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我国《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推荐采用( )进行地基沉降变形计算。 ”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对于建造在处理后地基上的建筑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处理后的地基应满足建筑物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
    B、经处理后的地基,在受力层范围内不允许存在软弱下卧层
    C、各种桩型的复合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均应采用现场载荷试验
    D、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体型规则、简单的建筑物,地基处理后可不进行沉降观测

    答案:A,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3.0.5条规定,处理后的地基应满足建筑物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地基处理的设计尚应符合下列规定:①经处理后的地基,当在受力层范围内仍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进行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验算;②按地基变形设计或应作变形验算且需进行地基处理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应对处理后的地基进行变形验算;③对建造在处理后的地基上受较大水平荷载或位于斜坡上的建筑物及构筑物,应进行地基稳定性验算。可知处理后的地基应满足建筑物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10.3.8条规定,下列建筑物应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进行沉降变形观测:①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建筑物;②软弱地基上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建筑物;③处理地基上的建筑物;④加层、扩建建筑物;⑤受邻近深基坑开挖施工影响或受场地地下水等环境因素变化影响的建筑物;⑥采用新型基础或新型结构的建筑物。

  • 第2题:

    根据现行《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对于建造在处理后的地基上的建筑物,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甲级建筑应进行沉降观测
    (B)甲级建筑应进行变形验算,乙级建筑可不进行变形验算
    (C)位于斜坡上的建筑物应进行稳定性验算
    (D)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再进行宽度修正,但要做深度修正


    答案:A,C,D
    解析:

  • 第3题:

    某采用筏基的高层建筑,地下室2层,按分层总合法计算出的地基变形量为160mm, 沉降计算经验系数取1.2,计算的地基回弹变形量为18mm,地基变形允许值为 200mm,则地基变形计算值为( )mm。
    A. 178 B. 192 C. 210 D. 214


    答案:C
    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 6—1999)第4. 0. 6条可得:

  • 第4题:

    下列关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及地基变形设计要求的论述,其中何项是不正确的?
    (A)场地和地基条件复杂的一般建筑物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
    (B)位于复杂地质条件及软土地区的单层地下室的基坑工程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C)按地基变形设计或应作变形验算且需进行地基处理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应对处理 后的地基进行变形验算
    (D)场地和地基条件简单、荷载分布均匀的6层框架结构,采用天然地基,其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时,建筑物可不进行地基变形计算


    答案:D
    解析:
    (D)解答:(A)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3.0.1条表3.0.1。
    (B)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3.0.1条表3. 0.1。
    (C)见《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 — 2002)第3.0.5条。
    (D)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 2002)表3.0.1,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根据第3.0.2条及表3.0.2,框架结构大于5层时应进行地基变形验算(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130kPa的6层框架应进行地基变形验算)。

  • 第5题:

    建筑物的地基变形计算值可以大于地基变形允许值。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有关地基基础设计规定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所有建筑物的地基计算均应满足承载力计算的有关规定
    • B、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应进行地基变形设计
    • C、设计等级为乙、丙级的建筑物,可不进行地基变形设计
    • D、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可不进行地基变形设计

    正确答案:C

  • 第7题:

    需进行变形验算的地基,控制孔的深度应为()

    • A、1.5~3倍基础宽度
    • B、地基主要受力层厚度
    • C、≥5m
    • D、地基沉降计算深度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单选题
    我国《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推荐采用(  )进行地基沉降变形计算。
    A

    弹性应力法

    B

    分层总和法

    C

    土重法

    D

    复合置换法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条文说明第5.2.12条规定,预压荷载下地基的变形包括瞬时变形、主固结变形和次固结变形三部分。次固结变形大小和土的性质有关。泥炭土、有机质土或高塑性黏性土土层,次固结变形较显著,而其他土则所占比例不大,如忽略次固结变形,则受压土层的总变形由瞬时变形和主固结变形两部分组成。主固结变形工程上通常采用单向压缩分层总和法计算,这只有当荷载面积的宽度或直径大于受压土层的厚度时才较符合计算条件,否则应对变形计算值进行修正以考虑三向压缩的效应。即推荐采用分层总和法

  • 第9题:

    问答题
    处理后的地基,如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时应符合哪些规定?

