址和建筑物场地上进行。其基本任务是查明水库及建筑物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对选定坝型和枢纽布置方案进行工程地质论证,提供建筑物设计所需的工程地质资料。

  • 第9题:

    单选题
    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下列哪一种不属于土的渗透变形类型?()
    A

    流土

    B

    鼓胀溃决

    C

    管涌

    D

    接触冲刷与接触流失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判别饱和砂黏性土液化时,可采用下列哪几项指标?(  )[2014年真题]
    A

    剪切波速

    B

    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

    C

    液性指数

    D

    颗粒粒径d10


    正确答案: C,D
    解析:
    ABC三项,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附录P规定,判别饱和砂黏性土液化时,可采用剪切波速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液性指数等指标。D项,但从d10颗粒粒径无法判断是否为液化土体。

  • 第11题:

    多选题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无黏性土的允许水力比降宜采用下列(  )方法确定。
    A

    以土的临界水力比降除以2.0~2.5的安全系数

    B

    对水工建筑物危害较大时,取土的临界水力比降除以2的安全系数

    C

    对于特别重要的工程,也可取土的临界水力比降除以2.5的安全系数

    D

    通过无黏性土的野外大型渗透变形试验求得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第G.0.7条规定,无黏性土的允许比降宜采用下列方法:①以土的临界水力比降除以1.5~2.0的安全系数;②当渗透稳定对水工建筑物的危害较大时,取土的临界水力比降除以2的安全系数;③对于特别重要的工程也可取土的临界水力比降除以2.5的安全系数;④无试验资料时,可根据表G.0.7选用经验值。

  • 第12题:

    单选题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规定,可行性研究阶段坝址区的工程地质测绘应采用的比例尺为()。
    A

    1:2000~1:10000

    B

    1:5000~1:2000

    C

    1:5000~1:10000

    D

    1:50000~1:100000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当比较坝址相距2km及以上时,可单独测绘。比例尺一般为1:10000~1:2000。

  • 第13题:

    某水电工程土石坝初步设计阶段勘察,拟建坝高45m,下伏基岩埋深40m,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坝基勘察孔进入基岩的最小深度是下列哪个选项?(  )

    A、 5m
    B、 10m
    C、 20m
    D、 30m

    答案:B
    解析: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第6.3.2条第3款第4项规定,当下伏基岩埋深小于坝高时,钻孔进入基岩深度不宜小于10m。

  • 第14题: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287—99),下列()属于渗透变形。
    A.流土 B.管涌 C.流砂 D.振动液化


    答案:A,B
    解析:

  • 第15题: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287—2008),下列(  )不属于土的渗透变形类型。

    A.流土
    B.鼓胀溃决
    C.管涌
    D.接触冲刷与接触流失

    答案:B
    解析:

    当动水力与砂土的浮重度相等时,土粒间的压力(有效应力)等于零,土颗粒将处于悬浮状态而随水流一起流动,这种现象就称为流砂现象。若发生于其它类型土层中,则称流土现象。当水在砂类土中渗流时,土中的一些细小颗粒在动水力作用下,可能通过粗颗粒的孔隙被水流带走,并在粗颗粒之间形成管状孔隙,这种现象称为潜蚀或管涌,也称其为机械潜蚀。地下水位高于基坑面或地层中有承压含水层的场地上,当有水的渗流时,应防止坑底和侧壁土的渗流破坏。土的渗流破坏的形式主要有流土、管涌破坏,以及基底下有承压含水层的地层条件下使较薄的上层隔水土层被顶破而产生的突涌破坏。

  • 第16题: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将黏粒百分含量为25%的软弱夹层划分为( )。

    A.岩块岩屑型
    B.岩屑夹泥型
    C.泥夹岩屑型
    D.泥型

    答案:C
    解析:
    根据颗粒组分以黏粒(粒径小于0.005mm)百分含量的少或无、小于10%、10%~30%、大于30%将软弱夹层划分为岩块岩屑型、岩屑夹泥型、泥夹岩屑型、泥型四类。

  • 第17题: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规定,可行性研究阶段峡谷河流坝址勘察时,各比选坝址应布置一条勘探剖面线,坝高( )m及以上的主要坝址,应在主要勘探剖面线上、下游增加辅助剖面线。

    A.30
    B.50
    C.70
    D.100

    答案:C
    解析: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第5.4.2条规定,坝址勘探布置应符合的规定之一是:各比选坝址应布置一条主要勘探剖面。坝高70m及以上或地质条件复杂的主要坝址,应在主要勘探剖面上、下游布置辅助勘探剖面。

  • 第18题:

    长江堤防地基的地质情况一般是:上部为不厚的粘性土,其下为较厚的均匀粉细砂,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99),问洪水期最可能发生的渗透变形主要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项?()

    • A、流土
    • B、管涌
    • C、液化
    • D、流砂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单选题
    下列哪项不是《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划分的岩体结构?(  )
    A

    整体结构

    B

    层状结构

    C

    碎裂结构

    D

    散体结构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附录U,将岩体结构划分为块状结构、层状结构、镶嵌结构、碎裂结构和散体结构

  • 第20题:

    多选题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土的渗透变形?(  )[2011年真题]
    A

    流土

    B

    突涌

    C

    管涌

    D

    振动液化


    正确答案: D,A
    解析:
    土的渗透变形特征应根据土的颗粒组成、密度和结构状态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第G.0.1条第1款规定,土的渗透变形宜分为流土管涌、接触冲刷和接触流失四种类型。

  • 第21题:

    单选题
    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判别()选项的无黏性土的渗透变形的破坏形式属于流土。()
    A

    不均匀系数小于等于5

    B

    不均匀系数小于等于6

    C

    不均匀系数大于5

    D

    不均匀系数大于6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附录G.0.5条,不均匀系数小于等于5的土可判为流土。

  • 第22题:

    单选题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定义的活断层是指(  )以来有过活动,今后还可能活动的断层。
    A

    全新世

    B

    早更新世

    C

    中更新世

    D

    晚更新世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第5.2.4条规定,活断层可根据下列标志直接判定:①错动晚更新世(Q3)以来地层的断层;②断裂带中的构造岩或被错动的脉体,经绝对年龄测定,最新一次错动年代距今10万年以内;③根据仪器观测,沿断裂有大于0.1mm/年的位移;④沿断层有历史和现代中、强震震中分布或有晚更新世以来的古地震遗迹,或者有密集而频繁的近期微震活动;⑤在地质构造上,证实与已知活断层有共生或同生关系的断裂。

  • 第23题:

    单选题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规定,可行性研究阶段坝址区的工程地质测绘应采用的比例尺为(  )。
    A

    1︰2000~1︰10000

    B

    1︰5000~1︰2000

    C

    1︰5000~1︰10000

    D

    1︰50000~1︰100000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第5.4.2条,工程地质测绘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工程地质测绘范围包括各比选坝址主副坝、导流工程和枢纽建筑物布置等有关地段。当比选坝址相距在2km及以上时,可分别单独测绘成图。②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可选用15000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