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中,对土层液化性进一步判别时采用( )。 A. 土层剪切波速法 B.标准贯入锤击数法 C.相对密度法 D.比贯入阻力法

题目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中,对土层液化性进一步判别时采用( )。
A. 土层剪切波速法 B.标准贯入锤击数法
C.相对密度法 D.比贯入阻力法


相似考题
更多“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中,对土层液化性进一步判别时采用( )。 ”相关问题
  • 第1题:

    对于各类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的考虑,下列哪些说法是符合《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 5073—2000)的?(  )

    A、一般采用基本烈度作为设计烈度
    B、抗震设防类为甲类的水工建筑物,比基本烈度提高2度作为设计烈度
    C、施工期短时间不与地震作用组合
    D、空库期可不与地震作用组合

    答案:A,C
    解析:
    根据《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 5073—2000)第1.0.6条规定,各类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的设计烈度或设计地震加速度代表值应按下列规定确定:①一般采用基本烈度作为设计烈度;②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甲类的水工建筑物,可根据其遭受强震影响的危害性,在基本烈度基础上提高1度作为设计烈度;③凡按第1.0.4条作专门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工程,其设计地震加速度代表值的概率水准,对壅水建筑物应取基准自100年内超越概率P100为0.02,对非壅水建筑物应取基准期50年内超越概率P50为0.05;④其它特殊情况需要采用高于基本烈度的设计烈度时,应经主管部门批准;⑤施工间的短暂状况,可不与地震作用组合;空库时,如需要考虑地震作用,可将设计地震加速度代表值减半进行抗震设计。

  • 第2题:

    某建筑场地位于8度抗震设防区,场地土层分布及土性如图5-18所示,其中粉土的黏粒含量百分率为14,拟建建筑基础埋深为1.5m,已知地面以下30m土层地质年代为第四纪全新世。试问,当地下水位在地表下5m时,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规定,下述观点何项正确?(  )

    A.粉土层不液化,砂土层可不考虑液化影响
    B.粉土层液化,砂土层可不考虑液化影响
    C.粉土层不液化,砂土层需进一步判别液化影响
    D.粉土层、砂土层均需进一步判别液化影响

    答案:A
    解析:

  • 第3题: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烈度一般采用():甲类水工建筑+1度。


    正确答案:基本烈度

  • 第4题:

    水工建筑物地基中的可液化土层,可根据工程类型及具体情况采用下列()抗震措施。()

    • A、采用降水法使液化土层达到不饱和状态
    • B、采用振冲法或重夯击实等人工加密方法
    • C、采用桩基础
    • D、用非液化土层置换液化土层

    正确答案:B,C,D

  • 第5题:

    对水工建筑物地基中的可液化土层,采取抗震措施时,一般不采用()方法。()

    • A、对液化土层进行灌浆
    • B、填土压重
    • C、采用桩体穿过可液化土层进入非液化土层的桩基
    • D、采用混凝土连续墙围封可液化地基

    正确答案:A

  • 第6题:

    单选题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时判定软土层的标准不宜采用下列()。
    A

    土层的液性指数

    B

    土层的承载力标准值

    C

    标准贯入锤击数

    D

    黏土层的灵敏度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下述对《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的适用范围的表述中()不正确。
    A

    只适用于设计烈度6、7、8度时的水工建筑物,对设计烈度为9度时应专门研究

    B

    适用于设计烈度为6、7、8、9度时的水工建筑物

    C

    适用于1、2、3级的碾压式土石坝,混凝土重力坝等挡水构筑物

    D

    适用于地下结构、地面厂房等水工建筑物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判别场地液化时,下述不正确的是()。
    A

    进行场地初步液化判别的深度为自地面以下20m

    B

    进行场地液化判别的对象为饱和砂土及亚砂土层

    C

    应首先根据地层时代,黏粒含量与地震烈度,地下水埋深,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等进行初判,初判有液化可能性时,应进一步判定其液化性

    D

    对初判有可能液化的土层,必须通过标准贯入方法进一步判定液化性,不得采用其他方法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对水工建筑物地基中的可液化土层,采取抗震措施时,一般不采用()方法。()
    A

    对液化土层进行灌浆

    B

    填土压重

    C

    采用桩体穿过可液化土层进入非液化土层的桩基

    D

    采用混凝土连续墙围封可液化地基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烈度一般采用():甲类水工建筑+1度。

    正确答案: 基本烈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规定,对饱和砂土或粉土进行液化初判时,判别条件包括( )。
    A

    地质年代

    B

    黏粒含量

    C

    地下水位

    D

    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按照《水电工程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NB 35047—2015),进行水工建筑物抗震计算时,下列哪些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2014年真题]
    A