    正确答案: (1)、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零。
    (2)、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1.0。
    (3)、处理后的地基,当在受力层范围内仍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尚应验算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
    (4)、对水泥土类桩复合地基尚应根据修正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桩身强度验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地基处理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
    A

    地基的硬度不够

    B

    地基的渗漏破坏

    C

    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建筑物开裂

    D

    地基在受震动力作用下的失稳

    E

    荷载条件下地基有变形


    正确答案: A,B
    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根据现行《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对于建造在处理后的地基上的建筑物,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2010年真题]
    A

    甲级建筑应进行沉降观测

    B

    甲级建筑应进行变形验算,乙级建筑可不进行变形验算

    C

    位于斜坡上的建筑物应进行稳定性验算

    D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再进行宽度修正,但要做深度修正


    正确答案: B,D
    解析:
    A项,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10.2.7条规定,处理地基上的建筑物应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进行沉降观测,直到沉降达到稳定为止;BC两项,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3.0.5条规定,处理后的地基应满足建筑物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地基处理的设计尚应符合下列规定:①经处理后的地基,当在受力层范围内仍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进行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验算;②按地基变形设计或应作变形验算且需进行地基处理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应对处理后地基进行变形验算;③受较大水平荷载或位于斜坡上的建筑物及构筑物,当建造在处理后的地基上时,应进行地基稳定性验算;D项,根据第3.0.4条规定,经处理后的地基,当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而需要对本规范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零;②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1.0

  • 第12题:

    多选题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对于建造在处理后地基上的建筑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2013年真题]
    A

    处理后的地基应满足建筑物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

    B

    经处理后的地基,在受力层范围内不允许存在软弱下卧层

    C

    各种桩型的复合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均应采用现场载荷试验

    D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体型规则、简单的建筑物,地基处理后可不进行沉降观测


    正确答案: B,A
    解析:
    AB两项,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3.0.5条规定,处理后的地基应满足建筑物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地基处理的设计尚应符合下列规定:①经处理后的地基,当在受力层范围内仍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进行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验算;②按地基变形设计或应作变形验算且需进行地基处理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应对处理后的地基进行变形验算;③对建造在处理后的地基上受较大水平荷载或位于斜坡上的建筑物及构筑物,应进行地基稳定性验算。可知处理后的地基应满足建筑物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
    C项,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7.1.3条规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的验收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对有黏结强度的复合地基增强体尚应进行单桩静载荷试验。
    D项,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10.3.8条规定,下列建筑物应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进行沉降变形观测:①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建筑物;②软弱地基上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建筑物;③处理地基上的建筑物;④加层、扩建建筑物;⑤受邻近深基坑开挖施工影响或受场地地下水等环境因素变化影响的建筑物;⑥采用新型基础或新型结构的建筑物。

  • 第13题: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进行地基的沉降计算时,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答案:C
    解析:
    C项,基底附加应力是指由于修建建筑物而在地基表面处增加的应力,其大小等于基底应力减去基底上覆土层的自重应力。ABD三项,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3.5条规定,计算地基变形时,地基内的应力分布,可采用各向同性匀质线性变形体理论。其最终变形量可按下式计算:

  • 第14题:

    某采用筏形基础的高层建筑,地下室2层,按分层总和法计算出的地基变形量为160mm,沉降计算经验系数取1.2,计算的地基回弹变形量为18mm,地基变形允许值为200mm,下列地基变形计算值中()正确。
    A.178mm B.192mm C.210mm D.214mm


    答案:C
    解析:

  • 第15题:

    地基处理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

    A.地基的硬度不够
    B.地基的渗漏破坏
    C.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建筑物开裂
    D.地基在受震动力作用下的失稳
    E.荷载条件下地基有变形

