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某高层建筑拟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埋深10m,基底附加压力为230kPa,基础中心点下附加应力系数见附表。初勘探明地下水位埋深3m,地基土为中,低压缩性的粉土和粉质黏土,平均天然重度为γ=19kN/m3,空隙比为e=0.7,土粒比重Gs=2.70。问详细勘察时,钻孔深度至少达到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才能满足变形计算的要求?(水的重度取10kN/m3)(A) 24m (B) 28m (C) 34m (D) 40m

题目
某高层建筑拟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埋深10m,基底附加压力为230kPa,基础中心点下附加应力系数见附表。初勘探明地下水位埋深3m,地基土为中,低压缩性的粉土和粉质黏土,平均天然重度为γ=19kN/m3,空隙比为e=0.7,土粒比重Gs=2.70。问详细勘察时,钻孔深度至少达到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才能满足变形计算的要求?(水的重度取10kN/m3)

(A) 24m (B) 28m
(C) 34m (D) 40m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C
解析:
【解答】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021- 2001 (2005年版)第4. 1. 19条规定:地基变形计算深度,对中,低压缩性土可取附加压力等于上覆土层有效自重压力20%的深度。
采用试算法,假设钻孔深度34m,距基底深度z=34-10=24m。
计算上覆土层有效自重压力,水下部分用浮重度
更多“某高层建筑拟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埋深10m,基底附加压力为230kPa,基础中心点下附加应力系数见附表。初勘探明地下水位埋深3m,地基土为中,低压缩性的粉土和粉质黏土,平均天然重度为γ=19kN/m3,空隙比为e=0.7,土粒比重Gs=2.70。问详细勘察时,钻孔深度至少达到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才能满足变形计算的要求?(水的重度取10kN/m3)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建筑地基从自然地面算起,自上而下分别为:粉土,厚度5m,黏土,厚度2m,粉砂,厚度20m,各层土的天然重度均为20kN/m3,基础埋深3m,勘察发现有一层地下水,埋深3m,含水层为粉土,黏土为隔水层。问下列用于地基沉降计算的自重应力选项,哪些是正确的?(  )

    A、10m深度处的自重应力为200kPa
    B、7m深度处的自重应力为100kPa
    C、4m深度处的自重应力为70kPa
    D、3m深度处的自重应力为60kpa

    答案:C,D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3.10条的公式(5.3.10)规定,



    式中,Pc为基坑底面以上土的自重压力。地下水位以下应扣除浮力。所以自重应力从地面算起,3m处Pc=3×20=60kPa;4m处Pc=3×20+1×10=70kPa;7m处Pc=3×20+2×10+2×20=120kPa;10m处Pc=3×20+2×10+5×20=180kPa

  • 第2题:

    如图所示,某砖混住宅条形基础,地层为粘粒含量小于10%的均质粉土,重度19kN/m3,施工前用深层载荷试验实测基底标高处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350kPa,已知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为260kN/m,基础和台阶上土平均重度为20kN/m3,按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要求,基础宽度的设计结果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答案:C
    解析:

  • 第3题:

    某高低层一体的办公楼,采用整体筏形基础,基础埋深7.00m,高层部分的基础尺寸为40mx40m,基底总压力p=430kPa,多层部分的基础尺寸为40mx16m,场区土层的重度为20kN/m3,地下水位埋深3m。高层部分的荷载在多层建筑基底中心点以下深度12m处所引起的附加应力最接近以下何値?(水的重度按10kN/m3考虑)


    答案:A
    解析:
    (A)

  • 第4题:

    天然地基上的独立基础,基础平面尺寸5m x5m,基底附加压力180kPa,基础下地基土的性质和平均附加应力系数见下表,问地基压缩层的压缩模量当量值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


    答案:B
    解析:

  • 第5题:

    某建筑方形基础,作用于基础底面的竖向力为9200kN,基础底面尺寸为6mX6m,基础埋深2.5m,基础底面上下土层为均质粉质黏土,重度为19kN/m3,综合e-p关系试验数据见下表,基础中心点下的附加应力系数α见图,已知沉降计算经验系数为0.4,将粉质黏土按一层计算,问该基础中心点的最终沉降量最接近于下列哪个选项?