    采用地震作用与水库最高蓄水位的组合

    B

    一般情况下采用上游水位作为正常蓄水位

    C

    对土石坝上游坝坡采用最不利的常遇水位

    D

    采用地震作用与水库的死水位的组合


    正确答案: B,C
    解析:
    AB两项,根据《水电工程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NB 35047—2015)第5.4.1条规定,一般情况下,水工建筑物做抗震计算时的上游水位可采用正常蓄水位,多年调节水库经论证后可采用低于正常蓄水位的上游水位;CD两项,第5.4.2条规定,土石坝的上游坝坡,应根据运用条件选用对坝体抗震稳定最不利的常遇水位进行抗震设计,需要时应将地震作用和常遇的库水降落工况相结合。

  • 第13题:

    按照《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 5073—2000),进行水工建筑物抗震计算时,下列哪些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

    A、采用地震作用与水库最高蓄水位的组合
    B、一般情况下采用上游水位作为正常蓄水位
    C、对土石坝上游坝坡采用最不利的常遇水位
    D、采用地震作用与水库的常遇水位的组合

    答案:B,C
    解析:
    AD两项,根据《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 5073—2000)第4.4.3条,土石坝的上游坝坡,应根据运用条件采用地震作用和常遇的水位降落幅值组合;BC两项,根据第4.4.1条,一般情况下,水工建筑物作抗震计算时的上游水位可采用正常蓄水位,多年调节水库经论证后可采用低于正常蓄水位的上游水位。

  • 第14题:

    某建筑场地位于8度抗震设防区,场地土层分布及土性如图所示,其中粉土的黏粒含量百分率为14,拟建建筑基础埋深为1.5m,已知地面以下30m土层地质年代为第四纪全新世。试问,当地下水位在地表下5?时,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规定,下述观点何项正确?
    (A)粉土层不液化,砂土层可不考虑液化影响
    (B)粉土层液化,砂土层可不考虑液化影响
    (C)粉土层不液化,砂土层需进一步判别液化影响
    (D)粉土层、砂土层均需进一步判别液化影响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3.3条第2款,粉土的黏粒含量百分率在8度时不小于13时可判为不液化土,因为14>13,故粉土层不液化。
    db=1.5m0=8,代入第4.3.2条第3款式(4.3.3-3),
    du+dw=(7.8+5)m=12.8m>1.5d0+2db-4.5=1.5x8+2x2-4.5=11.5(m),故砂土层可不考虑液化影响。

  • 第15题:

    水工建筑物场地中用液性指数判定黏性土层的液化性时与下列()无关。()

    • A、天然含水量
    • B、饱和含水量
    • C、液限含水量
    • D、塑限含水量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选择水工建筑物场地时,下述()不正确。()

    • A、水工建筑物场地类别可划分为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
    • B、宜选择对建筑物抗震相对有利地段
    • C、宜避开对建筑物抗震相对不利地段
    • D、不得在危险地段进行工程建设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规定,对饱和砂土或粉土进行液化初判时,判别条件包括( )。

    • A、地质年代
    • B、黏粒含量
    • C、地下水位
    • D、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

    正确答案:A,B,C,D

  • 第18题:

    单选题
    场地条件及土层勘探测试资料同例题4,按《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1989)判定土层的液化性时应为()。
    A

    全部液化

    B

    部分层位液化

    C

    不液化

    D

    不确定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水工建筑物场地中用液性指数判定黏性土层的液化性时与下列()无关。()
    A

    天然含水量

    B

    饱和含水量

    C

    液限含水量

    D

    塑限含水量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多选题
    水工建筑物地基中的可液化土层,可根据工程类型及具体情况采用下列()抗震措施。()
    A

    采用降水法使液化土层达到不饱和状态

    B

    采用振冲法或重夯击实等人工加密方法

    C

    采用桩基础

    D

    用非液化土层置换液化土层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对场地液化性判别时,下述不正确的是()。
    A

    存在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不含黄土)的地基,7~9度烈度时,应进行液化判别

    B

    判别饱和的砂土和饱和粉土(不含黄土)液化时,可先进行初判,对初判不能排除液化的土层,可采用标准贯入等方法进一步进行液化判别

    C

    当采用标准贯入判别液化时,应对锤击数进行杆长修正

    D

    对存在液化土层的地基,应根据液化指数划分地基的液化等级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中,对土层液化性进一步判别时采用(  )。
    A

    土层剪切波速法

    B

    标准贯入锤击数法

    C

    相对密度法

    D

    比贯入阻力法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487—2008)附录第P.0.4规定,土的液化复判有标准贯入锤击法相对密度判别法和相对含水率或液性指数复判法等几种方法。

  • 第23题:

    单选题
    按《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要求,下述()不正确。检修D.对设计烈度为6度的甲类水工建筑物必须进行动力试验验证
    A

    对坝高大于100m,库容大于5亿m3的水库,如可能发生大于6度的水库诱发地震,应在蓄水前进行地震前期监测

    B

    水工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时应在设计中从抗震角度提出对施工质量的要求和措施

    C

    水工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时,应考虑便于震后对遭受震害的建筑物进行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