    答案:B,C,D
    解析:
    地基处理的目的是提高承载力和稳定性;减少压缩性与改善不均匀沉降;提高地基的抗渗能力;预防地震、机器等动力荷载可能引起地基土的失稳和震陷等危害。故地基处理后的建筑场地在变形、动力稳定性、透水性、防水性方面应达到要求。地基的硬度和地基承载能力没有直接关系,荷载条件下地基都会出现变形,地基改造要解决的是地基的过量变形及其造成的危害,但是不能完全消除变形。故本题B、C、D

  • 第16题:

    计算地基变形时,高层建筑应由( )。

    • A、沉降量控制
    • B、沉降差控制
    • C、倾斜控制
    • D、局部倾斜控制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土工带加筋垫层处理建筑地基的作用机理是()。()

    • A、减小了压力扩散角
    • B、约束地基的侧角变形
    • C、调整了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 D、增大地基的稳定性

    正确答案:B,C,D

  • 第18题: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规定,()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 A、强夯处理后的地基
    • B、振冲处理后的地基
    • C、砂石桩地基
    • D、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地基
    • E、石灰桩地基

    正确答案:B,C,D,E

  • 第19题:

    处理后的地基,如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时应符合哪些规定?


    正确答案: (1)、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零。
    (2)、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1.0。
    (3)、处理后的地基,当在受力层范围内仍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尚应验算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
    (4)、对水泥土类桩复合地基尚应根据修正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桩身强度验算。

  • 第20题:

    单选题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规定,在计算地基变形时,所采用的荷载中,不应计入风荷载,则下列分析的理由中正确的是()。
    A

    地基变形计算的是地基沉降,是竖向变形,所以只计入竖向荷载

    B

    地基变形计算的是最终的沉降,是在荷载长期作用下产生的固结变形。风荷载是重复荷载,不是恒定的荷载,不会产生固结变形

    C

    在风荷载作用下,建筑物只会产生侧向的变形和位移

    D

    风荷载是水平荷载,对基础只产生力矩的作用,引起建筑物的倾斜


    正确答案: C
    解析: 基础底面的附加压力可以由各多种荷载引起,包括风荷载。如果需要计算风荷载产生的变形,计算公式中所用的指标就不能用压缩模量,而应当采用重复荷载作用下测得的弹性模量。在规范所给定的变形计算公式中规定采用压缩模量,即在室内试验中每级荷载作用下按稳定变形求得的指标,用以计算的结果是固结变形,即最终沉降,因此,与之相应的荷载必然不能包括重复作用的风荷载。

  • 第21题:

    单选题
    计算地基变形时,高层建筑应由( )。
    A

    沉降量控制

    B

    沉降差控制

    C

    倾斜控制

    D

    局部倾斜控制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在计算地基变形时,下列规定正确的是()。
    A

    对于砌体承重结构,地基变形应由沉降量控制

    B

    对于框架结构,地基变形应由相邻柱基的沉降差控制

    C

    对于高耸结构,地基变形应由倾斜值控制

    D

    对于多层建筑物在施工期间完成的沉降量,一般认为砂土已完成90%以上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下列关于计算地基变形的规定正确的是(  )。
    A

    对于砌体承重结构,地基变形应由沉降量控制

    B

    对于框架结构,地基变形应由相邻柱基的沉降差控制

    C

    对于高耸结构,地基变形应由倾斜值控制

    D

    对于多层建筑物在施工期间完成的沉降量,一般认为砂土已完成90%以上


    正确答案: B,C
    解析:
    A项,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3.3条第1款规定,由于建筑地基不均匀、荷载差异很大、体型复杂等因素引起的地基变形,对于砌体承重结构应由局部倾斜值控制;对于框架结构和单层排架结构应由相邻柱基的沉降差控制;对于多层或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应由倾斜值控制;必要时尚应控制平均沉降量。D项,根据条文说明第5.3.3条规定,一般多层建筑物在施工期间完成的沉降量,对于碎石或砂土可认为其最终沉降量已完成80%以上,对于其他低压缩性土可认为已完成最终沉降量的50%~80%,对于中压缩性土可认为已完成20%~50%,对于高压缩性土可认为已完成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