    (A) 10mm (B) 23mm (C) 35mm (D) 57mm


    答案:B
    解析:

  • 第6题:

    均匀深厚地基上,宽度为2m的条形基础,埋深1m,受轴向荷载作用。经验算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基底平均压力比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大了20kPa;已知地下水位在地面下8m,地基承载力的深度修正系数为1.60,水位以上土的平均重度为19kN/m3,基础及台阶上土的平均重度为20kN/m3。如采用加深基础埋置深度的方法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将埋置深度至少增大到下列哪个选项时才能满足设计要求(  )

    A. 2.0m
    B. 2.5m
    C. 3.0m
    D. 3.5m

    答案:A
    解析:
    ①基础加深前,依题,基底平均压力为:Pk=fak+20
    ②基础加深后,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4条规定,当基础宽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0.5m时,从载荷试验或其他原位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尚应按下式修正:
    fa=fak+ηbγ(b-3)+ηdγm(d-0.5)
    式中基础底面宽度b不足3m时按3m取。
    故可得地基承载力为:
    Pk+20(d-1)=fa=fak+0+ηdγm(d-0.5)=fak+1.6×19×(d-0.5)
    即:Pk=fak+10.4d+4.8,将Pk=fak+20代入,解得:d=1.46m。

  • 第7题:

    某老建筑物采用条形基础,宽度2.0m,埋深2.5m,拟增层改造,探明基底以下2.0m 深处下卧淤泥质粉土,fak=90kPa,Es=3MPa。如图所示,已知上层土的重度为18kN/m3, 基础及其上土的平均重度为20kN/m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60kPa,无地下水,试问,基础顶面所允许的最大竖向力Fk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答案:B
    解析:

  • 第8题:

    某建筑物,上部结构和箱基总重164000kN,基础底面尺寸为80m*15m,地下水位埋深为3m,地下水位以上土的天然重度为y=18kN/m3,地下水位以下土的饱和重度为ysat=19kN/m3,试问箱形基础埋深多少时,基底附加压力为零?


    正确答案: 地下水位以下土的有效重度为y’=ysat-yw=19-10=9kN/m3,设基础埋深为h,则解方程(h-3)*y’+3*y=F/A=164000/(80*15)得
    h=12.185m
    即基础埋深12.185时,基底附加压力为零。

  • 第9题:

    单选题
    某中心受荷基础底面尺寸为:3m×2m,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荷载为576kN,基础及基础台阶上土的平均重度为20kN/m3,基础埋深范围内土的重度为20kN/m3,基础埋深为2m,基础底面中心点下2m处的竖向附加应力值为( )。
    A

    26kPa

    B

    41kPa

    C

    74kPa

    D

    65kPa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某箱形基础,上部结构和基础自重传至基底的压力P=130kPa,若地基土的天然重度为γ=18.5kN/m3,地下水位在在地表下10m处,当基础埋置在多大深度时,基底附加压力正好为零?()
    A

    5.68m

    B

    7.03m

    C

    8.03m

    D

    6.03m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下列有关地基附加应力计算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基础埋深越大,土中附加应力越大

    B

    基础埋深越大,土中附加应力越小

    C

    计算深度越小,土中附加应力越大

    D

    基底附加应力越大,土中附加应力越大


    正确答案: D
    解析:
    地基中的附加应力是指地基在外荷载作用下,在原自重应力作用的基础上产生的应力增量。由土中附加应力计算公式σz=kaP0以及基底附加应力计算公式P0=P-γmd可知,当基础埋深d越大,基底附加应力P0越小,因而地基中土的附加应力越小。

  • 第12题:

    单选题
    某均质粉土场地,土层重度为γ=18kN/m3,fak=110kPa,地下水位5.0m,场地中有一建筑物采用条形基础,底面宽度为2.0m,埋深1.5m,荷载为400kN/m,采用矿渣垫层处理地基,垫层厚度为2.0m,垫层材料重度为20kN/m3,试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计算以下问题。基底平均附加应力为()。
    A

    200kPa

    B

    203kPa

    C

    210kPa

    D

    230kPa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高层建筑筏板基础,平面尺寸20×40m,埋深8m,基底压力的准永久组合值为607kPa,地面以下25m范围内为山前冲洪积粉土、粉质黏土,平均重度19kN/m3,其下为密实卵石,基底下20m深度内的压缩模量当量值为18MPa。实测筏板基础中心点最终沉降量为80mm,问由该工程实测资料推出的沉降经验系数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A) 0.15 (B) 0.20
    (C) 0.66 (D) 0.80


    答案:B
    解析:
    【解答】

    【分析】


  • 第14题:

    某场地位于水面以下,表层10m为粉质黏土,土的天然含水率为31.3%,天然重度为17.8kN/m3,天然孔隙比为0.98,土粒比重为2.74,在地表下8m深度取土样测得先期固结压力为76kPa,该深度处土的超固结比接近下列哪一选项?
    (A) 0.9 (B) 1.1
    (C) 1.3 (D) 1.5


    答案:B
    解析:

  • 第15题:

    某柱下独立基础底面尺寸为3m×4m,传至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为300kPa,基础埋深3.0m,地下水位埋深4m,地基土的天然重度为20kN/m3,压缩模量Es1,为15MPa,软弱下卧层层顶埋深6m,压缩模量Es2为5MPa。试问在验算下卧层强度时,软弱下卧层层顶处附加应力与自重压力之和最接近于下列哪个选项的数值?( )
    A. 199kPa B. 179kPa C. 159kPa D. 79kPa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5. 2. 7条计算:
    基础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pc=yh=20×3 =60kpa;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自重应力:pcz=∑yihi=20×4 + (20-10)×2 = 100kPa;

  • 第16题:

    某办公楼基础尺寸42mX30m,采用箱基,基础埋深在室外地面以下8m,基底平均压力425kN/m2,场区土层的重度为20kN/m3,地下水水位埋深在室外地面以下5.0m,地下水的重度为10kN/m3,计算得出的基础底面中心点以下深度18m处的附加应力与土的有效自重应力的比值最接近()。
    A.0.55 B.0.60 C.0.65 D.0.70


    答案:C
    解析:

  • 第17题:

    某办公楼基础尺寸42m×30m,采用箱基础,基础埋深在室外地面以下8m,基底平均压力425kN/m3,场区土层的重度为20kN/m3,地下水水位埋深在室外地面以下5.0m,地下水的重度为10kN/m3,计算得出的基础底面中心点以下深度18m处的附加应力与土的有效自重应力的比值最接近于(  )。

    A.0.55
    B.0.60
    C.0.65
    D.0.70

    答案:C
    解析:

  • 第18题:

    圆形基础上作用于地面处的竖向力Nk=1200kN,基础直径3m,基础埋深2.5m,地下水位埋深4.5m,基底以下的土层依次为:厚度4m的可塑黏性土、厚度5m的淤泥质黏土。基底以上土层的天然重度为17kN/m3,基础及其上土的平均重度为20kN/m3。已知可塑黏性土的地基压力扩散线与垂直线的夹角为23°,则淤泥质黏土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最接近于下列何值(  )

    A. 20kPa
    B. 39kPa
    C. 63kPa
    D. 88kPa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2条、5.2.7条。
    (1)基底附加压力计算
    基础底面以上土的自重压力为:
    pc=2.5×17=42.5kPa
    基底压力为:
    pk=Fk/A+γGd=1200/(3.14×1.52)+20×2.5=219.9kPa
    基底附加压力为:
    p0=pk-pc=219.9-42.5=177.4kPa
    (2)淤泥质黏土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
    附加压力扩散至软弱下卧层顶面的面积:
    A′=π(d+2ztanθ)2/4=3.14×(3+2×4×tan23°)2/4=32.11m2
    由p0A=pzA′,可得:
    pz=p0A/A′=(177.4×3.14×1.52)/32.11=39.03kPa
    【说明】此题别出心裁,考的是圆形基础下卧层验算,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压力扩散角法的原理,即基底附加压力与基础面积的乘积和下卧层顶面处附加压力与扩散面积的乘积相等。

  • 第19题:

    某均质粉土场地,土层重度为γ=18kN/m3,fak=110kPa,地下水位5.0m,场地中有一建筑物采用条形基础,底面宽度为2.0m,埋深1.5m,荷载为400kN/m,采用矿渣垫层处理地基,垫层厚度为2.0m,垫层材料重度为20kN/m3,试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计算以下问题。基底平均附加应力为()。

    • A、200kPa
    • B、203kPa
    • C、210kPa
    • D、230kPa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单选题
    下列有关地基附加应力计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2006年真题]
    A

    基础埋深越大,土中附加应力越大

    B

    基础埋深越大,土中附加应力越小

    C

    计算深度越小,土中附加应力越大

    D

    基底附加应力越大,土中附加应力越大


    正确答案: C
    解析:
    地基中的附加应力是指地基在外荷载作用下,在原自重应力作用的基础上产生的应力增量。附加应力σz=kaP0,基底附加应力P0=P-γmd,故基础埋深d越大,基底附加应力P0越小,地基中土的附加应力越小。

  • 第21题:

    单选题
    某场地位于水面以下,表层10m为粉质黏土,土的天然含水率为31.3%,天然重度为17.8kN/m3,天然孔隙比为0.98,土粒比重为2.74,在地表下8m深度取土样测得先期固结压力为76kPa,该深度处土的超固结比接近下列哪一选项?(  )[2012年真题]
    A

    0.9

    B

    1.1

    C

    1.3

    D

    1.5


    正确答案: A
    解析:
    超固结比为先期固结压力与目前上覆土层有效自重压力的比值。计算步骤如下:
    ①算有效重度:
    γ′=γ(Gs-1)/[Gs(1+0.01w)]=17.8×(2.74-1)/[2.74×(1+0.01×31.3)]=8.6kN/m3或按下式计算:
    γ′=ρwg(Gs-1)/(1+e)=1×9.8×(2.74-1)/(1+0.98)=8.6kN/m3②计算自重应力:
    p0=γ′h=8.6×8=68.8kPa③计算超固结比:
    OCR=pc/p0=76/68.8=1.1

  • 第22题:

    单选题
    某住宅采用墙下条形基础,建于粉质黏土地基上,未见地下水,由载荷试验确定的承载力特征值为230kPa。基础埋深d=1.2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平均重度γ=18kN/m3,天然孔隙比e=0.70,液性指数IL=0.8,基础底面以下土的平均重度γ=18.5kN/m3,基底荷载标准值为F=400kN/m2,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最接近于()kPa。(承载力修正系数ηb=0.3,ηd=1.6)
    A

    220

    B

    240

    C

    250

    D

    260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某建筑物,上部结构和箱基总重164000kN,基础底面尺寸为80m*15m,地下水位埋深为3m,地下水位以上土的天然重度为y=18kN/m3,地下水位以下土的饱和重度为ysat=19kN/m3,试问箱形基础埋深多少时,基底附加压力为零?

    正确答案: 地下水位以下土的有效重度为y’=ysat-yw=19-10=9kN/m3,设基础埋深为h,则解方程(h-3)*y’+3*y=F/A=164000/(80*15)得
    h=12.185m
    即基础埋深12.185时,基底附加压力为零。
    解析: 暂无解析